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3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环境监测》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试卷A)2008一一2009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考试科目:环境监测班级:06环境类1、06环科1、2班讲课教师:张书林一、名词解释1、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进行优先监测。这些优先监测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Pollutants)2、利用各种酸或碱,在溶液中进行消解的方法,3、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或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的污染物。4、用噪声能量平均值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这就是等效连续声级,它反映人实际接受的噪声的能量的大小。对A声级来说就是等效连续A声级,【本题中答对基本意思及么给分,表述基本清楚不扣分,意思正确表述有失误,酌情扣分】二、填空1、监视性监测(或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2、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3、动力学粒径小于10μm的粒子;动力学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4、统一分析方法;等效方法5、对氨基苯磺酰胺:N-(1-萘基)-乙二胺。6、加入生物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7、采集颗粒数效率;质量采样效率。8、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孔筛板吸收管、玻璃筛板吸收管。9、大肠菌群10、共沉淀11、用0.45μm滤膜过滤12、萘、葱、菲13、约101dB(A)【除上述答案外,有其它答案如正确,可给分;答案多出要求但是正确不扣分,多出答案错误,不得分;第13题适度考虑计算误差,在101土0.5范围内均给分】

《环境监测》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试卷 A)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试科目:环境监测 班级:06 环境类 1、06 环科 1、2 班 讲课教师:张书林 一、名词解释 1、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 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进行优先监测。这些优先监测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2、利用各种酸或碱,在溶液中进行消解的方法. 3、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或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的污染 物。 4、用噪声能量平均值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这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它反映人实际接受的噪 声的能量的大小。对 A 声级来说就是等效连续 A 声级. 【本题中答对基本意思及么给分,表述基本清楚不扣分,意思正确表述有失误,酌情扣分】 二、填空 1、监视性监测(或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2、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3、动力学粒径小于 10μm 的粒子;动力学粒径大于 10μm 的颗粒。 4、统一分析方法;等效方法 5、对氨基苯磺酰胺;N-(1-萘基)-乙二胺。 6、加入生物制剂;调节 pH 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7、采集颗粒数效率;质量采样效率。 8、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孔筛板吸收管、玻璃筛板吸收管。 9、大肠菌群 10、共沉淀 11、用 0.45μm 滤膜过滤 12、萘、蒽、菲 13、约 101dB(A) 【除上述答案外,有其它答案如正确,可给分;答案多出要求但是正确不扣分,多出答案错 误,不得分; 第 13 题适度考虑计算误差,在 101±0.5 范围内均给分】

三、简答题【评分标准:答对基本意思即可全部给分】1.统计噪声级是指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该点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一般用L10、L50、L表示。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Lio一一测量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L50一一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一一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环境噪声是指测试环境(包括实验室或测试现场)所有远场与近场噪声的总和。本底噪声一般指具体的测试设备本身的不希望有的声信号。背景噪声主要指电声系统中有用信号以外的总噪声,但在工业噪声测量中也指作为待测对象以外的噪声。背景噪声常与本底噪声通用,不加区分。2.环境样品中除了微量待测物之外的大量存在的其他组分称为基体:由于试样的基体组成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基体差异给实际测量带来的测定误差称为基体效应,消除基体效应的方法主要有:采用环境标准物质,或采用标准加入法?3、一种含有强电解质、络合剂、pH缓冲剂的溶液,主要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范围。强电解质:如硝酸钠;络合剂:如柠檬酸盐;pH缓冲剂:如柠檬酸盐;4、①存在好氧微生物;②充足的氧气:③微生物存活必需的营养物质5、TOD/TOC~2.67:主要是含碳有机物TOD/TOC>4:考虑水中有较大量的S、P:TOD/TOC<2.67: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大。6、1)络合和消除氯离子的影响2)催化剂,催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3)水样的有机物含量高,应适当稀释后再测定4)必须采用重蒸馏水,不得采用离子交换水,克服一般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中的有机污染空白值7、一个典型的离子色谱分析过程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以阴离子分析为例①进样系统:进样泵②分离柱: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预先处理成R一N+HCO3型交换反应为:

三、简答题 【评分标准:答对基本意思即可全部给分】 1. 统计噪声级是指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该点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 量。一般用 L10、L50、L90表示。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L10 —— 测量时间内,10% 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 测量时间内,50% 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 测量时间内,90% 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环境噪声是指测试环境(包括实验室或测试现场)所有远场与近场噪声的总和。本底噪声一 般指具体的测试设备本身的不希望有的声信号。背景噪声主要指电声系统中有用信号以外的 总噪声,但在工业噪声测量中也指作为待测对象以外的噪声。背景噪声常与本底噪声通用, 不加区分。 2.环境样品中除了微量待测物之外的大量存在的其他组分称为基体; 由于试样的基体组成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基体差异给实际测量带来的测定误差称为基体效应, 消除基体效应的方法主要有:采用环境标准物质,或采用标准加入法? 3、一种含有强电解质、络合剂、pH 缓冲剂的溶液,主要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 的离子强度差异,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离子释放出来;缓冲 pH 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 pH 范围。 强电解质:如硝酸钠; 络合剂:如柠檬酸盐; pH 缓冲剂:如柠檬酸盐; 4、①存在好氧微生物;②充足的氧气;③微生物存活必需的营养物质 5、 TOD/TOC≈2.67 :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TOD /TOC>4 :考虑水中有较大量的 S、P; TOD/TOC<2.67 :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大。 6、 1)络合和消除氯离子的影响 2)催化剂,催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 3)水样的有机物含量高,应适当稀释后再测定 4)必须采用重蒸馏水,不得采用离子交换水,克服一般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中的有机污染空 白值 7、一个典型的离子色谱分析过程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以阴离子分析为例 ①进样系统:进样泵 ②分离柱: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预先处理成 R—N+HCO3 —型 交换反应为:

R-N*HCO,+Na* X--R-N+X +NaHCO3洗脱反应:R-N+X +NaHCO3-R-N+HCO; +Na+ X洗脱次序为:(X=F、CI、NO2、PO43-、Br、NO3、SO42)洗脱液组成为(X+NaHCO3)③抑制柱:高容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抑制反应:组分R-SO: H++ Nat X -R-SO: Na+ H* X淋洗背景R—SOH*+NaHCO;→R—SO;Na*+CO2+H2O④测定部分用电导仪连续测定流出溶液的电导率,形成色谱图。8、1)含有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2)高氯酸能与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高氯酸酯,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先加入硝酸,氧化水中的羟基化合物,稍冷后再加高氯酸处理。3)蒸干试样生产高氯酸盐,有爆炸危险?四、计算题1、0.4251g2、0.099mg/L(1)蒸馏损失:(2)酚可能被破坏;(3)取样过程损失:(4)氧化剂破坏:(5)非挥发酚较高;【分析原因时基本意思对即可,答出2~3点即可满分,或有其它有价值新答案也可得分,不必全部答出上述内容】3、采样量V=0.50×30=15L:折合成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5*(273.15/291.15)=14.07L空白吸光度:0.034;实际吸光度:0.254一0.034=0.22带入计算式:A=0.0776m-0.001,可得m=2.85ugS02(mg/m)=2.85*1000/14.07*1000=0.20mg/L(计算题给分,结果要求有效数字正确)

R—N+HCO3 — +Na+ X —→R—N+ X — +NaHCO3 洗脱反应: R—N+ X — +NaHCO3→R—N+HCO3 — +Na+ X — 洗脱次序为:(X — =F—、Cl—、NO2 —、PO4 3—、Br—、NO3 —、SO4 2—) 洗脱液组成为{X— + NaHCO3 } ③抑制柱:高容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抑制反应: 组分 R—SO3 —H++ Na+ X —→R—SO3 —Na++ H+ X — 淋洗背景 R—SO3 —H++ NaHCO3→R—SO3 —Na++CO2+H2O ④测定部分 用电导仪连续测定流出溶液的电导率,形成色谱图。 8、1)含有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2)高氯酸能与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高氯酸酯,有发生爆 炸的危险,故先加入硝酸,氧化水中的羟基化合物,稍冷后再加高氯酸处理。3)蒸干试样生产高氯酸盐, 有爆炸危险? 四、计算题 1、0.4251g 2、0.099 mg/L (1)蒸馏损失;(2)酚可能被破坏;(3)取样过程损失;(4)氧化剂破坏;(5)非挥发酚较 高; 【分析原因时基本意思对即可,答出 2~3 点即可满分,或有其它有价值新答案也可得分,不 必全部答出上述内容】 3、采样量 V=0.50×30=15L;折合成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0=15*(273.15/291.15)=14.07L 空白吸光度:0.034;实际吸光度:0.254-0.034=0.22 带入计算式:A=0.0776m-0.001,可得 m=2.85ug SO2(mg/m3 )=2.85*1000/14.07*1000=0.20mg/L 【计算题给分,结果要求有效数字正确】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