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题目)

河北联合大学承压水动态均(26)型9.10.给水度(27)于含水量,对于均质松散岩石,翰水度的大小与(28)、(29)及(30)等有关.2011一2012学年秋季学期三、辨析题,对的打“、情的打“×,并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20分)矿业工程学院水文地质学H01323惠号12356799104o教学院长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答案二沙漠地区降丽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重的地下水或者泉水1.年级:2009级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学.2.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不网于潜水含水层的反应主要表现在测压水位升高。共2页第1页H3.净水面如果不是流线,流线可能肉下穿热潜水面,也可能向上穿越潜水面-含水层孔隙度越大,则渗避系数越大;4.题号-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5.在河谷地需打井,井中水位膜井深加大丽降低,分数6.当含有NaCI和MgSO.的地下水发生浓缩作用时,NaCI首先析出ol1一、名调解释(每小惠3分,共30分)7.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高子组分通常以Ca为主。1.浅都层圆水爵班8.溢流泉属于上升二2.径流总量9.当增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用直线分削法分制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得的地下水涩3.阳高于交誉吸附作用流量将偏小。4.最挂毛细水二10.只有测压水位高于地面的地下水才叫承压水5.饱和含水量四、分析期:(20分)-6.有效应力原理01、以下国为合水层副国示查图,便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验制地下水位(水头)曲战:(37.降水入渗系数.分)8.寿2.w9.-水动力圈闭带Ha10.地下水含水系线.h一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一1.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1)、(2)、(3)、(4)与(5).K=常数o2.地下水的运动多收服从线性净造定带(6)定律,该定推具有两种衰达式(7)和-.(8).on.流烤的疏密反应地下径流(9)。*3.一为衡明反映地下水的化学特点,可采用(10)分于式表示。将(11)标示在横线上,4.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将(12)标示在横烤下,接(13)自大而小顺序排列,损线前依次是气体成分、特珠成分“2、利用达酬定律计其潜水断面流量(图示龄出所需务件及计算公式)(7分)及(14),三者单位是(15),横线后以字母1为代号表示以摄氏计的水温。5.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16)及(17)划分的,-由于弱动燃流的(18)往往比水平流动大上2~3个量级,产生越流的面积更比含水6.o11层的过水断面大得多,对于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含水系铣,越流补给量往往会(19)含水层侧向流入量7.地下水的排泄,根据其对水质影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0)排,其特点是盐随水走,另一类是(21)排泄,其特点是水起盐留,某一(22)、在一定(23)内,地下水水量的收入(24)支出,衰现为地下水能存量的8.增加,欢作(25)均衡:注:年日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月考试方式:(开卷闭卷)2.内容请勿出边框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2011-2012 学年 秋 季学期 矿业工程学院 H01323 水文地质学 教学院长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级:_2009_级 专 业: 资源勘查工程 共 2 页 第 1 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浅部层圈水 2. 径流总量 3.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4. 悬挂毛细水 5. 饱和含水量 6. 有效应力原理 7. 降水入渗系数 8. 泉 9. 水动力圈闭带 10. 地下水含水系统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1)、(2)、(3)、(4)与(5)。 2. 地下水的运动多数服从线性渗透定律——(6)定律,该定律具有两种表达式(7)和 (8)。 3. 流线的疏密反应地下径流(9)。 4. 为简明反映地下水的化学特点,可采用(10)分子式表示。将(11)标示在横线上, 将(12)标示在横线下,按(13)自大而小顺序排列,横线前依次是气体成分、特殊成分 及(14),三者单位是(15),横线后以字母 t 为代号表示以摄氏计的水温。 5. 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16)及(17)划分的。 6. 由于驱动越流的(18)往往比水平流动大上 2~3 个数量级,产生越流的面积更比含水 层的过水断面大得多,对于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含水系统,越流补给量往往会(19)含水层 侧向流入量。 7. 地下水的排泄,根据其对水质影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0)排泄,其特点是盐随 水走,另一类是(21)排泄,其特点是水走盐留。 8. 某一(22)、在一定(23)内,地下水水量的收入(24)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的 增加,称作(25)均衡; 9. 承压水动态均属(26)型。 10. 给水度(27)于含水量,对于均质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大小与(28)、(29)及(30) 等有关。 三、辨析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 2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 2. 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不同于潜水含水层的反应主要表现在测压水位升高。 3. 潜水面如果不是流线,则流线可能向下穿越潜水面,也可能向上穿越潜水面; 4. 含水层孔隙度越大,则渗透系数越大; 5. 在河谷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降低。 6. 当含有 NaCl 和 MgSO4 的地下水发生浓缩作用时,NaCl 首先析出; 7. 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 Ca 为主。 8. 溢流泉属于上升泉. 9. 当潜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用直线分割法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得的地下水泄 流量将偏小。 10. 只有测压水位高于地面的地下水才叫承压水; 四、分析题:(20 分) 1、以下图为含水层剖面示意图,假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绘制地下水位(水头)曲线。(3 分) 2、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潜水断面流量(图示给出所需条件及计算公式)(7 分) 学号_ 姓名_ 班级_ 学院_ 诚信承诺:本人在考试中真实答卷, 没有作弊行为! ┊┊┊┊┊┊┊┊┊ 〇┊┊┊┊┊┊┊┊ 〇┊┊┊┊┊┊┊┊┊ 〇┊┊┊┊┊┊┊┊┊ 〇┊┊┊┊┊┊┊┊┊┊┊ 〇┊┊┊┊┊┊┊┊┊ ┊ 注: 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 2.内容请勿出边框。 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 年 月 日

矿业工程学院H01323水文地质学共2页第2页-llol13、某水样化学分析结果具有下列成分:(共10分)Na'+Ka1.72 meq/l然Ca*t27.82 meq/lMg**9.48 meq/la0.83 meq/l1soL34.32 meq/l11HCO,2.9 meq/l110℃时的干滑残余物2700 mg/lo二游高CO:17.80 mg/l班H,s1.48 mg/l二水湿35'℃二分析其数据,写出摩尔落夫化学衰达式。(注meql为高克当重鲜升)ooo4技新一注月日年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考试方式:(开卷(闭卷)教研室主任:2.内容请勿出边框
3、某水样化学分析结果具有下列成分:(共 10 分) Na ++Ka + 1.72 meq/l Ca2+ 27.82 meq/l Mg2+ 9.48 meq/l Cl - 0.83 meq/l SO 4 2 - 34.32 meq/l HCO 3 - 2.9 meq/l 110℃时的干涸残余物 2700 mg/l 游离 CO 2 17.80 mg/l H 2S 1.48 mg/l 水温 35 ℃ 分析其数据,写出库尔洛夫化学表达式。(注 meq/ l 为毫克当量每升) 矿业工程学院 H01323 水文地质学 共 2 页 第 2 页 学号_ 姓名_ 班级_ 学院_ 诚信承诺:本人在考试中真实答卷, 没有作弊行为! ┊┊┊┊┊┊┊┊┊ 〇┊┊┊┊┊┊┊┊ 〇┊┊┊┊┊┊┊┊┊ 〇┊┊┊┊┊┊┊┊┊ 〇┊┊┊┊┊┊┊┊┊┊┊ 〇┊┊┊┊┊┊┊┊┊ ┊ 注: 1.试题请按照模板编辑,只写试题,不留答题空白; 2.内容请勿出边框。 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5(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5(题目).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6及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地下水化学作用.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部分习题答案.docx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作业习题(无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绪论 Introduction to hydrogeology.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循环.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 水力学的基本概念 §2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3 流网.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孔隙水.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题目).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题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