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草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五 豆科牧草的识别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5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草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五 豆科牧草的识别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五豆科牧草的识别 一、目的和意义 豆科牧草在我国草地上分布广泛、种类较多,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是家畜饲养的重要饲 料来源,随着我国草地备牧业的发展豆科牧草的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因此,认识和了解豆 科牧草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掌握其识别方法,对于豆科牧草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 作用。 二、材料器具 实验材料:紫花首着、白三叶等豆科牧草田间取样植株和标本 材料器具:放大镜、镊子、解剖针 三、实验内容 1豆科牧草分布及形态学特征 豆科植物原产热带,现己遍及世界各地。豆科牧草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但以南 部分布较为丰富,北部由于环境关系,生长有许多生存力强和耐早的品种。在我国天然草地 上,豆科草的分布很广泛,有1157种,但所占比重不大,对天然草地植被组成所起的作用, 次于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只有少数种可以成为群落的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如草甸草原的 山野豌豆,典型草原上的锦鸡儿,但产量也只占到总产草量的1020%。通常在草原上只占 到10-15%,到荒漠草原上不超过10%。 豆科牧草虽然在草地上所占比重不大,但与其他各科植物比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约 占全干物质的1824%,豆科牧草含钙特别丰言,一般都在0.9%以上,高者可达2%以上, 并且鲜草也是丰富的的维生素饲料。 豆科牧草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的形态特征有: 根:直根系,根上者生根瘤,根瘤内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茎:多为草质,少数坚硬似木质,一般圆形,亦具棱角或近似方形,光滑或有毛有刺 茎内有髓或中空。株型四种类型:直立型,茎枝直立生长:匍匐型,茎匍匐生长:缠绕型, 茎枝柔软,其复叶的顶端叶片变为卷须攀缘生长:无茎型,无茎秆,叶从根颈上发生。 叶:初出土为双子叶,成苗后常互生,稀对生,羽状或掌状复叶,稀单叶。有托叶。 花:蝶形花,多两性,花冠旗瓣大而展开,并具色彩,便于吸引昆虫:翼瓣在其左右两 侧略伸长,成为可供昆虫停留的平台:龙骨瓣背部边缘合生,将雌雄蕊包裹在内,防止雨水 或有害虫类的侵袭。花序多样,通常为总状或圆锥花序,有时为头状或穗状花序,顶生或腑

实验五 豆科牧草的识别 一、目的和意义 豆科牧草在我国草地上分布广泛、种类较多,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是家畜饲养的重要饲 料来源,随着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豆科牧草的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因此,认识和了解豆 科牧草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掌握其识别方法,对于豆科牧草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 作用。 二、材料器具 实验材料:紫花苜蓿、白三叶等豆科牧草田间取样植株和标本 材料器具:放大镜、镊子、解剖针 三、实验内容 1 豆科牧草分布及形态学特征 豆科植物原产热带,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豆科牧草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但以南 部分布较为丰富,北部由于环境关系,生长有许多生存力强和耐旱的品种。在我国天然草地 上,豆科草的分布很广泛,有 1157 种,但所占比重不大,对天然草地植被组成所起的作用, 次于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只有少数种可以成为群落的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如草甸草原的 山野豌豆,典型草原上的锦鸡儿,但产量也只占到总产草量的 10~20%。通常在草原上只占 到 10~15%,到荒漠草原上不超过 10%。 豆科牧草虽然在草地上所占比重不大,但与其他各科植物比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约 占全干物质的 18~24%,豆科牧草含钙特别丰富,一般都在 0.9%以上,高者可达 2%以上, 并且鲜草也是丰富的的维生素饲料。 豆科牧草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的形态特征有: 根:直根系,根上着生根瘤,根瘤内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茎:多为草质,少数坚硬似木质,一般圆形,亦具棱角或近似方形,光滑或有毛有刺, 茎内有髓或中空。株型四种类型:直立型,茎枝直立生长;匍匐型,茎匍匐生长;缠绕型, 茎枝柔软,其复叶的顶端叶片变为卷须攀缘生长;无茎型,无茎秆,叶从根颈上发生。 叶:初出土为双子叶,成苗后常互生,稀对生,羽状或掌状复叶,稀单叶。有托叶。 花:蝶形花,多两性,花冠旗瓣大而展开,并具色彩,便于吸引昆虫;翼瓣在其左右两 侧略伸长,成为可供昆虫停留的平台;龙骨瓣背部边缘合生,将雌雄蕊包裹在内,防止雨水 或有害虫类的侵袭。花序多样,通常为总状或圆锥花序,有时为头状或穗状花序,顶生或腑

