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5讲 §4.9 取样定理 §5.1 拉普拉斯变换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8
文件大小:850.4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5讲 §4.9 取样定理 §5.1 拉普拉斯变换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信号与系统第十五讲$4.9取样定理$5.1拉普拉斯变换第1页

第 1 页 信号与系统 第十五讲 §4.9 取样定理 §5.1 拉普拉斯变换

思考题1、信号无失真传输,系统的幅频特性H(jの)|应为(),相频特性Φ(の)应为通过原点的(2、理想低通滤波器将低于某一角频率の.的信号无失真地传输,の称为()。信号能通过的频率范围称为(),阻止信号通过的频率范围称为()。第2页

第 2 页 思 考 题 1、信号无失真传输,系统的幅频特性|H(jw)|应 为( ),相频特性φ(w)应为通过原点的( ) 2、理想低通滤波器将低于某一角频率wc的信号无 失真地传输,wc称为( )。信号能通过的频 率范围称为( ),阻止信号通过的频率范围 称为( )

Ts取样间隔2.冲激取样信号的频谱取样角频率SAfs(t)4 f(t)s(t)+-Ts 0Ts2Ts-Ts 0.Ts 2Tss(iw)F(jo)Fs(j)-(ws)大1/Ts2元-Wm0WmwswswsW-0m0-wSWma0fs(t)频谱不发生混叠≥2m’t最低允许的取样频率f=2f称为奈奎斯特频率最大允许的取样间隔T.=1/f.称为奈奎斯特间隔第3页

第 3 页 2.冲激取样信号的频谱 f(t) 0 t × (1) s(t) -Ts 0 Ts 2Ts t . . = 0 t . . fs(t) -Ts Ts 2Ts 1 F(jω) -ωm 0 ωm ω 2 1 * = TS 取样间隔 ωS 取样角频率 ωS ≥2ω m,fS(t)频谱不发生混叠。 最低允许的取样频率fs =2fm称为奈奎斯特频率; 最大允许的取样间隔Ts =1/fs 称为奈奎斯特间隔。 =

恢复原信号的两个条件(1)f(t)必须是带限信号:福(2)取样频率f.≥2f取样间隔T≤(1/2)TF(j@)m≤c≤s-mMoaa0-0100(0)mS20m≤s第4页

第 4 页 恢复原信号的两个条件 (1)f(t)必须是带限信号; (2)取样频率fs≥2fm 取样间隔Ts≤(1/2)Tm ωm ≤ωC≤ωS-ωm 2ωm ≤ωS

二、时域取样定理频谱在区间(-のm,の)以外为0的带限信号f(t),可由在均匀间隔T。上的样点值f(kT)确定。ftol0000一mm fs(t)(jw)0000Tst001w1第5页

第 5 页 二、时域取样定理 频谱在区间(-wm,wm )以外为0的带限信号 f(t),可由在均匀间隔Ts 上的样点值f(kTs )确定

由取样信号恢复原信号y(0)= f,(0)* h(t)连续信号取样信号X◆y(t)h(t)f(0)f.(0)理想低通Hli@滤波器(t)取样脉冲STeS理想低通滤波器Zs00cF.(j@)Y(jの)= F(jの). H(j@)O0000as0m恢复原信号滤高频成分,第6页

第 6 页 由取样信号恢复原信号 理想低通滤波器          c s c 0 j w w w w w T H jw jw jw Y  Fs H yt  f tht s 滤高频成分,恢复原信号

1、要对50Hz~20KHz的音频信号作A/D转换,则A/D芯片的转换时间不能大于:A、100μsB、50μsC、20μsD、10μsJ, = 40KH z, T, = -= 20KHz, f, =2fmfS2、确定下列信号Sa(100t)的最低取样率与奈奎斯特间隔解答奈奎斯特频率(最低取样率)100Hzf2fm=元奈奎斯特间隔:元Ts =S100fs页

第 7 页 m s m f  20KHz, f  2 f s s s f f KH T 1  40 z,  1、要对50Hz~20KHz的音频信号作A/D转换,则 A/D芯片的转换时间不能大于: A、100µs B、50µs C、20µs D、10µs Hz 100 2  f S  f m  s 100 1    S S f T 奈奎斯特频率(最低取样率): 奈奎斯特间隔: 2、确定下列信号Sa(100t)的最低取样率与奈奎 斯特间隔

3、确定信号Sa(100t)+Sa2(60t)的最低取样率与奈奎斯特间隔。解答奈奎斯特频率(最低取样率):120Hzfs=2fm=元奈奎斯特间隔:1元Ts=Sfs120第8页

第 8 页 3、确定信号Sa(100t)+Sa2(60t)的最低取样 率与奈奎斯特间隔。 Hz 120 2  f S  f m  s 120 1    S S f T 奈奎斯特频率(最低取样率): 奈奎斯特间隔:

七、卷积定理fi(t) <←一→Fi(jo), f2(t) <←一→F2(j)fi(t)*f2(t) ←一→F(jo)F2(j0)fi(t) f(t) ←-F,(jの)*F2(jの)2元结论:两信号卷积后宽度为两信号宽度之和。第9页

第 9 页 七、卷积定理 f1 (t) ←→F1 (jω), f2 (t) ←→F2 (jω) f1 (t)*f2 (t) ←→F1 (jω)F2 (jω) f1 (t) f2 (t) ←→ F1 (jω)*F2 (jω) 2 1 结论:两信号卷积后宽度为两信号宽度之和

第五章连续系统的5域分析问题:1、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2、如何用复频域分析方法求解系统全响应?3、基本运算部件的S域模型与时域模型的区别?4、如何确定电路元件的S域模型?第10页

第 10 页 第五章 连续系统的s 域分析 问题: 1、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2、如何用复频域分析方法求解系统全响应? 3、基本运算部件的S域模型与时域模型的区别? 4、如何确定电路元件的S域模型?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