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

计量经济学第八章虚拟变量回归
1 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 计量经济学

引子:男女大学生消费真有差异吗?在对在校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在校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结构。人际交往消费、手机类消费、衣着类消费、化妆品类消费、电脑类消费、旅游类消费占有较大的比例:而食品类消费学习用品类消费不突显。显然,男女生在消费上存在差异。为了了解男、女生的消费支出结构差异,应当如何建立模型?面临的问题:如何把男女生这样的非数量变量引入方程?2
2 在对在校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在校 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结构。人际交往消费、 手机类消费、衣着类消费、化妆品类消费、电脑类 消费、旅游类消费占有较大的比例;而食品类消费、 学习用品类消费不突显。 显然,男女生在消费上存在差异。为了了解男、女 生的消费支出结构差异,应当如何建立模型? 面临的问题:如何把男女生这样的非数量变量引 入方程? 引子:男女大学生消费真有差异吗?

问题的一般性描述在实际建模中,一些定性变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例如,研究某个企业的销售水平,产业属性(制造业、零售业)、所有制(私营、非私营)、地理位置(东、中、西部)、管理者的素质、不同的收入水平等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这些因素共同的特征是定性描述的。如何对非定量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采用“虚拟变量”对定性变量进行量化一种思路。3
3 问题的一般性描述 在实际建模中,一些定性变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 影响。例如,研究某个企业的销售水平,产业属性 (制造业、零售业)、所有制(私营、非私营)、 地理位置(东、中、西部)、管理者的素质、不同 的收入水平等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这些 因素共同的特征是定性描述的。 如何对非定量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采用“虚拟变量”对定性变量进行量化一种思路

第八章虚拟变量回归本章主要讨论:虚拟变量虚拟解释变量的回归虚拟被解释变量的回归(选讲,不包括
4 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 本章主要讨论: ●虚拟变量 ●虚拟解释变量的回归 ●虚拟被解释变量的回归(选讲,不包括)

第一节虚拟变量本节基本内容:·基本概念虚拟变量设置规则5
5 第一节 虚拟变量 本节基本内容: ●基本概念 ●虚拟变量设置规则

一、基本概念定量因素:可直接测度、数值性的因素。定性因素:属性因素,表征某种属性存在与否的非数值性的因素。基本思想:直接在回归模型中加入定性因素存在诸多的困难(那些困难?),是否可将这些定性因素进行量化,以达到定性因素能与定量因素有着相同作用之目的。6
6 一、基本概念 定量因素:可直接测度、数值性的因素。 定性因素:属性因素,表征某种属性存在与否的 非数值性的因素。 基本思想: 直接在回归模型中加入定性因素存在诸多的困难 (那些困难?),是否可将这些定性因素进行量 化,以达到定性因素能与定量因素有着相同作用 之目的

虚拟变量的定义计量经济学中,将取值为0和1的人工变量称为虚拟变量。虚拟变量也称:哑元变量、定性变量等等。通常用字母D或DUM加以表示(英文中虚拟或者哑元Dummy的缩写)。对定性变量的量化可采用虚拟变量的方式实现
7 计量经济学中,将取值为0和1的人工变量称为虚 拟变量。虚拟变量也称:哑元变量、定性变量等 等。通常用字母D或DUM加以表示(英文中虚拟 或者哑元Dummy的缩写)。 对定性变量的量化可采用虚拟变量的方式实现。 虚拟变量的定义

二、虚拟变量设置规则虚拟变量的设置规则涉及三个方面:1.“0”和“1”选取原则2.属性(状态、水平)因素与设置虚拟变量数量的关系3.虚拟变量在回归分析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等方面的问题8
8 虚拟变量的设置规则涉及三个方面: 1.“0”和“1”选取原则 2.属性(状态、水平)因素与设置虚拟变量 数量的关系 3.虚拟变量在回归分析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等 方面的问题 二、虚拟变量设置规则

“0”和“1”选取原则虚拟变量取“1”或“0”的原则,应从分析问题的目的出发予以界定。从理论上讲,虚拟变量取“0”值通常代表比较的基础类型;而虚拟变量取“1”值通常代表被比较的类型。“0”代表基期(比较的基础,参照物);“1”代表报告期(被比较的效应)。9
9 “0”和“1”选取原则 ⚫ 虚拟变量取“1”或“0”的原则,应从分析问 题的目的出发予以界定。 ⚫ 从理论上讲,虚拟变量取“0”值通常代表比较 的基础类型;而虚拟变量取“1”值通常代表被 比较的类型。 “0”代表基期(比较的基础,参照物); “1”代表报告期(被比较的效应)

C例如,比较收入时考察性别的作用。当研究男性收入是否高于女性时,是将女性作为比较的基础(参照物),故有男性为“1”,女性为“0”。例11改革开放以后男1(2)D:(1)D女100改革开放以前天气阴1天气雨1(3)4DD2三其他00其他问题:为何只选0、1,选2、3、4行吗?为什么?10
10 例如,比较收入时考察性别的作用。当研究男性收入是否 高于女性时,是将女性作为比较的基础(参照物),故有 男性为“1”,女性为“0”。 例1 问题: 为何只选0、1,选2、3、4行吗?为什么? D 1 男 (1) = 0 女 D ( ) 1 改革开放以后 2 = 0 改革开放以前 D1 天气阴 ( ) 其 他 1 3 = 0 D2 ( ) 1 天气雨 4 = 0 其 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自相关.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异方差性.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导论 Econometrics.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时间序列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书籍教材PDF电子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沃尔特·恩德斯 Walter Enders著,第二版).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Stata中文教程(Stata软件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入门).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时间序列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时间序列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联立方程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多重共线性.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7 自相关.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6 异方差.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5 虚拟变量.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非线模型的线化.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1 经济计量学概论.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_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ppt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题目).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题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