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机构康复 第二节 社区康复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 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 第五节 康复结局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护理学与康复学院门:教研室;康复基础学科吴庆文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概论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学与康复学院 教研室 : 康复基础学科 教 师 姓 名 : 吴庆文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康复医学概论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康复医学概论课程名称英文The I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授课对象2012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西三202教室第七教学周周三第7-8大节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机构康复第二节社区康复授课章节第三节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第四节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第五节康复结局教学目标:(一)掌握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区别。教学目标(二)熟悉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三)了解康复结局。与要求教学要求:预习康复伦理学教学重点: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区别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区别与难点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手段教材:康复医学概论王宁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教材与教具:课件、多媒体教具专业词汇机构康复institution-basedrehabilitation,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工作流程workingprocess,社区community5分钟引言部分:基本部分:第一节机构康复20分钟第二节社区康复20分钟第三节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20分钟第四节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15分钟教学内容第五节康复结局15分钟与结束部分:5分钟时间分配2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康复医学概论 英 文 The I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授课对象 20 12 级 康复治疗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七 教学周 周 二 第 7-8 大节 上课教室 西三 202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机构康复 第二节 社区康复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 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 第五节 康复结局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一)掌握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区别。 (二)熟悉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三)了解康复结局 。 教学要求:预习 康复伦理学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区别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康复医学概论 王宁华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年第二版 教具: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机构康复 institution-based rehabilitation , 社 区 康 复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工作流程 working process,社区 community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5 分钟 基本部分: 第一节 机构康复 20 分钟 第二节 社区康复 20 分钟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 20 分钟 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流程 15 分钟 第五节 康复结局 15 分钟 结束部分: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总结上5min引言部分:次课内容,导入本次基本部分:内容第五章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讲解机第一节机构康复构康复一、机构康复的概念讲授20min以康复的概念机构康复(institution-basedrehabilitation,IBR)在综合医院法、导入本次课程中的康复医学科、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或中心)、互动式、专科康复医院(或中心)以及特殊的康复机构等进行的康复。机构康复的特点:具有完善的康复设备有正规训练的各类康复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解决较多的康复问题花费较高整体康复:驱体、心理、职业、社会交往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1、医院康复:设有病床、护理站及配套的医疗设施,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部门,这种类型的机构多被称为康复医院(或中心)。康复中心按其规模和性质又分为综合性康复中心:独立的康复机构,有较完善的康复设施包括系统的功能测试设备和各种康复疗法科室专科性康复中心:以收治某一专科功能障碍患者为主。最常见专科康复中心为脊髓损伤康复中心、儿童脑性瘫痪康复中心、老年病康复中心等。做复中心心麻康0复治疗科T2、康复医学科
3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基本部分: 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第一节 机构康复 一、机构康复的概念 机构康复(institution-based rehabilitation,IBR)在综合医院 中的康复医学科、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或中心)、 专科康复医院(或中心)以及特殊的康复机构等进行的康复。 机构康复的特点: 具有完善的康复设备 有正规训练的各类康复专业人员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能解决较多的康复问题 花费较高 整体康复:躯体、心理、职业、社会交往 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 1、医院康复: 设有病床、护理站及配套的医疗设施,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 疗部门,这种类型的机构多被称为康复医院(或中心)。 康复中心按其规模和性质又分为: 综合性康复中心:独立的康复机构,有较完善的康复设施, 包括系统的功能测试设备和各种康复疗法科室 专科性康复中心:以收治某一专科功能障碍患者为主。最常见 专科康复中心为脊髓损伤康复中心、儿童脑性瘫痪康复中心、老年 病康复中心等。 2、康复医学科 总结上 次课内 容 , 导 入本次 内容 讲解机 构康复 讲 授 法、 互 动 式、 5min 20min 以康复的概念 导入本次课程

