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蒋建军)

石河子大学动科院教案课程名称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任课班级动医02民动科02任课教师蒋建军动科院疫病教研室3-----2004学年第1学期200
石河子大学动科院教案 课程名称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 任课班级 动医 02 民 动科 02 任课教师 蒋建军 动 科 院 疫 病 教研室 2 O O 3-2 O O 4 学年第 1 学期

姓名蒋建军积称讲师总学时80使用教材《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课《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是现代兽医学科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和畜牧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教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学为后期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利用所学来理论与技术知识达到免目疫诊断、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的目的。的章章次名学时第一章细菌学总论3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二细菌生理E2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四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五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1. 5学六,七细菌的变异细菌的分类与命名2. 5第二章兽医免疫学基础1第一节免疫概述时2二抗原三免疫系统3. 5分2四抗体2五免疫应答配第三章免疫学应用免疫检测3第一节3第二节免疫防治1.5第四章超敏反应1第五章抗感染免疫7第六章细菌各论3病毒总论第七章8第八章病毒各论2第九章病原真菌
姓 名 蒋 建 军 积 称 讲 师 总 学 时 80 使用教材 《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是现代兽医学科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和畜牧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教 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 为后期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利用所学来理论与技术知识达到免 疫诊断、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的目的。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第一章 细菌学总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3 二 细菌生理 1 三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 四 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 1 五 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 1.5 六,七 细菌的变异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2.5 第二章 兽医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 免疫概述 1 二 抗原 2 三 免疫系统 3.5 四 抗体 2 五 免疫应答 2 第三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检测 3 第二节 免疫防治 3 第四章 超敏反应 1.5 第五章 抗感染免疫 1 第六章 细菌各论 7 第七章 病毒总论 3 第八章 病毒各论 8 第九章 病原真菌 2

