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0讲 7.3 信号流图

信号与系统第二十讲7.3信号流图第1页
第 1 页 信号与系统 第二十讲 7.3 信号流图

思考题描述某线性时不变因果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y"(t)+ 4y(t) +:3 y(t) =4 f(t) +2 f(t)10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2)判定该系统是否稳定。P111第2页
第 2 页 描述某线性时不变因果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P111 1)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 2)判定该系统是否稳定。 思 考 题

第七章作业7. 207.287.36第3页
第 3 页 第七章作业 7.20 7.28 7.36

$ 7.3信号流图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功能:传输(系统)函数方框图信号流图信号流图是用一些点和有向线段来描述系统由Mason于1953年提出。第4页
第 4 页 §7.3 信号流图 描述系统的功能: 信号流图是用一些点和有向线段来描述系统, 由Mason于1953年提出。 微分方程 传输(系统)函数 信号流图 方框图

d一、信号流图bCX38X2DF(s)Y(s)1、定义:g?信号流图是由结点和有向线段组成的几何图形2、信号流图中常用术语(1)结点:对应于一个变量或信号(2)支路和支路增益:连接两个结点之间的有向线段称为支路每条支路上的权值(支路增益)就是该两结点间的系统函数(转移函数)。F(S) H) Y() → F(s)H(s) Y(s)即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一个子系统第5页
第 5 页 一、信号流图 1、定义: 2、信号流图中常用术语 (1) 结点:对应于一个变量或信号 (2) 支路和支路增益: 连接两个结点之间的有向线段称为支路。 每条支路上的权值(支路增益)就是该两 结点间的系统函数(转移函数)。 F(s) H(s) Y(s) 即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一个子系统 信号流图是由结点和有向线段组成的几何图形

(3)源点、汇点、混合结点仅有出支路的结点称为源点,如F(s)仅有入支路的结点称为汇点,如Y(s)有入有出的结点为混合结点。0bX3F(s)Y (s)g第6页
第 6 页 (3) 源点、汇点、混合结点 仅有出支路的结点称为源点,如F(s) 仅有入支路的结点称为汇点,如Y(s) 有入有出的结点为混合结点

(4)通路、开通路、闭通路、不接触回路、自回路:沿箭头方向从一个结点到其他结点的路径称通路如通路与任一结点相遇不多于一次,称为开通路闭合的路径称为闭通路相互没有公共结点的回路,称为不接触回路只有一个结点和一条支路的回路称为自回路(5前向通路:源点到汇点的开通路称为前向通路通路中各支路增益的乘积(6前向通路增益:dbX3aSF(s)Y(s)gf第7页
第 7 页 沿箭头方向从一个结点到其他结点的路径称通路 (4)通路、开通路、闭通路、不接触回路、自回路: (5)前向通路:源点到汇点的开通路称为前向通路 (6)前向通路增益:通路中各支路增益的乘积. 如通路与任一结点相遇不多于一次,称为开通路。 闭合的路径称为闭通路 。 相互没有公共结点的回路,称为不接触回路。 只有一个结点和一条支路的回路称为自回路

C3、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bCaX3X2oCF(a)RY(s)g(1)信号沿支路箭头方向传输支路的输出=该支路的输入与支路增益的乘积(2)结点有多输入,该结点将所有输入支路的信号相加,将和信号传输给所有与该结点相连的输出支路。X1X5d如: X4= aXi+bx2+cX3aX4Xs= dx4ebX6X2CX6=ex4X3
第 8 页 3、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 (2)结点有多输入,该结点将所有输入支路的信 号相加,将和信号传输给所有与该结点相连的输 出支路。 x1 x2 x3 x4 x5 x6 a b c d e 如:x4 = ax1 +bx2 +cx3 x5 = dx4 x6 = ex4 支路的输出=该支路的输入与支路增益的乘积。 (1)信号沿支路箭头方向传输

4、方框图<>流图4+例十ZZ1/s1/svoOY(s)F(s)1/s1/s2F(s)Y(s)第9页
第 9 页 4、方框图流图 Y(s) ∑ 1/s 1/s ∑ 4 2 3 F(s) 例 F(s) Y(s) 1 1 -2 -3 4 1/s 1/s

流图简化的基本规则:5、(1)支路串联:支路增益相乘。HiH2HiH20 X2X1 0X2X1 0O0X3X2=H2X3=H2H,X,(2)支路并联:支路增益相加。HiH1+H2X2X1 0-X2?.X1H2X2=H,X,+H2X, =(H,+H2) X第10页
第 10 页 5、流图简化的基本规则: (1)支路串联:支路增益相乘。 X1 X3 X2 H1 H2 X2=H2X3=H2H1X1 X1 X2 H1H2 (2)支路并联:支路增益相加。 X1 X2 H1 H2 X2=H1X1+H2X1 =(H1+H2) X1 X1 X2 H1+H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9讲 §7.1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7.2 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8讲 期中复习.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7讲 §5.4 复频域分析.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6讲 §5.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5.3 拉普拉斯逆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5讲 §4.9 取样定理 §5.1 拉普拉斯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4讲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9 取样定理.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4.8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9 取样定理.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7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4.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4.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 §4.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9讲 §4.2 傅里叶级数 §4.3 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8讲 §4.2 傅里叶级数.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7讲 §2.3 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讲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2.3 卷积积分 §2.4 卷积积分的性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讲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讲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3讲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1.5 系统的描述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2讲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1讲 §1.1 绪言 §1.2 信号.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A.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1讲 §7.3 信号流图 §7.4 系统的结构.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2讲 §7.4 系统的结构 §8.1 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3讲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4讲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3.2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5讲 §3.2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 §3.3 卷积和.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6讲 §3.3 卷积和 §6.1 z变换.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7讲 §6.2 z变换的性质.pdf
-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践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共七个实验).pdf
- 东南大学:《电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Laboratory(实验课程类).pdf
-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74151数据手册(CD74HCT151).pdf
-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Standard-Logic Data Sheets.pdf
-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Quartus II简明操作指南.doc
-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课程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Series course experiment of electrician & electronics(实验课程类).pdf
- 东南大学:《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of electronic technique(实验课程类).pdf
- 东南大学:《单片机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practice.pdf
- 东南大学:《电子线路(高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pdf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0 绪论.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第一章 直流电路(上)§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1.3 电路基本元件 §1.4 基尔霍夫定律.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第一章 直流电路(下)§1.6 叠加定理 §1.7 等效电源定理.ppt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第二章 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