生。 果实:大多为荚果。种子无胚乳,子叶厚,种皮革质,难于透水气,硬实率高。 常见的豆科牧草有首若屈、三叶草属、草木樨属、野豌豆属、胡枝子属等。 2豆科牧草的饲用价值 豆科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开花期前粗蛋白占干物质的15%以上。 其鲜草含水量较高,草质柔嫩,大部分草种适口性好。其生长点位于枝条顶部,可不断萌生 新枝,耐刈割,再生能力强,开花结实期甚至种子成熟后茎叶仍呈绿色,故利用期长,为各 家畜所喜食。调制成干草粉的豆科牧草因纤维含量低,质地柔软,可代替部分豆粕和麸作精 饲料用。 3根据形态学特征学习鉴别几种常见豆科牧草 四、作业 按根、茎、叶、花、果实描述2种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并绘制蝶形花冠示意图,注 明各部分构造名称。 五、附:豆科植物分属检索表 1、雄蕊10枚,离生或仅于花丝基部连合。 2、草本植物:叶通常为含3叶的掌状复叶,基具2小叶状托叶. 4* l.黄华属(Thermopsis R.Broun) 2、乔木或灌木,少数为草本:叶为羽状复叶:荚果于种子间缢细. . -2.槐属(Sophora Linnaeus) 1、雄蕊10枚,单体或为二体:多数具花丝管。 3、荚果成熟当含二种子以上时,则不于种子间横裂为节,即紧缩为二至数节, 并于节上具网纹,或有时退化为只具单节的荚。 4、雄蕊单体或二体(5+5):叶通常缺小托叶。 4、雄蕊二体(9+1) 5、叶具多小叶的羽状复叶:小托叶常缺 6、叶为羽状复叶:花序具多花:草本,不具刺。 7、后方一枚雄蕊全与雄蕊管分离:荚果裂为】至数节,各节近圆形或方

生。 果实:大多为荚果。种子无胚乳,子叶厚,种皮革质,难于透水气,硬实率高。 常见的豆科牧草有苜蓿属、三叶草属、草木樨属、野豌豆属、胡枝子属等。 2 豆科牧草的饲用价值 豆科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开花期前粗蛋白占干物质的 15%以上。 其鲜草含水量较高,草质柔嫩,大部分草种适口性好。其生长点位于枝条顶部,可不断萌生 新枝,耐刈割,再生能力强,开花结实期甚至种子成熟后茎叶仍呈绿色,故利用期长,为各 家畜所喜食。调制成干草粉的豆科牧草因纤维含量低,质地柔软,可代替部分豆粕和麸作精 饲料用。 3 根据形态学特征学习鉴别几种常见豆科牧草 四、作业 按根、茎、叶、花、果实描述 2 种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并绘制蝶形花冠示意图,注 明各部分构造名称。 五、附:豆科植物分属检索表 1、雄蕊 10 枚,离生或仅于花丝基部连合。 2、草本植物;叶通常为含 3 叶的掌状复叶,基具 2 小叶状托叶. .1.黄华属(Thermopsis R.Broun) 2、乔木或灌木,少数为草本;叶为羽状复叶;荚果于种子间缢细. .2.槐属(Sophora Linnaeus) 1、雄蕊 10 枚,单体或为二体;多数具花丝管。 3、荚果成熟当含二种子以上时,则不于种子间横裂为节,即紧缩为二至数节, 并于节上具网纹,或有时退化为只具单节的荚。 4、雄蕊单体或二体(5+5);叶通常缺小托叶。 4、雄蕊二体(9+1) 5、叶具多小叶的羽状复叶;小托叶常缺。 6、叶为羽状复叶;花序具多花;草本,不具剌。 7、后方一枚雄蕊全与雄蕊管分离;荚果裂为 1 至数节,各节近圆形或方

形.3.岩黄属(Hedysarum Linnaeus 7、后方一枚雄蕊基部分离,中部则与雄蕊管相连:英果仅1节,含单种 子,呈半圆形或肾脏形4.驴豆属(Onobry chis Linna) 6、叶退化为单叶:花序具少数花:灌木,具刺. .5.骆驼刺(Ahag 5、叶为三小叶,复叶或者也很少成单叶的。 8、小托叶缺,荚果通常仅一节,内含单粒种子。 9、托叶大形,膜质,宿存;一年生草 本 .6.鸡眼草属(Kmmerowia Schindler) 9、托叶细小,锥形,脱落:灌木或草本。 10、苞片宿存,腋间通常具二花:花梗端无关节. .7.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indler) 10、苞通常脱落,液间具有单花,花梗在萼下具关节 .8.杭子梢属(Campylotr0pis Bunge) 8、小托叶宿存:英果通常二至数节有时为单 节. .9.山绿豆属(Desm0dium Desvaux) 3、荚果如含多数种子,也不横裂为节,通常2瓣裂或不开裂。 11、叶为4至多数小叶的复叶,少数具1一3小叶的复叶。 12、叶具3小叶,但托叶大形,也如小叶,所以似奇数羽状 复叶具5小叶:花序头形.10.百脉根属(Lotus Linnaeus)

