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答案)

化学分析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12题20分) 1.2分(4239) 4239 对某NaOH溶液标定了四次,平均值为0.1258molL,其中三次的偏差为 0.0004molL,-0.0006mol/L,0.0003mol/L。另一次的结果应为- (A)0.1259molL(B)0.1258mol/L(C)0.1257molL(D)0.1256mol/L 已知乙二胺L)与Ag络合物的gB,lgB2分别是4.7与7.7,则当[AgL下[AgL时的pL是 (A)4.7 B)7.7 (C)6.2 (D)3.0 3.2分(1124) 1124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比色分析所用的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 (B®)滤光片应选用使溶液吸光度最大者较适宜 (C) 般说,摩尔 吸光 系数在10310L《mol·cm)范围内,可认为该反应灵敏度是高的 D)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4.2分(0290) 0290 四位学生用重量法同时对分析纯BaC12H,0试剂中B阳的质量分数各测三次,所得 结果及标准偏差如下[MBaC22H,0244.3,ABa)137.3引,其中结果最好的是-() (A)x=5542 =1.5 (B)x=56.15 2.1 (C)x=56.14 -0.21 (D)x=55.10 5-0.20 5.2分(4747) 4747 在含有0.10mol/LAgNO,和0.20mol/LNH,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叙述NH,的物料平衡 方程正确的是 (A)[NH ]+[Ag(NH)]+[Ag(NH):]=0.20 (B)[Ag(NH)]+[Ag(NH)']=0.20 (C)[NH,]+2[AgNH)]=0.20 (D)[NH ]+[Ag(NH]+2[Ag(NH]=0.20
化学分析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 12 题 20 分 ) 1. 2 分 (4239) 4239 对某 NaOH 溶液标定了四次,平均值为 0.1258mol/L , 其中三次的偏差为 0.0004mol/L , -0.0006mol/L , 0.0003mol/L 。另一次的结果应为-( ) (A)0.1259mol/L (B)0.1258mol/L (C)0.1257mol/L (D)0.1256mol/L 2. 2 分 (2702) 2702 已知乙二胺(L)与 Ag+络合物的 lg1 ,lg2分别是 4.7 与 7.7,则当[AgL]= [AgL2 ]时的 pL 是 -( ) (A) 4.7 (B) 7.7 (C) 6.2 (D) 3.0 3. 2 分 (1124) 1124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比色分析所用的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 (B) 滤光片应选用使溶液吸光度最大者较适宜 (C) 一般说,摩尔吸光系数在 105 ~106 L/(mol·cm)范围内,可认为该反应灵敏度是高的 (D)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4. 2 分 (0290) 0290 四位学生用重量法同时对分析纯 BaCl22H2O 试剂中 Ba 的质量分数各测三次,所得 结果及标准偏差如下 [Mr (BaCl22H2O)=244.3, Ar (Ba)=137.3],其中结果最好的是-( ) (A) x =55.42 s=1.5 (B) x =56.15 s=2.1 (C) x =56.14 s=0.21 (D) x =55.10 s=0.20 5. 2 分 (4747) 4747 在含有 0.10 mol / L AgNO3和 0.20 mol / L NH3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叙述 NH3的物料平衡 方程正确的是.( ) ( A ) [ NH3 ] + [ Ag(NH3) + ] + [ Ag(NH3)2 + ] = 0.20 ( B ) [ Ag(NH3) + ] + [ Ag(NH3)2 + ] = 0.20 ( C ) [ NH3 ] + 2[ Ag(NH3)2 + ] = 0.20 ( D ) [ NH3 ] + [ Ag(NH3) + ] + 2[ Ag(NH3)2 + ] = 0.20

