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社会心理学》重点难点考点剖析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64.2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重点难点考点剖析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知识掌握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熟悉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科学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难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单元:社会化【学习目的和要求】知识掌握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基本途径、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了解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老年人的社会化。能力培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心理学的重点研究课题-社会化。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重点】1、社会化的概念及基本途径2、社会化的发展阶段3、社会化的影响因素4、社会化的内容【难点】1、社会化的发展阶段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三单元:社会动机与行为【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影响利他行为和攻击行为的概念;熟悉利他行为的促进、攻击行为的性质;掌握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攻击行为的控制2.能力培养:能在实践中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控制攻击行为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重点】1.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2.攻击行为的控制【难点】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 . 知识掌握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熟悉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科学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点】 .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难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社会化【学习目的和要求】 . 知识掌握 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基本途径、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 容,了解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老年人的社会化。 . 能力培养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心理学的重点研究课题-社会化。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重点】 1、社会化的概念及基本途径 2、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3、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4、社会化的内容 【难点】 1、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社会动机与行为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影响利他行为和攻击行为的概念;熟悉利他行为的促进、攻击行为的性质;掌握利 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攻击行为的控制 2.能力培养:能在实践中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控制攻击行为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重点】 1.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2.攻击行为的控制 【难点】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单元:自我意识【学习目的和要求】知识掌握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结构、自我认识的途径,熟悉自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重点】1、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结构2、自我认识的途径3、自尊、自我效能感【难点】自我认识的途径第五单元: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学习目的和要求】知识掌握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印象形成理论、社会知觉的效应,熟悉印象管理的理论及印象管理的策略,了解他人知觉的有关内容。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印象管理的策略。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示范法【重点】1、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印象形成理论2、社会知觉的效应3、印象管理的理论及印象管理的策略【难点】社会知觉的效应第六单元:社会态度【学习目的和要求】知识掌握-掌握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改变理论,熟悉态度的结构与种类、态度的测量,了解态度的功能及态度形成理论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科学地看待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示范法【重点】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态度的改变理论4、态度的测量

第四单元:自我意识 【学习目的和要求】 . 知识掌握 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结构、自我认识的途径,熟悉自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了解自 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重点】 1、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结构 2、自我认识的途径 3、自尊、自我效能感 【难点】 自我认识的途径 第五单元: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 知识掌握 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印象形成理论、社会知觉的效应,熟悉印象管理的理论及印象管理的 策略,了解他人知觉的有关内容。 .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印象管理的策略。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示范法 【重点】 1、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印象形成理论 2、社会知觉的效应 3、印象管理的理论及印象管理的策略 【难点】 社会知觉的效应 第六单元:社会态度 【学习目的和要求】 . 知识掌握 掌握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改变理论,熟悉态度的结构与种类、态 度的测量,了解态度的功能及态度形成理论。 .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科学地看待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示范法 【重点】 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态度的改变理论 4、态度的测量

【难点】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2、态度的改变理论第七单元:社会判断【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社会判断的概念与原则,熟悉归因判断的基本原则,掌握各归因理论,归因偏差分析与归因训练、决策技术2.能力培养:能在实践中进行归因分析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重点】1.归因理论2.归因偏差【难点】归因理论第八单元:社会影响【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从众的原因、服从的原因,熟悉从众的类型、服从的类型及功能,掌握从众的功能与影响因素,服从的影响因素、顺从和社会影响技术2.能力培养:能运用社会影响技术影响个体心理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重点】1.从众的影响因素2.服从的影响因素3.顺从的技术【难点】顺从的技术第九单元:团体心理【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团体的类型、团体思维的表现;熟悉团体的规范、团体凝聚力、团体决策的概念,领导的功能与艺术;掌握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团体思维缺陷的预防2.能力培养:能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团体的凝聚力水平,并预防团体思维的缺陷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重点】1.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2.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3.团体思维【难点】1.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2.团体思维第十单元: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难点】 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态度的改变理论 第七单元:社会判断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社会判断的概念与原则,熟悉归因判断的基本原则,掌握各归因理论,归因偏差分 析与归因训练、决策技术 2.能力培养:能在实践中进行归因分析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重点】 1.归因理论 2.归因偏差 【难点】 归因理论 第八单元:社会影响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从众的原因、服从的原因,熟悉从众的类型、服从的类型及功能,掌握从众的功能 与影响因素,服从的影响因素、顺从和社会影响技术 2.能力培养:能运用社会影响技术影响个体心理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重点】 1.从众的影响因素 2.服从的影响因素 3.顺从的技术 【难点】 顺从的技术 第九单元:团体心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团体的类型、团体思维的表现;熟悉团体的规范、团体凝聚力、团体决策的概念、 领导的功能与艺术;掌握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团体思维缺陷的预防 2.能力培养:能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团体的凝聚力水平,并预防团体思维的缺陷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重点】 1.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2.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 3.团体思维 【难点】 1.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2.团体思维 第十单元: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概念、结构、功能,人际关系的测量;熟悉人际沟通的意义和类型;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冲突与合作的概念、人际关系的改善方法2.能力培养:能分析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重点】1.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2.冲突的方式【难点】相似性与互补性的关系第十一单元:爱情、婚姻与家庭【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婚姻、家庭的内涵;熟悉爱情的内涵、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类型,掌握影响爱情、婚姻、家庭的因素;爱情、婚姻冲突的处理方法2.能力培养:能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重点】1.爱情的内涵2.影响爱情的因素3.影响婚姻关系的因素【难点】1.影响爱情的因素2.影响婚姻关系的因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概念、结构、功能,人际关系的测量;熟悉人际沟通的意义 和类型;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冲突与合作的概念、人际关系的改善方法 2.能力培养:能分析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重点】 1.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2.冲突的方式 【难点】 相似性与互补性的关系 第十一单元:爱情、婚姻与家庭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婚姻、家庭的内涵;熟悉爱情的内涵、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类型,掌握影响爱 情、婚姻、家庭的因素;爱情、婚姻冲突的处理方法 2.能力培养:能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重点】 1.爱情的内涵 2.影响爱情的因素 3.影响婚姻关系的因素 【难点】 1.影响爱情的因素 2.影响婚姻关系的因素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