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公共关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公共关系历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165.8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公共关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公共关系历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章 公共关系历史 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进程:掌握现代公共关系各阶段的代表 人物及其公关思想,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现代公共关系产生 的原因。重点: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难点:现代公共关系各个阶段的 代表人物及其公关思想,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现代公关的产生、发展,并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是上世纪的事。然而作为 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公关早已有之,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只不过先前表 现得朴素而自发。 一、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 现代社会是指人类生存方式建立在现代生产力(机器、电力、电脑等) 基础上的社会,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根据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可能 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关。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公关不可能凭空产生:而且人 类社会是一条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可以这么说,古代东方、西方都有一些 具有公关思想的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有的书叫 准(或类)公共关系。这些活动很多,只不过比较零碎而已。 (一)中国 史实: 1、西周末年,针对周厉王的残酷统治,召公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观点。认为社会舆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与否,强调应重视民众 舆论以调节施政措施。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各自的观点, 帮助各国统治者纵横捭阖。 (1)儒家。孔子:“仁”(原则)、“礼”(规范)、“中庸”(程 度)、“和”(目的)、“人无信不立”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 子:“君轻民重”揭示了君民之间的关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揭示了天、地、民之间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揭示了国家、 统治者、百姓之间的关系。魏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 (2)道家。老子:“清静而无为”。汉,“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一

第一章 公共关系历史 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进程;掌握现代公共关系各阶段的代表 人物及其公关思想,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现代公共关系产生 的原因。重点: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难点:现代公共关系各个阶段的 代表人物及其公关思想,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现代公关的产生、发展,并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是上世纪的事。然而作为 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公关早已有之,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只不过先前表 现得朴素而自发。 一、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 现代社会是指人类生存方式建立在现代生产力(机器、电力、电脑等) 基础上的社会,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根据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可能 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关。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公关不可能凭空产生;而且人 类社会是一条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可以这么说,古代东方、西方都有一些 具有公关思想的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有的书叫 准(或类)公共关系。这些活动很多,只不过比较零碎而已。 (一)中国 史实: 1、西周末年,针对周厉王的残酷统治,召公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观点。认为社会舆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与否,强调应重视民众 舆论以调节施政措施。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各自的观点, 帮助各国统治者纵横捭阖。 (1)儒家。孔子:“仁”( 原则)、“礼” (规范)、 “中庸”(程 度)、“和”(目的)、“人无信不立”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 子:“君轻民重”揭示了君民之间的关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揭示了 天、地、民之间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揭示了国家、 统治者、百姓之间的关系。魏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 (2)道家。老子:“清静而无为”。汉,“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唐,“均田制”“租庸调法”→贞观之治。 (3)法家。韩非子:“法治”、“法不阿贵”,提倡依法治理天下、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 (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民有“三患”:“饥者不得 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讲求节约,主张节用、节葬、非 乐。 (5)兵家。孙武、孙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学作品: 薛宝钗:“品格端方”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随分从时”一一良 好人际关系的风格,“浑然不觉”一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境界。钗:“好风凭 借力,送我上青云”:黛:“一年365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刘姥姥:物质: 农家的瓜果,精神:乡村的趣闻轶事。 口号: 宋代: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等贵贱、均贫富 明朝:李自成“闯王来了不纳粮” 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 海尔:“真诚到永远”。 (二)外国:古希腊、古罗马 在古希腊,许多政治家不失时机地利用公众集会,发表演讲,鼓吹自己 的德行和政绩,以扩大自己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提出,演讲者要了解听众的需要,注入真情, 以增强演讲的感召力,并把修辞看作是争取听众支持,影响听众思想、行为 的艺术。因而,《修辞学》被西方公关学者称之为“最早的公关学著作”。 古罗马时期的的恺撒被称为公关的楷模。BC60年,他和庞培、克拉苏秘 密结成同盟,这就是罗马史上有名的“前三头同盟”,论权势他比不过庞培, 论资财他比不过克拉苏,但他最终成为了终身独裁官,并获得了无比荣耀的 “祖国之父”的称号。原因? BC58年,恺撒就任高卢行政的总督。利用各种策略,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BC46年,他凯旋而归,把掠夺来的财富、粮食分给有选举权的公民:用金钱 犒赏士兵:举行各种规模宏大的表演:利用通俗的语言编制传单,进行散发

