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草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毛培胜)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10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草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毛培胜)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草地学》课程 讲义 教师:毛培胜 单位:动科学院

《草地学》课程 讲 义 教师:毛培胜 单位:动科学院

《草地学》讲义 绪论 1 绪论 学时数:2学时 本章要点: 1基本概念 明确草地、草原、草地畜牧业、草业等专业名词的科学含义,避免混淆 2草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草业科学发展的历史,了解由“草原”到“草业”发展的思想认识、科学技术 和社会生产的变迁,针对现实草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结合专业特点,明确学习 的重点和方向,实现知识为我所用的目的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1 - 绪 论 学时数:2 学时 本章要点: 1 基本概念 明确草地、草原、草地畜牧业、草业等专业名词的科学含义,避免混淆 2 草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草业科学发展的历史,了解由“草原”到“草业”发展的思想认识、科学技术 和社会生产的变迁,针对现实草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结合专业特点,明确学习 的重点和方向,实现知识为我所用的目的

《草地学》讲义 绪论 ·2- 一、草地的概念 草地的概念和范围,世界各地和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我国的草地畜牧业起源于北方草原,“草地”很自然被认为是“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原站”。此外,我国北方传统的草地 畜牧业采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按季节和草地水源更换放牧场,故将草地视为 放牧的场地而称为“草场”。在我国南方和东部农业区,则将生长多年生牧草为主的地段 称为草地,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地站”,还有的用这些草地分布的地理位置进行命名, 将草地称为“草山草坡”。可见,我国习惯上视“草地”、“草原”和“草场”为同义词。 我国于2002年12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当中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 和人工草地。 “草原”在地理学范畴内,被认为是温带和热带干早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植物学范畴认为,“草原(Steppe)与稀树草原(Savanna)同属于早生植被,是以多年生早 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群落类型”。世界各地的草原有多种名称,如北美洲的“普列里 (Prairie))”,南美洲的“盘帕斯(Pampas)”,非洲的“凡勒得(Velde)”和“萨旺那 (Savanna)”,亚洲和欧洲的“斯特普(Steppe)”。 在农学范畴里,草地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王栋先生早在1952 年于《牧草学通论》中把草地概括为“凡生长或栽种牧草之土地,无论所生牧草之高低, 亦无论所生牧草为单纯的一种牧草或混生的多种牧草,皆谓之草地。”,他还提出草原的 定义是“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它缘故,在自然情况下,不适于耕种农作, 不适于生长树木,或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我国 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认为“草地是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 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任继周院士定义“草原是大面积的天 然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这些地区所产生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 后饲养牲畜。” 从土地利用角度衡量,草地是一种土地类型。美国草原管理学会定义的天然草地 (Rangeland)是“一种以禾草、类禾草、杂类草或灌木建群的天然植被(顶极植被或自然 潜在的植被)为特征的一种土地类型”。 《辞海》一书(1979)对草地的解释是:“草地是草本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湿生的 草甸,中生的次生高原草甸,亚高山草甸及旱生的草原。”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1990):“草原(Grassland)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2 - 一、草地的概念 草地的概念和范围,世界各地和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我国的草地畜牧业起源于北方草原,“草地”很自然被认为是“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原站”。此外,我国北方传统的草地 畜牧业采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按季节和草地水源更换放牧场,故将草地视为 放牧的场地而称为“草场”。在我国南方和东部农业区,则将生长多年生牧草为主的地段 称为草地,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地站”,还有的用这些草地分布的地理位置进行命名, 将草地称为“草山草坡”。可见,我国习惯上视“草地”、“草原”和“草场”为同义词。 我国于 2002 年 12 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当中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 和人工草地。 “草原”在地理学范畴内,被认为是温带和热带干旱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植物学范畴认为,“草原(Steppe)与稀树草原(Savanna)同属于旱生植被,是以多年生旱 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群落类型”。