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第2讲:3-5节)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49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第2讲:3-5节)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第2周,第2讲次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摘要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授课题目(章、节)1.4给水系统所需水压1.5给水系统所需水量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的原则,牢固掌握给水系统水压、水量的计算方法【重点】给水系统水压、水量的计算【难点】给水系统水压、水量的计算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上一讲的主要内容为七种给水方式(回忆),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工程首先要通过对水压、水量的估算来确定符合本建筑的给水方式(也就是给水方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确定的给水方式合理的进行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然后再开始水压、水量的计算。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管道布置时,除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3.1管道布置1.基本要求(1)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干管应该布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对不充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方式见下图:9330n图1.3.1引入管从建筑物不同侧引入室内的管道贯通状布置1-引入管3-立管2-水表井:4-室外给水管道(2)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给水管道可以暗设。柔性管道宜暗设为了便于检修,管道井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在吊顶和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检修门。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最小净距表1.3.1排水管给水管道室内墙地沟壁和其他梁、柱、垂直净备注水平净名称面/mm管道/mm设备/mm距/mmF/mm≥150引人管1000在排水管上方M50在排水管上方横干管≥100≥100500≥150且此处无接头管径/mm2≥25<32立32~50≥35管75~100≥50125~150≥60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1 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第 2 周,第 2 讲次 摘要 授课题目(章、节)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4 给水系统所需水压 1.5 给水系统所需水量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的原则,牢固掌握给水系统水压、水量的计算方法 【重 点】给水系统水压、水量的计算 【难 点】给水系统水压、水量的计算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上一讲的主要内容为七种给水方式(回忆),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工程 首先要通过对水压、水量的估算来确定符合本建筑的给水方式(也就是给水方案),下一步的 工作就是根据确定的给水方式合理的进行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然后再开始水压、水量的计 算。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 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管道布置时,除了要处理 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3.1 管道布置 1. 基本要求 (1)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干管应该布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 对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方式见下 图: 图 1.3.1 引入管从建筑物不同侧引入室内的管道贯通状布置 1-引入管 2-水表井 3-立管 4-室外给水管道 (2)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 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给水管道可以暗设。柔性管道宜暗设为了便于检修,管道井每 层设检修门,暗设在吊顶和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检修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3)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4)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措施。(5)保护管道不受损害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见下页图)沉降缝十支架丝扣弯头万曾道1-1图1.3.2丝扣弯头法图1.3.3活动支架法2.布置形式1)按供水可靠程度:枝状管网: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一般建筑宜采用枝状。环状管网:特征及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2)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于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见下图:水箱阀门HH平f工Tr24TT工1中工配水龙头山水管A水表H图:上行下给式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2 (3)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 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4)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 措施。 (5)保护管道不受损害 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 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见下页图) 图 1.3.2 丝扣弯头法 图 1.3.3 活动支架法 2. 