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2 图的基本概念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23
文件大小:1.0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1-2 图的基本概念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章图的基本概念 本次课主要内容 (一)、完全图、偶图与补图 (二)、顶点的度与图的度序列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1 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本次课主要内容 (二)、顶点的度与图的度序列 (一)、完全图、偶图与补图

(一)、完全图、偶图与补图 1、每两个不同的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相连的简单图称为 完全图. 在同构意义下,个顶点的完全图只有一个,记为K. K K3 K 容易求出: m(Kn)=号n(n-)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2 (一)、完全图、偶图与补图 1、每两个不同的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相连的简单图称为 完全图 . 在同构意义下,n个顶点的完全图只有一个,记为Kn K2 K3 K5 容易求出: 1 ( ) ( 1) 2 m K n n n = −

2、所谓具有二分类(X,)的偶图(或二部图)是指一个图, 它的点集可以分解为两个(非空)子集X和Y,使得每条边的一个 端点在X中,另一个端点在Y中. 完全偶图是指具有二分类(X,Y)的简单偶图,其中X 的每个顶点与Y的每个顶点相连,若X=m,Y后,则这样 的偶图记为Km,n 图1 图 图1与图2均是偶图,图2是K23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3 2、所谓具有二分类(X, Y)的偶图(或二部图)是指一个图, 它的点集可以分解为两个(非空)子集X和Y,使得每条边的一个 端点在X中,另一个端点在Y中. 完全偶图是指具有二分类(X, Y)的简单偶图,其中X 的每个顶点与Y的每个顶点相连,若|X|=m,|Y|=n,则这样 的偶图记为 K m, n 图1 图2 图1与图2均是偶图,图2是K2,3

偶图是一种常见数学模型。 例1学校有6位教师将开设6门课程。六位教师的代号是 x1(i=1,2,3,4,5,6,六门课程代号是y(i1,2,3,4,5,6。已知, 教师x能够胜任课程y2和y3;教师x2能够胜任课程y和ys; 教师x3能够胜任课程y2;教师x4能够胜任课程y和y3; 教师x能够胜任课程y,和yo;教师x,能够胜任课程y和y6。 请画出老师和课程之间的状态图。 Y3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4 偶图是一种常见数学模型。 例1 学校有6位教师将开设6门课程。六位教师的代号是 xi(i=1,2,3,4,5,6),六门课程代号是yi (i=1,2,3,4,5,6)。已知, 教师x1能够胜任课程y2和y3;教师x2能够胜任课程y4和y5; 教师x3能够胜任课程y2;教师x4能够胜任课程y6和y3; 教师x5能够胜任课程y1和y6;教师x6能够胜任课程y5和y6。 请画出老师和课程之间的状态图。 x1 x x5 x2 x3 4 x6 y1 y y3 y4 2 y5 y6

H色0 3、对于一个简单图G=(V,E),令集合 E,={wlu≠v,w,v∈V} 则称图H=(V,EE)为G的补图,记为H=G 例如,下面两个图互为补图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5 3、对于一个简单图G =(V, E),令集合 E uv u v u v V 1 =    , ,  则称图H =(V,E1 \E)为G的补图,记为 H G= H G= 例如,下面两个图互为补图。 G1 G2

HG 补图是相对于完全图定义的。 补图是图论中经常涉及的概念,在图论研究中有重 要的作用 如果图G与其补图同构,则称G为自补图。 定理:若阶图G是自补图GG),则有: n=0,1(mod4) 证明:n阶图G是自补图,则有: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6 H G= 定理:若n阶图G是自补图( ), G G 则有: n = 0,1(mod 4) 证明:n阶图G是自补图,则有: 补图是相对于完全图定义的。 补图是图论中经常涉及的概念,在图论研究中有重 要的作用 如果图G与其补图同构,则称G为自补图

m(G)+(G)=m(K,)=2n(n-1) 所以: m(G) n(n-1) 由于n是正整数,所以: n=0,1(mod 4) 自补图是很有意义的图类。它在对角型拉姆齐数 方面的研究、关于图的香农容量的研究、强完美图 方面的研究等都有重要作用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7 H G= 所以: 1 ( ) ( ) ( ) ( 1) 2 m G m G m K n n + = = − n 由于n是正整数,所以: n = 0,1(mod 4) 1 ( ) ( 1) 4 m G n n = − 自补图是很有意义的图类。它在对角型拉姆齐数 方面的研究、关于图的香农容量的研究、强完美图 方面的研究等都有重要作用

H色G 例2在10个顶点以下的单图中,哪些阶数的图可能 为自补图?画出8阶的4个自补图共10个)。 (二)、顶点的度与图的度序列 1、顶点的度及其性质 G的顶点v的度d()是指G中与v关联的边的数目, 每个环计算两次。 分别用δ(G)和△(G)表示图G的最小与最大度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8 H G= (二)、顶点的度与图的度序列 G的顶点v的度d (v)是指G中与v关联的边的数目, 每个环计算两次。 1、顶点的度及其性质 分别用δ(G)和Δ(G)表示图G的最小与最大度。 例2 在10个顶点以下的单图中,哪些阶数的图可能 为自补图?画出8阶的4个自补图(共10个)

奇数度的顶点称为奇点,偶数度的顶点称偶点。 设G=(Y,E为简单图,如果对所有v∈V,有 d(y=k,称图G为k-正则图 定理:图G=(Y,E)中所有顶点的度的和等于边数 m的2倍,即: d(v)-2m ∈V(G) 证明:由顶点度的定义知:图中每条边给图的总 度数贡献2度,所以,总度数等于边数2倍。 注:该定理称为图论第一定理,是由欧拉提出的。 欧拉一身发表论文886篇,著作90部。该定理还有 一个名字:“握手定理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9 H G= 奇数度的顶点称为奇点,偶数度的顶点称偶点。 设G = (V, E)为简单图,如果对所有 v V ,有 d (v) = k,称图G为k-正则图 定理: 图G= (V, E)中所有顶点的度的和等于边数 m的2倍,即: ( ) ( ) 2 v V G d v m   = 证明:由顶点度的定义知:图中每条边给图的总 度数贡献2度,所以,总度数等于边数2倍。 注:该定理称为图论第一定理,是由欧拉提出的。 欧拉一身发表论文886篇,著作90部。该定理还有 一个名字:“握手定理

H叁G 推论1在任何图中,奇点个数为偶数。 证明:设V,V分别是G中奇点集和偶点集.则由 握手定理有: ∑d()+∑d()=∑d() 是偶数,由于三四 是偶数,所以 a() 是 偶数,于是回是偶数。 推论2正则图的阶数和度数不同时为奇数。 证明:设G是k-正则图,若k为奇数,则由推论1知 正则图G的点数必为偶数 例4△与δ是简单图G的最大度与最小度,求证: 2m 10

0.8 1 0.6 0.4 0.2 0 x t 0 0.5 1 1.5 2 −1 −0.5 0 0.5 1 n 10 H G= 推论1 在任何图中,奇点个数为偶数。 证明:设V1 ,V2分别是G中奇点集和偶点集.则由 握手定理有: ( ) ( ) ( ) 1 2 v V v V v V d v d v d v       + = 是偶数,由于 是偶数, 所以 是 偶数,于是 是偶数。 ( ) 2 v V d v   ( ) 1 v V d v   V1 推论2 正则图的阶数和度数不同时为奇数。 证明 : 设G是k-正则图,若k为奇数,则由推论1知 正则图G的点数必为偶数 例4 Δ与δ是简单图G的最大度与最小度,求证: 2m n    

共2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