世界各地的草原有多种名称,如北美洲的“普列里 (Prairie)”,南美洲的“盘帕斯(Pampas)”,非洲的“凡勒得(Velde)”和“萨旺那 (Savanna)”,亚洲和欧洲的“斯特普(Steppe)”。 在农学范畴里,草地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王栋先生早在 1952 年于《牧草学通论》中把草地概括为“凡生长或栽种牧草之土地,无论所生牧草之高低, 亦无论所生牧草为单纯的一种牧草或混生的多种牧草,皆谓之草地。”,他还提出草原的 定义是“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它缘故,在自然情况下,不适于耕种农作, 不适于生长树木,或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我国 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认为“草地是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 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任继周院士定义“草原是大面积的天 然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这些地区所产生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 后饲养牲畜。” 从土地利用角度衡量,草地是一种土地类型。美国草原管理学会定义的天然草地 (Rangeland)是“一种以禾草、类禾草、杂类草或灌木建群的天然植被(顶极植被或自然 潜在的植被)为特征的一种土地类型”。 《辞海》一书(1979)对草地的解释是:“草地是草本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湿生的 草甸,中生的次生高原草甸,亚高山草甸及旱生的草原。”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1990):“草原(Grassland)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

《草地学》讲义 绪论 ·3 有灌丛和稀疏树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和大面积土地。畜牧业的重要 生产基地。” 现代草地的概念:(胡自治指出) 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 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它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士地 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草地含义的总体认识:草地是一个具有完备组分、完整系统结构,是多种功能的特 殊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包含土、草、畜三个基本组分和从植物性生产到动物性生产的 多个层次。就本质而言,草地是一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基本点在于该资源多功能的合 理利用与系统的持续发展。 草地学(Grassland Science)为 研究从草地上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而草地生产力得以维持和提高的科学。主要研 究对象是草和草群,其次是草群生存的环境。 二、“草业”的提出及发展历程 1概念 1982年郎业广先生在陕西临潼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草原学会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论 中国草业科学”一文,最早提出了草业一词。 1984年6月28日《内蒙古日报》第四版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创立知识密集型草业 产业问题。 1985年进一步诠释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含义,并提到了农区和林区的草业,奠定 了完整的草业科学和草业生产范畴,1985年6月撰文《中国的草业产业》中指出:以草 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禽、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 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产业结实高度综合的生产系统了,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我们要看到21世纪,创立农业型知识密集的农业产业、林业产业、草业 产业、海业产业、沙业产业。(王明昶,试论草业系统工程,中国草地,1992,4:66-69 狭义概念 以天然草原为基本生产资料,通过自然再生产,以获取野生牧草为目的,放养草食 家畜为主要生产形式,或辅之以简单的加工,达到饲养牲畜为目的。 广义概念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3 - 有灌丛和稀疏树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和大面积土地。畜牧业的重要 生产基地。” 现代草地的概念:(胡自治指出) 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 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它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 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草地含义的总体认识:草地是一个具有完备组分、完整系统结构,是多种功能的特 殊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包含土、草、畜三个基本组分和从植物性生产到动物性生产的 多个层次。就本质而言,草地是一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基本点在于该资源多功能的合 理利用与系统的持续发展。 草地学(Grassland Science): 研究从草地上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而草地生产力得以维持和提高的科学。主要研 究对象是草和草群,其次是草群生存的环境。 二、“草业”的提出及发展历程 1 概念 1982 年郎业广先生在陕西临潼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草原学会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论 中国草业科学”一文,最早提出了草业一词。 1984 年 6 月 28 日《内蒙古日报》第四版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创立知识密集型草业 产业问题。 1985 年进一步诠释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含义,并提到了农区和林区的草业,奠定 了完整的草业科学和草业生产范畴,1985 年 6 月撰文《中国的草业产业》中指出:以草 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禽、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 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产业结实高度综合的生产系统了,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我们要看到 21 世纪,创立农业型知识密集的农业产业、林业产业、草业 产业、海业产业、沙业产业。(王明昶,试论草业系统工程,中国草地,1992,4:66-69) 狭义概念 以天然草原为基本生产资料,通过自然再生产,以获取野生牧草为目的,放养草食 家畜为主要生产形式,或辅之以简单的加工,达到饲养牲畜为目的。 广义概念

