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农学实践基础)Principle of Basis on Agronomy Practice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实践基础》教学大纲Principle of Basis on Agronomy Practice作物栽培学教研室编二00三年六月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农学实践基础》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Basis on Agronomy Practice 作物栽培学教研室编 二 00 三年六月

《农学实践基础》教学大纲PrincipleofBasison AgronomyPractice课程编号:0927430开课学期:第4学期课内总学时:50学时(讲课10学时,实验40学时)课外总学时:50学时实习周(天)数:学分:1.5一、教学对象农学专业本科汉(民)族班二、教学目的课程名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主要农作物从播前准备、田间管理到测产收获,整个生产全过程环节的农事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要点;(2)掌握主要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器官分化和生长发育的规律;(3)掌握主要作物发育阶段干制和浸制标本的制作,为本专业标本室充实教学材料。三、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掌握农事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如整地标准、播期的选择、肥水运筹、田管各个环节的生产过程);掌握主要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形态特征识别和相应的田管栽培措施;制成1~2种作物不同生育期作物标本(浸制、干制、照片、录象等)。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具备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气象、植物保护和农田水利等专业基础课和有关多方面的知识,学习时一定要融会贯通,动手动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四、教学内容:1、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播前准备以农业生产的过程为线索,首先进行王地规划、作物种类的布局;播前土壤质地的观察、耕翻、整地;各种作物种子的准备、种子发芽试验和种子的处理。第二章播种技术根据各种作物种子萌发时对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水分、02等)要求不同,将作2
2 《农学实践基础》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Basis on Agronomy Practice 课程编号: 0927430 开课学期:第 4 学期 课内总学时: 50 学时 (讲课 10 学时,实验 40 学时) 课外总学时: 50 学时 实习周(天)数: 学 分: 1.5 一、教学对象 农学专业本科汉(民)族班 二、教学目的课程名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主要农作物从播前准备、田间管理到测产收获, 整个生产全过程环节的农事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要点;(2)掌握主要作物生长发育阶 段的形态特征、器官分化和生长发育的规律;(3)掌握主要作物发育阶段干制和浸制标 本的制作,为本专业标本室充实教学材料。 三、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掌握农事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如整地标准、播期的选择、 肥水运筹、田管各个环节的生产过程);掌握主要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形态特征识别和 相应的田管栽培措施;制成 1~2 种作物不同生育期作物标本(浸制、干制、照片、录象 等) 。 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具备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气象、植物 保护和农田水利等专业基础课和有关多方面的知识,学习时一定要融会贯通,动手动脑,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 四、教学内容: 1、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章 播前准备 以农业生产的过程为线索,首先进行土地规划、作物种类的布局;播前土壤质地的 观察、耕翻、整地;各种作物种子的准备、种子发芽试验和种子的处理。 第二章 播种技术 根据各种作物种子萌发时对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水分、O2 等)要求不同,将作

物分为早播作物(适于3月中下旬播种的作物,如禾谷类、油菜、甜菜等)、中耕作物(适于4月上中旬播种的作物,如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和晚播作物(适于4月中下旬播种的作物,如豆类、薯类、向日葵等),学习不同作物播种技术(如株行距配置,种芋、种薯切削、摆放、甜菜母根移栽等),掌握播种质量要求。第三章田间管理学习不同作物的苗期管理技术,包括出苗情况观察、查苗、补种(补苗)、苗期基本苗调查、苗期中耕、锄草、肥水管理等。学习不同作物生育期田间管理技术要领,包括田间诊断技术,施肥、灌水技术、化学调控、病虫诊断及防治技术等。第四章形态识别学习新疆主要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十余种不同生育阶段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形态的观察,识别它们不同种属及类型间的差别。第五章标本制作根据教学计划,学习制作新疆主要作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干制或浸制标本1~2份,掌握制作标本的方法和技术要领。阶段性地录制或摄制作物形态画面和图片,为本专业标本室建设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基础材料。第六章收获测产学习新疆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油料、豆类、甜菜等)产量结构因子调查方法:掌握作物实地测产主要几种方法;学习各种作物的收获方法和收获技术,了解农产品的基本贮藏技术。2、学时分配《农学实践基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章次内容课堂教学实验合计学时二246播前准备二268播种技术三88田间管理四1010形态识别五448标本制作六2610收获测产104050合计3
3 物分为早播作物(适于 3 月中下旬播种的作物,如禾谷类、油菜、甜菜等)、中耕作物 (适于 4 月上中旬播种的作物,如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和晚播作物(适于 4 月 中下旬播种的作物,如豆类、薯类、向日葵等),学习不同作物播种技术( 如株行距配 置,种芋、种薯切削、摆放、甜菜母根移栽等),掌握播种质量要求。 第三章 田间管理 学习不同作物的苗期管理技术,包括出苗情况观察、查苗、补种(补苗)、苗期基本 苗调查、苗期中耕、锄草、肥水管理等。学习不同作物生育期田间管理技术要领,包括 田间诊断技术,施肥、灌水技术、化学调控、病虫诊断及防治技术等。 第四章 形态识别 学习新疆主要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十余种不同生育阶段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形态的观察,识别它们不同种属及类型间的差别。 第五章 标本制作 根据教学计划,学习制作新疆主要作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干制或浸制标本 1~2 份, 掌握制作标本的方法和技术要领。阶段性地录制或摄制作物形态画面和图片,为本专业 标本室建设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基础材料。 第六章 收获测产 学习新疆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油料、豆类、甜菜等)产量结构因子调查方 法;掌握作物实地测产主要几种方法;学习各种作物的收获方法和收获技术,了解农产 品的基本贮藏技术。 2、学时分配 《农学实践基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 次 内 容 课 堂 教 学 实验 合计学时 一 播前准备 2 4 6 二 播种技术 2 6 8 三 田间管理 8 8 四 形态识别 10 10 五 标本制作 4 4 8 六 收获测产 2 6 10 合 计 10 40 50

