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伯努利方程实验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的总流Bernoulli方程(能量方程),加深对流动过程中能量损失的了解;2.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流动参量的实验测量技能3: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o二、实验原理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断面。运用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的总流Bernoulli方程,可以列出进口附近断面(1)至另一缓变流断面(i)的Bernoulli方程:2++-+++hu2g2gY其中i-2,3,4,, n;取α,=α, =...=α,=1。选好基准面,从断面处已设置的静压测管中读出测管水头≥+卫的值;通过测量管路的y的值,最后即可得到各断面的总水头≥+卫+0Ov流量,计算出各断面的平均流速v和2g2g的值。验装置装置图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三、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了解测压管的布置情况;2.打开泵供水,待水箱溢流后,关闭伯努利管阀门,检查所有测压管的液面是否平齐。如不平,则查明故障原因(如连通管阻塞、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3.打开伯努利管阀门,待测压管的液面完全静止后,观察测量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并记录在表24.调节伯努利管阀的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量并记录各测压管和液面的高度,同时测记此时的管道流量;5.改变流量2次,重复上述测量。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有关常数记入表1。表1常数记录表格23451测点编号23456管径(cm)两点间距(cm)
实验一 伯努利方程实验 一、目的和要求 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的总流 Bernoulli 方程(能量方程),加深对流动过程 中能量损失的了解; 2.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流动参量的实验测量技能 3.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 。 二、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 n 个过水断面。运用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的总流 Bernoulli 方程,可以列出进口附近断面(1)至另一缓变流断面(i)的 Bernoulli 方程: w i i i i i h g p v z g p v z − + + = + + + 1 2 2 1 1 1 1 2 2 其中 i=2,3,4,.,n;取 1 = 2 == n =1。 选好基准面,从断面处已设置的静压测管中读出测管水头 p z + 的值;通过测量管路的 流量,计算出各断面的平均流速 v 和 g v 2 2 的值,最后即可得到各断面的总水头 g p v z 2 2 + + 的值。验装置装置图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三、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设备,了解测压管的布置情况; 2.打开泵供水,待水箱溢流后,关闭伯努利管阀门,检查所有测压管的液面是否平齐。 如不平,则查明故障原因(如连通管阻塞、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 3.打开伯努利管阀门,待测压管的液面完全静止后,观察测量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并 记录在表 2; 4.调节伯努利管阀的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量并记录各测压管和液面的高度,同时 测记此时的管道流量; 5.改变流量 2 次,重复上述测量。 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1. 有关常数记入表 1。 表 1 常数记录表格 测点编号 1 2 2 3 3 4 4 5 5 6 管径 (cm) 两点间距 (cm)

2.测量流量和(z+)并记入表2。Y表2实验记录表格(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水头Qz+p/(cm)z+p/+u/2g(cm)编号2341234cm°/s1实1验2次3数3.计算速度水头和总水头,填入表3和表4。表3速度水头计算表格Q=(cm°/s)Q=(cm°/s)Q=(cm2/s)管径dv2/2gAv2/2gAAv2/2gVVV(mm)(cm)(cm)(cm)(cm/s)(cm)(cm/s)(cm)(cm/s)(cm)表4总水头计算表格Qz+ p/y+v2/2g(cm)测点3214(cm2/s)编号实1验2次数34.将上述结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动压水头线和计算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在图上。六、结果分析及讨论1.沿管长方向,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如何?静水头线的变化趋势与总水头线的有何不同?简要说明原因。2.水箱水位恒定,流量增加,静水头线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原因
2. 测量流量和 ( ) p z + 并记入表 2。 表 2 实验记录表格 (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水头 z+p/γ (cm) z+p/γ+u2 /2g (cm) Q 编号 1 2 3 4 1 2 3 4 cm3 /s 实 验 次 数 1 2 3 3. 计算速度水头和总水头,填入表 3 和表 4。 表 3 速度水头计算表格 管径 d (mm) Q= (cm3 /s) Q= (cm3 /s) Q= (cm3 /s) A (cm3 ) v (cm/s) v 2 /2g (cm) A (cm3 ) v (cm/s) v 2 /2g (cm) A (cm3 ) v (cm/s) v 2 /2g (cm) 表 4 总水头计算表格 z+ p/+v2 /2g (cm) Q 测点 编号 1 2 3 4 (cm3 /s) 实 验 次 数 1 2 3 4.将上述结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动压水头线和计算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绘在图上。 六、结果分析及讨论 1.沿管长方向,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如何?静水头线的变化趋势与总水头线的有何不 同?简要说明原因。 2.水箱水位恒定,流量增加,静水头线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原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黏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ppt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有压管流与孔口、管嘴出流、第六章 明渠均匀流与堰流、第十章 流体机械——泵与风机.ppt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ppt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山东理工大学:孟庆梅).ppt
- 《流体力学与机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ppt
- 《流体力学与机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流体机械——泵与风机.pdf
- 《流体力学与机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有压管流与孔口、管嘴出流.ppt
- 《流体力学与机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崔嵛).ppt
- 《流体力学与机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pdf
- 《流体力学与机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阻力实验.doc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弯曲应力.pptx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强度理论.pptx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ppt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组合变形.ppt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弯曲变形(主讲:王涛).pptx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弯曲内力.pptx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扭转.pptx
- 海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超静定结构.pptx
- 《流体力学及机械》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雷诺实验.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Material of Mechanics A(负责人:方治华).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Mechanics of Materials B(负责人:方治华).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讲 绪论.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讲 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讲 拉压杆的内力和应力.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讲 拉压杆的变形与变形能.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讲 扭转时的内力、薄壁圆筒的扭转.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8讲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条件.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6讲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讲 拉压静不定问题、应力集中.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9讲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1讲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Ⅱ).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3讲 弯曲内力(Ⅱ).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2讲 弯曲内力(Ⅰ).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0讲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Ⅰ).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4讲 弯曲正应力.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5讲 弯曲切应力、弯曲强度条件.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7讲 弯曲变形(Ⅰ).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6讲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