《草地学》讲义 绪论 4- 以保护、利用天然草原、培植利用人工草地等措施,通过保护、建设、生产、加工 利用、交换等手段,达到合理利用草资源、草产品及其加工品等创造财富或改善环境, 提供旅游服务,创建生态屏障等方面发挥其功能,产生综合效益的产业。 广义的草业具有5个层次: 环境层次: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草坪绿地等 生产层次:食用、饲用草类,药用、工副业原料草类生产: 转化层次:通过畜禽等生物、微生物等手段将初级原料草及草产品转化为动物的、 工业等的产品: 增值层次:精加工后流通交换: 生态屏障层次: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1987年给草业创造了Prataculture这一国际名称。在这一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草原 科学发展为草业科学。就在这一年我国有了《中国草业科学》学术刊物。与此同时,任 继周院士(1984)提出了草地农业系统的概念,论证了草业发生与发展(1985),1990 年提出草业生产的四个生产层的论点,并在《草地农业生态学》(1995)和其他论著中完 整地论述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简称草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效益评价 等问题;在基本结构问题上,详细地论证了草业的前植物(景观、环境、游憩)生产、 植物(牧草、作物、林木等)生产、动物(家畜、野生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外生物 (草畜产品加工、流通)生产四个生产层的产业系统。此外,贾慎修、祝廷成、洪绂曾、 李毓堂、许鹏等老一辈科学家也对草业科学的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胡自治,中国高等 草业教有的发展与现状,2002年5月,现代草业科学进展) 草业作为一个产业,应具备一个产业的基本条件,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造就产业 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草业不仅包括“土一草一畜”传统的三位一体的基本组分,还 应延伸到土地、植物、动物的结构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加工和流通,即除了应包含将 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的生产主体外,还应包括产前的植物生产及产后的产品加工过程。它 除了包含传统的“种草养畜”功能外,还应包括以草为原料的多种能为社会制造财富的 生产活动。因此,草业是个由能流、物流、信息流所构成的结构精巧而复杂的产业。由 于草业是一个新生产业,随着该产业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生产系统,必将解放出巨大的 劳动生产力,发挥巨大的生产效益。因此,草业又是一个极具效益和发展前景的产业。 2草业的特点 (1)完整而漫长的产业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4 - 以保护、利用天然草原、培植利用人工草地等措施,通过保护、建设、生产、加工、 利用、交换等手段,达到合理利用草资源、草产品及其加工品等创造财富或改善环境, 提供旅游服务,创建生态屏障等方面发挥其功能,产生综合效益的产业。 广义的草业具有 5 个层次: 环境层次: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草坪绿地等; 生产层次:食用、饲用草类,药用、工副业原料草类生产; 转化层次;通过畜禽等生物、微生物等手段将初级原料草及草产品转化为动物的、 工业等的产品; 增值层次:精加工后流通交换; 生态屏障层次: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1987 年给草业创造了 Prataculture 这一国际名称。在这一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草原 科学发展为草业科学。就在这一年我国有了《中国草业科学》学术刊物。与此同时,任 继周院士(1984)提出了草地农业系统的概念,论证了草业发生与发展(1985),1990 年提出草业生产的四个生产层的论点,并在《草地农业生态学》(1995)和其他论著中完 整地论述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简称草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效益评价 等问题;在基本结构问题上,详细地论证了草业的前植物(景观、环境、游憩)生产、 植物(牧草、作物、林木等)生产、动物(家畜、野生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外生物 (草畜产品加工、流通)生产四个生产层的产业系统。此外,贾慎修、祝廷成、洪绂曾、 李毓堂、许鹏等老一辈科学家也对草业科学的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胡自治,中国高等 草业教育的发展与现状,2002 年 5 月,现代草业科学进展) 草业作为一个产业,应具备一个产业的基本条件,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造就产业 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草业不仅包括“土—草—畜”传统的三位一体的基本组分,还 应延伸到土地、植物、动物的结构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加工和流通,即除了应包含将 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的生产主体外,还应包括产前的植物生产及产后的产品加工过程。它 除了包含传统的“种草养畜”功能外,还应包括以草为原料的多种能为社会制造财富的 生产活动。因此,草业是个由能流、物流、信息流所构成的结构精巧而复杂的产业。由 于草业是一个新生产业,随着该产业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生产系统,必将解放出巨大的 劳动生产力,发挥巨大的生产效益。因此,草业又是一个极具效益和发展前景的产业。 2 草业的特点 (1)完整而漫长的产业

