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题目)

?三四总分题号二来,这种现象称为11、下列哪种方法制得的水样可以用于测定水的真色?得分答:名词解释(12分)得分a.用滤纸过滤:b.用自然沉降:c.用0.45μm滤膜过滤:d.用活性炭吸附后1、环境优先污染物过滤2、湿式消解法12、大气污染物中主要的三种多环芳烃是:3、二次污染物4、等效连续A声级①②?13、(2分)下列噪声作用于同一测点处的总声压级为dB(A)二、填空(28分,1~12题每空1分,第13题2分)得分80.0dB(A): 60.2 dB(A): 75 dB(A): 81.3 dB(A): 100.2 dB(A):90.5 dB(A):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88.8 dB(A):85.0dB(A)通常要求设置三个断2、对江河水系或某河段,三、简答题(36分,第1~5、7、8题每题4分,第6题8分)面得分13、空气中飘尘的粒径范围是降尘的粒径范围是1.如何利用统计噪声值确定环境噪声、本底噪声和背景噪声?和4、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有三个层次,它们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2.什么叫基体效应?如何消除?3.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含量,常向样品中加入TISAB:5、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所用的显色剂是由:问:1)加入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2)该试剂的主要组成和作用?4、简述测定BODs生化分解过程必备的三个条件?和两部分组成。和5、通过对水质TOD/TOC比值分析可以粗略了解水中有机物的大致种类,6、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水样常用的方法有分析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污染物的主要构成:等。TOD/TOC~2.67时和7、评价颗粒物采样效率的两种表示方法是TOD/TOC>4时8、溶液吸收法采集大气中的污染物常用的吸收管种类有:TOD/TOC<2.67时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细菌指标是哪种微生物为代表的?10、在水样中形成CuS沉淀的同时,可以使低至0.02ug/L的Hg沉淀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12 分) 得分 1、环境优先污染物 2、湿式消解法 3、二次污染物 4、等效连续 A 声级 二、填空(28 分,1~12 题每空 1 分,第 13 题 2 分) 得分 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 _ _,_ _。 2 、 对 江 河 水 系 或 某 河 段 , 通 常 要 求 设 置 三 个 断 面 、 、 。 3 、 空 气 中 飘尘 的 粒 径范 围 是 ~ ,降 尘 的 粒径 范 围 是 ~ 。 4、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有三个层次,它们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_和 _ 。 5、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所用的显色剂是由: _ _ 和_ _两部分组成。 6、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水样常用的方法有_ _ 、_ _和_ _ 等。 7、评价颗粒物采样效率的两种表示方法是_ _ 和_ _。 8、溶液吸收法采集大气中的污染物常用的吸收管种类有: _ _ 、_ _、_ _ 、_ _。 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细菌指标是哪种微生物为代表 的? 。 10、在水样中形成 CuS 沉淀的同时,可以使低至 0.02ug/L 的 Hg2+沉淀出 来,这种现象称为 ? 11 、 下 列 哪 种 方 法 制 得 的 水 样 可 以 用 于 测 定 水 的 真 色 ? 答: 。 a.用滤纸过滤;b.用自然沉降;c.用 0.45μm 滤膜过滤;d.用活性炭吸附后 过滤 12、大气污染物中主要的三种多环芳烃是: ① ② ③ 。 13、(2 分)下列噪声作用于同一测点处的总声压级为 dB(A) 80.0dB(A);60.2 dB(A);75 dB(A);81.3 dB(A);100.2 dB(A);90.5 dB(A); 88.8 dB(A);85.0 dB(A)。 三、简答题(36 分,第 1~5、7、8 题每题 4 分,第 6 题 8 分) 得分 1.如何利用统计噪声值确定环境噪声、本底噪声和背景噪声? 2.什么叫基体效应?如何消除? 3.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含量,常向样品中加入 TISAB: 问:1)加入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2)该试剂的主要组成和作用? 4、简述测定 BOD5 生化分解过程必备的三个条件? 5、通过对水质 TOD/TOC 比值分析可以粗略了解水中有机物的大致种类, 分析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污染物的主要构成: TOD/TOC≈2.67 时 TOD/TOC>4 时 TOD/TOC<2.67 时

