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十 稻米外观品质测定

实验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福
实验 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自的一、目的学习稻米品质的鉴定方法以及评定一些稻米的品质;了解稻米外观品质的要求,掌握评定稻米外观品质的要点上#日亭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一、目的 学习稻米品质的鉴定方法以及评定一些稻 米的品质;了解稻米外观品质的要求,掌握评定 稻米外观品质的要点。 一、目的

内容说明二、内容说明稻米品质主要包括碾米品质、米粒外观品质及蒸煮和食味品质。本实验主要学习稻米品质的测定,稻米品质主要决定于米的外观、食用味道及营养价值方面的综合表现。稻米的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首先接触到的是米的外观品质稻米的外观品质,决定于糙米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米粒重量(千粒重)等组成,是稻米商品交易上的主要依据:所以文叫稻米的商品品质或稻米的市场品质。中#日吃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二、内容说明 稻米品质主要包括碾米品质、米粒外观品质及蒸煮和食 味品质。本实验主要学习稻米品质的测定,稻米品质主要决 定于米的外观、食用味道及营养价值方面的综合表现。稻米 的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首先接触到的是米的外观品质。 稻米的外观品质,决定于糙米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 米粒重量(千粒重)等组成,是稻米商品交易上的主要依据, 所以又叫稻米的商品品质或稻米的市场品质。 二、内容说明

内容说明(一)米粒的长度和形状米粒长度是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米粒形状通常用整粒精米长度与宽度比值表示。一般稻米品种宽度变幅不大,米粒形状基本上由米粒长度来决定。不同消费者对米粒大小和形状的要求各有偏爱,因此,米粒长短和形状被作为稻米分级标准之一。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将稻谷按不同的粒型分为超长粒稻、长粒稻、中粒稻和短粒稻(见下表2)卡#日亭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一)米粒的长度和形状 米粒长度是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米粒形状通常用整 粒精米长度与宽度比值表示。一般稻米品种宽度变幅不大, 米粒形状基本上由米粒长度来决定。不同消费者对米粒大 小和形状的要求各有偏爱,因此,米粒长短和形状被作为 稻米分级标准之一。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 将稻谷按不同 的粒型分为超长粒稻、长粒稻、中粒稻和短粒稻(见下表2) 二、内容说明

内容说明国际水稻研究所对稻谷类型的划分代号分类级别长宽比级别粒长(mm)千粒重11EL超长粒稻>7.5L33长粒稻>3.015~206.61~7.5M55中粒稻5.51~6.62.1~3.017~24S77<2.1短粒稻≤5.520~24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食日中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国际水稻研究所对稻谷类型的划分 分类 代号 粒长(mm) 级别 长宽比 级别 千粒重 超长粒稻 长粒稻 中粒稻 短粒稻 EL L M S >7. 5 6. 61~7. 5 5. 51~6. 6 ≤5. 5 1 3 5 7 — >3. 0 2. 1~3. 0 < 2. 1 1 3 5 7 — 15~20 17~24 20~24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二、内容说明

内容说明二)天稻米的垩白质垩白是米粒胚中不透明、疏松的白色部分。稻米胚乳是白于淀粉和蛋白质颗粒填充疏松,颗粒间空气使光线不能在胚乳中直线通过而产生折射,使胚乳出现白色。垩白所处部位不司:可将其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就一般情况而言,腹白、心白居多,背白少见。国际水稻所将垩白大小分成4类,即:无垩白、小垩白(20%)根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情况,常用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两个项自评价。凡是垩白率高、垩白大的稻米品质就差。反之,无垩白、米粒透明和垩白粒率少而半透明的稻米品质优良。具有平白的稻米,加工易于破碎,故垩白质是碎米率高低重要因素之垩白部分愈大,对食味品质影响愈严重,从而影响稻米价格。口业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二)稻米的垩白质 垩白是米粒胚中不透明、疏松的白色部分。稻米胚乳是 由于淀粉和蛋白质颗粒填充疏松,颗粒间空气使光线不能在胚 乳中直线通过而产生折射,使胚乳出现白色。垩白所处部位不 同: 可将其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就一般情况而言, 腹白、心 白居多, 背白少见。国际水稻所将垩白大小分成4 类, 即: 无垩 白、小垩白( 20%) 根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情况,常用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两个项 目评价。凡是垩白率高、垩白大的稻米品质就差。反之,无垩 白、米粒透明和垩白粒率少而半透明的稻米品质优良。具有垩 白的稻米,加工易于破碎,故垩白质是碎米率高低重要因素之 一。垩白部分愈大,对食味品质影响愈严重,从而影响稻米价 格。 二、内容说明

