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4(试题)

化学分析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12题20分) 1.2分(2331 0108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0.mol/L NaOH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 M(KHCsH,0=204.2] (A)02g左右 (B)0.2g~0.4g (C)0.4g~0.8g D)08g168 3.2分(0607) 0607 现有一含HPO和NaH.PO4的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滴定体积为 a(mL。同一试液若改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体积为b(mL。则a和b的关系是一() (A)ab (B)b=2a (C)b>2a (D)a=b 4.2分(0933) 0933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的纯度时,先将Ba2+沉淀为BaO,洗涤后溶解并酸化,加 入过最的KL,然后用NaS,O,标准溶液滴定,此处BaCb与NaS,O,的计量关系 mBaC2)n(N鱼SO]为- (A)12(B)13(C)1:6(D)1:12 5.2分(0401) 0401 将1.0 mol/L NaAc与0.10 mol/L.H;BO,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是- [pK.(HAc)=4.74,pK.HB0,)=9.24 (A)6.49B)6.99 (C)7.49D)922 6.2分(0917) 0917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一 (A)2Fe+Sn2*=Sn#+2Fe" (B)MnO,+5Fe2*+8H*=Mn2*+5Fe**+4H2O (C)Ce+Fe2+=Ce+Fes (D)+2S,0,2=2r+S03 7.2分(0918) 0918 反应2A*+3B一2A+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一
化学分析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 12 题 20 分 ) 1. 2 分 (2331) 0108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 0.1 mol/L NaOH 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 [Mr (KHC8H8O4 )=204.2] -( ) (A) 0.2 g 左右 (B) 0.2 g ~ 0.4 g (C) 0.4 g ~ 0.8 g (D) 0.8 g ~ 1.6 g 3. 2 分 (0607) 0607 现有一含 H3PO4和 NaH2PO4的溶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变色, 滴定体积为 a(mL)。同一试液若改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体积为 b(mL)。则 a 和 b 的关系是-( ) (A) a>b (B) b = 2a (C) b>2a (D) a = b 4. 2 分 (0933) 0933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2的纯度时, 先将 Ba2+沉淀为 Ba(IO3 )2 ,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 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 BaCl2 与 Na2S2O3 的计量关系 [n(BaCl2):n(Na2S2O3)]为-( ) (A) 1:2 (B) 1:3 (C) 1:6 (D) 1:12 5. 2 分 (0401) 0401 将 1.0 mol/L NaAc 与 0.10 mol/L H3BO3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pH 是-( ) [pKa (HAc) = 4.74, pKa (H3BO3 ) = 9.24] (A) 6.49 (B) 6.99 (C) 7.49 (D) 9.22 6. 2 分 (0917) 0917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 ) (A) 2Fe3++ Sn2+ = Sn4++ 2Fe2+ (B) MnO4 - + 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 (C) Ce4+ + Fe2+ = Ce3+ + Fe3+ (D) I2 + 2S2O3 2- = 2I- + S4O6 2- 7. 2 分 (0918) 0918 反应 2A+ + 3B4+ → 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

