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授课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169.1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授课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授课教案 章节 绪论 主要讲述水资源的概念,了解变化中的世界之水,以及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的主 要问题。强化、建立水危机的意识。 重点:水资源的概念理解,水危机感的树立。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农业节水及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绪论 一、水资源的概念 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 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水资源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 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广义上的 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 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二、水危机 1.水资源不足 2.水环境恶化 3.洪涝灾害 4.全球四大水资源问题 三、变化中的世界之水 1.20世纪水资源规划的发展 2.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3.迎接21世纪水需求的挑战 四、我国农业用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问题 段) 1)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2)干早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心病“) 3)水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2.中国农业用水的现状 1)对水资源的需求 2)农业用水量现状 3)面临的主要问题 (1)灌溉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下降:(2)干早缺水:(3)井灌区地下 水位下降:(4)灌区工程老化、不完善:(⑤)灌溉水利用率低 五、节水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L.节水农业的概念及农业节水的途径 2。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辅助手段:放映《节水灌溉技术》多媒体视频DVD光盘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王要 同首页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授课教案 章 节 绪 论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主要讲述水资源的概念,了解变化中的世界之水,以及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的主 要问题。强化、建立水危机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资源的概念理解,水危机感的树立。 难点:农业节水及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绪论 一、水资源的概念 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 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水资源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 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广义上的 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 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二、水危机 1.水资源不足 2.水环境恶化 3.洪涝灾害 4.全球四大水资源问题 三、变化中的世界之水 1. 20世纪水资源规划的发展 2.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3. 迎接21世纪水需求的挑战 四、我国农业用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    1) 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2) 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心病")    3) 水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2. 中国农业用水的现状    1) 对水资源的需求    2) 农业用水量现状    3) 面临的主要问题 (1)灌溉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下降;(2)干旱缺水;(3)井灌区地下 水位下降;(4)灌区工程老化、不完善;(5)灌溉水利用率低 五、节水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节水农业的概念及农业节水的途径 2. 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辅助手段:放映《节水灌溉技术》多媒体视频DVD光盘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各注 第一篇水资源概论(分为3章,共12课时) 章节 第一章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让学生了解降水、河川径流以及蒸发等基本概念与过程,了解我国主要江河水 资源以及冰川水资源等相关知识。 重点:降水要素及降水量的表示方法,径流的表示方法及其形成过程,河川 教学重点难点 径流的分析与计算过程,蒸发的形式及干早指数。 难点:蒸发的测定与计算,冰川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1.1降水 1.1.1 降水特征 1.1.2 降雨径流与汇流 1.2河川径流 1.2.1水系、流域和湖泊 1.2.2 河道与河流 1.2.3 河川径流的分析与计算 1.3蒸发 教学进程(含 13.1 蒸发的形式及干早指数 容配法 1.3.2 蒸发的测定与计算 1.4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简介 段) 1.4.1 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概况与水系分区 1.4.2 各流域区的特点及资源量 1.5 冰川水资源简介 15.1冰川在我国的分在 1.5.2 我国冰川的类型 1.5.3 冰川水资源的特占 1.5.4 冰川水资源的利用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i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辅助手段:放映《径流形成过程》教学性多媒体视频DVD光盘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丰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各注 无 章节 第二章地下水资源 让学生掌握地下水的储存、分类、补给、排泄与径流,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 性,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等相关知 识