相同质量的Fe和Cd气4(F©片55.85,ACd=I12.4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 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cm比色皿,后者用1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 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A)基本相同 (B)Fe+为Cd2的两倍 (C)Cd为Fe的两倍 D)Cd为Fe的四 7.2分(3101) 3101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通过1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80%,若通过5cm的比 色皿,其透射比为 (A)80.5% (B)40.0% (C)32.7% (D67.3% 8.2分(6117) 5117 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透过溶液的光强度 (B溶液吸收光的强度 (C)溶液对白色的吸收程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9.1分(0903) 0903 在含有Fe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下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 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HSO: (B)HCI (C)NHF (D)邻二氨菲 *.1分(1001) 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 算因数为 A(Ca) A(Ca) (A) (B) M.(CaCO) ACa) MCaCO) (C) D M(CaO) A(Ca) 分n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H最高的是 (A)NaCl (B)NaHCO; (C)NHACI (D)Na:CO3
6. 2 分 (1111) 1111 相同质量的 Fe3+和 Cd2+[Ar(Fe)=55.85, Ar(Cd)=112.4] 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 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 2cm 比色皿,后者用 1cm 比色皿, 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 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 (A) 基本相同 (B) Fe3+为 Cd2+的两倍 (C) Cd2+为 Fe3+的两倍 (D) Cd2+为 Fe3+的四倍 7. 2 分 (3101) 3101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通过 1cm 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 80%,若通过 5cm 的比 色皿,其透射比为-( ) (A) 80.5% (B) 40.0% (C) 32.7% (D) 67.3% 8. 2 分 (5117) 5117 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 (A)透过溶液的光强度 (B)溶液吸收光的强度 (C)溶液对白色的吸收程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9. 1 分 (0903) 0903 在含有 Fe3+和 Fe2+的溶液中, 加入下述何种溶液, 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 离子强度的影响)-( ) (A) 稀 H2SO4 (B) HCl (C) NH4F (D) 邻二氮菲 *. 1 分 (1001) 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 算因数为-( ) Ar (Ca) Ar (Ca) (A) ───── (B) ────── Mr (CaC2O4 ) Mr (CaCO3 ) Ar (Ca) Mr (CaC2O4 ) (C) ──── (D) ───── Mr (CaO ) Ar (Ca ) 11. 1 分 (0307) 0307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 pH 最高的是-( ) (A) NaCl (B) NaHCO3 (C) NH4Cl (D) Na2CO3

12.1分(121) 121 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人 (A)0.1-1.2 B)0.20.8 (C)0.05-0.6 (D)0.2-1.5 二、填空题(共15题30分) 13.2分(0937) 0937 用K,CO,法测定铁,试样重1.000g,若使滴定管上的KCrO,溶液体积读数在数值 上恰好等于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则配制KCrO,溶液的浓度为」 [MK,Cr0F=294.2,AFe55.85 14.2分(0258) 0258 以下计算结果中各有几位有效数字不必计算只说明几位” 0.1000×(25.0-24.50)×246.47 (1)w(X)= X100%, 1.000×1000 0.1208×(25.00-1.52)×246.47 (2)w(X)= -×100% 1.000×1000 15.2分(3046 3046 无定型沉淀的主要沉淀条件是 16.2分(0341) 0341 HPO的pK1=2.12,pK2=7.20,pkg=12.36,则P0的pKb1=_ 17.2分(0830) 0830 己标定好的EDTA标液若长期贮存于软玻璃容器中会溶解C,若用它去滴定铭,则测 得铋含量将 。(指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8.2分(3120) 3120 某人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98%,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射比 为36%,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射比应为 %
