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 本章要点: 1.了解微生物新陈代谢与酶促反应之间、物质 代谢与能量之间、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之间 的相互区别和联系; 2.掌握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和生物氧化类型; 3.掌握微生物的分解代谢途径及特点; 4.掌握微生物的各种发酵途径及在发酵工业中 的应用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 本章要点: 1.了解微生物新陈代谢与酶促反应之间、物质 代谢与能量之间、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之间 的相互区别和联系; 2.掌握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和生物氧化类型; 3.掌握微生物的分解代谢途径及特点; 4.掌握微生物的各种发酵途径及在发酵工业中 的应用

新陈代谢(Metabolism) 一般泛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 耗能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物质 代 谢 产能 分解代谢 (异化)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
新陈代谢(Metabolism) 一般泛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 耗能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物质 代 谢 产能 分解代谢 (异化)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的代谢途径 第四节 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的代谢途径 第四节 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有机物(化能异养菌) 最初能源 日 光(光能自养菌) 通用能源 无机物(化能自养菌)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有机物(化能异养菌) 最初能源 日 光(光能自养菌) 通用能源 无机物(化能自养菌)

一、微生物的呼吸(生物氧化)类型 根据在底物进行氧化时,脱下的氢和电子受体的不同,微生物的呼 吸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发酵。 (一) 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称为好氧呼吸。 C6H12O6+6O2+38ADP+38Pi-→6CO2+6H2O+38ATP (二) 厌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以无机氧化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称为厌氧呼吸。例如 脱氮小球菌利用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 盐(故称反硝化作用),反应式如下: C6H12O6+12NO3 –-→6CO2+6H2O+12NO2 –+429000卡 (三) 发酵作用(fermentation) 如果电子供体是有机化合物,而最终电子受体也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 化过程称为发酵作用。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其中只有 9.6×104J贮存于ATP中,其余又以热的形式丧失,反应式如下: 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一、微生物的呼吸(生物氧化)类型 根据在底物进行氧化时,脱下的氢和电子受体的不同,微生物的呼 吸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发酵。 (一) 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称为好氧呼吸。 C6H12O6+6O2+38ADP+38Pi-→6CO2+6H2O+38ATP (二) 厌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以无机氧化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称为厌氧呼吸。例如 脱氮小球菌利用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 盐(故称反硝化作用),反应式如下: C6H12O6+12NO3 –-→6CO2+6H2O+12NO2 –+429000卡 (三) 发酵作用(fermentation) 如果电子供体是有机化合物,而最终电子受体也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 化过程称为发酵作用。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其中只有 9.6×104J贮存于ATP中,其余又以热的形式丧失,反应式如下: 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二、生物氧化链 微生物从呼吸底物脱下的氢和电子向最终电子 受体的传递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传递 体,并有顺序地进行,它们相互“连控”如同 链条一样,故称为呼吸链(生物氧化链)。它 主要由脱氢酶、辅酶Q和细胞色素等组分组成
二、生物氧化链 微生物从呼吸底物脱下的氢和电子向最终电子 受体的传递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传递 体,并有顺序地进行,它们相互“连控”如同 链条一样,故称为呼吸链(生物氧化链)。它 主要由脱氢酶、辅酶Q和细胞色素等组分组成

三、ATP的产生 利用光能合成ATP的反应,称为光合磷酸化。利用生物氧 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ATP的反应,称为氧化磷酸化, 微生物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有两种: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水平磷酸化中,异化作用的中间产物的高能磷酸 转移给ADP,形成ATP,如下述反应: 磷酸烯醇丙酮酸 + ADP -→丙酮酸 + ATP (二)电子传递磷酸化
三、ATP的产生 利用光能合成ATP的反应,称为光合磷酸化。利用生物氧 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ATP的反应,称为氧化磷酸化, 微生物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有两种: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水平磷酸化中,异化作用的中间产物的高能磷酸 转移给ADP,形成ATP,如下述反应: 磷酸烯醇丙酮酸 + ADP -→丙酮酸 + ATP (二)电子传递磷酸化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 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 ❖ HMP途径,又称己糖-磷酸途径 ❖ ED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 解途径 ❖ TCA循环,即三羧酸循环 一、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 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 ❖ HMP途径,又称己糖-磷酸途径 ❖ ED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 解途径 ❖ TCA循环,即三羧酸循环 一、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己糖激酶) ⑴ 葡萄糖 + ATP-→6-磷酸葡萄糖+ ADP (磷酸己糖异构酶) ⑵ 6-磷酸葡萄糖 -→ 6-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激酶) ⑶ 6-磷酸果糖+ ATP -→ 1,6- 磷酸果糖 + ADP (醛缩酶) ⑷ 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丙糖异构酶) ⑸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1.葡萄糖的酵解作用(EMP途径)
(己糖激酶) ⑴ 葡萄糖 + ATP-→6-磷酸葡萄糖+ ADP (磷酸己糖异构酶) ⑵ 6-磷酸葡萄糖 -→ 6-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激酶) ⑶ 6-磷酸果糖+ ATP -→ 1,6- 磷酸果糖 + ADP (醛缩酶) ⑷ 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丙糖异构酶) ⑸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1.葡萄糖的酵解作用(EMP途径)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⑹ 3-磷酸甘油醛 + NAD + H3PO4 -→ 1,3-二磷酸甘油酸 + NADH (3-磷酸甘油酸激酶)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 + ADP -→ 3- 磷酸甘油酸 + ATP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⑻ 3-磷酸甘油酸 -→ 2-磷酸甘油酸 (烯醇化酶) ⑼ 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H2O (丙酮酸激酶)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 ATP 总反应式为: C6H12O6+2NAD+2(ADP+Pi)-→2CH3COCOOH+2ATP+2NADH2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⑹ 3-磷酸甘油醛 + NAD + H3PO4 -→ 1,3-二磷酸甘油酸 + NADH (3-磷酸甘油酸激酶)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 + ADP -→ 3- 磷酸甘油酸 + ATP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⑻ 3-磷酸甘油酸 -→ 2-磷酸甘油酸 (烯醇化酶) ⑼ 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H2O (丙酮酸激酶)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 ATP 总反应式为: C6H12O6+2NAD+2(ADP+Pi)-→2CH3COCOOH+2ATP+2NADH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ppt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pt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指导.doc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肉制品工艺学(共七章).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果酒与果醋酿造.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蔬菜腌制.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果蔬的干制.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果蔬速冻.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果蔬汁的加工.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果蔬罐藏.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九个实验).pdf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果蔬加工保藏原理及预处理.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乳制品加工工艺(共十二章).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主讲:陈国刚).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食品分析实验指导书.doc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酵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蒸发与结晶设备.ppt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酵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萃取分离设备.ppt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酵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过滤、离心分离设备.ppt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酵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物料处理与培养基制备.ppt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ppt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选育.ppt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发酵食品微生物.ppt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ppt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教学实训指导书(模拟与现场表演).doc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完整版,共七章).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食品感官检验.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食品检测的基本知识.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物理检测.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一般成份测定 第四节 脂类的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一般成份测定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一般成分测定 第六节 蛋白质的测定 第七节 维生素的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食品矿物质测定.ppt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食品常见有害有毒物质测定.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质量的感官检验.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灰分的测定.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脂类的测定.ppt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测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