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平面图 6-2 特殊平面图与平面图的对偶图

本次课主要内容 特殊平面图与平面图的对偶图 (一)、一些特殊平面图 1、极大平面图及其性质 2、极大外平面图及其性质 (二)、平面图的对偶图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1 本次课主要内容 (一)、一些特殊平面图 (二)、平面图的对偶图 特殊平面图与平面图的对偶图 1、极大平面图及其性质 2、极大外平面图及其性质

(一)、一些特殊平面图 1、极大平面图及其性质 对于一个简单平面图来说,在不邻接顶点对间加边, 当边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变成非平面图。这样, 就启发我们研究平面图的极图问题。 定义1设G是简单可平面图,如果G是K(1≤i≤4),或 者在G的任意非邻接顶点间添加一条边后,得到的图均是 非可平面图,则称G是极大可平面图。 极大可平面图的平面嵌入称为极大平面图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2 1、极大平面图及其性质 (一)、一些特殊平面图 对于一个简单平面图来说,在不邻接顶点对间加边, 当边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变成非平面图。这样, 就启发我们研究平面图的极图问题。 定义1 设G是简单可平面图,如果G是Ki (1≦i≦4),或 者在G的任意非邻接顶点间添加一条边后,得到的图均是 非可平面图,则称G是极大可平面图。 极大可平面图的平面嵌入称为极大平面图

极大平面 非极大平 面图 极大平面 图 注:只有在单图前提下才能定义极大平面图。 引理设G是极大平面图,则G必然连通;若G的阶数大 于等于3,则G无割边。 (1)先证明G连通。 若不然,G至少两个连通分支。设G1与G2是G的任意两 个连通分支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3 注:只有在单图前提下才能定义极大平面图。 引理 设G是极大平面图,则G必然连通;若G的阶数大 于等于3,则G无割边。 极大平面 图 非极大平 面图 极大平面 图 (1) 先证明G连通。 若不然,G至少两个连通分支。设G1与G2是G的任意两 个连通分支

把G画在G2的外部面上,并在G1,G2上分别取一点u与v. 连接u与v得到一个新平面图G*。但这与G是极大平面图相 矛盾。 (2)当G的阶数n≥3时,我们证明G中没有割边。 若不然,设G中有割边euv,则G-uv不连通,恰有两 个连通分支G1与G2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4 把G1画在G2的外部面上,并在G1,G2上分别取一点u与v. 连接u与v得到一个新平面图G *。但这与G是极大平面图相 矛盾。 (2) 当G的阶数n≥3时,我们证明G中没有割边。 若不然,设G中有割边e=uv,则G-uv不连通,恰有两 个连通分支G1与G2。 v u e G1 G2 G f

设u在G,中,而v在G,中。由于n≥3,所以,至少有一 个分支包含两个以上的顶点。设G,至少含有两个顶点。 又设G,中含有点u的面是f,将G2画在f内。 由于G是单图,所以,在G,的外部面上存在不等于点 v的点t。现在,在G中连接点u与得新平面图G,它比G 多一条边。这与G的极大性相矛盾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5 设u在G1中,而v在G2中。由于n≥3, 所以,至少有一 个分支包含两个以上的顶点。设G2至少含有两个顶点。 又设G1中含有点u的面是f , 将G2画在 f 内。 由于G是单图,所以,在G2的外部面上存在不等于点 v的点t。现在,在G中连接点u与t得新平面图G* ,它比G 多一条边。这与G的极大性相矛盾。 v u e G1 G2 G

下面证明极大平面图的一个重要性质。 定理1设G是至少有3个顶点的平面图,则G是极大平 面图,当且仅当G的每个面的次数是3且为单图。 注:该定理可以简单记为是“极大平面图的三角形特 征”,即每个面的边界是三角形。 证明:“必要性” 由引理知,G是单图、G无割边。于是G的每个面的 次数至少是3。 假设G中某个面的次数大于等于4。记的边界是 V1V2VV4Vk。如下图所示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6 下面证明极大平面图的一个重要性质。 定理1 设G是至少有3个顶点的平面图,则G是极大平 面图,当且仅当G的每个面的次数是3且为单图。 注:该定理可以简单记为是“极大平面图的三角形特 征”,即每个面的边界是三角形。 证明:“必要性” 由引理知,G是单图、G无割边。于是G的每个面的 次数至少是3。 假设G中某个面f的次数大于等于4。记f的边界是 v1v2v3v4.vk。如下图所示