形.3.岩黄属(Hedysarum Linnaeus) 7、后方一枚雄蕊基部分离,中部则与雄蕊管相连;荚果仅 1 节,含单种 子,呈半圆形或肾脏形.4.驴豆属(Onobry chis Linna) 6、叶退化为单叶;花序具少数花;灌木,具刺. .5.骆驼刺(Alhagi Desvaux) 5、叶为三小叶,复叶或者也很少成单叶的。 8、小托叶缺,荚果通常仅一节,内含单粒种子。 9 、 托 叶 大 形 , 膜 质 , 宿 存 ; 一 年 生 草 本. .6.鸡眼草属(Kmmerowia Schindler) 9、托叶细小,锥形,脱落;灌木或草本。 10、苞片宿存,腋间通常具二花;花梗端无关节. .7.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indler) 10、苞通常脱落,液间具有单花,花梗在萼下具关节 .8.杭子梢属(Campylotropis Bunge) 8 、 小 托 叶 宿 存 ; 荚 果 通 常 二 至 数 节 有 时 为 单 节. .9.山绿豆属(Desmodium Desvaux) 3、荚果如含多数种子,也不横裂为节,通常 2 瓣裂或不开裂。 11、叶为 4 至多数小叶的复叶,少数具 1—3 小叶的复叶。 12、叶具 3 小叶,但托叶大形,也如小叶,所以似奇数羽状 复叶具 5 小叶;花序头形.10.百脉根属(Lotus Linnaeus)

12、叶为4至多数小叶的复叶。 13、叶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具卷须,花桂为圆柱 形,在其上部四周被长柔毛或在其顶端具须 毛 .野號豆属(ii L.) 13、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如为偶数时,顶端也不具卷须, 仅中轴(即小叶轴)有时延伸为刺状,少数具3一5 小叶的掌状复叶。 14、落叶灌木。 15、花淡紫色:小叶1一2对,托叶刺状. .l2.盐豆木属(Halimodendron Lamarek) 15、花黄色:小叶1一9对,托叶脱落或宿存而成 剌状.13.锦鸡儿属(Caragana Lamarek) 14、草本或亚灌木状植物。 16、亚灌木状:荚具腺体 .14.甘草属(Glyecyrhiza Linnaeus) 16、草本植物:荚无腺体。 7、龙骨瓣端具锐利突出尖头:荚果一室, 亦可因腹线伸入而隔为二室:小叶常假轮 生.15.棘豆属(Oxytropis DC.Canddle) 17、龙骨瓣端钝圆或稍尖:小叶不假轮生 Linnacus) 1、叶为具三小叶复叶,很少为单叶或小叶多至九枚

12、叶为 4 至多数小叶的复叶。 13、叶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具卷须,花桂 为圆柱 形 , 在 其 上 部 四 周 被 长 柔 毛 或 在 其 顶 端 具 须 毛. .11.野豌豆属(Vicia L.) 13、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如为偶数时,顶端也不具卷须, 仅中轴(即小叶轴)有时延伸为剌状,少数具 3—5 小叶的掌状复叶。 14、落叶灌木。 15、花淡紫色;小叶 1—2 对,托叶剌状. .12.盐豆木属(Halimodendron Lamarek) 15、花黄色;小叶 1—9 对,托叶脱落或宿存而成 剌状.13.锦鸡儿属(Caragana Lamarek) 14、草本或亚灌木状植物。 16、亚灌木状;荚具腺体. .14.甘草属(Glycyrhiza Linnaeus) 16、草本植物;荚无腺体。 17、龙骨瓣端具锐利突出尖头;荚果一室, 亦可因腹线伸入而隔为二室;小叶常假轮 生 . 15. 棘 豆 属 ( Oxytropis DC.Canddle) 17、龙骨瓣端钝圆或稍尖;小叶不假轮生 状 . . . . 16. 黄 芪 属 ( Astragalus Linnaeus) 11、叶为具三小叶复叶,很少为单叶或小叶多至九枚

