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410320zb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课时间第2学期课程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基本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情况《小学数学教学论》,马云鹏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教材版),2013年。课程负责人魏彩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现象、揭示小学数学教学规律的科学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对象为小学教育专业科数方向的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系统地获课程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性质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数学的本质及其特征,了解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知道成人的数学与儿童的数学的区别: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目的,能从发展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程做一些理论或实践的分析;掌握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分类,知道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基本取向,知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并能对一些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小学数学概念的性质及其特点;了解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心理特点。(对应培养目标1、2、3、4)课程目标2:掌握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目标及其主要的任务;知道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的特点及其主要形态;知道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 ( ) 1

的基本构成;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基本特点;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儿童是如何学习和理解数学的,掌握儿童数学认知的基本过程;懂得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知道儿童在数学认知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掌握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懂得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发展儿童获取数学概念的能力:知道数学问题解决的性质及其特点,了解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分类以及基本过程;了解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特点,并能分析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对应培养目标1、2、4)课程目标3:掌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范例学习、再创造学习、自学尝试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特征。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并能掌握基本的组织策略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对一些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并能运用简单的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小学数学的教学。掌握小学数学计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策略:掌握小学数学儿何教学的基本月的以及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本特点:掌握小学数学儿何教学的基本策略,并能对一此具体教学进行教学简单的分析。(对应培养目标1、2)课程目标4:能从发展的角度以及儿童学习特点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做出简单的比较与分析:能从具体的案例中分析儿童在数学认知学中的个别差异。能针对不同的儿童以及不同的数学学习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能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来分析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特点及其教学组织的特点。(对应培养目标1、2、4)2.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培养目标4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2培养目标3/VVV课程目标1VVV课程目标2VV课程目标3VVV课程目标4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2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2.1.师德规范同党的民族教育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已任,遵守小学教师课程目标2职业道德规范2.2.教育情怀课程目标222-1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2.2-2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 √ √ √ √ √ √ √ √ √ √ √

2.3-1掌握小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2.3.学科素养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课程目标1、2、3、42.3-2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2.4-1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4.教学能力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课程目标1、2、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3、42.4-2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2.6-3能够理解学科育人价值2.6综合育人2.6-4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课程目标1、2、2.6-5能够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13健康发展。(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学时数(48)序号内容课堂学实践时数学时数1绪论222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32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44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522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226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组织227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328第七章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923第八章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1022第九章统计与概率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1122第十章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212第十一章数学问题及其教学22132第十二章小学数学说课、听课与评课合计3018 (四)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方式包括出勤、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课堂笔记、课外阅读,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2)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3)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0分)=课堂考勤*20%+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0%+课堂笔记*20%+课堂讨论*20%+课后作业*20%2.考题设计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考试内容60%选自课本,另有40%的内容为开放性题目;考试的形式为闭卷;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及活动设计题等几种题型,其中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3.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关系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了解数学的本质及其特征,了解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知道成人的数学与儿童的数学的区别: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目的,能从发展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程做一些理论或实践的分析:掌握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分类,知道迁1.课堂出勤2.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3.课堂提问织策略的基本取向,知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目标4.课外阅读和原则,并能对一些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小学数学概5.期末考试念的性质及其特点;了解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心理特点掌握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目标及其主要的任务;知道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的特点及其主要形态;知道小课程目标2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1.课堂出勤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基本特点;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儿童是2.课堂笔记如何学习和理解数学的,掌握儿童数学认知的基本过程;懂3.主题研究得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知道儿童在数学认知学习中的4.课后作业5.试讲演练个别差异:掌握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懂得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发展儿童获取数学概念的能力:知道数6.期末考试学问题解决的性质及其特点,了解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分类以及基本过程;了解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特点,并能分析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某些因素掌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范例学习、再创造学习、自学尝课程目标3试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特征。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并能掌

握基本的组织策略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对一些案例进行简单1.课堂出勤2.课外阅读的分析;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并能运用简单的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小学数学的教学。掌握小学数3.主题研究学计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策略;掌握小学数学几何4.课堂讨论教学的基本目的以及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本特点;掌握小5.期末考试学数学儿何教学的基本策略:并能对一些具体教学进行教学简单的分析。能从发展的角度以及儿童学习特点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做出1.课堂出勤简单的比较与分析;能从具体的案例中分析儿童在数学认知2.课前预习3.课堂讨论课程目标4学习中的个别差异。能针对不同的儿童以及不同的数学学习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能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来分析儿童数学4.试讲演练问题解决的特点及其教学组织的特点5.期末考试二、本文(一)课程教学内容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特征和价值,掌握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学课程目标,分析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理解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梳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主要阶段的特征,能较详细地分析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结构与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学课程目标概述

第一节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第三节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第四节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分析第五节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评析教学重点:理解数学课程目标,分析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教学难点:梳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主要阶段的特征,能较详细地分析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结构与特征。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意义及其选择依据,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分析,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演变过程,现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概述第二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第三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第四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第五节国内外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教学重点: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意义及其选择依据,教学难点:理解现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含义,特点,掌握数学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掌握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情感的培养。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数学学习概述第二节数学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第四节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重点: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含义、特点,掌握数学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情感的培养。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自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教学论的最新发展,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阐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观点,诠释小学数学新的教学观。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改革发展趋势,能在教学中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的一些基本思路。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意义和种类,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功能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方法,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概述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发展第三节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第四节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第五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第六节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概述第七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第八节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重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改革发展趋势,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意义和种类。教学难点:能在教学中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的一些基本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功能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方法,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时数:

4学时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组织(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组织工作,包括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组织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第四节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组织教学重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组织工作。教学难点: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组织。教学时数:4学时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应用;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在对传统数学课堂评价弊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并理解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未来趋势。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应用。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未来趋势。教学时数:4学时第七章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小学数与代数课程目标,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特点,小学数

与代数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数与代数的改革与发展第二节数与代数课程目标分析第三节数与代数课程内容分析第四节数与代数教学策略教学重点:理解小学数与代数课程目标,小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特点教学难点: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时数:5学时第八章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分析小学图形与几何课程目标,小学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的结构与组成,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常用策略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形与儿何的改革与发展第二节图形与几何课程目标分析第三节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分析第四节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教学重点:理解并分析小学图形与几何课程目标,小学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的结构与组成,教学难点: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常用策略教学时数:5学时第九章统计与概率内容分析与教学研究(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意义,探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实施的策略、方法以及评价的基本思路。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与概率的改革与发展第二节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

第三节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分析第四节统计与概率课程内容分析第五节统计与概率教学策略教学重点: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意义,探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难点: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的策略、方法以及评价的基本思路。教学时数:4学时第十章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包括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意义、目标、内容、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第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改革与发展第二节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分析第三节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分析第四节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重点: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包括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意义、目标、内容、设计与实施教学难点: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包括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意义、目标、内容、设计与实施。教学时数:4学时第十二章数学问题及其教学(支撑课程目标1、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知道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与策略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学问题概述第二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第三节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四节小学数学开放题及教学教学重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学习.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人格.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动机.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能力.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思维.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语言.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记忆.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感觉.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知觉.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上).pdf
-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什么是中学生心理辅导.ppt
-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pdf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pdf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教师专业技能概述.ppt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教师专业技能习得的原则和方法.ppt
-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空间观念的培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