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5 病因与因果推断

讲稿流行病学课程名称:课程编号:y100615授课学期:2012-2013秋季学期授课班级:08预防范红敏任课教师: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
讲 稿 课程名称: 流行病学 课程编号: y100615 授课学期:2012-2013 秋季学期 授课班级: 08 预防 任课教师: 范红敏 河北联合大学 公共卫生 学院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第9周,第1讲次摘要第十章病因与因果推断第一节病因的概念第二节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授课题目(章、节)第三节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第四节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掌握病因的概念,Mill准则,因果推断标准;熟悉病因推理的其他方法,关联的类型;了解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概念。【重点】各类研究方法中常见的偏倚类型及控制方法。【难点】偏倚大小的估计。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是极其重要的问题,研究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真实性的反面是误差,这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减少误差就意味着提高真实性。【本讲课程的内容】第十章病因和因果推断一、病因(一)概念: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二)病因模型第1学时1、生态学:①流行病学三角②轮状模型(简明,整体性强,但失之于笼统。)掌握病因的概念2、疾病因素模型: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3、病因网模型(表达清晰具体,系统性强,能很好地阐述复杂的因果关系。)(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局限性:要放弃因果决定论的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念)1、充分而且必要病因:传统因果观,几乎不存在2、必要但不充分病因:传染病中的病原体,维生素缺乏症中的维生素不足3、充分但不必要病因:致死量的毒物,实际上也不存在4、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吸烟与肺癌第二节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一)逻辑方法(归纳推理法)1、假设演绎法:描述性研究,形成病因假设(1)因为假设H,所以推出证据E(演绎推理)(2)因为获得证据E,所以反推假设H成立(归纳推理)1
1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 第 9 周,第 1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 第二节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第三节 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第四节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掌握病因的概念,Mill 准则,因果推断标准;熟悉病因推理的其他方法,关联的类型; 了解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概念。 【重 点】各类研究方法中常见的偏倚类型及控制方法。 【难 点】偏倚大小的估计。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是极其重要的问题,研究的 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真实性的反面是误差,这包括随机误差和 系统误差,减少误差就意味着提高真实性。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十章 病因和因果推断 一、病因 (一)概念: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 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二)病因模型 1、生态学:①流行病学三角②轮状模型(简明,整体性强,但失之于笼统。) 2、疾病因素模型: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 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3、病因网模型(表达清晰具体,系统性强,能很好地阐述复杂的因果关系。) (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局限性:要放弃因果决定论的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 念) 1、充分而且必要病因:传统因果观,几乎不存在 2、必要但不充分病因:传染病中的病原体,维生素缺乏症中的维生素不足 3、充分但不必要病因:致死量的毒物,实际上也不存在 4、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吸烟与肺癌 第二节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一)逻辑方法(归纳推理法) 1、假设演绎法:描述性研究,形成病因假设 (1)因为假设 H,所以推出证据 E(演绎推理) (2)因为获得证据 E,所以反推假设 H 成立(归纳推理) 第 1 学时 掌握病因的概念

