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Numerical Optimization Methods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值最优化方法(Numerical Optimization Methods) 课程编号:L12313 总学时数:48学时 讲课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教材:《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程序设计》,马昌凤,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最优化方法》,何坚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六版),胡运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主要内容:1)线性规划模型及 其对偶理论:2)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3)整数规划的特点及分枝定界法,分配问题和匈 牙利法:4)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一般算法框架:5)精确和非精确线性搜索方法 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6)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KKT条 件、罚函数法等。课程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可以满足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最优化方法是计算与应用数学中一门较新的研究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 国防、通讯等社会各个领域。它主要解决最优分配、最优决策、最佳设计与管理等优化问题, 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能够利用最优化思想对实际生活中通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最 优策略,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的重要素质之一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最优化领域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非线性规划、算法 分析与收敛性分析等。 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优化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即 从优化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进行思考。本课程注重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数学 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应用,增加对相关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运用最优化的思想和 知识来处理遇到的问题,能够从优化的视角和观点看待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应 用能力、培养和增进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统筹全局的思想和理念。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最优化方法》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课 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8 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 2 整数规划及分配问题 4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算法框架 6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算法 12 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8 动态规划 4 最优化建模与求解 4 合计 48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值最优化方法(Numerical Optimization Methods) 课程编号:L12313 总学时数:48 学时 讲课学时:48 学时 学 分:3 学分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教 材:《最优化方法及其 Matlab 程序设计》,马昌凤,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最优化方法》,何坚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六版),胡运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主要内容:1)线性规划模型及 其对偶理论;2)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3)整数规划的特点及分枝定界法,分配问题和匈 牙利法;4)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一般算法框架;5)精确和非精确线性搜索方法、 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6)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KKT 条 件、罚函数法等。课程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可以满足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最优化方法是计算与应用数学中一门较新的研究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 国防、通讯等社会各个领域。它主要解决最优分配、最优决策、最佳设计与管理等优化问题。 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能够利用最优化思想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最 优策略,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的重要素质之一。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最优化领域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非线性规划、算法 分析与收敛性分析等。 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优化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即 从优化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进行思考。本课程注重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数学 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应用,增加对相关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运用最优化的思想和 知识来处理遇到的问题,能够从优化的视角和观点看待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应 用能力、培养和增进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统筹全局的思想和理念。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最优化方法》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课 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8 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 2 整数规划及分配问题 4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算法框架 6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算法 12 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8 动态规划 4 最优化建模与求解 4 合计 48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七部分。 线性规划及其对问题 内容: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基本解的几何意义和代数结构、单纯形法、对偶理论 其本要求: L堂挥线性拟划问题解的特在和图解法 2掌握单纯形法、 对偶单纯形法 .了解线性划的对偶理 4.了解魂立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 内容:运输问题模型、表上作业法、运输问题的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运输问题的模型及其表上作业法 整数规划及分配问题 内容: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及特点、分支定界法、分配问题与句牙利法、0-1整数规划建模 基本要求: 1堂据线性整数规划的分支定果法 2.掌握分配问题及匈牙利法 3.了解整数规划瑰模方法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算法框来 内容:无约束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最优性条件、算法框架、线搜索技术等 基本要求: 1了解无约束代化问颗的理论禁础,特别是几函数理论 2掌握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与算法框 3.了解线搜索基本方法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盖本算法 内容: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信籁城法,最小二乘问题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四大类无约束优化方法 2.掌握最小二乘问题的高斯牛顿法 3.了解信赖域法 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建论与方法 内容:KKT条件、可行方向法、罚函数法、二次规划 基本要求 L.理解KT条件 2.掌握可行方向法和三种罚函数法基本形式 3.掌握二次规划拉格朗日法和有效集法 动态规划 内容: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性定理、动态规划应用 基本要求: 上.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最优性原理和基本方程 2.会运用动态规划解决一些典型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七部分。 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内容: 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基本解的几何意义和代数结构、单纯形法、对偶理论 基本要求: 1.掌握线性规划问题解的特征和图解法 2.掌握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 3.了解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4.了解建立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 内容:运输问题模型、表上作业法、运输问题的应用 基本要求: 1.掌握运输问题的模型及其表上作业法 整数规划及分配问题 内容: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及特点、分支定界法、分配问题与匈牙利法、0-1 整数规划建模 基本要求: 1.掌握线性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法 2.掌握分配问题及匈牙利法 3.了解整数规划建模方法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算法框架 内容:无约束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最优性条件、算法框架、线搜索技术等 基本要求: 1.了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凸函数理论 2.掌握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与算法框架 3.了解线搜索基本方法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算法 内容: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信赖域法,最小二乘问题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四大类无约束优化方法 2.掌握最小二乘问题的高斯牛顿法 3.了解信赖域法 约束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内容:KKT 条件、可行方向法、罚函数法、二次规划 基本要求: 1.理解 KKT 条件 2.掌握可行方向法和三种罚函数法基本形式 3.掌握二次规划拉格朗日法和有效集法 动态规划 内容: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性定理、动态规划应用 基本要求: 1.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最优性原理和基本方程 2.会运用动态规划解决一些典型问题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上的例题及学生课下的练习,辅以教 师的习题课和课后辅导、答疑。 四、成绩考核方武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核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成绩由两部分组 成。平时成绩(30):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期末考试成绩(70%) 五、制定本大纲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基础选修课,由于内容较多,课 时相对紧张,故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该大纲进行教学安排,在执行中部分内容可以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有限调整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上的例题及学生课下的练习,辅以教 师的习题课和课后辅导、答疑。 四、成绩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核时间为 10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成绩由两部分组 成。平时成绩(30%):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期末考试成绩(70%)。 五、制定本大纲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基础选修课,由于内容较多,课 时相对紧张,故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该大纲进行教学安排,在执行中部分内容可以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有限调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参考资料(MATLAB语言基础).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教师用书(不全)八年级下-教师用书.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教师用书(不全)九年级下-教师用书.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教师用书(不全)七年级下-教师用书.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七年级-下册.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七年级-上册.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初中教材知识点梳理.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八年级--下册.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八年级--上册.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九年级--下册.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学生用书及资料_九年级--上册.pdf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参数估计 §6.5 区间估计.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5 常用连续分布.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习题).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假设检验.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排列与组合——组合与组合数.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ppt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排列与排列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Ⅱ_第八章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动态规划.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规划对偶理论(Duality Theory).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序列二次规划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二次规划.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信赖域方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共轭梯度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可行方向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拟牛顿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优化理论基础.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优性条件.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小二乘问题.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速下降法和牛顿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线搜索技术.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罚函数法.pdf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统计量及其分布.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Linear Programming, LP).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Critical Path Method).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动态规划.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排队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