(A)[(A)+(B)V/2 B)[2oe(A+3pe(B)]/5 (C)I3°(A)+20°(B/5 (D)69(A)-p9(B)0.059 8.2分(0905) 090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 至少应大于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9.1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 算因数为一 -) A(Ca) A(Ca) (B) M(CaCzO) M(CaCO:) A(Ca) M(CaCO) (C) (D) MCaO) A(Ca) *1分(0501) 0501 将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溶液是-一() (A)氨水+醋鞍 (B)氢氧化钠+醋酸 (C)氢氧化钠+盐酸 (D)六次甲基四胺+盐酸 利用CuNH)2的蓝色以吸光光度法测Cu,所用滤光片应为一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D)绿色 12.1分(0903) 0903 在含有Fe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Fe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 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HS0 (B)HCI (C)NHF D)邻二氨菲 二、填空题(共15题30分) 13.2分(3047)
(A) [ (A) + (B)]/2 (B) [2 (A)+ 3 (B)]/5 (C) [3 (A)+ 2 (B)]/5 (D) 6[ (A) - (B)]/0.059 8. 2 分 (0905) 090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 2 时,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 至少应大于 -( ) (A) 0.09 V (B) 0.18 V (C) 0.27 V (D) 0.36 V 9. 1 分 (1001) 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 算因数为-( ) Ar(Ca) Ar(Ca) (A) ───── (B) ────── Mr(CaC2O4) Mr(CaCO3) Ar (Ca) Mr (CaC2O4 ) (C) ──── (D) ───── Mr(CaO ) Ar(Ca ) *. 1 分 (0501) 0501 将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溶液是-( ) (A) 氨水+醋酸 (B) 氢氧化钠+醋酸 (C) 氢氧化钠+盐酸 (D) 六次甲基四胺+盐酸 11. 1 分 (1119) 1119 利用 Cu(NH3)4 2+的蓝色以吸光光度法测 Cu2+ ,所用滤光片应为-(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12. 1 分 (0903) 0903 在含有 Fe3+和 Fe2+的溶液中, 加入下述何种溶液, 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 离子强度的影响)-( ) (A) 稀 H2SO4 (B) HCl (C) NH4F (D) 邻二氮菲 二、填空题 ( 共 15 题 30 分 ) 13. 2 分 (3047)

3047 均匀沉淀法是指」 。其优点是☐ 14.2分(0251)】 025 实验室为检查某一新方法有无系统误差,通常可采用 和 _等进行对照试验。 15.2分(2105) 2105 以下测定和标定各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A,B,C,D)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试剂的纯度 (2)以KNaCo(NO:b形式沉淀,再用KMnO:滴定以测定K (3)用KCrO标定NaS,O2 (4)用HC,O4标定KMnO (A)直接法 (B)回滴法 (C)置换法(D)间接法 16.2分(0518) 0518 己知甲基橙pKHn)=3.4,当溶液pH=3.1时nyn]的比值为 :溶液D川 =4.4时nVHn的比值为 :依通常计算指示剂变色范围应为pH=pkKn)士1,但 甲基橙变色范围与此不符,这是由于 17.2分(3128) 3128 某显色剂R与金属离子M和N分别形成有色络合物MR和NR在某一波长测得MR和 NR的总吸光度A为0.630。已知在此波长下MR的透射比为30%,则NR的吸光度为 18.2分(0971) 0971 碘量法用的NaS,0: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CO,而发生分解作用 H:CO3-HSO3 HCO + 若用此NaS,O3滴定h,消耗NaS,0,量」 _(增大或减小,从而导致测定结果 (偏高或偏低)。若加入 _可防止以上分解作用。 19.2分(5011) 011 Fe(OH是属于 _型沉淀,洗涤该沉淀应选用 20.2分(0289) 0289
