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讲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信号与系统第四讲$1.6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2.1LTI连续系统的响应第王哥
第 1 页 第 1 页 信号与系统 第四讲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思考题1积分等于~ (t? + 2)[8'(t -1)+8(t -1)]dtJ-8C. 3A. 0B. 1D. 5t-试画出f(2-的波形。2已知f(t)波形,300-
第 2 页 第 2 页 思考题 1 积分等于_ - 2 (t 2)[ '(t 1) (t 1)]dt A.0 B.1 C.3 D.5 2 已知f(t)波形,试画出f(2- )的波形。 3 t

框图转换为数学模型例2:已知框图,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4x'(t)x"(t)x(t)y(t)f(t)设辅助变量x(t)如图x"(t)=f(t)-2x'(t)-3x(t),即x"(t)+2x'(t)+3x(t)=f(ty(t) = 4x'(t)+ 3x(t)y"(t) + 2y'(t) + 3y(t) = 4f'(t)+ 3f(t)第多哥
第 3 页 第 3 页 例2:已知框图,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 y(t) ∑ ∫ ∫ 3 ∑ 4 2 3 f (t) 设辅助变量x(t)如图 x(t) x”(t) x’(t) x”(t)=f(t)–2x’(t)–3x(t),即x”(t)+2x’(t)+3x(t)=f(t) y(t) = 4x’(t)+ 3x(t) y”(t) + 2y’(t) + 3y(t) = 4f’(t)+ 3f(t) 框图转换为数学模型

已知框图,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b)(n)(n-i)(t)x(t)X(t)X+→+x(t)-ZZoObof(t)y(t)+aoyn (t)+an-1yn-1 (t)+...+a,y1 (t)+aoy (t) =bn-1fn-1 (t) +...+b,f1 (t)+bof (t)第4员
第 4 页 第 4 页 已知框图,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 y n(t)+an-1y n-1(t)+.+a1y 1(t)+a0y(t)= bn-1f n-1(t)+.+b1f 1(t)+b0f(t)

由框图写差分方程例3:已知框图,写出系统的差分方程。CKckEoJ(k)f(k)解:设辅助变量x(k)如图x(k)=f(k)-2x(k-1)-3x(k-2)即x(k)+2x (k-1) +3x (k-2)=f (k)y (k)=4x (k-1) +5x (k-2)消去x(k),得y(k) +2y (k-1)+3y (k-2)=4f (k-1) +5f (k-2)第5贵
第 5 页 第 5 页 由框图写差分方程 例3:已知框图,写出系统的差分方程。 y(k) ∑ D D 5 ∑ 4 2 3 f (k) 解:设辅助变量x(k)如图 x(k) x(k-1) x(k-2) 即 x(k)+2x(k-1)+3x(k-2)=f(k) y(k)=4x(k-1)+5x(k-2) 消去x(k) ,得 y(k)+2y(k-1)+3y(k-2)=4f(k-1)+5f(k-2) x(k)=f(k)–2x(k-1)–3x(k-2)

二、 系统的分类连续时变即时线性离散动态时不变非线性可逆稳定因果不可逆非因果非稳定第贵
第 6 页 第 6 页 二、系统的分类 连续 离散 即时 动态 线性 非线性 时变 时不变 可逆 不可逆 稳定 非稳定 因果 非因果

系统y1(.)f1()>1.线性系统y2(:f2(-)>可加性满足齐次性af1 () +bf2() →ay1 ()+by2()齐次性:f() →y()af() →ay()可加性:f1(0-→y1(0f1 () +f2() -→y1 ()+y2()1f2 () →y2()系统> ay1 ()+by2()af1 ()+bf2()>第了哥
第 7 页 第 7 页 1. 线性 满足齐次性、可加性 可加性: 齐次性: f(·) →y(·) af(·)→ay(·) f1(·)→y1(·) f2(·)→y2(·) f1(·)+f2(·)→y1(·)+y2(·) af1(·)+bf2(·)→ay1(·)+by2(·)

