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讲 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门:心理学院系部:心理学系马红霞教师姓名:讲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心理学院 系 部 : 心理学系 教 师 姓 名 : 马红霞 专业技术职称 : 讲师 课 程 名 称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授 课 学 期 :2014~ 2015 学年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英文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2014级经济、管理、法律、护理、生化、授课对象课时2学时药学专业本科层次授课周节教学周上课教室十阶梯第8周二第4大节第六讲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第一节认识压力和挫折授课章节第二节体验压力和挫折第三节放飞压力和挫折教学目标:1、掌握大学生受挫折后的应对方式以及管理压力的方法,能够应用于自己的实践。2、熟悉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注意探寻积极的影响。教学目标3、了解压力的信号和挫折的特征、功能以及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与要求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反观自己以前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常用的应对挫折的方式2、要求学生了解积极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并且能够应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并能够应用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与难点教学难点:应用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于实践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英 文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授课对象 20 14 级 经济、管理、法律、护理、生化、 药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8 教学周 周一 第 4 大节 上课教室 十阶梯 授课章节 第六讲 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 第一节 认识压力和挫折 第二节 体验压力和挫折 第三节 放飞压力和挫折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大学生受挫折后的应对方式以及管理压力的方法,能够应用于自己的实践。 2、熟悉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注意探寻积极的影响。 3、了解压力的信号和挫折的特征、功能以及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反观自己以前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常用的应对挫折的方式。 2、要求学生了解积极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并且能够应用于自己的实践。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并能够应用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应用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于实践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遇到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很大一部分人都经历过挫折,想象自己当时是如何应对的,思考胡萝卜、鸡蛋和咖啡放在热水中煮对我们应对挫折有哪些启示?2、讲授法:概要介绍挫折的特征和功能。3、讨论法: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总结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4、案例式: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挫折应对策略与手段5、互动式:学生发自己的真实经历,通过对比找出恰当的挫折应对策略,6、自学法:对于一些较浅显易懂的内容通过自学,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手段:1、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电化教学,形象展示挫折应对。2、辅助教学,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咨询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咨询服务。3、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了解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教材:杜玉凤、李建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第1版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册》教材与教具教具:1、课件2、多媒体教学系统(电脑、投影仪等)3、板书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遇到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很大一部分人都经历过挫折,想象自己当时是如 何应对的,思考胡萝卜、鸡蛋和咖啡放在热水中煮对我们应对挫折有哪些启示? 2、讲授法:概要介绍挫折的特征和功能。 3、讨论法: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总结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4、案例式: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挫折应对策略。 5、互动式:学生抒发自己的真实经历,通过对比找出恰当的挫折应对策略。 6、自学法:对于一些较浅显易懂的内容通过自学,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电化教学,形象展示挫折应对。 2、辅助教学,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咨询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咨询服务。 3、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了解有效的挫折应对策略。 教材与 教具 教材: 杜玉凤、李建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第 1 版 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教具: 1、课件 2、多媒体教学系统(电脑、投影仪等) 3、板书

1、挫折frustration2、归因attribution3、外部归因extermal attribution专业词汇4、内部归因internalattribution5、逆商adversityquotient6、控制感control第一课时:引言部分: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通过书写压力和挫折清单导入新课10分钟85分钟基本部分:新授课内容第五章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教学内容第一节节认识压力和挫折(20分钟)与《5分钟)一、压力定义《5分钟)时间分配二、挫折定义《5分钟)三、压力信号《5分钟)四、挫折的特征(20分钟)第二节体验压力和挫折《5分钟)一、压力和挫折的积极意义《5分钟)二、压力和挫折的消极作用《5分钟》三、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5分钟)四、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专业词汇 1、挫折 frustration 2、归因 attribution 3、外部归因 extermal attribution 4、内部归因 internal attribution 5、逆商 adversity quotient 6、控制感 control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引言部分: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通过书写压力和挫折清单导入新课 10 分钟 基本部分:新授课内容 85 分钟 第五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 第一节 认识压力和挫折 (20 分钟) 一、压力定义 〈5 分钟〉 二、挫折定义 〈5 分钟〉 三、压力信号 〈5 分钟〉 四、挫折的特征 〈5 分钟〉 第二节 体验压力和挫折 (20 分钟) 一、压力和挫折的积极意义 〈5 分钟〉 二、压力和挫折的消极作用 〈5 分钟〉 三、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5 分钟〉 四、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5 分钟〉