布置形式 1)按供水可靠程度: 枝状管网: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一般建筑宜采用枝状。 环状管网: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 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 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 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 2)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 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 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干 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见下图: 图:上行下给式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下行上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底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见下图:FH工工配水龙头工立管工工产工工工阀门-水平干管泄水管水表进户管图:下行上给式中分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于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优缺点: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1.3.2管道敷设1.敷设形式:有明装与暗装两种形式。明装安装维修方便,但不美观;暗装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但是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暗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应预留墙槽。2.敷设要求:1)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详见表1.3.2和表1.3.3)给水管采用软质的交联聚乙烯管或聚丁烯管理地敷设付,宜采用分水器配水。并将给水管道敷设在套管内。表1.3.2给水管预留孔洞、墙槽尺寸暗管墙槽尺寸明管留孔尺寸管径/mm管道名称长(高)×宽/mmXmm宽×深/mmXmm130×130≤25100×10032~50150×150150×130立管200×20070~100200×200≤32150×100200×1302根立管60×60100×100≤25横支管150×130150×10032~40300×200引人管<100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3 下行上给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底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居住 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 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 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见下图: 图: 下行上给式 中分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屋 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 优缺点: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 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 1.3.2 管道敷设 1. 敷设形式:有明装与暗装两种形式。 明装安装维修方便,但不美观;暗装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但是不影响室内 的美观整洁。暗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应预留墙槽。 2. 敷设要求: 1)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详见表 1.3.2 和表 1.3.3) 给水管采用软质的交联聚乙烯管或聚丁烯管埋地敷设付,宜采用分水器配水。并将给 水管道敷设在套管内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表1.3.3留洞(或套管)尺寸备注穿屋面穿(内)墙穿楼板管道名称与楼板同孔洞大于管外径50~100mmPVC-U管与楼板同为热水管PVC-C管套管内径比管外径大50mm孔洞比管外径PP-R管大50mm孔洞宜大于管外径70mm,套管与楼板同与楼板同PEX管内径不宜大于管外径50mm孔洞或套管的内径比与楼板同与楼板同PAP管管外径大30~40mm与楼板同铜管孔漏比管外径大50~100mm孔洞比管外径大(领用金属套管)(可用塑料套管)薄壁不锈钢管50100mm与楼板同孔洞尺寸为管道外径加40mm钢塑复合管2)引入管进入建筑内,穿过建筑物的浅层基础或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的敷设方法见下页图示。m000008T2(a)(b)图1-18引人管进入建筑物(a)从浅基础下通过;(b)穿基础1—C5.5混凝土支座,2—粘土:3—M5水泥砂浆封口另外如果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或贮水池墙体时应采取防水措施(设防水套管)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小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20cm处。建筑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时,其管顶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0m。3)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安全供水。固定管道常用的支、托架见图1.3.5。给水钢立管一般每层须安装1个管卡,当层高>5m时,则每层须安2个。水平钢管支架最大间距见表1.3.4。钢塑复合管采用沟槽连接时,管道支架间距见表1.3.5。塑料管、复合管支吊架间距要求见表1.3.6。参见图、表见下页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4 2)引入管进入建筑内,穿过建筑物的浅层基础或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的敷设方法见下 页图示。 另外如果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或贮水池墙体时应采取防水措施(设防水套管) 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小宜小于 0.7M,并应 敷设在冰冻线以下 20cm 处。建筑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时,其管顶离地面高度不 宜小于 0.30m。 3)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安全供水。 固定管道常用的支、托架见图 1.3.5。 给水钢立管一般每层须安装 1 个管卡,当层高>5m 时,则每层须安 2 个。