文景之治;唐,“均田制”“租庸调法”→贞观之治。 (3)法家。韩非子:“法治”、“法不阿贵”,提倡依法治理天下、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 (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民有 “三患”: “饥者不得 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讲求节约,主张节用、节葬、非 乐。 (5)兵家。孙武、孙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学作品: 薛宝钗:“品格端方”——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随分从时”——良 好人际关系的风格,“浑然不觉”——良好人际关系的境界。钗:“好风凭 借力,送我上青云”;黛:“一年365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刘姥姥:物质: 农家的瓜果,精神:乡村的趣闻轶事。 口号: 宋代: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等贵贱、均贫富 明朝:李自成“闯王来了不纳粮” 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 海尔:“真诚到永远”。 (二)外国:古希腊、古罗马 在古希腊,许多政治家不失时机地利用公众集会,发表演讲,鼓吹自己 的德行和政绩,以扩大自己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提出,演讲者要了解听众的需要,注入真情, 以增强演讲的感召力,并把修辞看作是争取听众支持,影响听众思想、行为 的艺术。因而,《修辞学》被西方公关学者称之为“最早的公关学著作”。 古罗马时期的的恺撒被称为公关的楷模。BC60年,他和庞培、克拉苏秘 密结成同盟,这就是罗马史上有名的“前三头同盟”,论权势他比不过庞培, 论资财他比不过克拉苏,但他最终成为了终身独裁官,并获得了无比荣耀的 “祖国之父”的称号。原因? BC58年,恺撒就任高卢行政的总督。利用各种策略,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BC46年,他凯旋而归,把掠夺来的财富、粮食分给有选举权的公民;用金钱 犒赏士兵;举行各种规模宏大的表演;利用通俗的语言编制传单,进行散发

最终如愿以偿。他的《高卢征战纪》被国外公关界誉为“第一流的公关著作”。 古希腊、古罗马的演讲风气和民主政治对后来的西欧的民主风气有着十 分深远的影响。 中西古代公关的异同: 同:都具有朴素、自发的特点。1、公关实践往往和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 2、无明确的公关意识,本能地从事着各种传播活动:3、许多有特色的公关 思想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异:中国,偏重于观念、理性,主要涉及政治、道德的范围,对经济活 动涉及很少:西方:比较关注观实问题。 二、现代公共关系 (一)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 1、孕育期(单向吹嘘式)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带头,在美 国报界掀起了“便士报运动”。一便士买一份报纸,价格如此低廉:强调舆 论的独立性:追求趣味性和刺激性。从而使报纸上发行量大增,随之报纸的 广告费也迅速上涨。一些工商企业为了省下广告费,便雇佣专门的人员编造 关于自己企业的新闻甚至是神话:而报纸为了迎合下层读者的心理,也采于 接受发表这些东西,于是在五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报纸宣传活动”。 典型人物:费尼斯·泰勒·巴纳姆(1810一1891),此人因推动马戏而 闻名于世。他为编造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海斯161岁,眼瞎没牙,被告知 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 信条:“凡宣传皆好事” 这种不顾公众利益,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的做法,在根本上是与公关 背道而驰的。因此,这是公关历史上一段不光彩的时期。 2、产生期(单向传播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垄断资本家肆 无忌惮地榨取工人的血汗,致使劳资关系紧张,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起全 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界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揭丑”(扒粪、 清垃圾运动)。 在近10年的时间内,记者们通过大量的文章、漫画揭露,抨击资本家的

最终如愿以偿。他的《高卢征战纪》被国外公关界誉为“第一流的公关著作”。 古希腊、古罗马的演讲风气和民主政治对后来的西欧的民主风气有着十 分深远的影响。 中西古代公关的异同: 同:都具有朴素、自发的特点。1、公关实践往往和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 2、无明确的公关意识,本能地从事着各种传播活动;3、许多有特色的公关 思想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异:中国,偏重于观念、理性,主要涉及政治、道德的范围,对经济活 动涉及很少;西方:比较关注观实问题。 二、现代公共关系 (一)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 1、孕育期(单向吹嘘式)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带头,在美 国报界掀起了“便士报运动”。一便士买一份报纸,价格如此低廉;强调舆 论的独立性;追求趣味性和刺激性。从而使报纸上发行量大增,随之报纸的 广告费也迅速上涨。一些工商企业为了省下广告费,便雇佣专门的人员编造 关于自己企业的新闻甚至是神话;而报纸为了迎合下层读者的心理,也采于 接受发表这些东西,于是在五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报纸宣传活动”。 典型人物:费尼斯·泰勒·巴纳姆(1810—1891),此人因推动马戏而 闻名于世。他为编造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海斯161岁,眼瞎没牙,被告知 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 信条:“凡宣传皆好事” 这种不顾公众利益,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的做法,在根本上是与公关 背道而驰的。因此,这是公关历史上一段不光彩的时期。 2、产生期(单向传播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垄断资本家肆 无忌惮地榨取工人的血汗,致使劳资关系紧张,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起全 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界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揭丑”(扒粪、 清垃圾运动)。 在近10年的时间内,记者们通过大量的文章、漫画揭露,抨击资本家的

