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判断题

判断题 1.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精密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2.灵敏度较高的方法相对误差较大。() 3.减压干操法适用于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 4.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以测定结合水。() 5.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有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6,挥发酸不包括可用水蒸气蒸馏的乳酸、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7.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 8.高锰酸甲滴定法测还原糖时不受样品颜色的限制,但需用特制的高锰酸甲法糖类检 索表。() 9。蔗糖的测定可通过分别测定水解前后样品溶液中还原糖含量之差值乘上一个换算系 数进行。() 10.双缩尿法测定蛋白质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低。() 1山.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时有铵存在,会使结果偏高。() 12.为使金属离子萃取完全,双硫踪的用量常常过量。() 13。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脂肪含量,使用无水乙醚,就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14.提取粗脂肪时,温度不能高于55℃,主要是为了防止脂肪的氧化以及乙醚的聚合 作用。() 15。测定贝类中汞的含量可用干法消化的方法,使用缩短时间米防止汞的挥发。() 16.麦乳精中脂肪含量就是所加入的牛乳中的脂肪量,因此可用Babcock方法测定脂肪 含量。() 17.使用双硫腙显色剂时,对于GR级试剂不需提纯,而对CP级试剂必须提纯。() 18.食品中的矿物质组成就是灰分,所以可以用灰分来表示矿物质的含量。() 19.灰分是指样品经过550℃高温灼烧以后的无机残渣。()
判断题 1.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精密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 2.灵敏度较高的方法相对误差较大。( ) 3.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 ) 4.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以测定结合水。( ) 5.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有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 6.挥发酸不包括可用水蒸气蒸馏的乳酸、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 7.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 ) 8.高锰酸甲滴定法测还原糖时不受样品颜色的限制,但需用特制的高锰酸甲法糖类检 索表。( ) 9.蔗糖的测定可通过分别测定水解前后样品溶液中还原糖含量之差值乘上一个换算系 数进行。( ) 10.双缩尿法测定蛋白质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低。( ) 11.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时有铵存在,会使结果偏高。( ) 12.为使金属离子萃取完全,双硫腙的用量常常过量。( ) 13. 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脂肪含量,使用无水乙醚,就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 14. 提取粗脂肪时,温度不能高于 55℃,主要是为了防止脂肪的氧化以及乙醚的聚合 作用。( ) 15. 测定贝类中汞的含量可用干法消化的方法,使用缩短时间来防止汞的挥发。( ) 16. 麦乳精中脂肪含量就是所加入的牛乳中的脂肪量,因此可用 Babcock 方法测定脂肪 含量。( ) 17. 使用双硫腙显色剂时,对于 GR 级试剂不需提纯,而对 CP 级试剂必须提纯。( ) 18. 食品中的矿物质组成就是灰分,所以可以用灰分来表示矿物质的含量。( ) 19. 灰分是指样品经过 550℃高温灼烧以后的无机残渣。( )

20.测定还原糖时,将裴林A移入裴林B中,可减小测定误差。() 21.使用721分光光度计时,波长的选择应该取文献报导的最佳吸收波长,这样才能准 确地测定。() 22.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粉碎不充分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23.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有美拉德反应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低。 () 24.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的脂肪氧化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25.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干燥器中的硅胶己受潮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 偏低。() 26.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中的水分和溶剂间形成的乳浊液没有分离时, 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低。() 27.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冷凝器中残留有水滴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28.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馏出了水溶性成分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低。() 29.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时,水分 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30.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颗粒较大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3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Aw来表示。() 32.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 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33.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多采用聚酰胺粉提取待测成分,是因为待测成分在某 一部分结构上具有共性。() 34.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类含量时,抽提剂可选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对 样品没有要求。() 35.欲作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样品的预处理均可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
20. 测定还原糖时,将裴林 A 移入裴林 B 中,可减小测定误差。( ) 21. 使用 721 分光光度计时,波长的选择应该取文献报导的最佳吸收波长,这样才能准 确地测定。( ) 22.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粉碎不充分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 23.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有美拉德反应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低。 ( ) 24.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的脂肪氧化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 25.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干燥器中的硅胶已受潮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 偏低。( ) 26.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中的水分和溶剂间形成的乳浊液没有分离时, 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低。( ) 27.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冷凝器中残留有水滴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 28.采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馏出了水溶性成分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低。( ) 29.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 C 时,水分 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30.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当样品颗粒较大时,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 ( ) 3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 Aw 来表示。( ) 32. 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 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 33.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多采用聚酰胺粉提取待测成分,是因为待测成分在某 一部分结构上具有共性。( ) 34. 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类含量时,抽提剂可选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对 样品没有要求。( ) 35. 欲作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样品的预处理均可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卷样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研究生入学考试卷样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复习概要.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复习大纲.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Food Analysis(负责人:汪少芸).pdf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营养强化剂.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酶制剂 Enzyme preparations.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调味类添加剂.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食用香精香料.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增稠剂稳定剂.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食用色素 Food colorant.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乳化剂 Emulsifier.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发色剂与漂白剂.ppt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防腐剂 Preservatives.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食品抗氧化剂 Antioxidant.pptx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添加剂概论 Food Additives(任课老师:王倩倩).pptx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国内外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与鉴定(概述、沙门菌、志贺菌).ppt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名词解释.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填空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简答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问答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综合计算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选择题.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食品水分快速测定法.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验糖仪测定蔗糖含量.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折光法测定罐藏肉制品中脂肪.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4-旋光法测定淀粉含量.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5-食品中总糖的测定.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6-有效酸度(pH值)的测定.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7-自动电位滴定测定酸奶中酸乳的总酸度.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8-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9-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doc
- 福州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食品中砷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GB5009.4-85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pdf
-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GB6276.5-86工业用碳酸氢铵灰分含量的测定重量法.pdf
-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GBT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pdf
-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GBT5009.30-2003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