备 注 无 第一篇 水资源概论(分为3章,共12课时) 章 节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降水、河川径流以及蒸发等基本概念与过程,了解我国主要江河水 资源以及冰川水资源等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降水要素及降水量的表示方法,径流的表示方法及其形成过程,河川 径流的分析与计算过程,蒸发的形式及干旱指数。 难点:蒸发的测定与计算,冰川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一章 降水与地表水资源 1.1 降水 1.1.1 降水特征 1.1.2 降雨径流与汇流 1.2 河川径流 1.2.1 水系、流域和湖泊 1.2.2 河道与河流 1.2.3 河川径流的分析与计算 1.3 蒸发 1.3.1 蒸发的形式及干旱指数 1.3.2 蒸发的测定与计算 1.4 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简介 1.4.1 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概况与水系分区 1.4.2 各流域区的特点及资源量 1.5 冰川水资源简介 1.5.1 冰川在我国的分布 1.5.2 我国冰川的类型 1.5.3 冰川水资源的特点 1.5.4 冰川水资源的利用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辅助手段:放映《径流形成过程》教学性多媒体视频DVD光盘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地下水的储存、分类、补给、排泄与径流,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 性,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等相关知 识

重点:地下水的储存与分类,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 2.1 概述 2.1.1地下水的储存与分类 2.1.2 地下水的补给、挂泄与径流 2.2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 2.2.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2.2 地下水的化学特性 2.3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3.1 地下水的动态 2.3.2 地下水均衡 2.4地下水资源评价 2.4.1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四大储量 段) 24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2.4.3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2.44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2.4.5 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实例 2.5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2.5.1 水文地质分区概况 2.5.2 地下水资源量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愿 参餐科 同首页参考资料 各注 无 章节 第三章 水的循环与转化 让学生了解地球水圈以及水圈中水的循环与转化。 重点: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模式与水量平衡。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四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下水的储存与分类,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之间的关系。 难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 2.1 概述 2.1.1 地下水的储存与分类 2.1.2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2.2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 2.2.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2.2 地下水的化学特性 2.3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3.1 地下水的动态 2.3.2 地下水均衡 2.4 地下水资源评价 2.4.1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四大储量" 2.4.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2.4.3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2.4.4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2.4.5 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实例 2.5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2.5.1 水文地质分区概况 2.5.2 地下水资源量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三章 水的循环与转化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地球水圈以及水圈中水的循环与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模式与水量平衡。 难点: "四水"的转化关系

第三章 水的循环与转化 3.1 地球水圈 3.2 水圈中水的循环与转化 3.2.1 水的循环 教学进程(含 学内 3.2.2 水的转化 学时分配.3学时 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多转援科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第二篇 灌溉水源工程及输水工程(分为4章,共17课时) 章节 第四章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 上学生掌握常用的灌溉水质指标,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 重点:常用灌溉水质指标有哪几类,理解灌溉系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 第四章 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 4.1常用灌溉水质指标 4.1.1物理指标 4.1.2 化学指标 413 教学讲程(含 生物指标 章节教学内 4.2灌溉水质标准 43 灌溉水质评价 4.3.1 单项指标评价法 43.2 多项指标评价法 4.3.3 污染指数法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i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生要 参考资科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章节 第五章农用小型蓄水工程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三章 水的循环与转化 3.1 地球水圈 3.2 水圈中水的循环与转化 3.2.1 水的循环 3.2.2 水的转化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第二篇 灌溉水源工程及输水工程(分为4章,共17课时) 章 节 第四章 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灌溉水质指标,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常用灌溉水质指标有哪几类,理解灌溉系数的概念。 难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四章 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 4.1 常用灌溉水质指标 4.1.1 物理指标 4.1.2 化学指标 4.1.3 生物指标 4.2 灌溉水质标准 4.3 灌溉水质评价 4.3.1 单项指标评价法 4.3.2 多项指标评价法 4.3.3 污染指数法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五章 农用小型蓄水工程