3047 均匀沉淀法是指_ _ 。其 优 点 是_ _。 14. 2 分 (0251) 0251 实 验 室 为 检 查 某 一 新 方 法 有 无 系 统 误 差 , 通 常 可 采 用 _ 、 _和_等进行对照试验。 15. 2 分 (2105) 2105 以下测定和标定各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 A, B, C, D) (1)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CaCO3试剂的纯度 _ (2) 以 K2NaCo(NO2)6 形式沉淀,再用 KMnO4滴定以测定 K + _ (3) 用 K2Cr2O7标定 Na2S2O3 _ (4) 用 H2C2O4 标定 KMnO4 _ (A)直接法 (B)回滴法 (C)置换法 (D)间接法 16. 2 分 (0518) 0518 已知甲基橙pK(HIn) = 3.4,当溶液 pH = 3.1 时[In- ]/[HIn]的比值为_; 溶液 pH = 4.4 时[In- ]/[HIn]的比值为_; 依通常计算指示剂变色范围应为 pH = pK(HIn)±1,但 甲基橙变色范围与此不符,这是由于_。 17. 2 分 (3128) 3128 某显色剂 R 与金属离子 M 和 N 分别形成有色络合物 MR 和 NR,在某一波长测得 MR和 NR 的总吸光度 A 为 0.630。已知在此波长下 MR 的透射比为 30%, 则 NR 的吸光度为 _。 18. 2 分 (0971) 0971 碘量法用的 Na2S2O3 标准溶液, 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 CO2 而发生分解作用 S2O3 2- + H2CO3 → HSO3 - + HCO3 - + S↓ 若用此Na2S2O3滴定 I2 , 消耗 Na2S2O3量_(增大或减小), 从而导致测定结果 _(偏高或偏低)。若加入_可防止以上分解作用。 19. 2 分 (5011) 5011 Fe(OH)3是属于 型沉淀,洗涤该沉淀应选用 。 20. 2 分 (0289) 0289

若测定的随机误差小,则精密度一定(高、低、或不一定),而准确度(高、 低、或不一定) 2L.2分(212) 2121 120℃干燥过的分析纯Ca0(可以或不可以)作滴定分析的基准物,其原因是 22.2分(4396) 23.2分(3120) 3120 某人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98%,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射比 为36%,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射比应为 24.2分(4111) 4111 抗痛风药丙磺舒的结构式为: (CHCH.CHN-SO-CH-COOH 为准确测定原料药含量宜用 一:欲测定很稀溶液中丙磺舒含量宜用 (填(1以(2)(3)、(4)) (1)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3)酸碱滴定法(4)柿量法 25.2分(0339 0339 丙二酸CH(CO0H]的pK1=3.04,pK2=4.37,其共钜碱的K1= K2= 26.2分(2927) 2927 10mL0.050 mol/LSnCk溶液与20mL0.10 mol/L FeCl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电位是 [已知pe(Fe3Fe2=0.68V,p9'(Sn"Sn2=0.14V 2分 某溶液中弱酸的浓度为(HA),其共轭碱的浓度为c(A),该溶液的最大缓冲容量(B)应 等于 。(写出计算式) 三、计算题(共4题30分) 28.10分(3145) 314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1.00×10mo/L锌标液和锌试样,吸光度分别为0.700和1.00.二者透 射比相差多少?若用示差分光光度法,以1.00×103molL的锌标液作参比,试液的吸光度值为
若测定的随机误差小,则精密度一定 (高、低、或不一定),而准确度 (高、 低、或不一定)。 21. 2 分 (2121) 2121 120℃干燥过的分析纯 CaO_( 可以或不可以)作滴定分析的基准物,其原因是 _。 22. 2 分 (4396) 23. 2 分 (3120) 3120 某人误将参比溶液的透射比调至 98%,而不是100%, 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射比 为 36%,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射比应为_%。 24. 2 分 (4111) 4111 抗痛风药丙磺舒的结构式为: (CH3CH2CH2)2N—SO2—C6H4—COOH 为准确测定原料药含量宜用 ; 欲测定很稀溶液中丙磺舒含量宜用 。 (填 (1)、 (2)、 (3) 、(4) ) (1)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 (2) 原子吸收光谱法 (3) 酸碱滴定法 (4)铈量法 25. 2 分 (0339) 0339 丙二酸[CH2(COOH)2]的 pKa1 = 3.04, pKa2 = 4.37, 其共轭碱的 Kb1 = _, Kb2 = _。 26. 2 分 (2927) 2927 10mL 0.050mol/LSnCl2 溶液与 20mL 0.10mol/L FeCl3 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电位是 _。 [已知 (Fe3+/Fe2+)=0.68V, (Sn4+/Sn2+)=0.14V] 27. 2 分 (0433) 0433 某溶液中弱酸的浓度为 c(HA),其共轭碱的浓度为 c(A- ), 该溶液的最大缓冲容量(max)应 等于_。(写出计算式) 三、计算题 ( 共 4 题 30 分 ) 28. 10 分 (3145) 314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 1.00×10-3mol/L 锌标液和锌试样,吸光度分别为 0.700 和 1.00,二者透 射比相差多少?若用示差分光光度法,以 1.00×10-3mol/L 的锌标液作参比,试液的吸光度值为

