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答案)

水文地质学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试卷A)2011一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资源勘查工程考试科目:水文地质学班级:09地1-2班、讲课教师:马亚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浅部层圈水: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层圈的水,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生物体中的水。2.径流总量(W):系指某一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m33.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阳离子,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4.悬挂毛细水:细粒层次与粗粒层次交互成层时,在一定条件下,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中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连接的毛细水,称为悬挂毛细水。5.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6.有效应力原理:松散岩土中,平衡面上,总应力等于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之和。7.降水入渗系数: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mm)/年降水总量(mm)8.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9.水动力圈闭带:不同流动系统水流相向汇流处。10.地下水含水系统: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评分标准:每个名词3分,共30分表达清楚、叙述准确,给满分,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含义基本表达清楚,叙述不完整,无原则性错误,酌情给分;概念错误,内容与题不符,不给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1资源)、(2生态环境因子)、(3灾害因子)、(4地质营力)与(5信息载体)。2.地下水的运动多数服从线性渗透定律一一(6达西)定律,该定律具有两种表达式(7)和(8)。3..流线的疏密反应地下径流(9强度)。4.为简明反映地下水的化学特点,可采用(10库尔洛夫)分子式表示。将(11阴离子)
水文地质学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试卷 A)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资源勘查工程 考试科目:水文地质学 班级:09 地 1-2 班 讲课教师:马亚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浅部层圈水: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层圈的水,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生物体 中的水。 2. 径流总量(W):系指某一时段 T 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m3 3.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阳离子,一定条件下,颗粒 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 4. 悬挂毛细水:细粒层次与粗粒层次交互成层时,在一定条件下,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 的作用,在细土层中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连接的毛细水,称为悬挂毛细水。 5. 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 6. 有效应力原理:松散岩土中,平衡面上,总应力等于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之和。 7. 降水入渗系数: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mm)/年降水总量(mm) 8. 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9. 水动力圈闭带:不同流动系统水流相向汇流处。 10. 地下水含水系统: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评分标准:每个名词 3 分,共 30 分 表达清楚、叙述准确,给满分,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含义基本表达清楚,叙述不完整, 无原则性错误,酌情给分;概念错误,内容与题不符,不给分。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1 资源)、(2 生态环境因子)、(3 灾害因子)、(4 地质营力) 与(5 信息载体)。 2. 地下水的运动多数服从线性渗透定律——(6 达西)定律,该定律具有两种表达式(7) 和(8)。 3. 流线的疏密反应地下径流(9 强度)。 4. 为简明反映地下水的化学特点,可采用(10 库尔洛夫)分子式表示。将(11 阴离子)

标示在横线上,将(12阳离子)标示在横线下,按(13毫克当量百分数)自大而小顺序排列,横线前依次是气体成分、特殊成分及(14矿化度),三者单位是(15g/1),横线后以字母t为代号表示以摄氏计的水温。5.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16矿化度)及(17主要离子)划分的。6.由于驱动越流的(18水力梯度)往往比水平流动大上2~3个数量级,产生越流的面积更比含水层的过水断面大得多,对于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含水系统,越流补给量往往会(19大于)含水层侧向流入量。7.地下水的排泄,根据其对水质影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0径流)排泄,其特点是盐随水走,另一类是(21蒸发)排泄,其特点是水走盐留。8某一(22区域)、在一定(23时间)内,地下水水量的收入(24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的增加,称作(25正)均衡:9.承压水动态均属(26径流)型。10给水度(27小)于含水量,对于均质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大小与(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及(地下水位下降速率)等有关。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0分,符合标准答案得分,否则不得分。三、辨析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20分)4710题号2356891一V答案xxxxxxXXx1.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2.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不同于潜水含水层的反应主要表现在测压水位升高。3.潜水面如果不是流线,则流线可能向下穿越潜水面,也可能向上穿越潜水面;4.含水层孔隙度越大,则渗透系数越大;5.在河谷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降低。6.当含有NaCI和MgSO4的地下水发生浓缩作用时,NaCI首先析出;7.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Ca为主。8. 溢流泉属于上升泉:9.当潜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用直线分割法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得的地下水泄流量将偏小。10.只有测压水位高于地面的地下水才叫承压水。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共20分;选择正确得分,错误不得分
标示在横线上,将(12 阳离子)标示在横线下,按(13 毫克当量百分数)自大而小顺序排 列,横线前依次是气体成分、特殊成分及(14 矿化度),三者单位是(15g/l),横线后以字 母 t 为代号表示以摄氏计的水温。 5. 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16 矿化度)及(17 主要离子)划分的。 6. 由于驱动越流的(18 水力梯度)往往比水平流动大上 2~3 个数量级,产生越流的面积 更比含水层的过水断面大得多,对于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含水系统,越流补给量往往会(19 大于)含水层侧向流入量。 7. 地下水的排泄,根据其对水质影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0 径流)排泄,其特点是 盐随水走,另一类是(21 蒸发)排泄,其特点是水走盐留。 8. 某一(22 区域)、在一定(23 时间)内,地下水水量的收入(24 大于)支出,表现为 地下水储存量的增加,称作(25 正)均衡; 9. 承压水动态均属(26 径流)型。 10. 给水度(27 小)于含水量,对于均质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大小与(岩性)、(初始地下 水位)及(地下水位下降速率)等有关。 评分标准: 每空 1 分,共 30 分,符合标准答案得分,否则不得分。 三、辨析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 2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 2. 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不同于潜水含水层的反应主要表现在测压水位升高。 3. 潜水面如果不是流线,则流线可能向下穿越潜水面,也可能向上穿越潜水面; 4. 含水层孔隙度越大,则渗透系数越大; 5. 在河谷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降低。 6. 当含有 NaCl 和 MgSO4 的地下水发生浓缩作用时,NaCl 首先析出; 7. 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 Ca 为主。 8. 溢流泉属于上升泉; 9. 当潜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用直线分割法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得的地下水泄流 量将偏小。 10. 只有测压水位高于地面的地下水才叫承压水。 评分标准: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选择正确得分,错误不得分

