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 第十三章 农田排水 Field drainage

消除农田受涝受渍,保证 第十三章农田排水 作物生长的措施。包括排 Chapt.13 Field drainage 除地面水、耕层土壤多余 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等。 13.1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一一排水标准 13.2排除地面积水一一排涝设计 13.3调控地下水位一一明沟排水 13.4调控地下水位一一暗管(沟)排水 13.5调控地下水位一一竖井排水 13.6农田排水的农业措施
13.1 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排水标准 13.2 排除地面积水――排涝设计 13.3 调控地下水位――明沟排水 13.4 调控地下水位――暗管(沟)排水 13.5 调控地下水位――竖井排水 13.6 农田排水的农业措施 第十三章 农田排水 Chapt.13 Field drainage 消除农田受涝受渍,保证 作物生长的措施。包括排 除地面水、耕层土壤多余 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等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简范席福加德主编,胡家博译,农业排水,水利出 版社,1982; 郭元裕,农田水利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李俊亭,王愈吉,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出版社, 1987; 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JN鲁沁主编,叶和才,罗焕炎等译,农田排水,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沈阳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农业出版社,199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简⋅范席福加德主编,胡家博译,农业排水,水利出 版社,1982; 郭元裕,农田水利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李俊亭,王愈吉,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出版社, 1987; 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J.N.鲁沁主编,叶和才,罗焕炎等译,农田排水,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沈阳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农业出版社,1994;

田富,实用水利技术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5; 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86; 张蔚榛,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 科学出版社,1983; Zhang,W.Z.,and Q.Zuo,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dual-function subsurface drainage systems,In "Subirrigation and Controlled Drainage",edited by H.W.Belcher and F.M.D'Itri,pp.63-95, Lewis Publishers,Boca Raton,U.S.A.,1995
田富,实用水利技术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5; 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86; 张蔚榛,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 科学出版社,1983; Zhang, W. Z., and Q. Zuo,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dual-function subsurface drainage systems ,In “Subirrigation and Controlled Drainage”, edited by H. W. Belcher and F. M. D’Itri, pp.63-95, Lewis Publishers, Boca Raton, U. S. A.,1995

13.1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一一排水标准 13.1.1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指由于降水或洪泛产生的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时的淹 水状态,或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土体构型不良或土质过 于粘重、土壤透水性差造成的土层滞水的情况。 农田水分过多 涝害 渍害 盐碱化
13.1 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排水标准 13.1.1 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指由于降水或洪泛产生的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时的淹 水状态,或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土体构型不良或土质过 于粘重、土壤透水性差造成的土层滞水的情况。 农田水分过多 涝害 渍害 盐碱化

涝害 surface water-logging 当地面积水处于淹水状态时,土层水分饱 和,作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超过 某一时段后就会引起减产,继续淹水甚至 导致作物死亡,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淹害” 或涝害
涝 害 surface water-logging 当地面积水处于淹水状态时,土层水分饱 和,作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超过 某一时段后就会引起减产,继续淹水甚至 导致作物死亡,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淹害” 或“涝害

渍害 subsurface water-logging 作物根系层的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含量不足 时,作物根系若长期在这种氧气不足的情况 下进行无氧呼吸,不仅不能进行正常的养分、 水分吸收等生理活动,还会因乙醇等还原物 质积累而中毒,致使呼吸作用渐次下降,乃 至最后完全停止生长而死亡,这种情形被称 之为“渍害
渍 害 subsurface water-logging 作物根系层的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含量不足 时,作物根系若长期在这种氧气不足的情况 下进行无氧呼吸,不仅不能进行正常的养分、 水分吸收等生理活动,还会因乙醇等还原物 质积累而中毒,致使呼吸作用渐次下降,乃 至最后完全停止生长而死亡,这种情形被称 之为“渍害

盐碱化 salinization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 当地下水埋深较小时,地下水中所含的盐 分往往随土壤水分的运动而上升运移至作 物根系层内,极易在地表和近地表的土层 内积聚,这一过程被称为盐碱化
盐碱化 salinization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 当地下水埋深较小时,地下水中所含的盐 分往往随土壤水分的运动而上升运移至作 物根系层内,极易在地表和近地表的土层 内积聚,这一过程被称为盐碱化

