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福建农林大学:《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虾蟹类的病害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78
文件大小:2.8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第三节 真菌性疾病 第四节 寄生虫病 第五节 其他生物性疾病 第六节 非寄生性疾病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章 虾蟹类的病害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第三节 真菌性疾病 第四节 寄生虫病 第五节 其他生物性疾病 第六节 非寄生性疾病

第八章 虾蟹类的病害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第三节 真菌性疾病 第四节 寄生虫病 第五节 其他生物性疾病 第六节 非寄生性疾病

一、对虾白斑症病毒病(WSSV病) 1、病原:白斑症病毒 (WSSV ) 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对虾白斑症病毒病(WSSV病) 1、病原:白斑症病毒 (WSSV ) 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 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1)清池 (2)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3)放养密度要合理 (4)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5)饵料要质优量适(6)鱼虾混养 (7)添加光合细菌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 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1)清池 (2)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3)放养密度要合理 (4)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5)饵料要质优量适(6)鱼虾混养 (7)添加光合细菌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1977-2003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与产量 探索阶段:1977年以前; 起步阶段:1978-1982; 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2; 大幅下滑阶段:1993-1994; 徘徊阶段:1995-1997; 恢复与提高阶段: 1998-今;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年份 面积(hm2 )或产量(t) 面 积(hm2) 产 量(t)

1977-2003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与产量 探索阶段:1977年以前; 起步阶段:1978-1982; 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2; 大幅下滑阶段:1993-1994; 徘徊阶段:1995-1997; 恢复与提高阶段: 1998-今;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年份 面积(hm2 )或产量(t) 面 积(hm2) 产 量(t)

二、对虾杆状病毒病(BP病) 1、病原: 对虾杆状病毒(BP) 属于 DNA病毒,具被膜,具三角锥形包涵体 2、症状: 摄食和生长下降,体表和鳃部常有生物附着 3、流行情况: 感染白对虾、墨吉对虾、桃红对虾、褐对虾等 二类传染病 4、诊断方法: LM下在肝胰腺等部位发现三角锥形包涵体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二、对虾杆状病毒病(BP病) 1、病原: 对虾杆状病毒(BP) 属于 DNA病毒,具被膜,具三角锥形包涵体 2、症状: 摄食和生长下降,体表和鳃部常有生物附着 3、流行情况: 感染白对虾、墨吉对虾、桃红对虾、褐对虾等 二类传染病 4、诊断方法: LM下在肝胰腺等部位发现三角锥形包涵体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图8-3对虾杆状病毒包涵体形态 1a、1b.示南美白对虾粪便和组织压片中的四面体形BP的包涵体1c.示褐对虾肝胰腺 组织切片中的BP的包涵体,bar=20m2.BP三角形包涵体的电镜照片 3.感染BP的南美白对虾苗的肝胰腺切片,箭头示多个嗜伊红的三角形包涵体 (D.V.Lightner)

三、桃拉综合症病毒病(TSV病) 1、 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 (TSV) 属于RNA病毒,二十面体,无囊膜,有包涵体。 2、症状: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 病虾不变软,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 3、感染对象:南美白对虾。 4、传播方式:主要是水平传播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三、桃拉综合症病毒病(TSV病) 1、 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 (TSV) 属于RNA病毒,二十面体,无囊膜,有包涵体。 2、症状: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 病虾不变软,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 3、感染对象:南美白对虾。 4、传播方式:主要是水平传播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四、黄头病(YHV病) 1、病原:黄头病毒(YHV) 属于RNA病毒,病毒杆状,有囊膜,无包涵体。 2、症状:头胸部变为黄色。 3、感染对象:主要感染斑节对虾等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四、黄头病(YHV病) 1、病原:黄头病毒(YHV) 属于RNA病毒,病毒杆状,有囊膜,无包涵体。 2、症状:头胸部变为黄色。 3、感染对象:主要感染斑节对虾等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