多少?此时二者的透射比相差多少?示差法的透射比之差比普通法大多少倍? 29.10分(2244) 2244 电分析法测定某患者血糖的浓度(mmol/L),10次结果为7.5,7.4,7.7,7.6,7.5,7.6,7.6 7.5,7.6,7.6,求相对标准差及置信度95%的置信区间,此结果与正常人血糖的质量分数 6.7 mmol/L是否有显若性差异? 0 10 6052.312.26223 30.5分(3012) 3012 称取含NaC和NaBr及惰性物的混合试样0.6OOOg采用重量法测定,得到干燥的银盐总 沉淀量为0.4482g.另取同样量的试样,采用银量法测定,消耗0.1048 mol/L AgNO,溶液 26.48mL,计算NaC1和NaBr的质量分数。 IM(NaCl=58.44.(NaBr=102.9.4(AgCI=143.32.4(AgBr=187.781 动65分 测定肥料硫酸胺中氨的质量分数w(N%,结果为:16.52,16.87,16.41,16.70。试计 算其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相对标准偏差。 四、问答题(共3题20分) 32.10分(2778) 2778 在plH=10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时需加入MgY。请回答下 述问题 (I)MgY加入量是否需要准确? 33.5分(3358) 358 简述用纯金属锌标定O.02 mol/L EDTA的方法。包括称取锌量、如何溶解标定、滴定所 需酸碱介质、以及指示剂及颜色变化等,A亿n)广65.38)] 34.5分3051) 3051 今有两份试液采用BS0,重量法测定SO,由于沉淀剂的浓度相差10倍,沉淀剂浓度大 的那一份沉淀在过滤时穿透了滤纸为什么?
多少?此时二者的透射比相差多少? 示差法的透射比之差比普通法大多少倍? 29. 10 分 (2244) 2244 电分析法测定某患者血糖的浓度(mmol/L), 10 次结果为:7.5, 7.4, 7.7, 7.6, 7.5, 7.6, 7.6, 7.5, 7.6, 7.6,求相对标准差及置信度 95%的置信区间,此结果与正常人血糖的质量分数 6.7mmol/L 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f 8 9 10 t0.05 2.31 2.26 2.23 30. 5 分 (3012) 3012 称取含NaCl 和NaBr 及惰性物的混合试样 0.6000g,采用重量法测定, 得到干燥的银盐总 沉淀量为 0.4482g。另取同样量的试样,采用银量法测定,消耗 0.1048mol/L AgNO3 溶液 26.48mL,计算 NaCl 和 NaBr 的质量分数。 [Mr(NaCl)=58.44, Mr(NaBr)=102.9, Mr(AgCl)=143.32, Mr(AgBr)=187.78] 31. 5 分 (2286) 2286 测定肥料硫酸胺中氮的质量分数 w(N)/%,结果为:16.52,16.87,16.41,16.70。 试计 算其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相对标准偏差。 四、问答题 ( 共 3 题 20 分 ) 32. 10 分 (2778) 2778 在 pH=10 氨性溶液中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 滴定 Ca2+时需加入 MgY。请回答下 述问题: (1) MgY 加入量是否需要准确? (2) Mg 和 Y 的量是否必须保持准确的 1:1 关系?为什么? (3) 如何检查 MgY 溶液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如何补救? 33. 5 分 (3358) 3358 简述用纯金属锌标定 0.02mol/L EDTA 的方法。[包括称取锌量、如何溶解标定、滴定所 需酸碱介质、以及指示剂及颜色变化等, Ar(Zn)=65.38] 34. 5 分 (3051) 3051 今有两份试液,采用 BaSO4重量法测定 SO4 2- ,由于沉淀剂的浓度相差 10 倍,沉淀剂浓度大 的那一份沉淀在过滤时穿透了滤纸,为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6(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7(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7(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6(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8(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9(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8(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0(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9(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分析化学)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6(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