丑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这样,迫使工商企业求助于新闻界,改变自 身的形象。基于此,公共关系作为争取大众理解、支持的一种传播行为,为 客户设计形象,矫正失误,缓和矛盾,提高声誉的新兴职业的产生便具有了 条件。 1903年,艾维.李成立了宣传顾问事务所。1905年,他在报上发表了 《原则宣言》,表明“要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真实的信息”。 在他的努力下,公关成为一种职业,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人誉为“公关 之父”。 3、发展期(双向沟通式) 代表人物:爱德华·伯纳斯(1891一1995),1891年,生于奥地利, 一岁时随父母移居到美国,是弗罗依德的外甥。1913年被聘为福特汽车公司 公关部的经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志愿从军,因视力差遭到拒绝。而后受聘 于威尔逊总统的“公共资讯委员会”,筹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1919年,他 开了第一家公关顾问公司。1923年,撰写了《舆论之凝结》,同年,在纽约 大学首开公关课程。 伯纳斯为公关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公关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 离出来,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完整而又系统的科学。 公关思想:投公众所好 4、成熟期(双向对称式)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公 关在美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公共关系进入一个迅猛发展 的时代。1952年,斯科特·卡特利普、阿作·森特、格伦·布鲁姆三人合著 《有效公共关系》并出版。该书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思想和原则, 全面地、完整地阐述了公关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介绍了具有较高价值的实用 方法,特别是提出了“双向对称”传播模式。目的是使组织与公众结成一种 和谐关系,这就比较典型地概括了观代公关的本质属性一组织和公众之间的 传播沟通。 1998年,格鲁尼格在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课题中,提出 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丑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这样,迫使工商企业求助于新闻界,改变自 身的形象。基于此,公共关系作为争取大众理解、支持的一种传播行为,为 客户设计形象,矫正失误,缓和矛盾,提高声誉的新兴职业的产生便具有了 条件。 1903年,艾维.李成立了宣传顾问事务所。1905年,他在报上发表了 《原则宣言》,表明“要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真实的信息”。 在他的努力下,公关成为一种职业,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人誉为“公关 之父”。 3、发展期(双向沟通式) 代表人物:爱德华·伯纳斯(1891——1995),1891年,生于奥地利, 一岁时随父母移居到美国,是弗罗依德的外甥。1913年被聘为福特汽车公司 公关部的经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志愿从军,因视力差遭到拒绝。而后受聘 于威尔逊总统的“公共资讯委员会”,筹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1919年,他 开了第一家公关顾问公司。1923年,撰写了《舆论之凝结》,同年,在纽约 大学首开公关课程。 伯纳斯为公关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公关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 离出来,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完整而又系统的科学。 公关思想:投公众所好 4、成熟期(双向对称式)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公 关在美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公共关系进入一个迅猛发展 的时代。1952年,斯科特·卡特利普、阿作·森特、格伦·布鲁姆三人合著 《有效公共关系》并出版。该书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思想和原则, 全面地、完整地阐述了公关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介绍了具有较高价值的实用 方法,特别是提出了“双向对称”传播模式。目的是使组织与公众结成一种 和谐关系,这就比较典型地概括了观代公关的本质属性—组织和公众之间的 传播沟通。 1998年,格鲁尼格在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课题中,提出 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二)公关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其经 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公关作为一种先进的管 理理念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1、欧洲 40年代时,荷兰、英国、挪威、西德、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芬兰等 先后成立了公关协会。 1955年成立国际公关协会,标志着公关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公关著名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英)、布莱克(英)。 2、加拿大 40年代公关进入加拿大,为推动加拿大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日本 二战后,由美国传入。系统地接受了公关思想,并使之日本化,松下、 精工、丰田、三洋等大企业都很重视研究和应用公共关系技术。 4、第三世界国家 随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接受了公关。其中巴西的公关事业发展接近西 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5、中国 20世纪60年代,公关进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整个70年代,在国际金融、 贸易、货物转口中心的香港,公关业发展格外迅速,并进入到较高水平的发 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公关传入中国大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三)现代公关产生的一般社会条件 1、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封建社会: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世外桃源”;西欧以庄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它是以社会大生产为基础,以市场、分工为 支点,以竞争为杠杆的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在这个活跃的开放性体系中,运 行规则是平等交换、互惠互利。正是在这个规则下,公共关系就在商品经济 领域内有了用武之地