农田排水目的:除涝、防渍、防止盐碱化 农田排水标准:对于因降雨或其它因素而产生的 过多农田水分,要求排水系统能在一定时间内排 除,并将地下水控制在适宜深度,以保证农作物 正常生长。 农田排水标准 除涝标准 排渍标准 防盐排水标准
农田排水目的:除涝、防渍、防止盐碱化 农田排水标准:对于因降雨或其它因素而产生的 过多农田水分,要求排水系统能在一定时间内排 除,并将地下水控制在适宜深度,以保证农作物 正常生长。 农田排水标准 除涝标准 排渍标准 防盐排水标准

13.1.2农田对除涝排水的要求一 除涝标准 10 0.5m (E)水光 地面水深0.3m 江苏省里下河 8 地区水稻分蘖 期淹水天数与 6 产量关系 (摘自郭元裕, 1986,图8-1) 20 40 60 80·109 lic 减产百分数(%)
13.1.2 农田对除涝排水的要求——除涝标准 江苏省里下河 地区水稻分蘖 期淹水天数与 产量关系 (摘自郭元裕, 1986, 图8-1)

排涝标准:各种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耐淹时 间与耐淹水深。 几种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时间 (摘自郭元裕,1986,表8-1) 物 生育期 耐淹水深 耐淹时间 物种类 生育期 耐淹水深 耐淹时间 种类 (cm (@ (cm (@ 棉花 开花龄期 510 12 孕穗麒期 1015 <5 抽穗期 812 11.5 高梁 灌浆期 1520 67 玉米 孕穗灌浆期 8~12 2 乳熟期 520 &19 成熟期 1015 2-3 大豆 开花期 710 23 甘薯 一 5 23 分期 610 23 旱稻 孕穗期 1015 45 水稻 拔节期 1520 57 春裕 穗期 1015 1 穗期 2030 810 成熟期 015 23
作物 种类 生育期 耐淹水深 (cm) 耐淹时间 (d) 作物种类 生育期 耐淹水深 (cm) 耐淹时间 (d) 棉花 开花结铃期 5~10 1~2 孕穗期 10~15 <5 抽 穗 期 8~12 1~1.5 灌浆期 15~20 6~7 孕穗灌浆期 8~12 2 高粱 玉米 乳熟期 15~20 8~19 成 熟 期 10~15 2~3 大豆 开花期 7~10 2~3 甘薯 - 7~15 2~3 分蘖期 6~10 2~3 旱稻 孕穗期 10~15 4~5 拔节期 15~20 5~7 孕穗期 10~15 1 水稻 春谷 孕穗期 20~30 8~10 成熟期 10~15 2~3 几种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时间 (摘自郭元裕,1986,表8-1) 排涝标准:各种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耐淹时 间与耐淹水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灌、排工程技术经济分析.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 第九章 灌溉原理.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灌溉水源工程及输水工程 第七章 输水工程.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灌溉水源工程及输水工程 第六章 引水取水工程.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 第十章 地面灌溉.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water(中国农业大学).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 第八章 土壤水.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灌溉水源工程及输水工程 第五章 蓄水工程.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 第三章 水的循环与转化.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 2.1 概述 2.2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 2.3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 2.4 地下水资源评价 2.5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1.1-1.2 降水与河川径流.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1.3-1.4 蒸发与江河水资源.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1.5 冰川水资源.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doc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授课教案.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al Water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pdf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桩基础与深基础 第四节 桩基础的设计步骤.ppt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 第四节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其它分析方法 第五节 地基的容许承载力.ppt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 第十一章 喷灌.pdf
-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 第十二章 微灌.pdf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基本概念及参数).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液流型态及水力损失.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流动.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doc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八个实验).doc
- 《流体力学》课程试卷习题(试题).doc
- 《流体力学》课程试卷习题(答案).doc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Fluid Dynamic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Fluid Static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Mechanics of Fluid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液流型态及水头损失 Type of Flow & Head Los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流动 Flow in Circular Pipe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Introduction to Viscous Fluid Dynamic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