12. 1 分 (1121) 1121 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 (A) 0.1~1.2 (B) 0.2~0.8 (C) 0.05~0.6 (D) 0.2~1.5 二、填空题 ( 共 15 题 30 分 ) 13. 2 分 (0937) 0937 用 K2Cr2O7 法测定铁, 试样重 1.000 g, 若使滴定管上的 K2Cr2O7 溶液体积读数在数值 上 恰 好 等 于 试 样 中 铁 的 质 量 分 数 , 则 配 制 K2Cr2O7 溶 液 的 浓 度 为 _ _mol/L。 [Mr(K2Cr2O7)= 294.2, Ar(Fe)= 55.85] 14. 2 分 (0258) 0258 以下计算结果中各有几位有效数字(不必计算只说明几位)? 0.1000×(25.00-24.50)×246.47 (1)w(X) = ───────────────×100% , _ 1.000×1000 0.1208×(25.00-1.52)×246.47 (2)w(X) = ───────────────×100% , _ 1.000×1000 15. 2 分 (3046) 3046 无定型沉淀的主要沉淀条件是_ _。 16. 2 分 (0341) 0341 H3PO4的 pKa1 = 2.12, pKa2 = 7.20, pKa3 = 12.36, 则 PO4 3-的 pKb1 = _, pKb2 = _, pKb3 = _。 17. 2 分 (0830) 0830 已标定好的EDTA 标液若长期贮存于软玻璃容器中会溶解 Ca2+ , 若用它去滴定铋, 则测 得铋含量将_。(指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8. 2 分 (3120) 3120 某人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 98%,而不是100%, 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射比 为 36%,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射比应为_%

s2分a 以下测定和标定各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A,B,C,D) (1)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试剂的纯度 (2)以<NaCo(NO2,形式沉淀,再用KMnO,滴定以测定K+ (3)用KCr0,标定NaS2O (④)用H,CO,标定KMn (A)直接法 (B)回滴法(C)置换法(D)间接法 20.2分(1337 1337 分析实验中所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比色皿,在使用时要用试液涮洗的 是 21.2分(2221) 2221 正态分布函数中的两个参数分别为和 22.2分(3002) 3002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 23.2分(2324) 26.2分(2102) 2102 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分析。 27.2分(1306 1306 各级试剂所用的符号为(填A,B,C,D) (1)一级 (A)AR (2)二级 (B)CP 三级 GR (4四级 (D)L.R. 三、计算题(共4题30分) 28.10分(0443) 043 将5mmol乙二胺四乙酸H,Y)加入到1L5.0×10molL乙二胺四乙酸钠NaY)和5.0 ×1O3mol/L NaOH溶液中。计算溶液的pH和乙二胺四乙酸五种形式的浓度之比(忽略H,Y 和H6Y2) HY的lg6-lgA分别是10.26,16.42,19.09和21.09
19. 2 分 (2105) 2105 以下测定和标定各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 A, B, C, D) (1)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CaCO3试剂的纯度 _ (2) 以 K2NaCo(NO2 )6 形式沉淀,再用 KMnO4滴定以测定 K + _ (3) 用 K2Cr2O7标定 Na2S2O3 _ (4) 用 H2C2O4 标定 KMnO4 _ (A)直接法 (B)回滴法 (C)置换法 (D)间接法 20. 2 分 (1337) 1337 分析实验中所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比色皿, 在使用时要用试液涮洗的 是_。 21. 2 分 (2221) 2221 正态分布函数中的两个参数分别为_和_。 22. 2 分 (3002) 3002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_ _ _。 