内容说明稻米按垩白质的分级等级5109无少于10大于2010~20垩白质面积(%)王透明度和光泽透明度和光泽是稻米胚乳的透明程度和有无光泽,是决定稻米外观的品质之食口#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稻米按垩白质的分级 等级 0 1 5 9 垩白质面积 (%) 无 少于10 10 ~20 大于20 (三)透明度和光泽 透明度和光泽是稻米胚乳的透明程度和有无光泽,是 决定稻米外观的品质之一 二、内容说明

材料用具三、材料用具不同米质稻品种稻米4~5个,游标卡尺、镊子、培养皿、刀片等。培养皿标号稻米名称依次是:1长粒香米2东北大米3伊犁大米4糯米日享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三、材料用具 不同米质粳稻品种稻米4 ~5个,游标卡尺、镊子、 培养皿、刀片等。培养皿标号稻米名称依次是: 1长粒香米 2东北大米 3伊犁大米 4糯米 三、材料用具

四、方法与步骥四、方法与步骤粒型的测定随机取各品种稻米10粒,测定长度与宽度。长度为稻米两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宽度是米粒的最宽处距离。测量应将10粒米按测量的方向紧密排好,测定其总长度,总宽度,后进行平均,即长、宽测量结果,然后计算长宽比:长/宽=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重复测定一次,求两次测定的长宽比平均值,两次相差不大于0.1。日享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四、方法与步骤 (一)粒型的测定 随机取各品种稻米10粒,测定长度与宽度。长度为稻 米两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宽度是米粒的最宽处距离。测量 应将10粒米按测量的方向紧密排好,测定其总长度,总宽 度,后进行平均,即长、宽测量结果,然后计算长宽比: 长/宽=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 重复测定一次,求两次测定的长宽比平均值,两次相 差不大于0.1。 四、方法与步骤

四、方法与步骤(二)透明度和光泽随机取各品种稻米10粒,用刀片横切后观测其部面,据透明度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透明玻璃质、无垩白、亮晶透明半透明半玻璃质、有少量垩白、禾稍有透明光泽不透明粉质、垩白较大、无透明光泽卡#日享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二)透明度和光泽 随机取各品种稻米10粒,用刀片横切后观测其剖面, 据透明度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透 明 玻璃质、无垩白、亮晶透明 半透明 半玻璃质、有少量垩白、稍有透明光泽 不透明 粉质、垩白较大、无透明光泽 四、方法与步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植物冠层分析系统(Sunscan).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土壤-植物水势速测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恒态气孔计.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FMS-2便携式调制荧光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LI-3100C台式叶面积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经济作物教案.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三).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二).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一).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概论教案.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四).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通论教案(二).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高产生理学教案(三).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教案(五).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栽培学通论教案(一).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高产生理学教案(二).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作物高产生理学教案(一).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学教学大纲(植保、资环).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七 棉花测产.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九 甜菜形态结构观察及块根含糖量测定.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五 水稻种子发芽特征观察.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八 油菜的形态特征观察及经济性状分析.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六 棉花的形态观察及四个栽培棉种识别.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四 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2/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四 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1/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三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2/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植保).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农学).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二 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的形态特征观察及亚种的识别.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三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1/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专题)Topic on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Crop Cultivation Physiology and Research Techniqu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农学实践基础)Agronomy Practi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高产生理学综合实验大纲).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农学实践基础)Principle of Basis on Agronomy Practi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研究法综合实验大纲).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双语教学大纲).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