18、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小叶通常有齿 托叶常与叶柄相连:子房基部无鞘状 花盘:草本,少为灌木。 19、叶为具三小叶掌状复叶(有时为 五 小 .17.三叶草属(Trifolium Linnaeus) 19、叶为具三小叶羽状复叶。 20、荚弯作肾脏形或螺旋形,少数 如镰刀状或长角形,具刺或否, 含种子一至数枚,不开裂:花序 总状或穗状。 21、荚弯作肾脏形或螺旋形少数 如镰刀,稀镰刀形,端不作喙状。 18、首着属(Medicago Linnacus) 21、荚长或短,端长尖作喙 状. .19.胡芦巴属(Trigonella Linnaeus) 20、荚硬值或稍弯曲,但多呈卵 形. .19.草木樨属(Me,lotus Adanson) 18、叶为羽状或有时为掌状复叶:小叶全 缘或具纯裂片:托叶不与叶柄相连: 子房基部带包以鞘状花盘。 22、花单生或簇生,但常为总状 花序,其花轴延续一致而无 节瘤,花柱光滑无毛

18、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小叶通常有齿; 托叶常与叶柄相连;子房基部无鞘状 花盘;草本,少为灌木。 19、叶为具三小叶掌状复叶(有时为 具五小 叶). .17.三叶草属(Trifolium Linnaeus) 19、叶为具三小叶羽状复叶。 20、荚弯作肾脏形或螺旋形,少数 如镰刀状或长角形,具刺或否, 含种子一至数枚,不开裂;花序 总状或穗状。 21、荚弯作肾脏形或螺旋形少数 如镰刀,稀镰刀形,端不作喙状。 18、苜蓿属(Medicago Linnaeus) * 21、 荚 长或 短 ,端 长尖 作 喙 状. .19.胡芦巴属(Trigonella Linnaeus) 20、荚硬值或稍弯曲,但多呈卵 形. .19.草本樨属(Mell.lotus Adanson) 18、叶为羽状或有时为掌状复叶;小叶全 缘或具钝裂片;托叶不与叶柄相连; 子房基部带包以鞘状花盘。 22、花单生或簇生,但常为总状 花序,其花轴延续一致而无 节瘤,花柱光滑无毛

23、子房基部无鞘状花盘:花 小型,旗不具耳或具耳 不显,常较翼瓣和龙骨瓣 长. .20.大豆属(Giy cin Linnaeus) 23、子房基部有鞘状花盘:花 中型:旗裙具显若耳,约 与翼瓣和龙骨瓣等长:花 有具瓣和无侧两 21.野毛扁豆属(Amphicarpa Elliott) (二)重要豆科牧草常见的形态和利用特性: (1)岩黄耆属(Hedysarum) (1)蒙古岩黄者(Hedysarum mongolicum Trucz) 又名:山竹子。 形态: 灌木,根极长,茎直立,株高一米以上,枝具条棱,幼时有柔毛。托叶卵形,有毛: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4一7对,长圆技针形,两端狭尖,表面光滑,背面有柔毛,总状 花序,腋生于枝端,具7一0朵花,通常都短于叶:尊钟形,外面具短柔毛,裂齿三角形。 短于萼筒:花冠淡紫红色,旗瓣特宽大:子房具短柔毛,通常具1一2节,面具不平脉纹。 耐早和耐沙,适用于沙地和砂质土壤上,分布于我国北部的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带。为 有价值的饲料,可以放牧。骆驼全年均吃。羊只爱吃其嫩枝,牛马则不喜食。 (2).(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r et.Mey. 又名:细枝岩黄者。 形态 多年生灌木,直立茎从生,株高90一180厘米,分枝多,茎上常纵裂成线条,基生叶具 3一5对小叶,小叶狭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2一3厘米,宽4一6毫米,上部叶小叶数少, 有时只有叶柄,小叶早脱,花序总状,具长总梗,花5一7朵,花萼外具短毛,有三角形裂

