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3讲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信号与系统第二十三讲第三章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第1页
第 1 页 信号与系统 第二十三讲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思考题R1++C1v2(t)C2v1(t)R2写出电压转移函数H(S)=V,(S)/V,(S)在S平面示出H(S零、极点分布,指出是否全通网络。在网络参数满足什么条件下能构成全通网络。第2页
第 2 页 写出电压转移函数H(S)=V2(S)/V1(S)在S平面 示出H(S)零、极点分布,指出是否全通网络。在 网络参数满足什么条件下能构成全通网络。 思考题

R1V2 (S) =Va(S) -V (S)AOC+X1V(S)V(S)=sc1XV2 (s)SC2V1 (S)1SCR +XXrSCI00BR2V(S)×R2Vβ(S) =画出S域框图12R2十2、求系统函数SC23、画出零极点图1S2V2(S)R,C,R,C2H(S)=1V(S)(S)(S +十R,CR,Cl第3页
第 3 页 V2(S)=VA(S)-VB(S) 1 1 1 1 ( ) 1 V ( ) 1 A V S S SC R SC 1 2 2 2 ( ) V ( ) 1 B V S S R R SC 2 2 1 1 2 2 1 1 1 2 2 1 ( ) ( ) ( ) 1 1 ( )( ) S V S R C R C H S V S S S R C R C 1、画出S域框图 2、求系统函数 3、画出零极点图

1S2V(S)R,C,R,CH(S)1V(S)(S)(S.科.RCR,C24、网络参数满足什么条件下能构成全通网络?全通网络:333页极点位于左半开平面,零点位于右半开平面,且所有的零点与极点为一一镜像对称于jQ轴的系统函数。个joR,C,=R2C2QX.CR1C1R1C1第4页
第 4 页 2 2 1 1 2 2 1 1 1 2 2 1 ( ) ( ) ( ) 1 1 ( )( ) S V S R C R C H S V S S S R C R C 全通网络: 333页 极点位于左半开平面,零点位于右半开平 面,且所有的零点与极点为一一镜像对称于jw 轴的系统函数。 4、网络参数满足什么条件下能构成全通网络? R1C1=R2C2

第三章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问题:1、什么是差分方程?2、如何求差分方程的经典解?3、如何求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4、如何求卷积和?第5页
第 5 页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问题: 1、什么是差分方程? 2、如何求差分方程的经典解? 3、如何求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 4、如何求卷积和?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建立线性差分方程并求出响应与激励关系。时域分析法::序列的变量-k-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系统描述卷积和卷积积分变换域(傅氏、s)变换域(离散傅氏、z)分析方法系统函数系统函数第6页
第 6 页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时域分析法:序列的变量-k 建立线性差分方程并求出响应与激励关系。 连续系统 离散系统 微分方程 差分方程 卷积积分 卷积和 变换域(傅氏、s) 变换域(离散傅氏、z) 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 系统描述 分析方法

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一、f(k)f(k) k = 0,±1,±2,.单边序列:k≥O;kOf(k)-1双边序列:- ≤k≤ 0;…k0f(k)1有限长序列:k≤k≤kzV0kk2k第7页
第 7 页 O f (k) k O f (k) k O f (k) 1 k k 2 k 双边序列: k ; 单边序列:k 0; 有限长序列:k1 k k2 ; 一、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 f k k 0,1,2,

2k,k≥0f(k)=试写出其序列形式并画出波形0,k<0解答f(k) =3...,0,0, 1 ,2,4,8,...序列形式:k=0kX211122k01-1第8页
第 8 页 0, 0 2 , 0 ( ) k k f k k 试写出其序列形式并画出波形。 波形: ( ) ,0,0, 1 ,2,4,8, k 0 f k 序列形式: 2 1 1 2 k f k 1 2 4 O

离散信号的运算二.y(k) = fi(k)+ f2(k)相加:1.2.相乘:f(k) = fi(k). f2(k)中乘系数:y(k)=af(k)3.右移位4.移位:y(k) = f(k-m)左移位y(k) = f(k+m)←f(k)f(k-1)f(o)f(o)f-1f(1)f(1)f(-1)f(3)32131k2k4f(2)f(2)第9页
第 9 页 二.离散信号的运算 1.相加: 2.相乘: 3.乘系数: y(k) f 1(k) f 2(k) f (k) f 1(k) f 2(k) y(k) af (k) 左移位 右移位 ( ) ( ) ( ) ( ) y k f k m y k f k m 4.移位:

5. 反转: y(k)= f(-k)6. 差分:前向差分:△f(k)= f(k+l)-f(k)后向差分: △f(k)= f(k)-f(k-1)87. 累加:Zf(k)y(k) =k=-88.尺度变换(压缩、扩展):f(k)→f(ak),或f(k)→(Iα|>1第10页
第 10 页 y(k) f (k) ( ) ( ) ( 1) ( ) ( 1) ( ) f k f k f k f k f k f k 后向差分: 前向差分: k y(k) f (k) 5.反转: 6.差分: 7.累加: 8.尺度变换(压缩、扩展): | | 1 , a a k f k f a k 或 f k f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2讲 §7.4 系统的结构 §8.1 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1讲 §7.3 信号流图 §7.4 系统的结构.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0讲 7.3 信号流图.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9讲 §7.1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7.2 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8讲 期中复习.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7讲 §5.4 复频域分析.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6讲 §5.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5.3 拉普拉斯逆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5讲 §4.9 取样定理 §5.1 拉普拉斯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4讲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9 取样定理.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9 取样定理.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7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4.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 §4.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9讲 §4.2 傅里叶级数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8讲 §4.2 傅里叶级数.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7讲 §2.3 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讲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2.3 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讲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讲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3讲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1.5 系统的描述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4讲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3.2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5讲 §3.2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 §3.3 卷积和.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6讲 §3.3 卷积和 §6.1 z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7讲 §6.2 z变换的性质.pdf
-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践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共七个实验).pdf
- 东南大学:《电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Laboratory(实验课程类).pdf
-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74151数据手册(CD74HCT151).pdf
-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Standard-Logic Data Sheets.pdf
-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Quartus II简明操作指南.doc
-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课程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Series course experiment of electrician & electronics(实验课程类).pdf
- 东南大学:《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of electronic technique(实验课程类).pdf
- 东南大学:《单片机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practice.pdf
- 东南大学:《电子线路(高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pdf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0 绪论.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第一章 直流电路(上)§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1.3 电路基本元件 §1.4 基尔霍夫定律.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第一章 直流电路(下)§1.6 叠加定理 §1.7 等效电源定理.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第二章 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上)§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3 电阻、电感和电容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下)§3.5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6 交流电路的功率 §3.7 谐振电路 §3.8 三相电路.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第四章 半导体器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