23. 2 分 (2324) 26. 2 分 (2102) 2102 试样用量在 0.1mg~10mg 的分析称为_分析。 27. 2 分 (1306) 1306 各级试剂所用的符号为(填 A,B,C,D) (1) 一级 _ (A) A.R. (2) 二级 _ (B) C.P. (3) 三级 _ (C) G.R. (4) 四级 _ (D) L.R. 三、计算题 ( 共 4 题 30 分 ) 28. 10 分 (0443) 0443 将 5 mmol 乙二胺四乙酸(H4Y)加入到 1 L 5.0×10-3mol/L 乙二胺四乙酸钠(Na4Y)和 5.0 ×10-3mol/L NaOH 溶液中。计算溶液的 pH 和乙二胺四乙酸五种形式的浓度之比(忽略 H5Y + 和 H6Y 2+) (H4Y 的 lg1~lg4分别是 10.26,16.42,19.09 和 21.09)

29.10分(1045) 1045 将15mmol氯化银沉淀置于500mL氨水中,已知氨水平衡时的浓度为0.50molL,计算溶 液中游离的Ag离子浓度。 [已知Ag与NH3络合物的B=10324、B2=102防,K(AgCI1.8×100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g,在酸性溶液中与0.6700g纯NaC04充分反应,再以 0.02000mol/LKMnO,滴定过量的NaC2O4,终点时耗去30.00mL。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 分数。[MMnO2F86.94,MNCz04F134.0] 63分e0 一种测定铜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偏低0.5mg,若用此法分析含铜约5.0%的矿石,且要求由此 损失造成的相对误差小于0.1%,那么试样最少应称多少克? 四、问答题(共3题20分) 32.10分(1375) 1375 今欲确定AgNO,溶液浓度,但实验室无标定它的基准试剂.仅有EDTA标准溶液、ZnC 溶液以及各种缓冲剂和指示剂,试拟订分析方案。【简要说明滴定剂、指示剂、必要条件以 及由EDTA浓度、体积直接计算c(AgNO)的公式] 33.5分(0986 0986 为何测定MnO,时不采用Fe2“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而是在MnO,试液中加入过量Fe2 标准溶液,而后采用KMnO,标准溶液回滴? 34.5分(2258) 2258 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0.05g、0.2g、1.0g时可能引起的相对误差 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1.2分(4239) 4239 (C) 2.2分(2702) 2702 (D) 3.2分(1124)
29. 10 分 (1045) 1045 将15mmol 氯化银沉淀置于 500mL氨水中,已知氨水平衡时的浓度为0.50mol/L, 计算溶 液中游离的 Ag+离子浓度。 [已知 Ag+与 NH3络合物的1=103.24、2=107.05 , Ksp(AgCl)=1.8×10-10] 30. 5 分 (2940) 2940 称取软锰矿试样 0.5000g, 在酸性溶液中与 0.6700g 纯 Na2C2O4 充分反应,再以 0.02000mol/LKMnO4滴定过量的 Na2C2O4,终点时耗去 30.00mL。计算试样中 MnO2的质量 分数。 [Mr(MnO2)=86.94,Mr(Na2C2O4)=134.0] 31. 5 分 (2256) 2256 一种测定铜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偏低 0.5mg,若用此法分析含铜约5.0%的矿石,且要求由此 损失造成的相对误差小于 0.1%,那么试样最少应称多少克? 四、问答题 ( 共 3 题 20 分 ) 32. 10 分 (1375) 1375 今欲确定 AgNO3溶液浓度, 但实验室无标定它的基准试剂。仅有 EDTA 标准溶液、ZnCl2 溶液以及各种缓冲剂和指示剂, 试拟订分析方案。[简要说明滴定剂、指示剂、必要条件以 及由 EDTA 浓度、体积直接计算 c(AgNO3)的公式] 33. 5 分 (0986) 0986 为何测定 MnO4 -时不采用 Fe2+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而是在 MnO4 -试液中加入过量 Fe2+ 标准溶液, 而后采用 KMnO4 标准溶液回滴? 34. 5 分 (2258) 2258 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 0.05g、0.2g、1.0g 时可能引起的相对误差 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1. 2 分 (4239) 4239 (C) 2. 2 分 (2702) 2702 (D) 3. 2 分 (1124)

1124 (A) 4.2分(0290) 0290 (C) 5.2分(4747) 4747 (D) m2分 (D) 7.2分(3101) 3101 (C) 8.2分(6117) 5117 (D) D *.1分(1001) 1001 (C) 11.1分(0307) 0307 (D) 12.1分(1121) 1121 (B) 0937 0.02984