23、子房基部无鞘状花盘;花 小型,旗瓣不具耳或具耳 不显,常较翼瓣和龙骨瓣 长. .20.大豆属(Giy cin Linnaeus) 23、子房基部有鞘状花盘;花 中型;旗瓣具显著耳,约 与翼瓣和龙骨瓣等长;花 有 具 瓣 和 无 瓣 两 型. .21.野毛扁豆属(Amphicarpa Elliott) (二)重要豆科牧草常见的形态和利用特性: (1)岩黄耆属(Hedysarum) (1)蒙古岩黄耆(Hedysarum mongolicum Trucz) 又名:山竹子。 形态: 灌木,根极长,茎直立,株高一米以上,枝具条棱,幼时有柔毛。托叶卵形,有毛;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4—7 对,长圆披针形,两端狭尖,表面光滑,背面有柔毛,总状 花序,腋生于枝端,具 7—10 朵花,通常都短于叶;萼钟形,外面具短柔毛,裂齿三角形, 短于萼筒;花冠淡紫红色,旗瓣特宽大;子房具短柔毛,通常具 1—2 节,面具不平脉纹。 耐旱和耐沙,适用于沙地和砂质土壤上,分布于我国北部的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带。为 有价值的饲料,可以放牧。骆驼全年均吃。羊只爱吃其嫩枝,牛马则不喜食。 (2).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r et.Mey.) 又名:细枝岩黄耆。 形态: 多年生灌木,直立茎从生,株高 90—180 厘米,分枝多,茎上常纵裂成线条,基生叶具 3—5 对小叶,小叶狭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 2—3 厘米,宽 4—6 毫米,上部叶小叶数少, 有时只有叶柄,小叶早脱,花序总状,具长总梗,花 5—7 朵,花萼外具短毛,有三角形裂

片。花冠淡紫红色,旗籍最长,英果具1一6节,表面具网状花纹,密生较长白绒毛 很耐干早,根系深长,在半固定沙丘中能生长,为沙埋后,在茎上能发根生枝。 其分布于我国内蒙、西北的沙漠地带。幼苗及嫩枝可供羊和骆驼食用。 2、骆驼刺属(Alhagi) (I).骆g驼剩(Alhagi pseudalhagi Desv=-A.Came lorrum Fisch) 形态 多年生半灌木,株高35一80厘米,枝灰色,无毛,针刺密生,与枝儿呈直角,长1.2 一2.5厘米,叶单生于刺和叶的基部。长卵圆形,硬草质,两面均有平铺的短毛。总状花序 腋生,总状梗刺状,具1一7朵花,花红色,枝短,基部有一苞片。萼基有2苞片,萼无毛, 长2一5毫米。荚果直,或呈镰状,含1一2粒种子。 多生在海拨1000一1500米之高地,干燥的半荒漠及荒漠地带。在我国甘萧、内蒙以及 新疆草原上多有分布。 利用: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为骆驼的良好饲料。 3、胡枝子属(Lespedeza) ().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ge.) 形态: 矮灌木,茎斜生,多分枝,高60一90厘米,有条棱,被软毛:枝长而细弱,叶柄长5 一20毫米,被密毛: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一25毫米,宽5一10毫米, 端纯圆或稍凹入,有小尖头,基部略楔形,背面具密斜毛。总状花序腋生,具细而硬总梗 萼具齿:花浅紫红色,旗瓣长约8毫米,龙骨较旗瓣稍长,翼瓣较旗瓣稍短:英果卵圆形 端尖锐,长约4毫米,有丝状毛。 习性:耐干早及瘠薄土,多生于无树的阳坡。在华北、内蒙各地的山区均有分布,叶量 较少,产量不大,可供放牧利用,荒坡上引为牧草。 (2).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ez 形态 多年生灌木,直立,高达1米,小叶狭卵形或卵形椭圆形,基部渐狭或圆形,先端常为 圆钝头,少有成极尖,稍具短尖。小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疏柔毛,色淡。顶端小叶长 1.5一7厘米,宽1一4厘米,侧小叶较小。总状花序腋生,全部为顶生圆锥花序,有长的总 花梗,多而疏花:花冠紫色,比尊长2.5一3倍,旗瓣一般较龙骨瓣为长,尊长4.5一5毫米