第二课时:(45分钟)第三节放飞压力和挫折《5分钟)一、正确认识自我,根据自我调整抱负水平《5分钟)二、适时的放慢速度,回归当下《5分钟》三、学会对自己和他人适时说“不《5分钟)四、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困惑时及早倾诉五、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15分钟)《10分钟)六、增强自身的抗挫能力结束部分:小结、布置作业、提示大学生以更高的视角看待人生中出现的挫折。5分钟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第二课时: 第三节 放飞压力和挫折 (45 分钟) 一、正确认识自我,根据自我调整抱负水平 〈5 分钟〉 二、适时的放慢速度,回归当下 〈5 分钟〉 三、学会对自己和他人适时说“不” 〈5 分钟〉 四、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困惑时及早倾诉 〈5 分钟〉 五、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15 分钟〉 六、增强自身的抗挫能力 〈10 分钟〉 结束部分: 小结、布置作业、提示大学生以更高的视角看待人生中出现的挫折。 5 分钟

第六讲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引言部分: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让学生回忆曾经遇到的压力和启发式教10通过书写压力和挫折复习学导入清单小活动,启发学生挫折,写出自己的挫折和压力清单。思考。85基本部分:新授课内容20第一节认识压力和挫折一、压力的定义5了解压力然后教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先让学生自学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即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伴随和挫折的师讲授一些重点内容。讲授法和涵义、信自学法的强烈情绪体验。压力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号和特对各种刺激做出生理和行为反应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征。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压力源的存在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感受,同时存在个体差异。二、挫折的定义挫折(frustration):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定目标或满足某种需要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或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包含三个因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讲授法三、压力信号51.生理信号2.情绪信号3.思想信号
第六讲 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 引言部分: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让学生回忆曾经遇到的压力和 挫折,写出自己的挫折和压力清单。 基本部分:新授课内容 第一节 认识压力和挫折 一、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 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即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伴随 的强烈情绪体验。压力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 对各种刺激做出生理和行为反应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 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压力源的存在是产生压力的必要 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感受, 同时存在个体差异。 二、挫折的定义 挫折(frustration):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定目标 或满足某种需要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 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或需要无 法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包含三个因素:挫折 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三、压力信号 1. 生理信号 2. 情绪信号 3. 思想信号 复习 导入 了解压力 和挫折的 涵义、信 号和特 征。 启发式教 学 讲授法和 自学法 讲授法 10 85 20 5 5 5 通过书写压力和挫折 清单小活动,启发学生 思考。 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教 师讲授一些重点内容

54.行为信号四、挫折的特征特征:普遍性,两面性,暂时性20第二节体验压力和挫折5一、压力和挫折的积极意义了解认识一般单一性社会压力和挫折有益于健康,它使人压力和挫讨论法和先让学生讨论压力和生活得充实,人生变得有意义,这类压力和挫折称之折带给我讲授法挫折带给了自己什么,为良性的。事实上完全没有压力和挫折的生活是不可们的积极然后教师总结想象的,也是不真实的。和消极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年的心理压力是促进儿童响,明白如何让压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经受过生活压力的青少年以力和挫折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适应环境,更容易取得成功;促进自身反之,早年生活条件太好,没经历过挫折和压力,则成长。有如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起生活的风吹雨打。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要义,在于了解并坚守生活中的责任,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生活;一个人即使在毫无压力下生活,也不会感到满足,人们唯有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责任中,才会感到满足与充实,生活才有意义。压力可以提高机体警觉性,防止意外伤害。压力的产生是机体面临紧张情境时产生的一种自主性反
4. 行为信号 四、挫折的特征 特征:普遍性,两面性,暂时性 第二节 体验压力和挫折 一、压力和挫折的积极意义 一般单一性社会压力和挫折有益于健康,它使人 生活得充实,人生变得有意义,这类压力和挫折称之 为良性的。事实上完全没有压力和挫折的生活是不可 想象的,也是不真实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年的心理压力是促进儿童 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经受过生活压力的青少年以 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适应环境,更容易取得成功; 反之,早年生活条件太好,没经历过挫折和压力,则 有如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起生活的风吹雨打。 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要义, 在于了解并坚守生活中的责任,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负 责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生活;一个人即使在毫无压 力下生活,也不会感到满足,人们唯有在面对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责任中,才会感到满足与充实,生活才有 意义。 压力可以提高机体警觉性,防止意外伤害。压力 的产生是机体面临紧张情境时产生的一种自主性反 了解认识 压力和挫 折带给我 们的积极 和消极影 响,明白 如何让压 力和挫折 促进自身 成长。 讨论法和 讲授法 5 20 5 先让学生讨论压力和 挫折带给了自己什么, 然后教师总结

