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化A第八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109.1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化A第八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课时次序 第15次课,第29-30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六章糖代谢(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及糖原的代谢,理解和掌握磷酸戊 糖途径总反应式、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煤体p、板书、视频等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讨论,达到 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讲述磷酸戊糖途径中的氧化阶段反应、总反应式、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 音义 2难点:讲述磷酸成糖途径总反应式及还原力NADPH. 教学方法 pt、视频、板书、课本相结合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ppt、视频、板书、课本。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磺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氧化阶段,2非氧化阶段 二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意义 第七节:糖原的代谢 糖原的降解 二糖原的合成 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所讲的重点内容,然后进行多媒体教学,针 对讲课内容(第六节一、二、三)进行讲解讨论、引入相关视频、师生互动、引入 新知、启发学生课后思考。同时结合课堂练习提问,巩固知识。 练习: 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 ,葡萄 糖基的受体是 2.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E。糖的有氧氧化 3.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教学后记 通过举例和视频讲述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意义等,通过 相关视频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教学效果良好。 课时次序 第16次课,第31-32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十章生物氧化(一)

课时次序 第15次课,第29-30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六章 糖代谢(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及糖原的代谢,理解和掌握磷酸戊 糖途径总反应式、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ppt、板书、视频等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讨论,达到 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讲述磷酸戊糖途径中的氧化阶段反应、总反应式、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 意义。 2难点:讲述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及还原力NADPH。 教学方法 ppt、视频、板书、课本相结合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ppt、视频、板书、课本。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一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1 氧化阶段,2 非氧化阶段 二 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 三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意义 第七节:糖原的代谢 一 糖原的降解 二 糖原的合成 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所讲的重点内容,然后进行多媒体教学,针 对讲课内容(第六节一、二、三)进行讲解讨论、引入相关视频、师生互动、引入 新知、启发学生课后思考。同时结合课堂练习提问,巩固知识。 练习: 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_ ,葡萄 糖基的受体是_ ; 2.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E.糖的有氧氧化 3.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教学后记 通过举例和视频讲述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学意义等,通过 相关视频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教学效果良好。 课时次序 第16次课,第31-32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十章 生物氧化(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生物力能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基本原理,掌握计算反 应自由能变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物力能学的介绍,使学生理解生物体内呼吸代谢能量转换 的原理,了解呼吸链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生物反应自由能释放的基本原理。 2难点:是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工耳 多媒体课室、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1.生物能学的基本概念(8分钟 2.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由能变化(12分钟) 3.标准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 (15分钟) 4.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及意义(4分钟) 5.关于生物化学中能量变化的一些规定9分钟) 6.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17分钟) 7.生物体电子传递的方式与电子载体:(10分钟) 8.电子传递的方式(15分钟) 课后思考题: 1.标准自由能变化(△G°)与反应的平衡常数有何关系?△G°和△G°各表 示什么意义? 2.生物体内的自由能有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按照此方案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生物力能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基本原理,掌握计算反 应自由能变化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物力能学的介绍,使学生理解生物体内呼吸代谢能量转换 的原理,了解呼吸链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生物反应自由能释放的基本原理。 2难点:是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室、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1.生物能学的基本概念(8分钟) 2.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由能变化(12分钟) 3.标准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Δ Δ (15分钟) 4.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及意义 (4分钟) 5.关于生物化学中能量变化的一些规定 9分钟) 6.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17分钟) 7.生物体电子传递的方式与电子载体:(10分钟) 8.电子传递的方式(15分钟) 课后思考题: 1. 标准自由能变化(∆G°)与反应的平衡常数有何关系?ΔG°和ΔG΄°各表 示什么意义? 2. 生物体内的自由能有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按照此方案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