《草地学》讲义 绪论 .5. 从草业的基本定义出发,草业不仅包含传统草原畜牧业的植物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 两个主要生产层,还包括产前植物产品的多功能利用和产后草产品的加工和商品化两个 生产层,这四个层次构成了草业基础结构的整体。 其完整性是指草业以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起点,从日光能、土壤开始,从草 原植物、动物最终到社会产品。既包括植物生产层(从播种到收获的种植业、从家畜饲 养到繁殖的畜牧业),还包括动物生产层(家畜、狩猎动物、珍稀动物、观赏动物等)。 草业含有利用生物自我繁殖的特性进行生产以取得产品的多种相关行业,较农业、畜牧 业、林业等产业而言具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因此草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 其漫长是指草业不仅包含以草养畜(含野生动物)这个主体,还包括产前和产后以 草原为基本生产资料的草产品的多途利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防风固沙、净化污染、 美化环境、发展户外运动、发展造纸、中草药、草编等。草业构成一个前后开放的产业 系统,以草为基本生产原料,在产业的运作过程中既包含草原自然生产的内核,更包含 人类对草原自然再生产的培育、加工和利用,并归并到获得稳定、优质、合理的生产效 益之上。草业就其时间而言,既包括前期的自然再生产,又包括中期的社会再生产,还 包括后期的商品化再生产;它不仅包含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因 此它占据了大跨度的时间空间和较长的生产周期,草业是一个漫长的产业。 (2)具多功能的产业 草作为一种基础的生产原料,使生产草的草地被当作一种丰富的生产资料而被广泛 应用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有人提出“集草为王”的思想,就是对草的多种功能 “牧草、饲草、药草、农草(绿肥、草田轮作)、林草、渔草、水草、海草、花草、烟草、 色草、香草、纸草、柴草,以及草坪、草被、固沙草、固土草、护坝草等”的综合描述 作为草业主体的优良牧草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耐寒抗旱、生物固氨、多年生、更新 快等生物特性:有能用作饲料、肥料、燃料、工业原料及改土、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 失等多功能特点:优良的牧草一般产草量可比天然牧草高出5倍以上,牧草粗蛋白含量 提高3倍左右。草被覆盖的黄土高原在中雨条件下泥土冲刷比一般区域减少80%以上,在 石质陡坡山地大雨下泥土冲刷则可减少70%以上。 (3)高效的产业 草是发展牧、农、渔、果、药、草坪及草产品加工产业的基本原料。草业自身的生 产效益是不用待言的。开展种草养畜、草田轮作、林草结合、种草养渔、建植草坪和发 展草产品采收、加工业是综合开发草原资源,发展经济,达到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5 - 从草业的基本定义出发,草业不仅包含传统草原畜牧业的植物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 两个主要生产层,还包括产前植物产品的多功能利用和产后草产品的加工和商品化两个 生产层,这四个层次构成了草业基础结构的整体。 其完整性是指草业以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起点,从日光能、土壤开始,从草 原植物、动物最终到社会产品。既包括植物生产层(从播种到收获的种植业、从家畜饲 养到繁殖的畜牧业),还包括动物生产层(家畜、狩猎动物、珍稀动物、观赏动物等)。 草业含有利用生物自我繁殖的特性进行生产以取得产品的多种相关行业,较农业、畜牧 业、林业等产业而言具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因此草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 其漫长是指草业不仅包含以草养畜(含野生动物)这个主体,还包括产前和产后以 草原为基本生产资料的草产品的多途利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防风固沙、净化污染、 美化环境、发展户外运动、发展造纸、中草药、草编等。草业构成一个前后开放的产业 系统,以草为基本生产原料,在产业的运作过程中既包含草原自然生产的内核,更包含 人类对草原自然再生产的培育、加工和利用,并归并到获得稳定、优质、合理的生产效 益之上。草业就其时间而言,既包括前期的自然再生产,又包括中期的社会再生产,还 包括后期的商品化再生产;它不仅包含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因 此它占据了大跨度的时间空间和较长的生产周期,草业是一个漫长的产业。 (2)具多功能的产业 草作为一种基础的生产原料,使生产草的草地被当作一种丰富的生产资料而被广泛 应用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有人提出“集草为王”的思想,就是对草的多种功能—— “牧草、饲草、药草、农草(绿肥、草田轮作)、林草、渔草、水草、海草、花草、烟草、 色草、香草、纸草、柴草,以及草坪、草被、固沙草、固土草、护坝草等”的综合描述。 作为草业主体的优良牧草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耐寒抗旱、生物固氮、多年生、更新 快等生物特性;有能用作饲料、肥料、燃料、工业原料及改土、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 失等多功能特点;优良的牧草一般产草量可比天然牧草高出 5 倍以上,牧草粗蛋白含量 提高 3 倍左右。草被覆盖的黄土高原在中雨条件下泥土冲刷比一般区域减少 80%以上,在 石质陡坡山地大雨下泥土冲刷则可减少 70%以上。 (3)高效的产业 草是发展牧、农、渔、果、药、草坪及草产品加工产业的基本原料。草业自身的生 产效益是不用待言的。开展种草养畜、草田轮作、林草结合、种草养渔、建植草坪和发 展草产品采收、加工业是综合开发草原资源,发展经济,达到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