应,这种自主性反应的本质是自我防御,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适度的压力是应付生活的基本条件。挫折的成长功能一学会做人;挫折的锻炼功能——增强意志力;挫折的发展功能——提高能力。二、压力和挫折的消极作用1.形成习得性无助所谓习得无助感就是指你在面对重大的压力、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后,形成的一种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自我评价低,低自我效能和低成就动机,自信心完全丧失、自暴自弃,形成消极定势的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后,你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即使是面对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观上也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听之任之2.报复和攻击行为。有一部分人在面对压力时,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即报复和攻击行为。一些大学生在压力面前,不是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而是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减轻压力,轻者对别人进行言语攻击,重者甚至是采取暴力手段,结果给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5三、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了解产生讲授法、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
应,这种自主性反应的本质是自我防御,其目的是为 了适应环境。适度的压力是应付生活的基本条件。 挫折的成长功能——学会做人;挫折的锻炼 功能——增强意志力;挫折的发展功能——提高 能力。 二、压力和挫折的消极作用 1. 形成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无助感就是指你在面对重大的压力、经 历了多次的挫折后,形成的一种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 自我评价低,低自我效能和低成就动机,自信心完全 丧失、自暴自弃,形成消极定势的心理状态。有了这 种心理状态后,你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即使 是面对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观上也会错误地认为 自己没有能力解决,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 题的办法,而是听之任之。 2. 报复和攻击行为。有一部分人在面对压力时, 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即报复和攻击行为。一些大学 生在压力面前,不是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而是 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减轻压力,轻者对别人进行言语攻 击,重者甚至是采取暴力手段,结果给自己、家庭、 学校和社会等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了解产生 讲授法、 5 5 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

心理挫折讨论法和的挫折以及自己认为1.人的问题:气质类型,认知,性格,能力的客观和互动法相的挫折产生的原因然同样的情景,有人认为是挑战,有人认为是障碍结合主观因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有人认为是机遇;有些人一不振,有些人越挫越勇。素,正确讲授总结。主观原因即由于自身个体差异、心理素质不同。另外对待这些大学生的认知、性格、能力等诸多心理因素也可能成因素的影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观原因的个体差异响。性较强。2.期望问题:抱负水平过高,需要不切实际我应该成为学生会主席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世界上只有她能让我动心3.无限夸大后果:“连竞选班长都失败,我还有什么能成功?”“连女朋友都追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没有四级证书还算大学生吗?"54.动机冲突四、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同学之间讨论生活中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产生挫折的具体原因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是心理挫折产生的决定性然后记录下来教师和因素了解大学学生共同总结。1.生活方面生产生挫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求学历程、生活阅历不尽折心理的相同,有的亲人早逝,有点经济拮据,有的病魔缠身些具体-有的娇生惯养等。原因,学
1. 人的问题:气质类型,认知,性格,能力 同样的情景,有人认为是挑战,有人认为是障碍, 有人认为是机遇;有些人一蹶不振,有些人越挫越勇。 主观原因即由于自身个体差异、心理素质不同。另外, 大学生的认知、性格、能力等诸多心理因素也可能成 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观原因的个体差异 性较强。 2. 期望问题:抱负水平过高,需要不切实际 “我应该成为学生会主席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世界上只有她能让我动心” 3. 无限夸大后果: “连竞选班长都失败,我还有什么能成功?” “连女朋友都追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没有四级证书还算大学生吗?” 4. 动机冲突 四、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 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是心理挫折产生的决定性 因素 1.生活方面 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求学历程、生活阅历不尽 相同,有的亲人早逝,有点经济拮据,有的病魔缠身, 有的娇生惯养等。 心理挫折 的客观和 主观因 素,正确 对待这些 因素的影 响。 了解大学 生产生挫 折心理的 一些具体 原因,学 讨论法和 互动法相 结合 5 的挫折以及自己认为 的挫折产生的原因,然 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 讲授总结。 同学之间讨论生活中 产生挫折的具体原因, 然后记录下来,教师和 学生共同总结