教学目的和 让学生了解小型水库工程、塘坝工程、集雨工程等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特点, 教学要求 使用范围。 重点: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分类和基本组成,农用小型蓄水工程规划设计的 教学重点难点 基本原则及一般步骤。 难点:农用小型蓄水工程施工的要点。 第五章 农用小型蓄水工程 5.1 小型水库工程 5.1.1 水库的分类及组成 5.1.2 小型水库的勘测 5.1.3 库容的确定 5.1.4 小型水库建筑物的规别设计 5.2塘坝工程 5.21地期的分举与作用 教学进程(含 5.2.2 塘坝的规划 时 5.2.3 塘坝的设计 5.2.4 塘坝的施工 段) 5.2.5 塘坝的利用 5.3集雨工程 5.3.1 雨水集蓄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5.3.2 集雨工程的组成及特点 5.3.3 集雨工程的规划 5.2.4 集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章节 第六章 引水取水工程 教学目的和 让学生了解地表水的灌溉取水方式,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抽水站设计以 教学要求 及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等。 重点:灌溉取水的方式及其适用的条件,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的一般过程 及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 难点:地下水取水建筑物一井的各种类型与特点,井灌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 一般步骤,井的水力学计算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小型水库工程、塘坝工程、集雨工程等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特点, 使用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分类和基本组成,农用小型蓄水工程规划设计的 基本原则及一般步骤。 难点:农用小型蓄水工程施工的要点。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五章 农用小型蓄水工程 5.1 小型水库工程 5.1.1 水库的分类及组成 5.1.2 小型水库的勘测 5.1.3 库容的确定 5.1.4 小型水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 5.2 塘坝工程 5.2.1 塘坝的分类与作用 5.2.2 塘坝的规划 5.2.3 塘坝的设计 5.2.4 塘坝的施工 5.2.5 塘坝的利用 5.3 集雨工程 5.3.1 雨水集蓄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5.3.2 集雨工程的组成及特点 5.3.3 集雨工程的规划 5.2.4 集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六章 引水取水工程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地表水的灌溉取水方式,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抽水站设计以 及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灌溉取水的方式及其适用的条件,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的一般过程 及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难点:地下水取水建筑物—井的各种类型与特点,井灌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 一般步骤,井的水力学计算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六章 引水取水工程 6.1 地表水的灌溉取水方式 6.1.1 无坝引水 6.1.2 有坝(低坝)引水 6.1.3 抽水取水 6.1.4 水库取水 6.2 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 6.2.1 灌溉设计标准 6.2.2 无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6.2.3 有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教学进程(含 6.3 抽水站设计内容简介 节数学内 6.3.1 抽水站的组成 容配法 63.2 抽水站的规划 助手 6.3.3 水泵的主要参数 6.3.4 水泵的选型和配套 6.3.5 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64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 6.4.1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简介 6.4.2 井的水力学计算 6.4.3 井灌区规划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辅助手段:放映《都工堰》名媒体视DVD光盘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李科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章节 第七章 输水工程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灌溉渠道系统与管道输水系统,了解其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重点: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布置、设计流量与断面尺寸的设计过程,管道系 教学重点难点 统的规划布置与水力计算,理解渠系水利用系数。 难点:渠系建筑物、管材与管件的连接方式、施工特点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六章 引水取水工程 6.1 地表水的灌溉取水方式 6.1.1 无坝引水 6.1.2 有坝(低坝)引水 6.1.3 抽水取水 6.1.4 水库取水 6.2 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 6.2.1 灌溉设计标准 6.2.2 无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6.2.3 有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6.3 抽水站设计内容简介 6.3.1 抽水站的组成 6.3.2 抽水站的规划 6.3.3 水泵的主要参数 6.3.4 水泵的选型和配套 6.3.5 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6.4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井 6.4.1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简介 6.4.2 井的水力学计算 6.4.3 井灌区规划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辅助手段:放映《都江堰》多媒体视频DVD光盘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七章 输水工程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灌溉渠道系统与管道输水系统,了解其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布置、设计流量与断面尺寸的设计过程,管道系 统的规划布置与水力计算,理解渠系水利用系数。 难点:渠系建筑物、管材与管件的连接方式、施工特点