水平钢管支架 最大间距见表 1.3.4。钢塑复合管采用沟槽连接时,管道支架间距见表 1.3.5。塑料管、复合管 支吊架间距要求见表 1.3.6。 参见图、表见下页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卡板1卡板2(b)托架(a)管卡HA(c) 吊环图1.3.5支、托架表1.3.4钢管支架最大间距m公称直径/mm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30015252.52.533保温管22. 58.55t不保温管2.53.254. 59.5126.5表1.3.5支、吊架最大间距250~315管径/mm65~100125~2005.03.54.2最大支承间距/m注:1.横管的任何两个接头之间应有支承。2.不得支承在接头上,3.沟槽式连接管道,无须考管道因热涨冷缩的补偿。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表1.3.62025321101863.7590管径/mm12164050140. 92.02. 40.70.81. 01. 11.3立管/m0. 50.6.61. 82.20.50.50. 60.7351.550.40.40.80.9水平管/m注: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衬非金属垫或套。1.3.3管道防护1.防腐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的防腐做法是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埋地铸铁管应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遍、石油沥青两道:埋地钢管(包括热镀锌钢管)再外加保护层(当土壤腐蚀性能较强时可采用加强级或特加强级防腐)。钢塑复合管就是钢管加强防腐性能的一种形式,钢塑复合管理地敷设,其外壁防腐问普通钢管。薄壁不锈钢管埋地敷设,宜采用管沟或外壁有防腐措施(管外加防腐套管或外缚防腐胶带)。薄壁铜管理地敷设时应在管外加防护套管。当管道敷设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时,管外壁应刷防腐漆或缠绕防护漆,O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5 图 1.3.5 支、托架 1.3.3 管道防护 1. 防腐 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的防腐做法是 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 埋地铸铁管应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遍、石油沥青两道;埋地钢管(包括热镀锌钢管)再 外加保护层(当土壤腐蚀性能较强时可采用加强级或特加强级防腐)。 钢塑复合管就是钢管加强防腐性能的一种形式,钢塑复合管埋地敷设,其外壁防腐问普 通钢管。 薄壁不锈钢管埋地敷设,宜采用管沟或外壁有防腐措施(管外加防腐套管或外缚防腐胶 带)。 薄壁铜管理地敷设时应在管外加防护套管。 当管道敷设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时,管外壁应刷防腐漆或缠绕防护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2.防冻防露管道保温:设在温度低均应采取保于零度以下位置的管道和设备,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温措施,结露现象: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或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房间内敷设给水管道,由于管道内的水温较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成水附着在管道表面:严重时还会产生滴水现象。管道的结露现象不仅加速管道的腐蚀,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防结露与保温做法相同3.防漏防漏的主要措施:》避免将管道布置在易受外力损坏的位置:>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其直接承受外力;》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可将埋地管道敷设在防水性能良好的检漏管沟内:》管径较小的管道,也可敷设在检漏套管内。4.防振水锤现象,引起管道、附件的振动,不但会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还会产生噪声。防振措施:V设计给水系统时应控制管道的水流速度:V在系统中尽量减少使用电磁阀或速闭型水栓:V住宅建筑进户管的阀门后(沿水流方向),宜装设家用可曲挠橡胶接头进行隔振。并在管支架、吊架内衬垫减振材料,以缩小噪声的扩散。T25电中图1.3.6可曲挠橡胶接头1-.可曲挠像胶接头;2-特制法兰;3—螺杆;4一普通法兰:5一管道胶皮HT橡胶或毛毡暂卡吸卢材料矿渣棉管子图1.3.7各种管道器材的防噪声措施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6 2. 防冻防露 管道保温:设在温度低均应采取保于零度以下位置的管道和设备,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 温措施, 结露现象: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或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房间内敷设给水管道,由于管道 内的水温较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成水附着在管道表面.严重时还会产生滴水现象。 管道的结露现象不仅加速管道的腐蚀,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防结露与保温做法相同 3. 防漏 ❖ 防漏的主要措施: ➢ 避免将管道布置在易受外力损坏的位置; ➢ 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其直接承受外力; ➢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 ➢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可将埋地管道敷设在防水性能良好的检漏管沟内; ➢ 管径较小的管道,也可敷设在检漏套管内。 4. 防振 水锤现象,引起管道、附件的振动,不但会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还会产生噪声。 防振措施: ✓ 设计给水系统时应控制管道的水流速度; ✓ 在系统中尽量减少使用电磁阀或速闭型水栓; ✓ 住宅建筑进户管的阀门后(沿水流方向),宜装设家用可曲挠橡胶接头进行 隔振。并在管支架、吊架内衬垫减振材料,以缩小噪声的扩散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1.4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绪论: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先估算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采用的给水方式,然后对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系统进行水力计算,从而准确地确定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和建筑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复核。