《草地学》讲义 绪论 6- 物质能量的最佳途径之一。山区种植优良牧草,通过草食畜禽的转化,可以产出肉、奶 皮、毛、绒等丰富的畜产品,为市场提供高档的食穿用品,也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理想的生产模式。 草业的基本特性在于对草地资源的多头综合利用,其产业的完整性、漫长性是其核 心,其生产、社会、生态效益的兼容性则是其区分和优于其它产业的又一属性,就人类 社会对产业的需求和产业的效益和总体贡献而言,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富国强民的新兴 产业”。 三、中国草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草地大国,拥有天然草地面积3.92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 41.41%,是可耕地面积的3倍,养育着1亿多人口,其中牧区人口4300多万,草原牧区 目前饲养草食家畜牛4000余万头,羊1亿多只。 1存在问题 草地生产力水平低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 只相当于新西兰的1/80,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生态环境恶化长期以来受“重农轻牧”、“重畜轻草”观念的影响,对草地只利用, 不建设(草地年产出15~20元/公顷,投入仅为0.3~0.4元/公顷),掠夺式经营、开垦、 过度放牧造成草地的大面积退化、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坏。优质天然草 地当作宜农荒地被不断开垦,面积不断减少;天然草地严重超载过牧,生产力急剧降低、 物种退化:草地动植物资源遭到掠夺式开发,草地鼠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与草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滞后,1985年颁布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直到2003年3月1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 法》。2000年7月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对于草种只在第76条中提出 参照本法执行。农业部制订的《草种管理办法》仍尚未出台。例如牧草种子质量监测体 系的不完善,使我国目前牧草种子生产混乱,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种子生产和消费。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用于草业科研的资金不足,“八五”、“九五”为1000万元,而 “十五”则减少为600万元,与发达国家逐年增加的科研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到2001 年底,我国已培养出草业科学硕士约250人,博士约50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 农业和综合院校设有草业科学本、专科专业22个,较1998年增加15个,在校大学生约 3000名,研究生(硕士包括推广硕士约240人,博士生约60人)约300人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6 - 物质能量的最佳途径之一。山区种植优良牧草,通过草食畜禽的转化,可以产出肉、奶、 皮、毛、绒等丰富的畜产品,为市场提供高档的食穿用品,也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理想的生产模式。 草业的基本特性在于对草地资源的多头综合利用,其产业的完整性、漫长性是其核 心,其生产、社会、生态效益的兼容性则是其区分和优于其它产业的又一属性,就人类 社会对产业的需求和产业的效益和总体贡献而言,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富国强民的新兴 产业”。 三、中国草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草地大国,拥有天然草地面积 3.92 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 41.41%,是可耕地面积的 3 倍,养育着 1 亿多人口,其中牧区人口 4300 多万,草原牧区 目前饲养草食家畜牛 4000 余万头,羊 1 亿多只。 1 存在问题 草地生产力水平低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 只相当于新西兰的 1/80,美国的 1/20,澳大利亚的 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受“重农轻牧”、“重畜轻草”观念的影响,对草地只利用, 不建设(草地年产出 15~20 元/公顷,投入仅为 0.3~0.4 元/公顷),掠夺式经营、开垦、 过度放牧造成草地的大面积退化、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坏。优质天然草 地当作宜农荒地被不断开垦,面积不断减少;天然草地严重超载过牧,生产力急剧降低、 物种退化;草地动植物资源遭到掠夺式开发,草地鼠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与草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滞后,1985 年颁布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直到 2003 年 3 月 1 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 法》。2000 年 7 月 8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对于草种只在第 76 条中提出 参照本法执行。农业部制订的《草种管理办法》仍尚未出台。例如牧草种子质量监测体 系的不完善,使我国目前牧草种子生产混乱,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种子生产和消费。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用于草业科研的资金不足,“八五”、“九五”为 1000 万元,而 “十五”则减少为 600 万元,与发达国家逐年增加的科研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到 2001 年底,我国已培养出草业科学硕士约 250 人,博士约 50 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 农业和综合院校设有草业科学本、专科专业 22 个,较 1998 年增加 15 个,在校大学生约 3000 名,研究生(硕士包括推广硕士约 240 人,博士生约 60 人)约 300 人