注:课外学时50学时3、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为:(1)学习田间操作基本技能;(2)主要农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形态识别:(3)主要农作物干制或浸制标本制作及保存。(4)课程内容以作物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讲授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产量形成的栽培原理和技术措施。作物器官建成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是本课程讲授的难点。4、采用的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种植实践教学标本田。授课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亲手制作教学标本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实践知识的感性认识,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五、需要注意的问题:1、由于本课程的内容是以农事操作为主线,因此,授课内容安排也应因时、因地,以不误农时为原则,上课时间、内容较灵活。2、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但某些作物的成熟收获(棉花)延续到第五学期,因此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在第五学期进行。六、测试内容与方式:平时考勤、劳动态度占总成绩10%:实践基本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测试成绩占总成绩40%;田间调查报告、阶段性小结、开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王荣栋,尹经章主编作物栽培学.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62.王荣栋主编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73.山东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农业出版社.1980.74.南京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学(南方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5.湖南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实验指导.农业出版社.1988.106.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主编中国棉花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大纲制定者:作物裁培教研室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二00三年六月4
4 注:课外学时 50 学时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为:(1)学习田间操作基本技能;(2)主要农作物不同发育 阶段形态识别;(3)主要农作物干制或浸制标本制作及保存。 (4)课程内容以作物生产 过程为主线,重点讲授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产量形成的栽培原理和技术措施。作物器官 建成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是本课程讲授的难点。 4、采用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农业生产的每个 环节,种植实践教学标本田。授课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亲手制作教学标本等教学手 段,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实践知识的感性认识,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锻炼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本课程的内容是以农事操作为主线,因此,授课内容安排也应因时、因地, 以不误农时为原则,上课时间、内容较灵活。 2、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但某些作物的成熟收获(棉花)延续到第五学期,因此 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在第五学期进行。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平时考勤、劳动态度占总成绩 10%;实践基本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测试成绩占总成 绩 40%;田间调查报告、阶段性小结、开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50%。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王荣栋,尹经章主编 作物栽培学.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6 2. 王荣栋主编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7 3. 山东农学院主编 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农业出版社.1980.7 4. 南京农学院主编 作物栽培学(南方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 5.湖南农学院主编 作物栽培实验指导.农业出版社.1988.10 6.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主编 中国棉花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大纲制定者:作物栽培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二 00 三年六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高产生理学综合实验大纲).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农学实践基础)Agronomy Practi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Crop Cultivation Physiology and Research Techniqu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专题)Topic on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三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1/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二 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的形态特征观察及亚种的识别.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农学).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植保).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三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2/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四 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1/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四 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2/2.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六 棉花的形态观察及四个栽培棉种识别.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八 油菜的形态特征观察及经济性状分析.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五 水稻种子发芽特征观察.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九 甜菜形态结构观察及块根含糖量测定.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七 棉花测产.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实验十 稻米外观品质测定.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数字植物冠层分析系统(Sunscan).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土壤-植物水势速测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仪.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研究法综合实验大纲).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双语教学大纲).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Wheat growth and management.doc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油菜栽培.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加工番茄栽培技术.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甜菜栽培.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大豆栽培.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水稻栽培.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向日葵栽培.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棉花栽培.ppt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小麦栽培.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玉米栽培.pdf
-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概论.ppt
-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al Entomology.pdf
- 《农业昆虫学》课程考试大纲 Agricultural Entomology.pdf
- 《农业昆虫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张建萍).doc
- 《农业昆虫学》课程各章习题集(无答案).doc
- 《农业昆虫学》课程作业试题库(无答案).doc
-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二个实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