估算水压: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自室外地面算起):1层为10mH202层为12mH202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4mH20水压计算:室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应该能将所需的流量输送至建筑物内最不利点(最高最远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流出水头:各种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为获得规定的出水量(额定流量)而必须的最小压力(H4)H+H出ErF出F旅咖-体添派派派水表图1.4.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1.4.1)H=H,+H,+H,+H4H一一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总水压,KPaH一一最高最远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位置高度引起的静水压,KPa;H,一一计算管道的水头损失,及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KPa:H,一一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KPa;H一一计算管路最不利配水点所需的流出水头,KPa。各种卫生器具所需的流出水头(即最低工作压力)可查阅表1.4.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7 1.4 给水系统所需水压 绪论: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先估算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采用 的给水方式,然后对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系统进行水力计算,从而准确地确定室内给水系统所 需的压力,和建筑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复核。 估算水压: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 3.5 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 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自室外地面算起) : 1层 为 10mH2O 2层 为 12mH2O 2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 4mH2O 水压计算:室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应该能将所需的流量输送至建筑物内最不利点(最高 最远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 流出水头:各种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为获得规定的出水量(额定流量)而必须的最小压力 (H4) 图 1.4.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H = H1 + H2 + H3 + H4 (1.4.1) H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总水压,KPa; H1——最高最远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位置高度引起的静水压,KPa; H2 ——计算管道的水头损失,及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KPa; H3 ——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KPa; H4 ——计算管路最不利配水点所需的流出水头,KPa。 各种卫生器具所需的流出水头(即最低工作压力)可查阅表 1.4.1:

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表1.4.1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连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公称管最低工作额定流序当量给水配件名称号压力/MPa量/(L./s)径/mm洗涤盆、施布盆、盟洗槽150.15~0.200.75~1.00单阀水嘴200. 0501.5~2.000.30~0.40单阀水嘴150.75~1.000.15~0.20混合水嘴(0.70)(0. 14)洗脸盆150.0500. 750.152单阀水嘴150.75(0.5)0.15(0.10)混合水嘴洗手盆150. 0500. 50.103单阀水嘴150. 75(0. 5)0.15(0.10)混合水嘴盆单阀水嘴150.0501.00.204混合水嘴(含带淋浴转150.050~0.0701.2(1,0)0.24(0.20)换器)淋浴器5150.050~0.1000.75(0.5)0.15(0.10)混合阀大便器150.0200.500.106冲洗水箱浮球阀250.100~0.1500.601.20延时自闭式冲洗阀小便器手动或自动自闭式冲7150.0500.500.10洗阀0.020150.500.10自动冲洗水箱进水阀小便槽穿孔冲洗管(每米80.0150.2515~200.05长)150.0500.50(0.35)0.10(0.07)9净身盆冲洗水嘴150.0501.000.20医院倒便器10实验室化验水嘴(鹅颈)150.0200.350.07单联11150.0200. 750.15双联150.0201.000.20三联0.050150.250.0512/饮水器喷嘴0.050~0.100202.000. 4013洒水栓250.0500.1003.500. 700. 201.00150.05014室内地面冲洗水嘴150. 0500.201.0015家用洗衣机水嘴注7注70.201. 016器血洗涤机15注70.201.017土豆剥皮机15注70.201. 018土豆清洗机注7注71. 00.2019蒸锅及煮锅80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8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1.5给水系统所需水量1.生产用水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过程、设备情况、产品性质、地区条件等确定计量方法:①以单位产品用水量计②以单位时间某种设备上用水量计用水特点:有规律,均匀2.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大而集中,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耐火等级和火灾危险程度等密切相关。其计算方法详见第2章。3.生活用水用水量根据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气候情况,生活习惯、水价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我国现行规范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取消了气候分区而以卫生设备完善程度为基本条件,其主要原因:①影响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其它原因已包括地区条件可体现在用水定额的幅度中。