如果v,与v不邻接,则连接vV3,没有破坏G的平面性, 这与G是极大平面图矛盾。所以vV必须邻接,但必须在 f外连线;同理v,与v4也必须在外连线。但边y13与边 v2Y在f外交叉,与G是平面图矛盾! 所以,G的每个面次数一定是3. 定理的充分性是显然的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7 如果v1与v3不邻接,则连接v1v3,没有破坏G的平面性, 这与G是极大平面图矛盾。所以v1v3必须邻接,但必须在 f 外连线;同理v2与v4也必须在f外连线。但边v1v3与边 v2v4在 f 外交叉,与G是平面图矛盾! 所以,G的每个面次数一定是3. 定理的充分性是显然的。 v1 v2 v3 v4 v5 vk f

推论:设G是个点,m条边和个面的极大平面图, 且n≥3.则:(1)m=3n-6;(2)=2n<4. 证明:因为G是极大平面图,所以,每个面的次数为3. 由次数公式: 2m= deg(f)=3 f∈Φ 由欧拉公式: o=2-n+m 所以得: m=2-n+m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8 推论:设G是n个点,m条边和ф个面的极大平面图, 且n≥3.则:(1) m=3n-6; (2) ф=2n-4. 证明:因为G是极大平面图,所以,每个面的次数为3. 由次数公式: 2 deg( ) 3 f m f = = 由欧拉公式: = − + 2 n m 所以得: 2 2 3 m n m = − +

所以得: m=3n-6 又 m=n+0-2 所以: =2n-4 注:顶点数相同的极大平面图并不唯一。例如: 正20面体 非正20面体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9 所以得: m n = − 3 6 又 m n = + − 2 所以: = − 2 4 n 注:顶点数相同的极大平面图并不唯一。例如: 正20面体 非正20面体

还在研究中的问题是:顶点数相同的极大平面图的个 数和结构问题。 与极大平面图相对应的图是极小不可平面图。 2、极大外平面图及其性质 定义2若一个可平面图G存在一种平面嵌入,使得其所 有顶点均在某个面的边界上,称该图为外可平面图。外可 平面图的一种外平面嵌入,称为外平面图。 外可平面图 外平面图1 外平面图2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10 还在研究中的问题是:顶点数相同的极大平面图的个 数和结构问题。 2、极大外平面图及其性质 与极大平面图相对应的图是极小不可平面图。 定义2 若一个可平面图G存在一种平面嵌入,使得其所 有顶点均在某个面的边界上,称该图为外可平面图。外可 平面图的一种外平面嵌入,称为外平面图。 外可平面图 外平面图1 f 外平面图2 f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平面图 6-1 平面图的概念与性质.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匹配与因子分解 5-3 匈牙利算法与最优匹配算法.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匹配与因子分解 5-2 图的因子分解.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匹配与因子分解 5-1 偶图的匹配问题.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树 2-3 最小生成树.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树 2-2 生成树.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树 2-1 树的概念与性质.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有向图.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图的连通度 3-3 图的宽与直径.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图的连通度 3-2 网络的容错参数.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图的连通度 3-1 割边、割点和块.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图的着色 7-4 着色的计数与色多项式.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图的着色 7-3 与色数有关的几类图和完美图.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图的着色 7-2 图的顶点着色.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图的着色 7-1 图的边着色.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6 极图理论简介.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5 邻接谱与图的邻接代数.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4 最短路算法、图顿代数表示.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3 子图、图运算、路与连通性.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2 图的基本概念.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平面图 6-3 平面图的判定.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Euler图与Hamilton图 4-1 欧拉图与中国邮路问题.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Euler图与Hamilton图 4-2 哈密尔顿图.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Euler图与Hamilton图 4-3 度极大非哈密尔顿图与TSP问题.ppt
-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Euler图与Hamilton图 4-4 超哈密尔顿问题.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_8-4空间直线.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_8-5空间曲面.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_8-6空间曲线.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_D8习题课.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1基本概念.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2偏导数.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3全微分.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4复合求导.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5隐函数的求导公式.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6几何中的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7方向导数与梯度.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_D9_8极值与最值.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_8-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_8-2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_8-3平面及其方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