6、以下为水中COD指标的测定流程四、计算题(共24分,1题6分,2、3题各9分)水样20.00mL+锥形瓶(如果经稀释也可取20.00mL)得分↓-HgSO40.4g1、若配制理论COD值为500mg/L的溶液1升,需称取苯二甲酸氢钾多少混合均匀10.2500mol/L1/6K2Cr2010.00mL+沸石少许克?(写出反应式和计算过程)混匀,连接回流装置2、用4一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含量时,测得试样吸←在冷凝管上口,加入Ag2SO4~H2SO4溶液30mL回流2h光度为0.360。已知工作曲线方程为:A=3.6c+0.002(c:mg/L),求:(1)该水样中的挥发酚含量。(2)如果测定结果可能低于总酚实际含量,分析冷却1一加入80mL水(尽量准确)引起结果偏低的原因?取下锥瓶3、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18℃,气压为101.3Kpa,以0.50L/min流量采1加试亚铁灵指示剂3c用0.1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终点:蓝绿色→红棕色集空气中二氧化硫,采集30min。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54,试另取20.00mL蒸馅水做空白测定剂空白吸光度为0.034,二氧化硫校正曲线[A~m(ug)回归方程A=0.0776m-0.001。计算该监测点标准状态(0℃,101.3Kpa)下二氧化硫对照该流程回答以下问题:的浓度(mg/m)。1)加入HgSO4的作用是什么?2)加入硫酸银的作用是什么?附:分贝和增值表3)回流过程中如果溶液变绿,说明什么问题,如何解决?69Loi-Lg202345781014)该方法中对配制试剂和空白试验所用的“水”有什么要求?AL3.02.51.51.00.80.60.50. 42.11.81.27、简述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的流程?8、使用高氯酸消解水样:1)适宜的水样类型?2)为什么预先用硝酸处理?3)为什么不能蒸干试样?
6、以下为水中 COD 指标的测定流程 水样 20.00mL+锥形瓶(如果经稀释也可取 20.00mL) ↓←HgSO40. 4g 混合均匀 ↓←0.2500mol/L 1/6 K2Cr2O7 10.00mL+沸石少许 混匀,连接回流装置 ↓←在冷凝管上口,加入 Ag2SO4~H2SO4溶液 30mL 回流 2h ↓ 冷却 ↓←加入 80mL 水(尽量准确) 取下锥瓶 ↓←加试亚铁灵指示剂 3d 用 0.1mol/L 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终点:蓝绿色→红棕色 另取 20.00mL 蒸馏水做空白测定 对照该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 HgSO4 的作用是什么? 2)加入硫酸银的作用是什么? 3)回流过程中如果溶液变绿,说明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4)该方法中对配制试剂和空白试验所用的“水”有什么要求? 7、简述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的流程? 8、使用高氯酸消解水样:1)适宜的水样类型?2)为什么预先用硝酸处 理?3)为什么不能蒸干试样? 四、计算题(共 24 分,1 题 6 分,2、3 题各 9 分) 得分 1、若配制理论 COD 值为 500mg/L 的溶液 1 升,需称取苯二甲酸氢钾多少 克?(写出反应式和计算过程) 2、用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含量时,测得试样吸 光度为 0.360。已知工作曲线方程为:A=3.6c+0.002 (c:mg/L),求:(1) 该水样中的挥发酚含量。(2)如果测定结果可能低于总酚实际含量,分析 引起结果偏低的原因? 3、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 18℃,气压为 101.3Kpa,以 0.50L/min 流量采 集空气中二氧化硫,采集 30min。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 0.254,试 剂空白吸光度为 0.034,二氧化硫校正曲线[A~m(ug)]回归方程 A=0.0776m-0.001。计算该监测点标准状态(0℃,101.3Kpa)下二氧化硫 的浓度(mg/m3)。 附:分贝和增值表 Lp1-Lp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ΔLp 3.0 2.5 2.1 1.8 1.5 1.2 1.0 0.8 0.6 0.5 0.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doc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_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自相关.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异方差性.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导论 Econometrics.ppt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时间序列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书籍教材PDF电子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沃尔特·恩德斯 Walter Enders著,第二版).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Stata中文教程(Stata软件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入门).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时间序列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时间序列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联立方程模型.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多重共线性.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7 自相关.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6 异方差.pdf
- 《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5 虚拟变量.pdf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doc
-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题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