②气候分区是从建筑的采暖出发不完全适合生活用水定额③人员流动,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降④借鉴国外定额确定原则用水特点:不均匀,卫生器具越多,设备越完善,用水不均匀性越小。4.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根据用水量定额及用水单位数来确定(1.5.1)Qa=mqdOn=k,TK, =Ch(1.5.2)Op其中:Qa—一最高日用水量(I/d)m一一用水单位数(人·床位)qd——用水定额(1/人·日)Qh—最大小时用水量(1/h)T——建筑内用水时间K,一一时变化系数9,一一平均时流量K,是借助于自动流量记录仪测得建筑物内一昼夜用水变化曲线,并绘制出以小时计的用水量变化阶段图求得。时变化参数经过人们大量测定后,定出一个标准值,作为已知资料被应用。各类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见表1.5.1、表1.5.2和表1.5.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9 1.5 给水系统所需水量 1. 生产用水 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过程、设备情况、产品性质、地区条件等确定 计量方法:①以单位产品用水量计 ②以单位时间某种设备上用水量计 用水特点:有规律,均匀 2. 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量大而集中,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耐火等级和火灾危险程度等密切 相关。其计算方法详见第 2 章。 3. 生活用水 用水量根据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气候情况,生活习惯、水价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 因素是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我国现行规范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取消了气候分区而以卫生设备 完善程度为基本条件,其主要原因: ①影响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其它原因已包括地区条件可体现在用 水定额的幅度中。 ②气候分区 是从建筑的采暖出发不完全适合生活用水定额 ③人员流动,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降 ④借鉴国外定额确定原则 用水特点:不均匀,卫生器具越多,设备越完善,用水不均匀性越小。 4.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 计算:根据用水量定额及用水单位数来确定 Qd = mqd (1.5.1) n d h K T Q Q = p h h Q Q K = (1.5.2) 其中: Qd ——最高日用水量 (l/d) m——用水单位数(人·床位) d q ——用水定额(l/人·日) Qh ——最大小时用水量(l/h) T ——建筑内用水时间 Kh ——时变化系数 Qp ——平均时流量 Kh 是借助于自动流量记录仪测得建筑物内一昼夜用水变化曲线,并绘制出以小时计的 用水量变化阶段图求得。时变化参数经过人们大量测定后,定出一个标准值,作为已知资料 被应用。各类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见表 1.5.1、表 1.5.2 和表 1.5.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讲)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节)Q,用来设计室外给水管道最合适。原因:室外管网服务区域大,人数众多,卫生设备数量多,不同性质的建筑混杂,工作、生活时间不一,参差交错使用,用水量变化趋于缓和,显得比较均匀。而对于一栋或少数几栋建筑来说,用水人数少,卫生设备少,建筑性质单一,人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基本相同,用水不均匀性就显著增加,就不能认为最大小时内用水是均匀的,要考虑最大小时内最大秒(如高峰用水时段内5分钟平均秒流量)的用水量以反映室内用水高峰的特点。【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知识:1.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介绍了管道布置及敷设的基本要求及布置形式。给水管道布置形式中按供水可靠性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2.有关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计算方法,其中水压的估算可用于确定给水系统的方案(即确定给水方式):实际用公式计算的给水系统的水压可校核方案的可行性,它包括四部分,即系统所需的静水压、系统总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最不利配水点所需的流出水头。3.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这里指的是生产、生活给水最高日最大时的用水量,可作为选择贮水、加压设备的依据。最高日最大时的用水量的计算可通过用水定额、用水单位数和小时变化系数确定。【本讲课程的作业】唐山地区某小区9层高级住宅楼共设计108个住户,每户按3个人居住,试计算本住宅楼的最高日最大时流量。10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2 讲)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3-5 节) 10 Qh 用来设计室外给水管道最合适。原因:室外管网服务区域大,人数众多,卫生设备数 量多,不同性质的建筑混杂,工作、生活时间不一,参差交错使用,用水量变化趋于缓和, 显得比较均匀。 而对于一栋或少数几栋建筑来说,用水人数少,卫生设备少,建筑性质单一,人们的生 活工作条件基本相同,用水不均匀性就显著增加,就不能认为最大小时内用水是均匀的,要 考虑最大小时内最大秒(如高峰用水时段内 5 分钟平均秒流量)的用水量以反映室内用水高峰 的特点。 【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知识: 1.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介绍了管道布置及敷设的基本要求及布置形式。给水管 道布置形式中按供水可靠性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分为上 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2. 有关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计算方法,其中水压的估算可用于确定给水系统的方案(即 确定给水方式);实际用公式计算的给水系统的水压可校核方案的可行性,它包括四部分,即 系统所需的静水压、系统总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最不利配水 点所需的流出水头。 3. 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这里指的是生产、生活给水最高日最大时的用水量,可作为选 择贮水、加压设备的依据。最高日最大时的用水量的计算可通过用水定额、用水单位数和小 时变化系数确定。 【本讲课程的作业】 唐山地区某小区 9 层高级住宅楼共设计 108 个住户,每户按 3 个人居住,试计算本住宅 楼的最高日最大时流量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