四、分析题:(20分)1、以下图为含水层部面示意图,假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绘制地下水位(水头)曲线。(3分)-h--t·H-2常数K.s.H21....--2、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潜水断面流量(图示给出所需条件及计算公式)(7分)答:图中需绘出:孔2孔1①潜水面(平缓曲线)1分:欢炖面②潜水隔水底板1分;③渗透途径11分;潜水面④承压水水头H,、H,(基准面选自h-万隔水层隔水底板为h、h)1分;eah.B或者q=KI=-+hH-H,h+hO=KI=K(3潜水水量2211分);3、某水样化学分析结果具有下列成分:(共10分)Nat+Ka*1.72 meq/lCa2+27.82 meq/lMg2+9.48 meq/lCI0.83meq/lSO42-34.32 meq/lHCO:2.9 meq/l110℃时的干凋残余物2700mg/l游离 CO217.80 mg/lH2S1.48 mg/l
四、分析题:(20 分) 1、以下图为含水层剖面示意图,假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绘制地下水位(水头)曲线。 (3 分) 2、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潜水断面流量(图示给出所需条件及计算公式)(7 分) 答:图中需绘出: ○1 潜水面(平缓曲线)1 分; ○2 潜水隔水底板 1 分; ○3 渗透途径 l 1 分; ○4 承压水水头 H1、 H2 (基准面选自 隔水底板为 1 h 、 2 h ) 1 分; 潜水水量 B h h l H H Q KI K . 2 . 1 − 2 1 + 2 = = 或者 . 2 . 1 2 h1 h2 l H H q KI K − + = = (3 分); 3、某水样化学分析结果具有下列成分:(共 10 分) Na++Ka+ 1.72 meq/l Ca2+ 27.82 meq/l Mg2+ 9.48 meq/l Cl- 0.83 meq/l SO4 2- 34.32 meq/l HCO3 - 2.9 meq/l 110℃时的干涸残余物 2700 mg/l 游离 CO2 17.80 mg/l H2S 1.48 mg/l

水温35℃分析其数据,写出库尔洛夫化学表达式。(注meq/l为毫克当量每升)(1)计算毫克当量百分数该离子毫克当量/升某阴(阳)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100%(3阴(阳)离子毫克当量总数/升分,以具体的离子计算表示也可得分)(2)写出库尔洛夫式(7分)SO90.2CO.0178H°So.0015M2.7 7t35Ca713 Mg 24.9)得分说明:CO0.0178(1分)H2S0.0015(1分)(多写不得此2分)SO90.2(1分,多写不得分)M27(1分)Cau(1分)Mgzg(分)(多写不得此2分)"351分)评分标准:按以上得分点给分,基本意思正确可得分,原因分析不准确酌情扣分,自相矛盾不得分。制定人:审定者:日期::
水温 35℃ 分析其数据,写出库尔洛夫化学表达式。(注 meq/l 为毫克当量每升) (1)计算毫克当量百分数 100% 阴(阳)离子毫克当量总数/升 该离子毫克当量/升 某阴(阳)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 (3 分,以具体的离子计算表示也可得分) (2)写出库尔洛夫式(7 分) 35 71.3 24.9 4 90.2 0.0015 2.7 2 2 0.0178 t Ca Mg SO CO H S M ) 得分说明: ( 分) ( 分) ( 分)(多写不得此 分) ( 分,多写不得分) ( 分) 分) ( 分)(多写不得此 分) 35 1 1 1 2 1 1 (1 1 2 71.3 24.9 4 90.2 2.7 0.0015 2 2 0.0178 t Ca Mg SO M CO H S 评分标准: 按以上得分点给分,基本意思正确可得分,原因分析不准确酌情扣分,自相矛盾不得分。 制定人: ;审定者: ; 日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5(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5(题目).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6及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地下水化学作用.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部分习题答案.docx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作业习题(无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绪论 Introduction to hydrogeology.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循环.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 水力学的基本概念 §2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3 流网.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孔隙水.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课程总结.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裂隙水.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题目).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题目).doc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题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