第七章 输水工程 7.1 灌溉渠道系统 7.1.1 灌溉渠道系统概述 7.1.2 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布置 7.1.3 灌溉渠道系统设计流量的计算 7.1.4 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7.1.5 渠系水利用系数 教学进程(含 7.1.6 渠消防渗技术 音蚂 7.1.7 渠系建筑物简介 7.2 管道输水系统 段) 7.2.1 输配水管道系统的类型 7.2.2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 7.2.3 管道的水力计算 7.24 管材及管件 7.2.5 管网规划布置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司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第二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分为6章,共24课时) 章节 第八章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让学生掌握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情况,土壤水分的动态以及土壤水分运动定量 分析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农田土壤水分形态和能态的基本概念,熟悉土壤水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水流的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定量描述土壤水分运动 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描述士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土壤中水分运动的一些基 本过程。 重点:有关农田土壤水分形态和能态的基本概念,熟悉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利 非饱和水流的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定量描述土壤水分运动过程中 教学重点难点 的作用。 难点: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土壤中水分运动的一些基本过程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七章 输水工程 7.1 灌溉渠道系统    7.1.1 灌溉渠道系统概述    7.1.2 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布置    7.1.3 灌溉渠道系统设计流量的计算    7.1.4 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7.1.5 渠系水利用系数    7.1.6 渠道防渗技术    7.1.7 渠系建筑物简介 7.2 管道输水系统    7.2.1 输配水管道系统的类型    7.2.2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    7.2.3 管道的水力计算 7.2.4 管材及管件    7.2.5 管网规划布置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第二篇 农田灌溉与排水(分为6章,共24课时) 章 节 第八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情况,土壤水分的动态以及土壤水分运动定量 分析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农田土壤水分形态和能态的基本概念,熟悉土壤水 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水流的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定量描述土壤水分运动 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土壤中水分运动的一些基 本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农田土壤水分形态和能态的基本概念,熟悉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 非饱和水流的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定量描述土壤水分运动过程中 的作用。 难点: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土壤中水分运动的一些基本过程

第八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8.1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情况 8.1.1 士境水分的形态 8.1.2 土壤水的能态一土水势 8.1.3 数学进程( 土壤水能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水分特征曲线 82 土壤水分的动态 8.2.1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 8.2.2 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8.2.3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8.3 土壤水分运动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i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恩 多转损科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章节 第九章灌溉原理 教学目的和 让学生理解灌溉的作用、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作物需水量的确定以及灌溉制度 教学要求 的定义与确定方法。 重点:掌握作物需水量以及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水量的确定 方法、作物对土壤水的要求及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掌握确定作物灌溉制 教学重点难点 度的方法。 难点:了解灌溉对作物生长环境及对作物的影响, 了解非充分灌溉的具体含 义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八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8.1 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情况 8.1.1 土壤水分的形态 8.1.2 土壤水的能态—土水势 8.1.3 土壤水能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水分特征曲线 8.2 土壤水分的动态 8.2.1 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 8.2.2 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8.2.3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8.3 土壤水分运动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九章 灌溉原理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理解灌溉的作用、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作物需水量的确定以及灌溉制度 的定义与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作物需水量以及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水量的确定 方法、作物对土壤水的要求及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掌握确定作物灌溉制 度的方法。 难点:了解灌溉对作物生长环境及对作物的影响,了解非充分灌溉的具体含 义