片。花冠淡紫红色,旗瓣最长,荚果具 1—6 节,表面具网状花纹,密生较长白绒毛。 很耐干旱,根系深长,在半固定沙丘中能生长,为沙埋后,在茎上能发根生枝。 其分布于我国内蒙、西北的沙漠地带。幼苗及嫩枝可供羊和骆驼食用。 2、骆驼刺属(Alhagi) (1). 骆驼刺 (Alhagi pseudalhagi Desv=A.Came lorrum Fisch) 形态: 多年生半灌木,株高 35—80 厘米,枝灰色,无毛,针刺密生,与枝儿呈直角,长 1.2 —2.5 厘米,叶单生于刺和叶的基部。长卵圆形,硬草质,两面均有平铺的短毛。总状花序 腋生,总状梗刺状,具 1—7 朵花,花红色,枝短,基部有一苞片。萼基有 2 苞片,萼无毛, 长 2—5 毫米。荚果直,或呈镰状,含 1—2 粒种子。 多生在海拨 1000—1500 米之高地,干燥的半荒漠及荒漠地带。在我国甘萧、内蒙以及 新疆草原上多有分布。 利用: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为骆驼的良好饲料。 3、胡枝子属(Lespedeza) (1).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ge.) 形态: 矮灌木,茎斜生,多分枝,高 60—90 厘米,有条棱,被软毛;枝长而细弱,叶柄长 5 —20 毫米,被密毛;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 10—25 毫米,宽 5—10 毫米, 端钝圆或稍凹入,有小尖头,基部略楔形,背面具密斜毛。总状花序腋生,具细而硬总梗, 萼具齿;花浅紫红色,旗瓣长约 8 毫米,龙骨瓣较旗瓣稍长,翼瓣较旗瓣稍短;荚果卵圆形, 端尖锐,长约 4 毫米,有丝状毛。 习性:耐干旱及瘠薄土,多生于无树的阳坡。在华北、内蒙各地的山区均有分布,叶量 较少,产量不大,可供放牧利用,荒坡上引为牧草。 (2).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 形态: 多年生灌木,直立,高达 1 米,小叶狭卵形或卵形椭圆形,基部渐狭或圆形,先端常为 圆钝头,少有成极尖,稍具短尖。小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疏柔毛,色淡。顶端小叶长 1.5—7 厘米,宽 1—4 厘米,侧小叶较小。总状花序腋生,全部为顶生圆锥花序,有长的总 花梗,多而疏花;花冠紫色,比萼长 2.5—3 倍,旗瓣一般较龙骨瓣为长,萼长 4.5—5 毫米

裂不及萼的12,被疏柔毛,裂片常无毛,卵形,钝或极尖。荚果斜倒卵形。 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及西北的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区,可以放牧亦可刈割为干草,马、 羊和牛均喜食。 (3).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 G.Don.) 别名:绢毛胡枝子,截叶铁扫帝、老牛筋, 形态: 多年生矮灌木,茎直立或斜上,高40一80厘米,多分枝。三出复叶,着生甚密,小叶 狭长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一20毫米,阔2一4毫米先端钝,有尖突,基部呈截形。茎及 叶下面被绢状柔毛。2一6朵花簇生成短总状花序,花黄白色:荚果倒卵形,甚小,含种子 一粒,端具宿存花柱,突出于萼齿外。 习性: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耐早、耐瘠薄土壤。在我国分布很广,自东北 至广东珠江流域,直至云南、西藏等都有分布。生于干早的山坡或稀疏的灌木林中。 利用:生叶繁密,产量高,一年可收制2一3次,放牧利用也可,各种家箭均喜食其叶 茎。唯后期多木质化,且所含单宁质增加、味发苦,故应在幼期适时利用。 4、百脉根属(Lotus) (1)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 别名:五叶草、牛角花。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闻匐,高11一45厘米,分枝多,稍具棱角。小叶五个,三小叫 生于叶柄的顶端,另二个小叶生于叶柄基部而类似托叶,小叶倒卵形,端尖,花梗自叶腋生 出,3一10朵花簇生梗稍,黄色或红色:荚果细长,内含种子10粒左右,通常数个荚果聚 生,形似鸟趾。 习性:喜温暖湿润,分布于我国四川、河北、新疆各地草甸、草甸草原及滩地。 利用 适于放牧,亦可刈割为干草,是各种家畜的良好饲料:在夏末生长旺盛,可于其它放牧 草生长不良时供应牲备需要。 5、锦鸡儿属(Caragana) ().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 Lam.)