月年日教案第1页1.掌握微生物的特性及种类教学目的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绪论:一、微生物,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二、教三、微生物学的任务学四、如何学好微生物学内第一章细菌总论容第一节细菌形态和结构二、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菌形态与大小1)微生物的结构简单,种类繁多,代谢旺胜,繁殖迅速易于变异,分布广泛的六大特性。(2)Koch's三原则教学重点、难(3)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三大形态点及教学方法(4)细菌基本结构:细胞壁(G+,G-的区别)质粒异染颗粒1、列出Pasteur和Koch的重大贡献作业\思2、列出重大近代微生物学的成就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课堂纪律良好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1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特性及种类 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教 学 内 容 绪论:一、微生物,微生物学 二、微生物学发展史 三、微生物学的任务 四、如何学好微生物学 第一章 细菌总论 第一节 细菌形态和结构 一、细菌形态与大小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微生物的结构简单,种类繁多,代谢旺胜,繁殖迅速易于变异,分 布广泛的六大特性。 (2)Koch`s 三原则 (3)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三大形态 (4)细菌基本结构:细胞壁(G+,G-的区别)质粒异染颗粒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1、列出 Pasteur 和 Koch 的重大贡献 2、列出重大近代微生物学的成就 课 后 记 课堂纪律良好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教案第2页1.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教学目的2.了解各特殊结构的特性及功能三、细菌的特殊结构(1)英膜特性功能,组成教(2)鞭毛学(3)菌毛内(4)芽胞容1、细菌四大特殊结构的名称,显微镜下如何观察2、细菌四大特殊结构中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以及可能的原因教学重3.芽胞耐热对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点、难4、芽胞,荚膜,鞭毛,菌毛在细菌分类中的作用点及教学方法课后复习老师讲课内容,下节课前进行提问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课堂纪律良好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2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2.了解各特殊结构的特性及功能 教 学 内 容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 特性 功能,组成 (2)鞭毛 (3)菌毛 (4)芽胞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细菌四大特殊结构的名称,显微镜下如何观察 2、细菌四大特殊结构中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以及可能的原因 3.芽胞耐热对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4、芽胞,荚膜,鞭毛,菌毛在细菌分类中的作用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课后复习老师讲课内容,下节课前进行提问 课 后 记 课堂纪律良好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教案第3页掌握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呼吸类型,相关生化反应及生长繁殖曲教学目的线。第二节细菌生理与繁殖细菌化学组成一、教三、细菌理化性状学三、细菌营养与代谢内四、细菌生长与繁殖容1、细菌的带电现象,半透明性,渗透压与我们生产实际中的一些应用间的关系。教学重2、细菌的营养,呼吸类型及在人工培养时如何提供点、难3、细菌生长繁殖曲线的判定及了解生长繁殖曲线的意义。点及教学方法1、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现象与细菌的理化特性有关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课堂纪律良好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3 页 教学 目的 掌握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呼吸类型,相关生化反应及生长繁殖曲 线。 教 学 内 容 第二节 细菌生理与繁殖 一、细菌化学组成 二、细菌理化性状 三、细菌营养与代谢 四、细菌生长与繁殖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细菌的带电现象,半透明性,渗透压与我们生产实际中的一些应 用间的关系。 2、细菌的营养,呼吸类型及在人工培养时如何提供 3、细菌生长繁殖曲线的判定及了解生长繁殖曲线的意义。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1、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现象与细菌的理化特性有关 课 后 记 课堂纪律良好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教案第4页1.掌握物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教学目的2.掌握政党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意义理化因素(温度,干燥,波,射线,机械除菌)对细菌的影响。略介绍化学因素的影响(消毒剂)二、教三、生物因素的影响学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内一、水的微生物学指标容二、正常动物体细菌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抗菌作用2、温度和波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方法教学重3、phage的概念及与细菌的两种状态点、难溶原状态点及教学方法裂解状态4、正常菌群以及意义5、GFSPF解释Phage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业\思SPF动物培育的意义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课堂纪律良好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4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物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掌握政党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意义 教 学 内 容 一、理化因素(温度,干燥,波,射线,机械除菌)对细菌的影响。 二、略介绍化学因素的影响(消毒剂) 三、生物因素的影响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水的微生物学指标 二、正常动物体细菌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抗菌作用 2、温度和波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方法 3、phage 的概念及与细菌的两种状态 溶原状态 裂解状态 4、正常菌群以及意义 5、GF SPF 解释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Phage 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SPF 动物培育的意义 课 后 记 课堂纪律良好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日教案第5页1.掌握细菌传染发生的条件,分布及表现形式教学目的2.掌握构成毒力的因素病原菌的病原性及毒力1、病原性与毒力教2、构成毒力的因素学3、毒力大小的测定内二、病原菌与传染容1、传染的条件2、传染的表现形式及分布与排出1、名词解释:病原性,毒力,传染,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2、构成毒力因素中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及作用教学重3、传染的必要条件(1)病原菌(数量,毒力,侵入门户)点、难(2)易感动物点及教学方法(3)环境复习重点内容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课堂纪律良好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5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细菌传染发生的条件,分布及表现形式 2.掌握构成毒力的因素 教 学 内 容 一、病原菌的病原性及毒力 1、病原性与毒力 2、构成毒力的因素 3、毒力大小的测定 二、病原菌与传染 1、传染的条件 2、传染的表现形式及分布与排出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名词解释:病原性,毒力,传染,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 2、构成毒力因素中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及作用 3、传染的必要条件(1)病原菌(数量,毒力,侵入门户) (2)易感动物 (3)环境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复习重点内容 课 后 记 课堂纪律良好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教案第6页1.掌握细菌异的机理教学目的2.细菌命名的规则穿六节细菌的变异变异现象一、教二、变异机制(1)基因实变学(2)基因重组(转化,转导,结合)内第七节,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容一、简介分类方法Bergy鉴定手册二、命名:规则,种,型,接合1、基因重组(转化,转导,接合)2、命名的方法:林纳双命名法教学重3、命名的规则点、难4、命名的常见的缩略词点及教学方法5、种,型,株的名词解释基因重组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应用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型,株的理解比较抽象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6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细菌异的机理 2.细菌命名的规则 教 学 内 容 笌六节 细菌的变异 一、变异现象 二、变异机制 (1)基因实变 (2)基因重组(转化,转导,结合) 第七节,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一、简介分类方法 Bergy 鉴定手册 二、命名:规则,种,型,接合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基因重组(转化,转导,接合) 2、命名的方法:林纳双命名法 3、命名的规则 4、命名的常见的缩略词 5、种,型,株的名词解释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基因重组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应用 课 后 记 型,株的理解比较抽象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日教第7页案1.掌握微免疫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2.简述免疫学在兽医上的应用第二章是兽医免疫学基础第一节概述一、免疫的基本概念:定义,特性,功能教二、免疫学发展简史学三、免疫学在兽医学上的应用、内四、免疫学教学的任务,目的容第二节抗原一、抗原的基本概念二、构成抗原的物质条件1、免疫的定义,特性,功能2、免疫学在兽医上的应用教学重3、抗原的定义,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点、难4、构成抗原的四个基本条件。点及教学方法1、例举近代免疫学的重大成就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初次接触抗原比较陌生,免疫的机理比较抽象,难理解。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7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微免疫的基本概念 2.简述免疫学在兽医上的应用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兽医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概述一、免疫的基本概念:定义,特性,功能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 三、免疫学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四、免疫学教学的任务,目的 第二节抗原一、抗原的基本概念 二、构成抗原的物质条件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免疫的定义,特性,功能 2、免疫学在兽医上的应用 3、抗原的定义,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 4、构成抗原的四个基本条件。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1、例举近代免疫学的重大成就 课 后 记 初次接触抗原比较陌生,免疫的机理比较抽象,难理解。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教月日案第8页:.1.掌握抗原特异性及交叉反应的原因及作用。教学目的2.简述半抗原-载体现象的作用续三、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四、抗原的交叉反应及类属性教五、抗原的类型学六、半抗原-载体现象内七、重要天然抗原容八、佐剂第三节免疫系统-免疫器官1、抗原决定簇的定义,重要作用2、交叉反应的原因及在诊断与防治中的意义教学重3、半抗原-载体现象的定义及应用点、难4、佐剂的定义,常见佐剂点及教学方法5、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及作用了解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思考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抗原的类型学生不太理解课课堂纪律良好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8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抗原特异性及交叉反应的原因及作用。 2.简述半抗原-载体现象的作用 教 学 内 容 续三、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的交叉反应及类属性 五、抗原的类型 六、半抗原-载体现象 七、重要天然抗原 八、佐剂 第三节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抗原决定簇的定义,重要作用 2、交叉反应的原因及在诊断与防治中的意义 3、半抗原-载体现象的定义及应用 4、佐剂的定义,常见佐剂 5、中枢免疫嚣官和外周免疫嚣官的区别及作用 作业\思 考题(讨论 题)阅读材 料 了解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思考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 课 后 记 抗原的类型学生不太理解 课堂纪律良好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轴心受力构件的受力性能.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理.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9 梁板结构设计(砼结构设计).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7 钢筋砼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pdf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8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与裂缝验算(钢筋砼构件的裂缝、变形和耐久性).pdf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指导)第5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ppt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指导)第4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PPT讲稿).ppt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指导)第7章 偏心受力构件的截面承载力(PPT讲稿).ppt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指导)第6章 受扭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PPT讲稿).ppt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指导)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PPT讲稿).ppt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指导)第8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PPT讲稿).ppt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试验二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试验.doc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
-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Concrete Structure.doc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课后习题疑难解析.doc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绪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