第九章 灌溉原理 9.1 灌溉的作用 9.1.1灌溉的意义 9.1.2 灌溉对作物生长环境及对作物的影响 9.2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9.2.1作物需水量 9.2.2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进程(含 9.2.3 需水量的确定方法 音 9.2.4 作物对士壤水的要求及实际蒸散量的计算 9.3 灌溉制度 段) 9.3.1 灌溉制度的内涵及确定方法 9.32 水量平衡法确定早作物的灌溉制度 9.3.3 水量平衡法确定水稻的灌溉制度 9.3.4 非充分灌溉简介 9.3.5 灌水率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章节 第十章 地面灌溉 让学生掌握畦灌、沟灌、淹水灌和漫灌、波涌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地面 灌溉方法各优点与缺点以及适应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面灌溉的类型,各种地面灌水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以及适应范围。 难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规划布局方法与设计过程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九章 灌溉原理 9.1 灌溉的作用 9.1.1 灌溉的意义 9.1.2 灌溉对作物生长环境及对作物的影响 9.2 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9.2.1 作物需水量 9.2.2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9.2.3 需水量的确定方法 9.2.4 作物对土壤水的要求及实际蒸散量的计算 9.3 灌溉制度 9.3.1 灌溉制度的内涵及确定方法 9.3.2 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 9.3.3 水量平衡法确定水稻的灌溉制度 9.3.4 非充分灌溉简介 9.3.5 灌水率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十章 地面灌溉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畦灌、沟灌、淹水灌和漫灌、波涌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地面 灌溉方法各优点与缺点以及适应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面灌溉的类型,各种地面灌水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以及适应范围。 难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规划布局方法与设计过程

第十章 地面灌溉 10.1 10.1.1 鞋田期格与非田灌水要素 10.1.2 畦田灌水要素计算 10.2 沟灌 10.2.1 沟灌的含义与分类 10.2.2 灌水沟的规格 10.2.3 沟灌灌水要素间的关系 10.2.4 细流沟灌的特点 10.3 淹水灌和漫灌 10.3.1淹水灌 10.3.2 漫灌 10.4波涌灌溉 10.4.1 波涌灌潛藩水技术简介 段) 10.4.2 波涌灌溉的灌水方式 10.4.3波通灌溉的田间灌水系统 10.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设计示例) 10.5.1 基本情况 10.5.2 灌溉制度 10.5.3 管网布置 10.5.4 管网设计 1055 机泵选型 10.5.6 投资概算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愿 多转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注 无 章节 第十一章 喷灌 让学生掌握喷灌的优缺点,喷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喷灌的技术要求,喷头的 类型、性能以及选型方法,喷灌的其它设备及选型,风对喷灌的影响,喷灌工 程的规划与设计,并分析喷灌工程设计示例。 重点:喷灌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范围,喷灌的技术要求以及设计标准,喷灌的 设计步骤与规划布局方法,喷头的几何参数、工作参数以及水力性能 教学重点难点 数。 难点:喷灌其他设备的类型与选型,风对喷灌的影响

教学进程(含 章节教学内 容、学时分 配、教学方 法、辅助手 段) 第十章 地面灌溉 10.1 畦灌 10.1.1 畦田规格与畦田灌水要素 10.1.2 畦田灌水要素计算 10.2 沟灌 10.2.1 沟灌的含义与分类 10.2.2 灌水沟的规格 10.2.3 沟灌灌水要素间的关系 10.2.4 细流沟灌的特点 10.3 淹水灌和漫灌 10.3.1 淹水灌 10.3.2 漫灌 10.4 波涌灌溉 10.4.1 波涌灌溉灌水技术简介 10.4.2 波涌灌溉的灌水方式 10.4.3 波涌灌溉的田间灌水系统 10.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设计示例) 10.5.1 基本情况 10.5.2 灌溉制度 10.5.3 管网布置 10.5.4 管网设计 10.5.5 机泵选型 10.5.6 投资概算 学时分配: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owerpoint演示 结合板书讲解) 作业 同首页作业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同首页参考资料 备 注 无 章 节 第十一章 喷灌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喷灌的优缺点,喷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喷灌的技术要求,喷头的 类型、性能以及选型方法,喷灌的其它设备及选型,风对喷灌的影响,喷灌工 程的规划与设计,并分析喷灌工程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喷灌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范围,喷灌的技术要求以及设计标准,喷灌的 设计步骤与规划布局方法,喷头的几何参数、工作参数以及水力性能参 数。 难点:喷灌其他设备的类型与选型,风对喷灌的影响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