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为急性期、恢复早期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早期的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为需要后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为所在社区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康复医学培训和技术指导。3、康复门诊单独设立的康复诊疗机构,是多学科合作式门诊。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日间医院4、疗养院利用疗养的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5、长期照顾单位长期留治中心、病残护理院、老人养护院。第二节社区康复一、社区的概述1.社区(community)讲解社讲授以社区的概念10min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区康复法、引入社区康复互动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式“社”: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区”:一定的地域范围2.社区的构成:四个要素地域(社区区位)举例社区的构人群(社区人口)成文化维系力(社区文化)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社会活动)3.社区的分类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精神社区4.社区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家教育功能安全稳定功能5.社区单位在农村:基层社区管理组织是村民委员会;在城市:基层社区管理组织是居民委员会社区不仅是“行政区划”,而是一有组织的社会实体,是人类宏观社会的缩影。6、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A
4 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为急性期、恢复早 期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早期的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为需要后期 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为所在社区的残疾人康复工作 提供康复医学培训和技术指导。 3、康复门诊 单独设立的康复诊疗机构,是多学科合作式门诊。只为门诊患者 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日间医院 4、疗养院 利用疗养的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 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 复。 5、长期照顾单位 长期留治中心、病残护理院、老人养护院。 第二节 社区康复 一、社区的概述 1. 社区(community) 进行一定的社 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 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 “区”:一定的地域范围 2. 社区的构成:四个要素 地域(社区区位) 人群(社区人口) 文化维系力(社区文化) 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社会活动) 3. 社区的分类 法定社区 自然社区 专能社区 精神社区 4. 社区功能 管理功能 服务功能 保障功能 教育功能 安全稳定功能 5.社区单位 在农村:基层社区管理组织是村民委员会;在城市:基层社 区管理组织是居民委员会 社区不仅是“行政区划”,而是一有组织的社会实体,是人类 宏观社会的缩影。 6、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讲解社 区康复 讲 授 法 、 互 动 式 10min 以社区的概念 引入社区康复 举例社区的构 成

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于,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S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二、社区康复的概念讲解作强调社区康复讲授10min1、社区医疗服务:六位一体法、业活动的重要性康复互动及其分类式保健健康教育医疗计划生育预防2、社区康复的概念社区康复1981年WHO定义: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加以实施,包括依靠有病损、弱能和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我国对社区康复的定义: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3、社区康复的内涵工作的层次在社区,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工作提供的康复服务应该是全面的,包括身体、精神、教育、职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训练残疾人及家属应主动参与制定和实施计划应该有支持系统,即上级咨询转诊和资源中心的支持,以解决复杂的康复问题及较高级的人员培训等。4、社区康复与医院康复的比较5、社区康复的模式比较6、社区康复工作制度与职责的建立5
5 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 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 求为导向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 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 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社区康复的概念 1、社区医疗服务:六位一体 2、社区康复的概念 社区康复 1981 年 WHO 定义: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 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加以实施,包括依靠有病损、弱能和残 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我国对社区康复的定义: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 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 友积极参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 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3、社区康复的内涵 工作的层次在社区,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工作 提供的康复服务应该是全面的,包括身体、精神、教育、职 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训练 残疾人及家属应主动参与制定和实施计划 应该有支持系统,即上级咨询转诊和资源中心的支持,以解 决复杂的康复问题及较高级的人员培训等。 4、 社区康复与医院康复的比较 5、 社区康复的模式比较 6、社区康复工作制度与职责的建立 讲解作 业活动 及其分 类 讲 授 法 、 互 动 式 10min 强调社区康复 的重要性