如果假设H而且条件C,则证据E如果证据E不成立,所以假设H或(和)条件C不成立,而不是否定假设H。2、Mill准则(对于观察性研究或非确定性条件,需要控制混杂或作概率性推广)(1)求同法(必要条件):病例中A一一都有a因素(2)求异法(充分条件):对照组中非A一一没有a因素(3)同异并用法(必要且充分条件)(4)共变法:求同法的特例,剂量-反应关系(5)剩余法:求异法的特例第三节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偶然关联(随机误差)关联<非因果关联(选择、测量或混杂偏倚)→→有统计学意义关联间接因果关联(间接病因)因果关联(有时间先后)直接因果关联(直接病因)第四节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1、关联的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实验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和生态学时间序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对于慢性病,考虑病因X和疾病Y的时间间隔。第2学时掌握2、关联的强度病因推断的标(1)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强关准联可能由混杂引起,弱关联可能由偏倚引起。总之,有时间先后的统计关联说明怀疑病因可能为危险因素,而关联强度越大,是偏倚的可能性就越小。(2)测定①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预防分数PR或功效比例②剂量反应关系③生态学相关3、关联的可重复性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4、关联的合理性当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评价者知识背景和能力的考察。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一般而言,在因果论证强度上,实验性研究大于观察性研究,有对照的研究大于无对照的研究,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大于以群组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一个因果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第1、2条标准(前因后果,关联强度),第3、4条标准(重复性,合理性)是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第5条标准(论证强度)决定了因果关联结论的把握度。【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病因定义、推理方法及因果判断标准。2
2 如果假设 H 而且条件 C,则证据 E;如果证据 E 不成立,所以假设 H 或(和) 条件 C 不成立,而不是否定假设 H。 2、Mill 准则(对于观察性研究或非确定性条件,需要控制混杂或作概率性推 广) (1)求同法(必要条件):病例中 A——都有 a 因素 (2)求异法(充分条件):对照组中非 A——没有 a 因素 (3)同异并用法(必要且充分条件) (4)共变法:求同法的特例,剂量-反应关系 (5)剩余法:求异法的特例 第三节 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偶然关联(随机误差) 关联 非因果关联(选择、测量或混杂偏倚) 有统计学意义关联 间接因果关联(间 接病因) 因果关联(有时间先后) 直接因果关联(直 接病因) 第四节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1、关联的时间顺序(前因后果) 实验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和生态学时间序列研究〉横断面研究 对于慢性病,考虑病因 X 和疾病 Y 的时间间隔。 2、关联的强度 (1)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强关 联可能由混杂引起,弱关联可能由偏倚引起。总之,有时间先后的统计关联说明怀 疑病因可能为危险因素,而关联强度越大,是偏倚的可能性就越小。 (2)测定①比值比 OR,相对危险度 RR,预防分数 PR 或功效比例 ②剂量 反应关系 ③生态学相关 3、关联的可重复性 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 4、关联的合理性 当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评价者知识背景和能力的考察。 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一般而言,在因果论证强度上,实验性研究大于观察性研究,有对照的研究大 于无对照的研究,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大于以群组为分析单位的研究。 * 一个因果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第 1、2 条标准(前因后果,关联强度),第 3、 4 条标准(重复性,合理性)是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 度降低,第 5 条标准(论证强度)决定了因果关联结论的把握度。 第 2 学时掌握 病因推断的标 准 【本讲课程的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讲了病因定义、推理方法及因果判断标准

【本讲课程的作业】简述Mill准则1.2.因果推断的判断标准3
3 【本讲课程的作业】 1. 简述 Mill 准则 2. 因果推断的判断标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8 传染病流行病学(1/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6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9 传染病流行病学(2/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2 职业流行病学.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1 传染病流行病学(4/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0 传染病流行病学(3/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Epidemiology(二).pdf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Epidemiology(一).pdf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样卷及标准答案.pdf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康复评定 肌张力、平衡与协调、发育反射评定 感觉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康复评定 物理疗法定 神经生理学疗法.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机构康复 第二节 社区康复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 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 第五节 康复结局.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康复伦理 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康复医学科学研究 第七章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第八章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作业疗法的历史沿革 作业疗法的领域 作业治疗的主要分科.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l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df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一节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 第三节电生理检查 第四节 TCD 第六节 神经肌肉活检.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七章 头痛.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第一节 意识障、第二节 认知障碍 第四节 痫性发作、第五节 眩晕与听觉障碍 第十节 共济、步态、不自主运动.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二节 脑梗死 第三节 脑出血.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7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4 偏倚及其控制.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病例对照研究(3/3).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2 实验流行病学(1/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实验流行病学(2/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病例对照研究(2/3).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队列研究(2/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病例对照研究(1/3).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7 队列研究(1/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6 描述性研究(2/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5 描述性研究(1/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3 疾病分布(2/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筛检.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1 绪论(华北理工大学:袁聚祥).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2 疾病分布(1/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糖尿病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恶性肿瘤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职业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传染病流行病学——流行性感冒.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