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2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A.即对称义传递B.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即非对称义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谓项和联项D.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主、谓项都周延B主、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5.”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某甲或某乙无罪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或然性推理8.”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9.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A.虚假论据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10、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11、“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A、可同真,可同假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可同真,不可同假12、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A、SAPB、SEPC、SIPD、SOP13、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14、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30 分,每题 2 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 谓项周延 4.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 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5."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 罪 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 凶手 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 性推理 8."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 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 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9.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 会犯( )的逻辑错误。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10、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这个商 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11、“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可同真, 不可同假 12、以 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 A、SAP B、SEP C、 SIP D、SOP 13、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4、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15.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立,那么一定成立的是()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B.鱼不可得但熊掌可得C.鱼和熊掌都不可得D.或鱼不可得,或熊掌不可得二、双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3分)1.以”如果甲队战胜乙队,那么,甲队夺得冠军”为前提进行假言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A.并非甲队夺得冠军B.并非甲队战胜乙队C.甲队夺得冠军D.乙队夺得冠军E.甲队战胜乙队2.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些人是自私的,但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议论()。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E、不违反不矛盾律3、”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4、下列各组判断违反不矛盾律的是()。A、SAP并且SEPB、SAP并且SOPC、SOP并且SIPD、SAP并且SIP5、在论证中,违反”论据必须真实”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同语反复D、循环论证6、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A、贪污腐化B、构成犯罪C、没有贪污腐化D、未构成犯罪)。7、在性质判断中,有周延性可言的词项是(A、主项B、谓项C、量项D、联项8.如果"P要么q"取值为真,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9.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A.肯定前件式B.肯定后件式C.肯定否定式D.否定背定式E.否定后件式):10.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是(A.虚伪B.无价之宝C.无条件反射D.非城市户口、三、推理(40分)1、完成下面两个三段论,使之成为有效式(每题5分,共10分)。M()pav)()((DsMEM1Pb、()()s()p2、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每小题5分,共15分)
15.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立,那么一定成立的是( )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鱼不可得但熊掌可得 C.鱼和熊掌都不可得 D.或鱼不可 得,或熊掌不可得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 30 分,每题 3 分) 1.以"如果甲队战胜乙队,那么,甲队夺得冠军"为前提进行假言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 结论是( )。 A.并非甲队夺得冠军 B.并非甲队战胜乙队 C.甲队夺得冠军 D.乙队夺得冠军 E.甲队 战胜乙队 2.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些人是自私的,但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议论(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E、不违反不矛盾 律 3、"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4、下列各组判断违反不矛盾律的是( )。 A、SAP 并且 SEP B、SAP 并且 SOP C、SOP 并且 SIP D、SAP 并且 SIP 5、在论证中,违反"论据必须真实"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同语反复 D、循环论证 6、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其小前提可以是( )。 A、贪污腐化 B、构成犯罪 C、没有贪污腐化 D、未构成犯罪 7、在性质判断中,有周延性可言的词项是( )。 A、主项 B、谓项 C、量项 D、联项 8.如果"P 要么 q"取值为真,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A. P 真 q 真 B. P 真 q 假 C. P 假 q 真 D. P 假 q 假 9.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 )。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肯定否定式 D.否定肯定式 E.否定后件式 10.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是( )。 A.虚伪 B.无价之宝 C.无条件反射 D.非城市户口 、 三、推理(40 分) 1、完成下面两个三段论,使之成为有效式(每题 5 分,共 10 分)。 a、 M ( ) P ( )( )( ) S E M b、 M I P ( )( )( ) S ( ) P 2、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犯什么逻辑错 误?(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a、你对教学改革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意见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椎的。b、劳动创造财富,音乐家在辛勤劳动,所以,音乐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C、某茶厂的厂长说:”认为我们厂生产的茶叶都是特级的,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但说我们厂生产的茶叶达不到特级,我也不同意,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嘛!”3、有一天,某国首都的一家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一块价值五千美元的钻石。经过三个月的侦破,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甲、乙、丙、丁这四个人中的某一个人。于是,这四个人作为重要嫌疑人而受到讯问。四个人在被讯问时提供了以下口供:甲:钻石被窃的那一天,我正在别的城市,所以,我是不可能去作案的。乙:钻石就是丁偷走的。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三天前,我看见他在黑市上卖一块钻石。丁:乙这是在诬陷我。我打赌不是我干的。因为口供不一,案子一时不能定下来。我们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请问:作案人是谁?(本题15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2分)1.C 2.D 3.A4.A 5.B 6. C 7. D 8. C 9. C 10、C 11、D12、C 13、B 14、C15.D二、双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3分)1.BC.2.D E3、BD4、ABB5、AB6、AD7、AB8.BC.9.CD.10.CD三、推理(40分)1、完成下面两个三段论,使之成为有效式(每题5分,共10分)。M(E)Pa、(s)(A)(m)sEPIPb、M( M)(A)(S )s(I)P
a、你对教学改革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意见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b、劳动创造财富,音乐家在辛勤劳动,所以,音乐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c、某茶厂的厂长说:"认为我们厂生产的茶叶都是特级的,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但说我们厂 生产的茶叶达不到特级,我也不同意,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嘛!” 3、有一天,某国首都的一家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一块价值五千美元的钻石。经过三个月 的侦破,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甲、乙、丙、丁这四个人中的某一个人。于是,这四个人作为 重要嫌疑人而受到讯问。四个人在被讯问时提供了以下口供: 甲:钻石被窃的那一天,我正在别的城市,所以,我是不可能去作案的。 乙:钻石就是丁偷走的。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三天前,我看见他在黑市上卖一块钻石。 丁:乙这是在诬陷我。我打赌不是我干的。 因为口供不一,案子一时不能定下来。 我们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请问;作案人是谁?(本题 15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30 分,每题 2 分) 1.C 2.D 3.A 4.A 5.B 6. C 7. D 8. C 9. C 10、C 11、D 12、C 13、B 14、C 15. D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 30 分,每题 3 分) 1. BC.2. D E 3、BD 4、AB 5、AB 6、AD 7、AB 8.BC. 9.CD. 10. CD. 三、推理(40 分) 1、完成下面两个三段论,使之成为有效式(每题 5 分,共 10 分)。 a、 M ( E ) P ( S )( A )( M ) S E P b、 M I P ( M )( A )( S ) S ( I ) P

2、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每小题5分,共15分)a、违反普通逻辑的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b、违反了普通逻辑的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C、违反了普通逻辑的排中律,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3、作案人是甲(本题15分)
2、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犯什么逻辑错 误?(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a、违反普通逻辑的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b、违反了普通逻辑的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c、违反了普通逻辑的排中律,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 3、作案人是甲 (本题 15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卷四(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卷六(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卷八(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卷五(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卷七(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论证与反驳.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类比推理与假说.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归纳推理.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演绎推理(二).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演绎推理(一).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判断(二).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判断(一).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概念.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道德经原文.ppt
-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道德经+庄子原文(全).ppt
- 《逻辑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pdf
- 《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大学:《哲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教学方案).pdf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逻辑学模拟试题二(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单项选择题(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双项选择题(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多项选择题(含答案).doc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概念.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判断(一).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判断(二).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演绎推理(一).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演绎推理(二).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归纳推理.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类比推理与假说.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ppt
- 淮南师范学院:《逻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论证与反驳.ppt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二十七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三十五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2版人文学院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十五门).pdf
- 《国学与人生》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四单元,十六课).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