三、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康复机构:美国的科技型、西欧的福利型、日本的集科技与福利为一体的复合型共三种康复模式,解决较复杂的残疾问题,但费用较高,周转率低,覆盖面小,残疾人被限制在康复机构,阻碍残疾人重返社会。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发现定位在家庭与社区水平的康复服务可弥补机构式康复的许多不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我国社区的发展3阶段:起步、试点、推广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工作原则立足于以社区为本遵循“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适宜的康复技术康复对象主动参与五、社区康复的特点是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是“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本策略具有社会化的管理方式。主要对象是残疾人,也包括其他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强调伤、病、残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有技术资源中心和专家指导组的技术支持,有各部门、各专业共同组成的转介服务系统。康复训练场地就地、就近:训练方法简单易行:训练器具因陋就简:训练对象面向城乡基层社区:训练时间可持续、持久。社区康复服务效果与效益良好六、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残疾预防残疾普查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独立生活指导七、国际社区康复指南中国版目标:提供如何发起与加强社区康复的指导和社区康复项目促进社区康复作为社区包融性发展策略,支持有关方面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通过促进残疾人融入和参与社区康复项目的决策过程,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提高社会地位。讲解康讲授20min第三节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6
6 三、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康复机构:美国的科技型、西欧的福利型、日本的集科技与福利 为一体的复合型共三种康复模式,解决较复杂的残疾问题,但费用 较高,周转率低,覆盖面小,残疾人被限制在康复机构,阻碍残疾 人重返社会。 20 世纪 70 年代初,发达国家发现定位在家庭与社区水平的康复 服务可弥补机构式康复的许多不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我国社区的发展 3 阶段:起步、试点、推广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化的工作原则 立足于以社区为本 遵循“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采取适宜的康复技术 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五、社区康复的特点 是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是“人人享有康复服 务”的基本策略 具有社会化的管理方式。主要对象是残疾人,也包括其他有康复需 求的患者,强调伤、病、残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 实施。有技术资源中心和专家指导组的技术支持,有各部门、各专 业共同组成的转介服务系统。 康复训练场地就地、就近: 训练方法简单易行;训练器具因陋就简;训练对象面向城乡 基层社区;训练时间可持续、持久。 社区康复服务效果与效益良好 六、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 残疾预防 残疾普查 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 独立生活指导 七、国际社区康复指南中国版 目标:提供如何发起与加强社区康复的指导和社区康复项目 促进社区康复作为社区包融性发展策略,支持有关方面满足残疾人 的基本需求,通过促进残疾人融入和参与社区康复项目的决策过程, 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提高社会地位。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 讲解康 讲 授 20min

一、工作方法一——康复协作组复医学法、举例说明工作互动的工作方法1、学科间合作式方法康复医学是多专业和跨学科的学科,因此多学科的康复治疗组的工作形式是所有康复医学工作者都应该了解和实践的重要内容。2、学科内合作康复团队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康复治疗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1)康复医师负责患者的诊断、确定关键的功能障碍或出院目标,患者的药物手术和其他医疗问题担任治疗组会议组织者康复医师必须首先是合格的临床医师,然后经过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训练和考核(2)物理治疗师恢复患者驱体和肢体运动能力(包括关节活动、肌力和肌肉耐力、全身耐力和心肺功能),使用下肢矫形器、假肢和步行辅助具,步态训练,坐、站和转移训练,牵张训练,协调和平衡训练,皮肤整体感觉训练,各种理疗(冷、热、电、磁、光、超声、水疗),轮椅技巧训练等,手法治疗。(3)作业治疗师恢复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能力生活自理活动能力(衣、食、住、行、个人卫生)职业能力转移能力使用上肢矫形器、假肢和辅助具的能力训练患者的感觉、感知和认为能力吞咽功能训练向患者提供家庭和工作环境改造建议、就业建议患者家属和陪护者的训练(4)言语治疗师评定和治疗神经源性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失用症、认知性交流障碍、吞咽障碍(5)矫形器和假肢技师矫形器和假肢的评定、制作和训练,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矫形器和假肢的日常维护(6)心理医师心理评定、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应激处理、行为治疗、性功能障碍评定和治疗。(7)社会工作者与患者家庭和社区联络,评定患者的家居,家庭收人情况,就业情况,生活方式,协调患者的治疗费用,为患者做出院安排,为患7
7 一、工作方法-康复协作组 1、学科间合作 康复医学是多专业和跨学科的学科,因此多学科的康复治疗组 的工作形式是所有康复医学工作者都应该了解和实践的重要内 容。 2、学科内合作 康复团队 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 康复治疗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 (1)康复医师 负责患者的诊断、确定关键的功能障碍或出院目标,患者的药物、 手术和其他医疗问题担任治疗组会议组织者 康复医师必须首先是合格的临床医师,然后经过系统的康复医学专 业训练和考核 (2)物理治疗师 恢复患者躯体和肢体运动能力(包括关节活动、肌力和肌肉耐力、 全身耐力和心肺功能),使用下肢矫形器、假肢和步行辅助具,步态 训练,坐、站和转移训练,牵张训练,协调和平衡训练,皮肤整体感觉 训练,各种理疗(冷、热、电、磁、光、超声、水疗),轮椅技巧训 练等,手法治疗。 (3)作业治疗师 恢复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能力 生活自理活动能力(衣、食、住、行、个人卫生) 职业能力 转移能力 使用上肢矫形器、假肢和辅助具的能力 训练患者的感觉、感知和认为能力 吞咽功能训练 向患者提供家庭和工作环境改造建议、就业建议 患者家属和陪护者的训练 (4)言语治疗师 评定和治疗神经源性言语障碍 失语症、构音障碍、失用症、认知性交流障碍、吞咽障碍 (5)矫形器和假肢技师 矫形器和假肢的评定、制作和训练,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矫形器和 假肢的日常维护 (6)心理医师 心理评定、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应激处理、行为治疗、性功能 障碍评定和治疗。 (7)社会工作者 与患者家庭和社区联络,评定患者的家居,家庭收人情况,就业 情况,生活方式,协调患者的治疗费用,为患者做出院安排,为患 复医学 的工作 方法 法 、 互 动 式 举例说明工作 方法