动态线性系统应满足的条件动态系统响应与激励f()有关,与系统初始状态x(O)也有关,初始状态称“内部激励.+→y(t)f ()x (0)满足3个条件:可分解性y()=y,;(0) +yzs(0)零状态线性afi(t)+bf(t)-→ayzsi(t)+byzs2(t)零输入线性ax,(O) +bx2(O)→ayzi(t)+byzi2(t)第贵
第 8 页 第 8 页 动态线性系统应满足的条件 动态系统响应与激励f (·)有关,与系统初始 状态x(0)也有关, 初始状态称“内部激励” 。 可分解性 零状态线性 零输入线性 满足3个条件: y(·)=yzi(·)+yzs(·) af1 (t)+bf2 (t)→ayzs1(t)+byzs2(t) ax1 (0) +bx2 (0)→ayzi1(t)+byzi2(t)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1)y(t)=3x(O)+2f(t) +x(O) f(t)+1(2)y(t)=2x(0)+I f(t) I f(t)-→y (t)x (O)解:(1)yzs(t)=2f(t)+1, y,; (t)=3x(0)+1显然,(t) ≠ zs(t) + zi(t)不满足可分解性,故为非线性(2)yzs(t)=|f(t) I, yz;(t)=2x(0)y(t)=yzs(t)+yzi(t)满足可分解性 af(t)→ayzs (t)假设为线性系统根据表达式变换ayzs(t)≠laf(t)不满足零状态线性,故为非线性系统第9贵
第 9 页 第 9 页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 (1) y(t)=3x(0)+2f(t)+x(0)f(t)+1 (2) y(t)=2x(0)+|f(t)| 解:(1)yzs(t)=2f(t)+1,yzi(t)=3x(0)+1 显然, y (t) ≠ yzs(t) + yzi(t) 不满足可分解性,故为非线性 (2)yzs(t)=|f(t)|,yzi(t)=2x(0) y(t)=yzs(t)+yzi(t) 满足可分解性; 假设为线性系统 af(t)→ayzs (t) 根据表达式变换 ayzs(t)≠|af(t)| 不满足零状态线性,故为非线性系统

2. 时不变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时不变常系数微分方程线性系统一时变变系数微分方程线性时不变系统:f(t) -→ yzs(t) f(t - ta) → yzs(t -ta)f(t)+ys,(t)olT0ys(t-to)f(t-to)to00t,+Tto第18哥
第 10 页 第 10 页 2. 时不变性 • 时不变系统: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线性系统 时不变 常系数微分方程 时 变 变系数微分方程 线性时不变系统: f (t) t t O T O y (t) zs f(t ) → yzs(t ) f(t - t d ) → yzs(t - t d ) t ( ) 0 f t t O 0 t t0 T t O ( ) 0 y t t zs 0 t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3讲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1.5 系统的描述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2讲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1讲 §1.1 绪言 §1.2 信号.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A.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B.pdf
- 浪涌抑制NTC热敏电阻的选用指南:大功率设备浪涌抑制NTC热敏电阻选用.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微波测量基础(2)S参数与噪声.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微波测量基础(3)校准与在片测试.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微波测量基础(1)标准与定标.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在片测量和VNA校准算法.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随机最优控制——连续随机控制补充.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随机最优控制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最小方差控制.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连续时间系统滤波与平滑算法 CTSKF.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改进.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估计问题中常见的评价指标.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Introduction to Particle Filtering.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Nonlinear Filtering.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次优滤波算法与多模型滤波算法 MMAE.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讲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讲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2.3 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7讲 §2.3 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8讲 §4.2 傅里叶级数.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9讲 §4.2 傅里叶级数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 §4.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4.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7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9 取样定理.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4讲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9 取样定理.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5讲 §4.9 取样定理 §5.1 拉普拉斯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6讲 §5.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5.3 拉普拉斯逆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7讲 §5.4 复频域分析.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8讲 期中复习.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9讲 §7.1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7.2 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0讲 7.3 信号流图.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1讲 §7.3 信号流图 §7.4 系统的结构.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2讲 §7.4 系统的结构 §8.1 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3讲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4讲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3.2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