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七 棉花测产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48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七 棉花测产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棉花测产

实验 棉花测产

一、目的掌握测产的方法了解不同产量结构特点,分析增、减产原因总结丰产原因

一、目的 ◼ 掌握测产的方法 ◼ 了解不同产量结构特点,分析增、减产原因 ◼ 总结丰产原因

二、材料及用具■钢卷尺、天平、皮尺、小轧花机,计数器

二、材料及用具 ◼ 钢卷尺、天平、皮尺、小轧花机,计数器

三、方法与步骤测产一般在8月下旬及9月初进行,为了保证测产的准确性,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一)确定合适的样点数、样点面积、样点分布1样点数据棉田大小,棉株长势而定,面积小,长势均匀可少取,反之多取。2样点面积保证一定数量棉株,又不使工作量过大为原则,一般一个样点面积为33.33m2(半分地)(1)计算平均行距量取21行间垂直距离在除以20即可得到行距

三、方法与步骤 测产一般在8月下旬及9月初进行,为了保证测产的准确 性,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确定合适的样点数、样点面积、样点分布 1样点数 据棉田大小,棉株长势而定,面积小,长势均匀可少取, 反之多取。 2样点面积 保证一定数量棉株,又不使工作量过大为原则,一般一 个样点面积为33.33m2(半分地) (1)计算平均行距 量取21行间垂直距离在除以20即可得到行 距

膜闯距棉田示意图一宽行距窄行距63膜宽膜宽备注:由于棉田采用宽窄行种植,因此测量棉田棉株行距必须兼顾宽窄行距离的平均值,应该是等宽窄行数行距的平均值因此选取株行必须是大于等于3的奇数。通用公式平均行距=L/(N-1)(L一N行棉株间的距离:N一大于等于3的奇数值)

棉田示意图 备注:由于棉田采用宽窄行种植,因此测量棉田棉株行距必须 兼顾宽窄行距离的平均值,应该是等宽窄行数行距的平均值。 因此选取株行必须是大于等于3的奇数。通用公式: 平均行距=L/(N-1) (L—N行棉株间的距离;N—大于等于3 的奇数值) 膜宽 膜宽 膜 间 距 窄 行 距 宽行距 1 3 5 7

(2)确定样点长度666.7:平均行距:20-8(一播幅4膜8行)在实际应用中,为减少田间工作量,一般采取下面计算方法:样点长=666.7一平均行距100一2(2代表双行)3点的分布要求覆盖面大,分布均匀,能代表植株生育状况。生产上一般采用对角线法。例如:(1)各点等距离分布在两条对角线上,离低头最近点距离应该为两点距离的一半(2)对角线布点是在地块作物生长整齐的前提上采用

(2)确定样点长度 666.7÷平均行距÷20 ÷8(一播幅4膜8行) 在实际应用中,为减少田间工作量,一般采取下面计 算方法: 样点长=666.7 ÷平均行距÷100 ÷2(2代表双行) 3点的分布 要求覆盖面大,分布均匀,能代表植株生育状况。生 产上一般采用对角线法。例如: (1)各点等距离分布在两条对角线上,离低头最近点距离 应该为两点距离的一半。 (2)对角线布点是在地块作物生长整齐的前提上采用

(二)准确查株、数桃1准确数计测点面积内的所有植株,包括无效株,可按行统计填入表5-132准确数计总桃数(1)数计组成产量的有效铃,包括吐絮铃、大铃(直径大于3cm以上)填入表5-13:小铃、烂铃、干桃,僵瓣铃不计入内。(2)用计数器准确计数(三)铃重、衣分6g1铃重(籽棉重)40%2衣分

(二)准确查株、数桃 1准确数计测点面积内的所有植株,包括无效株,可按行统计, 填入表5-13 2准确数计总桃数 (1)数计组成产量的有效铃,包括吐絮铃、大铃(直径大于 3cm以上)填入表5-13;小铃、烂铃、干桃,僵瓣铃不计 入内。 (2)用计数器准确计数 (三)铃重、衣分 1铃重(籽棉重) 6g 2衣分 40%

(四)理论产量计算将各点面积所测的总铃数,折合hm2总铃数,再与实测的平均单铃籽棉重,衣分相乘,计算单位面积皮棉理论产量,公式如下:理论产量=每hm?总铃数×平均单铃籽棉棉重×衣分测产是否准确,应该以实收产量对照,理论产量与实收产量误差不超过5%

(四)理论产量计算 将各点面积所测的总铃数,折合hm2总铃数,再与实 测的平均单铃籽棉重,衣分相乘,计算单位面积皮棉理论 产量,公式如下: 理论产量=每hm2总铃数×平均单铃籽棉棉重×衣分 测产是否准确,应该以实收产量对照,理论产量与 实收产量误差不超过5%

四、作业(一)棉花估产调查中,引起误差的因素是哪些?如何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二)填写表5-13、5-14、5-15相关项目(三)根据经济性状调查结果,对所调查棉田生产状况和栽培管理作出简要评述

四、作业 (一)棉花估产调查中,引起误差的因素是哪些? 如何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 (二)填写表5-13、5-14、5-15相关项目; (三)根据经济性状调查结果,对所调查棉田生产 状况和栽培管理作出简要评述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