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次优滤波算法与多模型滤波算法 MMAE

金1/28多模型自适应滤波Yuan-Li Cail 2Office:Rm247#,E-2BuildingTel:029-82664113http://astd.xjtu.edu.cn/autolms/BackClose
1/28 JJ II J I Back Close 多模型自适应滤波 Yuan-Li Cai1 2 Office: Rm 247#, E-2 Building Tel: 029-82664113 http://astd.xjtu.edu.cn/autolms/

Contents2/282Contents4List of Figures5引言182多模型组合滤波公式静态多模型滤波103动态多模型滤波154BackClose
2/28 JJ IIJI Back Close Contents Contents 2 List of Figures 4 1 引言 5 2 多模型组合滤波公式 8 3 静态多模型滤波 10 4 动态多模型滤波 15

金235数值算例机动目标跟踪27References3/28公BackClose
3/28 JJ II J I Back Close 5 数值算例——机动目标跟踪 23 References 27

季秦List of Figures4/2816多模型滤波原理示意图2IMM滤波器结构图17325机动目标的位置跟踪均方根误差4机动目标三方向位置估计均方根误差26BackClose
4/28 JJ II J I Back Close List of Figures 1 多模型滤波原理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6 2 IMM 滤波器结构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3 机动目标的位置跟踪均方根误差 . . . . . . . . . . . . . . 25 4 机动目标三方向位置估计均方根误差 . . . . . . . . . . . 26

引言5/28标准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是基于模型的,包括过程噪声和量测噪声的协方差Q和R等参数,都是卡尔曼滤波器的模型(设计)参数。除了仿真研究,对于实际系统的状态估计,无法直接度量其好坏。但我们可以获得量测估计残差(新息),简称滤波器的残差,这是评价滤波性能唯一可以依赖的数据。公显然,如果模型参数是正确或合适的,那么残差就应当比较小。而当模型参数不合适,那么滤波器的残差就会比较大。这是许多自适应滤波算法以及滤波器参数整定的基础。对一个实际系统,假设我们并行地运行一族滤波器,每个滤波器Back的设计参数均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滤波器的残差来判断哪个滤波Close
5/28 JJ II J I Back Close 引言 标准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是基于模型的,包括过程噪声和量测噪声 的协方差 Q 和 R 等参数,都是卡尔曼滤波器的模型(设计)参数。 除了仿真研究,对于实际系统的状态估计,无法直接度量其好坏。但 我们可以获得量测估计残差(新息),简称滤波器的残差,这是评价 滤波性能唯一可以依赖的数据。 显然,如果模型参数是正确或合适的,那么残差就应当比较小。 而当模型参数不合适,那么滤波器的残差就会比较大。这是许多自适 应滤波算法以及滤波器参数整定的基础。 对一个实际系统,假设我们并行地运行一族滤波器,每个滤波器 的设计参数均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滤波器的残差来判断哪个滤波

金器更加适应当前的物理系统。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每个滤波器的输出获得系统当前最好的状态估计。这就是多模型滤波算法的基本思想或出发点,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6/28系统状态方程X.p滤波器1量测方程加权平均滤波器n模型概率计算Figurel:多模型滤波原理示意图多模型方法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1)目标跟踪[1, 2];(2)组合导航;BackClose
6/28 JJ II J I Back Close 器更加适应当前的物理系统。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每个滤波器的输出 获得系统当前最好的状态估计。这就是多模型滤波算法的基本思想或 出发点,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Figure 1: 多模型滤波原理示意图 多模型方法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 (1) 目标跟踪 [1, 2]; (2) 组合导航;

(3)故障诊断与识别;(4)飞行器制导与控制[3];(5)过程控制等等。7/28BackClose
7/28 JJ II J I Back Close (3) 故障诊断与识别; (4) 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3]; (5) 过程控制等等

