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课程学教学大纲(植保、资环)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Teaching Syllabus ofPrincipleofCropCultivationSystem)作物栽培学教研室编2006年11月1日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of Principle of Crop Cultivation System) 作物栽培学教研室编 2006 年 11 月 1 日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eachingSyllabus of PrincipleofCropCultivationSystem课程代码:0927520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作物栽培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为“三农”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和要求;(3)掌握主要作物的栽培原理和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适用专业:植保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4、学时与学分学时:54学分:35、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气象等。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1]王荣栋,尹经章主编。《作物栽培学》,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6[2]王荣栋主编《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7[3]山东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7[4】湖南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实验指导》.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0[5]金善宝《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农业推广学》.汤锦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6】马富裕,严以绥主编《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6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本课程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学生亲自种植实践教学田、农业生产实习相结合。讲课过程中通过观看录象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考核方式课程结束采用闭卷考试。9、课外自学要求作物裁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农学实践课及生产实习的管理。结合课堂教学,课外由学生自学阅读推荐的教材并在网上查阅资料。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eaching Syllabus of Principle of Crop Cultivation System 课程代码:0927520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作物栽培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能有效地 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 的为“三农”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2) 掌握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和要求;(3)掌握主要作物的栽培原理和措施。从而提高 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适用专业:植保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4、 学时与学分 学时:54 学分:3 5、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气象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1] 王荣栋,尹经章主编。《作物栽培学》.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6 [2] 王荣栋主编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7 [3] 山东农学院主编 《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7 [4] 湖南农学院主编 《作物栽培实验指导》.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0 [5] 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农业推广学》.汤锦如主编,.北 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 [6] 马富裕,严以绥主编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 社,2002.6 7、 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 本课程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学生亲自种植实践教学田、农业生 产实习相结合。讲课过程中通过观看录象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全面 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采用闭卷考试。 9、课外自学要求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农学实 践课及生产实习的管理。结合课堂教学,课外由学生自学阅读推荐的教材并在网上查阅资料。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为“三农”服务。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作物裁培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课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合计学时章次内容学时分配学时分配8-概论8二10小麦2126三28玉米四棉花12214五426甜菜六油料426441054合计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论阐明本学科的性质、任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科发展趋势。了解作物生产的实质和特点,了解我国作物生产概况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了解农作物起源、分类方法和我国农作物种植业的区划,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了解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精准农业的概念、内涵及新疆实施精准农业的条件和必要性。第二章小麦(附大麦)主要讲授小麦裁培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小麦的阶段发育理论、种子萌发及其内外条件,根、叶、茎、分藥、穗等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和提高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了解冬、春小麦生产概况,掌握小麦产量形成的特点及冬、春麦的栽培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大麦生长发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第三章玉米主要讲授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玉米的类型及分布、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玉米栽培的主要技术,包括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复种及套种技术、特用玉米栽培要点等。第四章棉花主要讲授棉花生产的重要意义,棉花栽培的生物学特性,突出花、铃、纤维发育特点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讲授覆膜棉由生态因子变化特点及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棉花覆膜栽培大田管理。介绍新疆长绒棉生产及栽培技术要点。讲授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发展动态,包括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宽膜植棉技术、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和机采棉技术等,第五章甜菜
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作物栽培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的 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课 程 课 堂 教 学 实 验 教 学 合计学时 章次 内 容 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一 概论 8 8 二 小麦 10 2 12 三 玉米 6 2 8 四 棉花 12 2 14 五 甜菜 4 2 6 六 油料 4 2 6 合 计 44 10 54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章 概论 阐明本学科的性质、任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科发展趋势。了解作物 生产的实质和特点,了解我国作物生产概况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了解农作物起源、分 类方法和我国农作物种植业的区划,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了解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精准农业的概念、内涵及 新疆实施精准农业的条件和必要性。 第二章 小麦(附大麦) 主要讲授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小麦的阶段发育理论、种子萌发及其内外条件, 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和提高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了解冬、春小麦 生产概况,掌握小麦产量形成的特点及冬、春麦的栽培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大麦生长发育 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第三章 玉米 主要讲授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玉米的类型及分布、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与环境条 件的关系,掌握玉米栽培的主要技术,包括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复种及套种技术、 特用玉米栽培要点等。 第四章 棉花 主要讲授棉花生产的重要意义,棉花栽培的生物学特性,突出花、铃、纤维发育特点与 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讲授覆膜棉田生态因子变化特点及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棉 花覆膜栽培大田管理。介绍新疆长绒棉生产及栽培技术要点。讲授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发展动 态,包括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宽膜植棉技术、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和机采棉技术等。 第五章 甜菜

主要讲述甜菜生产概况、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途径,了解甜菜母根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讲授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采种技术等。第六章油料作物主要讲授油料作物的生产概况和种类、重点介绍油菜、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的类型及分布,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讲授油菜、向日葵等高产、优质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内容为(1)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2)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3)环境条件对器官建成的影响及调控技术(4)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原理和方法。课程内容以作物器官形成为主线,重点讲授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裁培原理和技术措施。本课程教学难点为:作物器官建成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大纲制定者:作物栽培教研室大纲审定者:农学系大纲批准者:农学院二00六年十一月
主要讲述甜菜生产概况、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途径,了解 甜菜母根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讲授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采种技术等。 第六章 油料作物 主要讲授油料作物的生产概况和种类、重点介绍油菜、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的类型及分布、 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讲授油菜、向日葵等高产、优质栽培 的主要技术要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内容为:(1)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 (2)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3)环境条 件对器官建成的影响及调控技术;(4)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原理和方法。课程内容以作物器 官形成为主线,重点讲授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栽培原理和技术措施。 本课程教学难点为:作物器官建成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 大纲制定者:作物栽培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农学系 大纲批准者:农学院 二 00 六年十一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农学).doc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石河子大学:刘建国).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作物布局.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资源辩识与耕作制度.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间、混、套作.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双语教学 The Evolvemental history, present state and Perspective of Farming system.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复种.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轮作与连作.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农田养护 Conservation of crop land.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土壤耕作 Soil Tillage.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ppt
- 《耕作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耕作制度发展与趋势展望.ppt
- 《耕作学》课程课程习题集(含参考答案).doc
- 《耕作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刘建国).doc
- 《耕作学》课程考试大纲 Testing Principle Farming System.pdf
-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Farming System(农学专业).docx
-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气候与农业气候.ppt
-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大气.ppt
-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天气及农业气象灾害.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高产生理学教案(一).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高产生理学教案(二).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通论教案(一).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五).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高产生理学教案(三).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通论教案(二).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四).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概论教案.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一).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二).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三).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经济作物教案.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LI-3100C台式叶面积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FMS-2便携式调制荧光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恒态气孔计.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土壤-植物水势速测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植物冠层分析系统(Sunscan).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十 稻米外观品质测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