会区别对2.学习方面待。一方面,专业不是心怡的专业,也不是就业的热门专业,导致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一方面,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强,便产生嫉妒,有的同学认为进入大学,毕业就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学习态度不端正等。3.人际关系方面性格不同的大学生在一起生活,必然有一个互柜适应、了解的过程,难免出现各种诸如同学之间习惯迥异,观点不合等问题,一旦交往失败,就把自己的心灵之窗关闭。4.感情挫折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恋爱是大学校园普遍的现象,但是太多的原因使早熟的爱情之花无果而终。失恋分为:单恋失恋和恋爱失恋。5.就业方面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中的双向选择一定程度存在性别选择、关系选择、出身地选择等限制,而且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的情况。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去边远地区,害怕离开大城市,不愿下基层等。45熟悉大学生受挫折第二课时:后常出现讲授法、学生讨论自己受挫折第三节放飞压力和挫折后常出现的行为反应小启示:胡萝卜、鸡蛋、咖啡同时放在热水中煮的行为反讨论法和15分钟后会有什么变化?并思考这三种不同的物品应,能够这种行为反应带来的互动法相结合尽可能消父母影响的变化对于挫折应对有哪些启示?通过教师教
2.学习方面 一方面,专业不是心怡的专业,也不是就业的热 门专业,导致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一方面,有的同 学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强,便产生嫉妒,有的同学认 为进入大学,毕业就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学习态 度不端正等。 3.人际关系方面 性格不同的大学生在一起生活,必然有一个互相 适应、了解的过程,难免出现各种诸如同学之间习惯 迥异,观点不合等问题,一旦交往失败,就把自己的 心灵之窗关闭。 4.感情挫折 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恋爱是大 学校园普遍的现象,但是太多的原因使早熟的爱情之 花无果而终。失恋分为:单恋失恋和恋爱失恋。 5.就业方面 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中的双向选择 一定程度存在性别选择、关系选择、出身地选择等限 制,而且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的情况。大部分毕业生不 愿去边远地区,害怕离开大城市,不愿下基层等。 第二课时: 第三节 放飞压力和挫折 小启示:胡萝卜、鸡蛋、咖啡同时放在热水中煮 15 分钟后会有什么变化?并思考这三种不同的物品 的变化对于挫折应对有哪些启示? 会区别对 待。 熟悉大学 生受挫折 后常出现 的行为反 应,能够 尽可能消 讲授法、 讨论法和 互动法相 结合 45 学生讨论自己受挫折 后常出现的行为反应, 这种行为反应带来的 父母影响,通过教师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公共必修课,16学时).doc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章 社会化.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章 社会动机与行为.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章 绪论.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章 自我意识.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章 社会态度.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章 社会判断.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爱情、婚姻、家庭.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章 团体心理.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章 社会影响.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ppt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蹚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张明.影印版.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社会心理学].侯玉波.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社会心理学》教材PDF电子版.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决策与判断》书籍PDF电子版[美]斯科特·普劳斯.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社会心理学(第10版).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美]班杜拉.(2001).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各章习题(含答案)01 绪论.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讲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讲 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讲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讲 大学生学习心理.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讲 大学生情绪管理.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讲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讲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灵引言.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灵鸡汤.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理训练营.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理小测验.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理案例解析.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大学生学习心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大学生情绪管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