裂不及萼的 1/2,被疏柔毛,裂片常无毛,卵形,钝或极尖。荚果斜倒卵形。 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及西北的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区,可以放牧亦可刈割为干草,马、 羊和牛均喜食。 (3).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 G.Don.) 别名:绢毛胡枝子,截叶铁扫帚、老牛筋。 形态: 多年生矮灌木,茎直立或斜上,高 40—80 厘米,多分枝。三出复叶,着生甚密,小叶 狭长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 10—20 毫米,阔 2—4 毫米先端钝,有尖突,基部呈截形。茎及 叶下面被绢状柔毛。2—6 朵花簇生成短总状花序,花黄白色;荚果倒卵形,甚小,含种子 一粒,端具宿存花柱,突出于萼齿外。 习性: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耐旱、耐瘠薄土壤。在我国分布很广,自东北 至广东珠江流域,直至云南、西藏等都有分布。生于干旱的山坡或稀疏的灌木林中。 利用:生叶繁密,产量高,一年可收割 2—3 次,放牧利用也可,各种家畜均喜食其叶 茎。唯后期多木质化,且所含单宁质增加、味发苦,故应在幼期适时利用。 4、百脉根属(Lotus) (1)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 别名:五叶草、牛角花。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高 11—45 厘米,分枝多,稍具棱角。小叶五个,三小叶 生于叶柄的顶端,另二个小叶生于叶柄基部而类似托叶,小叶倒卵形,端尖,花梗自叶腋生 出,3—10 朵花簇生梗稍,黄色或红色;荚果细长,内含种子 10 粒左右,通常数个荚果聚 生,形似鸟趾。 习性:喜温暖湿润,分布于我国四川、河北、新疆各地草甸、草甸草原及滩地。 利用: 适于放牧,亦可刈割为干草,是各种家畜的良好饲料;在夏末生长旺盛,可于其它放牧 草生长不良时供应牲畜需要。 5、锦鸡儿属(Caragana) (1).小叶锦鸡儿(Caraganammicrophylla Lam.)

形态 为多分枝的落叶灌木,丛生,高1米或1米以下,枝条斜伸,幼时有毛,树皮黄灰色或 (幼时茎)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一10对,对生稀为互生,背复两侧均有毛者生,倒 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具细尖头,托叶二片,生长在枝上者则木质化成硬刺:花黄色,花尊钟 形,疏生柔毛,萼刺宽三角形。英果扁圆形而有急尖头,含二粒以上的种子。 习性:耐早和耐寒性很强,适用于砂壤质和粘壤质土壤,砂地上也能很好生长。分布于 我国内蒙、东北和西北的草原、荒漠草原直到沙漠地带。 利用:嫩枝可供羊及骆驼作为饲料,普养价值较高。 6、甘草属(Clyeyrrhiza) (I).甘草(Fisch.) 别名:甜甘草、甜菜。 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甚长,黄色,外被红棕色栓皮。高30一100厘米,茎带木质,直立, 有时有棱角,全体被白色纤毛及褐色鳞片腺体或腺状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一8对,卵 圆形,倒卵圆形,或近于圆形。顶端急尖或近于纯,基本圆形,两面都有腺体鳞片及白色毛, 背面毛较密小叶柄短,托叶阔披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紫红色或兰紫色,无毛,花萼上 密,生白色纤毛和褐色腺体鳞片。荚果弯成镰刀状,上升褐色的刺,内含种子6一8个。 习性:多生于干旱盐碱化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在我国自东北,内蒙至新疆各地均有分 布。为干燥地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 利用:味甜,马、牛、羊和骆驼常爱吃其叶子,根可药用,由植株提取香料可为烟草 和食品的加料剂。 7、黄芪属(Astragalus) (1).驴干粮(Astragalus davuricusO.C.)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一8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棱及白柔毛,茎中空:托叶小, 线形,端尖,叶柄短,小叶长圆状广椭圆形,15一19片:总状花序,生在茎枝顶端,花通 常紫红色,旗瓣最长,翼瓣和龙骨瓣微短:荚果近圆筒形,微弯曲,具柔毛。 习性: 耐寒,喜生稍湿润的肥沃土壤上。分布在我国北部、西北部的草原丘陵地的山谷台地

形态: 为多分枝的落叶灌木,丛生,高 1 米或 1 米以下,枝条斜伸,幼时有毛,树皮黄灰色或 (幼时茎)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5—10 对,对生稀为互生,背复两侧均有毛着生,倒 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具细尖头,托叶二片,生长在枝上者则木质化成硬刺;花黄色,花萼钟 形,疏生柔毛,萼刺宽三角形。荚果扁圆形而有急尖头,含二粒以上的种子。 习性;耐旱和耐寒性很强,适用于砂壤质和粘壤质土壤,砂地上也能很好生长。分布于 我国内蒙、东北和西北的草原、荒漠草原直到沙漠地带。 利用:嫩枝可供羊及骆驼作为饲料,营养价值较高。 6、甘草属(Clycyrrhiza) (1).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别名:甜甘草、甜菜。 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甚长,黄色,外被红棕色栓皮。高 30—100 厘米,茎带木质,直立, 有时有棱角,全体被白色纤毛及褐色鳞片腺体或腺状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3—8 对,卵 圆形,倒卵圆形,或近于圆形。顶端急尖或近于钝,基本圆形,两面都有腺体鳞片及白色毛, 背面毛较密小叶柄短,托叶阔披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紫红色或兰紫色,无毛,花萼上 密,生白色纤毛和褐色腺体鳞片。荚果弯成镰刀状,上升褐色的刺,内含种子 6—8 个。 习性:多生于干旱盐碱化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在我国自东北,内蒙至新疆各地均有分 布。为干燥地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 利用:味甜,马、牛、羊和骆驼常爱吃其叶子,根可药用,由植株提取香料可为烟草 和食品的加料剂。 7、黄芪属(Astragalus) (1).驴干粮(Astragalus davuricus O. C.)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 40—80 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棱及白柔毛,茎中空;托叶小, 线形,端尖,叶柄短,小叶长圆状广椭圆形,15—19 片;总状花序,生在茎枝顶端,花通 常紫红色,旗瓣最长,翼瓣和龙骨瓣微短;荚果近圆筒形,微弯曲,具柔毛。 习性: 耐寒,喜生稍湿润的肥沃土壤上。分布在我国北部、西北部的草原丘陵地的山谷台地