多模型组合滤波公式8/28假设共有r个滤波器(mi}-1,记k时刻第i个滤波器的输出为ak.m,和Pk.m,那么系统当前时刻的组合估计为(1)th=Zpk(ma)ik,mi-1对应的估计误差协方差为Ph = E(- k)(k - k)Tpk(mi)[Pk,m: + (k - k,m)(*)](2)i=1BackClose
8/28 JJ II J I Back Close 多模型组合滤波公式 假设共有 r 个滤波器 {mi} r i=1,记 k 时刻第 i 个滤波器的输出为 xˆk,mi 和 Pk,mi,那么系统当前时刻的组合估计为 xˆk = ∑ r i=1 pk(mi)ˆxk,mi (1) 对应的估计误差协方差为 Pk = E(ˆxk − xk)(ˆxk − xk) T = ∑ r i=1 pk(mi)[Pk,mi + (ˆxk − xˆk,mi )(∗) T ] (2)

以上两式中,Pk(mi)表示k时刻模型(滤波器)mi的概率,即金(3)pk(mi) = Pr(m = mily1, y2, .., yk)9/28BackClose
9/28 JJ II J I Back Close 以上两式中,pk(mi) 表示 k 时刻模型(滤波器)mi 的概率,即 pk(mi) = Pr(m = mi |y1, y2, · · · , yk) (3)

金静态多模型滤波10/28假设对象的真实模型是r个模型【mi}-中的一个,不随时间变化,但事先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由此建立的多模型方法称为静态多模型滤波方法,这里的“静态”是指对象真实的模型是固定的,当然对象的状态仍然随时间变化,是动态的。模型概率递推计算公式设k时刻的量测为y,那么模型㎡i的似然函数为1e-[y-Hk,m,,m,]Cx,m,[](4)A(yk|mi) :=/2元|Ck,miBackClose
10/28 JJ II J I Back Close 静态多模型滤波 假设对象的真实模型是 r 个模型 {mi} r i=1 中的一个,不随时间变 化,但事先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由此建立的多模型方法称为静态多 模型滤波方法,这里的“静态”是指对象真实的模型是固定的,当然 对象的状态仍然随时间变化,是动态的。 模型概率递推计算公式 设 k 时刻的量测为 yk,那么模型 mi 的似然函数为 Λ(yk|mi) = 1 √ 2π|Ck,mi | e − 1 2 [yk−Hk,mi xˆ − k,mi ]C −1 k,mi [∗] T (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次优滤波算法与多模型滤波算法 Sub Optimal Filtering.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最优平滑算法 Optimal Smoother.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最优滤波小结.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卡尔曼滤波器性能分析.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相关噪声与成形滤波器.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最优滤波理论.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经典参数估计与融合估计算法 Estimation Summary.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静态参数估计理论.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泛函分析基础知识.pptx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随机过程基础.pptx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概率论.pptx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线性系统理论基础.pptx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课程概述.pptx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7章 模数转换器.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8章 振荡器与频率综合.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5章 电流和电压基准.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6章 有源滤波器.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章 开关电容电路.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2章 OTA分析与设计.pdf
- 《CMOS模拟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1章 概述(西安交通大学:张鸿).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Nonlinear Filtering.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Introduction to Particle Filtering.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估计问题中常见的评价指标.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非线性系统滤波算法——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改进.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连续时间系统滤波与平滑算法 CTSKF.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最小方差控制.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随机最优控制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pdf
- 《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随机最优控制——连续随机控制补充.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在片测量和VNA校准算法.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微波测量基础(1)标准与定标.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微波测量基础(3)校准与在片测试.pdf
- 《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微波测量基础(2)S参数与噪声.pdf
- 浪涌抑制NTC热敏电阻的选用指南:大功率设备浪涌抑制NTC热敏电阻选用.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B.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A.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1讲 §1.1 绪言 §1.2 信号.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2讲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3讲 §1.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1.5 系统的描述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pdf
- 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4讲 §1.6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