1124 (A) 4. 2 分 (0290) 0290 (C) 5. 2 分 (4747) 4747 ( D ) 6. 2 分 (1111) 1111 (D) 7. 2 分 (3101) 3101 (C) 8. 2 分 (5117) 5117 (D) 9. 1 分 (0903) 0903 (D) *. 1 分 (1001) 1001 (C) 11. 1 分 (0307) 0307 (D) 12. 1 分 (1121) 1121 (B) 二、填空题 ( 共 15 题 30 分 ) 13. 2 分 (0937) 0937 0.02984

14.2分(0258) 0258 二位, 四位 15.2分(3046) 3046 浓,热溶液,加入适量电解质不必陈化 16.2分(0341) 0341 1.646.8011.88 17.2分(0830) 0830 无影响 18.2分(3120) 3120 36.7 19.2分(2105) 2105 1B2.D3.C:4A 2分07 滴定管,移液管,比色皿 21.2分(2221) 2221 U.G 22.2分(3002) 3002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最要大 23.2分(2324) 2324 a=b=c 24.2分(2764) 2764
14. 2 分 (0258) 0258 二位 , 四位 15. 2 分 (3046) 3046 浓,热溶液,加入适量电解质,不必陈化 16. 2 分 (0341) 0341 1.64 6.80 11.88 17. 2 分 (0830) 0830 无影响 18. 2 分 (3120) 3120 36.7 19. 2 分 (2105) 2105 1.B; 2.D; 3.C; 4.A 20. 2 分 (1337) 1337 滴定管, 移液管, 比色皿 21. 2 分 (2221) 2221 , 22. 2 分 (3002) 3002 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3. 2 分 (2324) 2324 a=b=c 24. 2 分 (2764) 2764

25.2分(3109) 3109 A=she,A=abp 26.2分(2102) 210 微量 27.2分(1306) 1306 8 3. 4.D 三、计算题(共4题30分) 2810分(04) 0443 混合后溶液中: 总Y为 545×103×1000=10(mmo) 总矿为5×4-5×103×1000=15(mmol) H与Y+反应生成5 mmol HY,5 mmol H2Y,(K= =1066) B [HzY] 1 1 (H]=- -=10616 [HY]K 10616 pH=6.16 [Y]:[HY]:[H2Y]:[H;Y]:[HY] =1:的BHz旧3B4 =1:1016102610-1232416,21084+19091024621.0 =1104.01040:10061,1036 29.10分(1045) 1045 aANH)-1+10324X0.50+10705×(0.50 -2.8×10 c(Ag) 2 [Ag'][CI]=- -·C= -=Ksp
低 25. 2 分 (3109) 3109 A= bc, A= ab 26. 2 分 (2102) 2102 微量 27. 2 分 (1306) 1306 1. C 2. A 3. B 4. D 三、计算题 ( 共 4 题 30 分 ) 28. 10 分 (0443) 0443 混合后溶液中: 总 Y 为 5+5×10-3×1000=10 (mmol) 总 H +为 5×4-5×10-3×1000=15 (mmol) 2 H +与 Y 4-反应生成 5 mmol HY, 5 mmol H2Y, (K2= ── = 106.16 ) 1 [H2Y] 1 1 [H+ ] = ──── = ─── = ──── = 10-6.16 [HY]K2 K2 106.16 pH = 6.16 [Y]:[HY] :[H2Y] :[H3Y] :[H4Y] = 1: [H+ ]β1:[H+ ] 2β2:[H+ ] 3β3:[H+ ] 4β4 = 1:10-6.16+10.26:10-12.32+16.42:10-18.48+19.09:10-24.64+21.09 = 1:10+4.10:10+4.10:100.61:10-3.56 29. 10 分 (1045) 1045 Ag(NH3 ) =1+103.24×0.50+107.05×(0.50)2 = 2.8×106 c(Ag+ ) s 2 [Ag+ ][Cl- ] = ─────·[Cl- ] = ────── = Ksp Ag(NH 3) Ag(NH 3)

s-Kp·aAN)2-(1.8X1010X2.8×10)P =0.0224(mol/L) [Ag']=- 0.0224 故[Ag= =8.0×10°(molL) 2.8×106 30.5分(2940) 2940 cNa,C0)·NC0,=5 c(KMnO.)·VKMnO2+aMnO·MnO) 0.6700 86.9 ×1000- —×0.02000×30.00)×- 134.0 2 1000 w(MnO:)= -X100%=60.86% 0.5000 31.5分(2256) 225 解设称样xg则 -0.5×103 =-0.1% xX5.0% x=10(g) 最少要称样10g 四、问答题(共3题20分) 32.10分(1375) 1375 移取定量ZCh溶液在pH=5.5的HAc-Ac缓冲液中(或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以二甲酚橙 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 .另移取同量ZC12溶液调至pH=6~7,加入糊精及荧光黄指示剂,用AgNO3溶液滴定至粉 红色 C(EDTA)·EDTA)X2 c(AgNO3)=- MAgNO3) 33.5分(0986) 0986 MnO,氧化能力强,能氧化Mr生成MnO2,若用Fe2直接滴定MO,滴定过程中 MO:与Mn共存有可能生成MO2,就无法确定计量关系.采用返滴定法,化学计量点前有