(二)公关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其经 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公关作为一种先进的管 理理念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1、欧洲 40年代时,荷兰、英国、挪威、西德、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芬兰等 先后成立了公关协会。 1955年成立国际公关协会,标志着公关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公关著名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英)、布莱克(英)。 2、加拿大 40年代公关进入加拿大,为推动加拿大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日本 二战后,由美国传入。系统地接受了公关思想,并使之日本化,松下、 精工、丰田、三洋等大企业都很重视研究和应用公共关系技术。 4、第三世界国家 随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接受了公关。其中巴西的公关事业发展接近西 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5、中国 20世纪60年代,公关进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整个70年代,在国际金融、 贸易、货物转口中心的香港,公关业发展格外迅速,并进入到较高水平的发 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公关传入中国大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三)现代公关产生的一般社会条件 1、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封建社会: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世外桃源”;西欧以庄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它是以社会大生产为基础,以市场、分工 为 支点,以竞争为杠杆的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在这个活跃的开放性体系中,运 行规则是平等交换、互惠互利。正是在这个规则下,公共关系就在商品经济 领域内有了用武之地

2、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封建社会:中国的政体特征,表现为独裁、专制、世袭:政治生活特征, 表现为官怕君、民怕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为王臣”。 欧洲有独裁者。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后,加之《自由大宪章》、《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的宣传,“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民主、平等观念逐 渐深入人心。尽管资产阶级政府也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但他们不得不打着 “平等”的幌子,推行普选权,实行所谓的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这种 体制在客观上促成社会各方必须维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 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长足进步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技术 条件 古代:舟楫车马,驿站、烽火,才有“山高皇帝远” 现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话、电报、电视、广播、网络。现 代交通和通讯工具使地球真正变成了“地球村”。社会组织的信息通过各种 传播媒介可迅速地传到世界各地,迅速而广泛地影响着公众。 4、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人性取代理性)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文化条件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经营管理哲学,其形成、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 观密不可分。 在20世纪初以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是,以“泰罗制”为 典型的“最大利润价值观”;50年代以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顾客至 上”的观念日益普及,顾客价值开始纳入组织的决策视野之中:70年代以后, “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的整体利益”成为评价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标 准。 从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的演变过程看,贯穿其中的一根“人文主义”的 思想线索日益突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得到 普遍实施。 标志性事件: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的梅奥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场 在管理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霍桑实验”,创立了早期行为科学 “人群关系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管理思想正式兴起。 人本主义尊重人性,尊重个性需求、感情和尊严,为公共关系的滋生

2、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封建社会:中国的政体特征,表现为独裁、专制、世袭;政治生活特征, 表现为官怕君、民怕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为王臣”。 欧洲有独裁者。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后,加之《自由大宪章》、《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的宣传,“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民主、平等观念逐 渐深入人心。尽管资产阶级政府也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但他们不得不打着 “平等”的幌子,推行普选权,实行所谓的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这种 体制在客观上促成社会各方必须维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 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长足进步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技术 条件 古代:舟楫车马,驿站、烽火,才有“山高皇帝远” 现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话、电报、电视、广播、网络。现 代交通和通讯工具使地球真正变成了“地球村”。社会组织的信息通过各种 传播媒介可迅速地传到世界各地,迅速而广泛地影响着公众。 4、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人性取代理性)为公关的产生提供了文化条件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经营管理哲学,其形成、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 观密不可分。 在20世纪初以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是,以“泰罗制” 为 典型的“最大利润价值观”;50年代以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顾客至 上”的观念日益普及,顾客价值开始纳入组织的决策视野之中;70年代以后, “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的整体利益”成为评价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标 准。 从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的演变过程看,贯穿其中的一根“人文主义”的 思想线索日益突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得到 普遍实施。 标志性事件: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的梅奥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场 在管理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霍桑实验”,创立了早期行为科学—— “人群关系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管理思想正式兴起。 人本主义尊重人性,尊重个性需求、感情和尊严,为公共关系的滋生

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经济的高度市场化,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人性化的文化心理,从不同方面共同促成了现代公共关系 的产生和发展。 (四)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1、公共理论整合化:2、公关实务专业化:3、公关手段现代化: 4、公关教育层次化:5、公关地位战略化:6、公关范围全球化

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经济的高度市场化,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人性化的文化心理,从不同方面共同促成了现代公共关系 的产生和发展。 (四)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1、公共理论整合化;2、公关实务专业化;3、公关手段现代化; 4、公关教育层次化;5、公关地位战略化;6、公关范围全球化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