者家属排忧解难。(8)娱乐和体育治疗师评定、训练和教育患者进行娱乐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激发患者主动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患者确定合适的娱乐和体育活动。(9)康复护土体位摆放、床上活动、皮肤护理、直肠和膀胱处理、个人卫生、病房环境控制、助器具使用辅导、治疗时间安排。(10)其他治疗师运动治疗师、园艺治疗师、音乐治疗师、足医、舞蹈治疗师、学立内容。第四节康复工作流程讲解康图片结合实例讲授15min1、康复病房工作(门诊)流程复工作法、讲解康复工作互动2、社区康复工作流程流程流程式3、康复临床工作路径:临床路径的建立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种手段,也是医院内部多学科合作的结果。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第五节康复结局讲解康「讲授15min一、结局的概念复结局结局通常用于三个有重复但不同的方面生活结局: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与健康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指在生活方面与驱体健康或已知的精神疾患有逻辑关系的经验或功能。医疗结局:与治疗以及影响患者功能或健康的联系二、康复结局的评定决定着医生对结局预后的预测,是患者、患者家属和医师最关心的事情。医师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家属和患者对其将来的病情如何也可做到心中有数。康复治疗和结局的关系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越早结局越好:越规范系统结局越好:患者/家属配合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越好结局越好;患者并发症和合并症预防和处理得越好结局越好:疗程越充足结局越好。(一)常用量表(二)评定的时间(三)评定的作用(四)影响结局评估的因素目标方向的问题、个体因素对评估的影响、评估结局的工具不完善。(五)康复患者的疗效评定1、疗效评定的标准完全恢复:治疗后的功能独立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达到完8
8 者家属排忧解难。 (8)娱乐和体育治疗师 评定、训练和教育患者进行娱乐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激发患者主 动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患者确定合适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9)康复护土 体位摆放、床上活动、皮肤护理、直肠和膀胱处理、个人卫生、病 房环境控制、助器具使用辅导、治疗时间安排。 (10)其他治疗师 运动治疗师、园艺治疗师、音乐治疗师、足医、舞蹈治疗师、学习 内容。 第四节 康复工作流程 1、康复病房工作(门诊)流程 2、社区康复工作流程 3、康复临床工作路径:临床路径的建立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一 种手段,也是医院内部多学科合作的结果。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 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 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五节 康复结局 一、结局的概念 结局通常用于三个有重复但不同的方面 生活结局: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与健康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指在生活方面与躯体健康或已知的 精神疾患有逻辑关系的经验或功能。 医疗结局:与治疗以及影响患者功能或健康的联系 二、康复结局的评定 决定着医生对结局预后的预测,是患者、患者家属和医师最关心 的事情。医师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家属和患者对其将来的病情 如何也可做到心中有数。 康复治疗和结局的关系 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越早结局越好;越规范系统结局越好;患者/ 家属配合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越好结局越好;患者并发症和 合并症预防和处理得越好结局越好;疗程越充足结局越好。 (一)常用量表 (二)评定的时间 (三)评定的作用 (四)影响结局评估的因素 目标方向的问题、个体因素对评估的影响、评估结局的工具不完 善。 (五)康复患者的疗效评定 1、疗效评定的标准 完全恢复:治疗后的功能独立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达到完 讲解康 复工作 流程 讲解康 复结局 讲 授 法 、 互 动 式 讲授 15min 15min 图片结合实例 讲解康复工作 流程

全独立水平显著有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状态虽然达不到完全独立水平,但其级别较治疗前进步2级或2级以上,或者进步虽未达到2级,单项已达到FIM评定中的有条件的独立的水平有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仅进步1级,且达不到有条件的独立水平稍好: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虽有增加,但功能独立级别达不到进级水平无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恶化: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死亡:治疗失败,患者死亡2、疗效评定时所依据的功能独立水平:完全独立有条件的独立需要不接触身体的独立需要少量接触身体的独立需要中度的辅助需要大量的辅助完全依赖小结总结本讲授1、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区别5min次课程2、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重点3、康复结局
9 全独立水平 显著有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状态虽然达不到完全独立水平,但 其级别较治疗前进步 2 级或 2 级以上,或者进步虽未达到 2 级,单 项已达到 FIM 评定中的有条件的独立的水平 有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仅进步 1 级,且达不到有 条件的独立水平 稍好: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虽有增加,但功能独立级别 达不到进级水平 无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恶化: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死亡:治疗失败,患者死亡 2、疗效评定时所依据的功能独立水平: 完全独立 有条件的独立 需要不接触身体的独立 需要少量接触身体的独立 需要中度的辅助 需要大量的辅助 完全依赖 小结 1、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区别 2、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3、康复结局 总结本 次课程 重点 讲授 5min

教案附页教师参考:1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学生参考:专业书籍:康复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专业期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教学有关网址:参考资料1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www.isprm2美国康复医学会www.acrm.org3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www.aapmr.org4国际作业治疗师联盟www.wfot.org.au5中国康复医学会www.carm.org.cn6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www.capmr.org7中国康复研究中心www.crrc.com.cn思考题:1、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的概念及区别2、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3、康复结局思考题与作业:作业预习下一章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本次课程重点为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的概念,以及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授课构成中突出两种康复方式的区别点,及各自的优缺点。采用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入院的案例介绍康复的工作方式和流程。10