《草地学》讲义 绪论 7 草业在美国已成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其它西方国家,也很发达,相应的科技政 策与法规比较健全。主要体现在: 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部研究机构(农业研究局等)的直接投入 占农业部总投入的5/8.1997年,韩国投资基础科研2.4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9%。法 国科技界认为,不依赖高质量基础研究的科研政策是不能持久的:同时,政府制定政策 时,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鼓励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冒险精神。 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有关法规给予支持与资助,如 制定有关的维护知识产权、减税政策、产品安全管理政策等。美国政府允许基因改良的 农作物,若不存在特殊或新的安全问题,可以不经过审查而直接进入市场。 一些发达国家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时,“官民”合办,鼓励企业投资科研,让企业家 参与科技决策。英国继1993年发表科技白皮书、提出“让科技产生财富”之后,于1995 年4月又公布了《技术展望报告》以促进学术界、工商界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合作,加快 英国科技产业化的步伐。美国政府的最大农业科研单位一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其 研究经费中有大部分来自各大公司。由于各种公司大量介入农业科研,美国农业科研的 许多项目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科研与生产结合得十分紧密。 重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英国在1994年出台了“联系计划”,目的在于推动大学、 研究院所与企业界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法国1994年发表的《法国研究报告》 中,专门强调政府对重大计划的支持工作,要与中小企业技术扩散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美国目前也正在逐步调整有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的传统观念、政策法规和资金分配计 划,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 在我国,草业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副业”发展,其结果是:优质天然草地当作宜农 荒地被不断开垦,面积不断减少:天然草地严重超载过牧,生产力急剧降低、物种退化: 草地动植物资源遭到掠夺式开发,草地鼠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草 业在钱学森先生的倡导之下,随着改苹开放的发展,在我国萌芽和发展,但至今有关草 业的政策、机制、体制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用于草业科研 的资金不足,“八五”、“九五”为1000万元,而“十五”则减少为600万元,与发达国 家逐年增加的科研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②由于以草原站为主体的各类技术推广、服务 体系是建立在市场体制下,研究、开发、推广机构各成体系,运行效率欠佳。特别是以 企业为主体的研究、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建立,因此科研与生产脱节,己有科 研成果不能很好的转化利用。③与草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滞后,如牧草种子质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7 - 草业在美国已成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其它西方国家,也很发达,相应的科技政 策与法规比较健全。主要体现在: 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部研究机构(农业研究局等)的直接投入 占农业部总投入的 5/8。1997 年,韩国投资基础科研 2.4 亿美元,比 1996 年增长 9%。法 国科技界认为,不依赖高质量基础研究的科研政策是不能持久的;同时,政府制定政策 时,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鼓励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冒险精神。 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有关法规给予支持与资助,如 制定有关的维护知识产权、减税政策、产品安全管理政策等。美国政府允许基因改良的 农作物,若不存在特殊或新的安全问题,可以不经过审查而直接进入市场。 一些发达国家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时,“官民”合办,鼓励企业投资科研,让企业家 参与科技决策。英国继 1993 年发表科技白皮书、提出“让科技产生财富”之后,于 1995 年 4 月又公布了《技术展望报告》以促进学术界、工商界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合作,加快 英国科技产业化的步伐。美国政府的最大农业科研单位—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其 研究经费中有大部分来自各大公司。由于各种公司大量介入农业科研,美国农业科研的 许多项目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科研与生产结合得十分紧密。 重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英国在 1994 年出台了“联系计划”,目的在于推动大学、 研究院所与企业界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法国 1994 年发表的《法国研究报告》 中,专门强调政府对重大计划的支持工作,要与中小企业技术扩散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美国目前也正在逐步调整有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的传统观念、政策法规和资金分配计 划,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 在我国,草业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副业”发展,其结果是:优质天然草地当作宜农 荒地被不断开垦,面积不断减少;天然草地严重超载过牧,生产力急剧降低、物种退化; 草地动植物资源遭到掠夺式开发,草地鼠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草 业在钱学森先生的倡导之下,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我国萌芽和发展,但至今有关草 业的政策、机制、体制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用于草业科研 的资金不足,“八五”、“九五”为 1000 万元,而“十五”则减少为 600 万元,与发达国 家逐年增加的科研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②由于以草原站为主体的各类技术推广、服务 体系是建立在市场体制下,研究、开发、推广机构各成体系,运行效率欠佳。特别是以 企业为主体的研究、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建立,因此科研与生产脱节,已有科 研成果不能很好的转化利用。③与草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滞后,如牧草种子质