s = (Ksp·Ag(NH3) ) 1/2= ( 1.8×10-10×2.8×106 ) 1/2 = 0.0224 (mol/L) s [Ag+ ]= ────── Ag(NH 3) 0.0224 故 [Ag+ ] = ────── = 8.0 ×10-9 (mol/L) 2.8×106 30. 5 分 (2940) 2940 c(Na2C2O4)·V(Na2C2O4) = 5c(KMnO4)·V(KMnO4)/2 + c(MnO2)·V(MnO2) 0.6700 5 86.94 (━━━━×1000- ━━×0.02000×30.00)×━━━ 134.0 2 1000 w(MnO2 )= ━━━━━━━━━━━━━━━━━━━━━━━━×100%=60.86% 0.5000 31. 5 分 (2256) 2256 解: 设称样 x g 则 -0.5×10-3 ────── = -0.1% x×5.0% x = 10(g) 最少要称样 10g 四、问答题 ( 共 3 题 20 分 ) 32. 10 分 (1375) 1375 1.移取定量 ZnCl2 溶液在 pH=5.5 的 HAc-Ac-缓冲液中(或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以二甲酚橙 为指示剂,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 2.另移取同量ZnCl2溶液调至 pH=6~7,加入糊精及荧光黄指示剂,用AgNO3溶液滴定至粉 红色。 c(EDTA)·V(EDTA)×2 c(AgNO3 ) = ──────────── V(AgNO3) 33. 5 分 (0986) 0986 MnO4 -氧化能力强, 能氧化 Mn2+生成 MnO2 , 若用 Fe2+直接滴定 MnO4 - , 滴定过程中 MnO4 -与 Mn2+共存有可能生成 MnO2,就无法确定计量关系。采用返滴定法, 化学计量点前有

过量Fe2+存在,MnO,量极微,不会有MnO,生成。 34.5分(2258) 2258 解 二次测定平衡点最大极值误差为±0.2mg ±0.2×10 En= -×100%=±0.4% 0.05 ±0.2×10 Ee=- -×100%=±0.1% 02 ±0.2×103 Ep=- ×100%=±0.02% 1.0 说明称样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定量分析要求误差小于0.1%,称样量大于0.2g即可,过大 对试样处理操作不便
过量 Fe2+ 存在, MnO4 -量极微, 不会有 MnO2生成。 34. 5 分 (2258) 2258 解: 二次测定平衡点最大极值误差为±0.2mg ±0.2×10-3 Er1 = ────────×100% = ±0.4% 0.05 ±0.2×10-3 Er2 = ────────×100% = ±0.1% 0.2 ±0.2×10-3 Er3 = ────────×100% = ±0.02% 1.0 说明称样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定量分析要求误差小于 0.1%,称样量大于 0.2g 即可,过大 对试样处理操作不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9(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0(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9(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7(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7(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8(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8(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6(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7(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7(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6(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8(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9(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8(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0(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9(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