10 教 案 附 页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 2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 华夏出版社,2003 年第二版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康复医学导论 华夏出版社 专业期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康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有关网址: 1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 www.isprm 2 美国康复医学会 www.acrm.org 3 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 www.aapmr.org 4 国际作业治疗师联盟 www.wfot.org.au 5 中国康复医学会 www.carm.org.cn 6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 www.capmr.org 7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www.crrc.com.cn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 1、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的概念及区别 2、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3、康复结局 作 业: 预习下一章 其它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本次课程重点为机构康复及社区康复的概念,以及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授课构成中突出两种康复方 式的区别点,及各自的优缺点。采用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入院的案例介绍康复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康复伦理 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康复医学科学研究 第七章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第八章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作业疗法的历史沿革 作业疗法的领域 作业治疗的主要分科.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l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df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一节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 第三节电生理检查 第四节 TCD 第六节 神经肌肉活检.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七章 头痛.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第一节 意识障、第二节 认知障碍 第四节 痫性发作、第五节 眩晕与听觉障碍 第十节 共济、步态、不自主运动.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二节 脑梗死 第三节 脑出血.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概述 第一节 急性脊髓炎 第三节 脊髓空洞症 第二节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疾病 概述 第一节 脑神经疾病 第二节 脊神经疾病 第十七章 重症肌无力.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概述 第一节 帕金森病 第二节 小舞蹈病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十三章 癫痫 概述 第一节 癫痫的分类 第二节 癫痫的诊断 第三节 癫痫的治疗.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教学大纲 Summary of Neurology.pdf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psychiatry(主讲:彭焱).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精神活动的神经科学基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电生理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影像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遗传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ppt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康复评定 物理疗法定 神经生理学疗法.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康复评定 肌张力、平衡与协调、发育反射评定 感觉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doc
- 《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样卷及标准答案.pdf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Epidemiology(一).pdf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Epidemiology(二).pdf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0 传染病流行病学(3/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1 传染病流行病学(4/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2 职业流行病学.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9 传染病流行病学(2/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6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8 传染病流行病学(1/4).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5 病因与因果推断.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7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4 偏倚及其控制.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病例对照研究(3/3).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2 实验流行病学(1/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实验流行病学(2/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病例对照研究(2/3).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队列研究(2/2).doc
- 《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病例对照研究(1/3).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