《草地学》讲义 绪论 8- 量监测体系的不完善,使我国目前牧草种子生产混乱,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种子生 产和消费。建立我国牧草有种家种子一基础种子一登记种子一合格种子四级种子鉴定生 产制度,对于实行种子优质优价,保障种子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没有法规 保障育种者的利益,使得育种者的积极性降低,导致了目前草坪草种大部分依赖进口的 不利局面。 四、草业发展机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1.畜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饲料工业 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科技贡献率逐年上升。 2.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畜产品药物、激素、重金属残留严重: 畜产品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 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能量和蛋白饲料严重不足,到2010年,缺口分别为8300万吨和3800万吨。 3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天然草地饲养牛4千万头、羊1亿只 ·草地长期重利用轻建设 ·草原牧区草畜季节性不平衡 ·人工草地建设落后 (二)发展机遇 1草地与西部生态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生态环境灾害: ·98年长江特大洪水 ·春季沙尘暴(2000年) ·西部90%的地区自然植被为草原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8 - 量监测体系的不完善,使我国目前牧草种子生产混乱,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种子生 产和消费。建立我国牧草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合格种子四级种子鉴定生 产制度,对于实行种子优质优价,保障种子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没有法规 保障育种者的利益,使得育种者的积极性降低,导致了目前草坪草种大部分依赖进口的 不利局面。 四、草业发展机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1.畜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饲料工业 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科技贡献率逐年上升。 2.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畜产品药物、激素、重金属残留严重; 畜产品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 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能量和蛋白饲料严重不足,到 2010 年,缺口分别为 8300 万吨和 3800 万吨。 3 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天然草地饲养牛 4 千万头、羊 1 亿只 • 草地长期重利用轻建设 • 草原牧区草畜季节性不平衡 • 人工草地建设落后 (二)发展机遇 1 草地与西部生态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生态环境灾害: • 98 年长江特大洪水 • 春季沙尘暴(2000 年) • 西部 90%的地区自然植被为草原

《草地学》讲义 绪论 .9 国家针对草原地区生态恶化的现状采取的各种措施: ·天然草地保护工程 ·退化草地改良 ·环京津防沙治沙工程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牧区退牧还草工程 ·围封禁牧、舍饲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增加畜牧业比重 ·畜牧业:增加草食动物比重 ·种植业:实现粮-经-草三元结构 3法律制度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3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管理机构的健全,草原监理中心的成立(40人) 五、课程内容 1课堂讲授部分(32学时) 各章节要点及分章节的授课时数 绪论(2学时) 第一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 第二章草地植物的生态学基础(6学时) 第三章草地资源(2学时) 第四章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理(2学时) 第五章草地的放牧利用(4学时) 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4学时) 第七章草地退化与恢复(4学时) 考试(2学时) 2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草地学》讲义 绪 论 - 9 - 国家针对草原地区生态恶化的现状采取的各种措施: • 天然草地保护工程 • 退化草地改良 • 环京津防沙治沙工程 •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牧区退牧还草工程 • 围封禁牧、舍饲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农业:增加畜牧业比重 • 畜牧业:增加草食动物比重 • 种植业:实现粮-经-草三元结构 3 法律制度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 2003 年 12 月 28 日修订通过,自 200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管理机构的健全,草原监理中心的成立(40 人) 五、课程内容 1 课堂讲授部分(32 学时) 各章节要点及分章节的授课时数 绪论(2 学时) 第一章 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4 学时) 第二章 草地植物的生态学基础(6 学时) 第三章 草地资源(2 学时) 第四章 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理(2 学时) 第五章 草地的放牧利用(4 学时) 第六章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4 学时) 第七章 草地退化与恢复(4 学时) 考试(2 学时) 2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