间。各种牲畜均爱吃,驴尤为喜食。放牧、刈草均可。 8、三叶草属(Trifolium) (I)以、草莓三叶草(Trifolium fragiferium L.) 别名:草莓车轴草。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一38厘米,有地下茎,茎细弱匍匐于地面上:三出复叶,小叶椭圆 形,或倒心脏形,细锯齿缘。托叶膜质,顶端尖锐、互生抱茎、叶腋生头状花序,花冠粉白 色,花萼钟状,5裂。筒白色薄膜状,外被密毛,授粉后花萼之2裂发有膨大成囊状。花序 下有绿色苞片0余片,技针形。荚果成熟后集结成草莓状圆形,每荚果外包膜质而透明的 桔黄色膜,扁长圆形,不开裂荚果中含种子1一2粒。 习性:喜冷湿气候,抗热性很强,多生于盐碱土壤中,分布于我国新疆山地草原及森 林草原区。 利用: 宜作放牧用草,可以在盐碱土地区试行栽培,各种家畜均爱吃 (2).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一40厘米,多分枝,直立或斜上升。茎四棱,有微毛,互生掌状复 叶,由3一7小叶组成,小叶片狭长形,具细锯齿缘,托叶膜质鞘状,包茎。叶腋生花茎, 总状花序呈球形花紫色、白色或淡红色,甚美丽:荚果长,含种子2一6粒。 习性: 为寒带野生牧草,在我国东北、内蒙、新疆及河北的森林边缘森林草甸、草甸草原均 有分布。耐寒、耐碱性强。 利用: 各种家畜都爱吃。茎叶粗硬是缺点。应提前利用,可作为放牧或刈割干草。 9、苜蓿属(Mediceago) (I)黄花苜若(Medicago falcata L.) 别名:镰荚苜蓿、野苜蓿 形态:

间。各种牲畜均爱吃,驴尤为喜食。放牧、刈草均可。 8、三叶草属(Trifolium) (1)、草莓三叶草(Trifolium fragiferium L.) 别名:草莓车轴草。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 10—38 厘米,有地下茎,茎细弱匍匐于地面上;三出复叶,小叶椭圆 形,或倒心脏形,细锯齿缘。托叶膜质,顶端尖锐、互生抱茎、叶腋生头状花序,花冠粉白 色,花萼钟状,5 裂。筒白色薄膜状,外被密毛,授粉后花萼之 2 裂发育膨大成囊状。花序 下有绿色苞片 10 余片,披针形。荚果成熟后集结成草莓状圆形,每荚果外包膜质而透明的 桔黄色膜,扁长圆形,不开裂荚果中含种子 1—2 粒。 习性:喜冷湿气候,抗热性很强,多生于盐碱土壤中,分布于我国新疆山地草原及森 林草原区。 利用: 宜作放牧用草,可以在盐碱土地区试行栽培,各种家畜均爱吃。 (2).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 30—40 厘米,多分枝,直立或斜上升。茎四棱,有微毛,互生掌状复 叶,由 3—7 小叶组成,小叶片狭长形,具细锯齿缘,托叶膜质鞘状,包茎。叶腋生花茎, 总状花序呈球形花紫色、白色或淡红色,甚美丽;荚果长,含种子 2—6 粒。 习性: 为寒带野生牧草,在我国东北、内蒙、新疆及河北的森林边缘森林草甸、草甸草原均 有分布。耐寒、耐碱性强。 利用: 各种家畜都爱吃。茎叶粗硬是缺点。应提前利用,可作为放牧或刈割干草。 9、 苜蓿属(Medicago) (1)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 别名:镰荚苜蓿、野苜蓿 形态: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