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Critical Path Method)

第七章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Critical Path Method §1.PERT网络图 §2.PERT网络图的计算 §3.关键路线和网络计划的优化 §4.完成作业的期望时间和 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事件的概率 2025/4/6
2025/4/6 2 第七章 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Critical Path Method ) § 1. PERT 网络图 § 3.关键路线和网络计划的优化 § 4.完成作业的期望时间和 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事件的概率 § 2. PERT 网络图的计算

网络计划技术:又称统筹法,是综合运用计划评审技术 和关键路线法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计划管理方法。 口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对计划项目进行核算、评 价,然后选定最优计划方案的一种技术。 能直观清晰的反映计划各部门或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 约; 反映某一部门或某项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便于发现薄 弱环节以采取措施; o关键路线法(CRM):是在计划项目的各项错综复杂的工 作中,抓住其中的关键路线进行计划安排的一种方法。研究 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 2025/4/6
2025/4/6 3 ◼ 网络计划技术:又称统筹法,是综合运用计划评审技术 和关键路线法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计划管理方法。 ❑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对计划项目进行核算、评 价,然后选定最优计划方案的一种技术。 能直观清晰的反映计划各部门或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 约; 反映某一部门或某项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便于发现薄 弱环节以采取措施; ❑关键路线法(CRM):是在计划项目的各项错综复杂的工 作中,抓住其中的关键路线进行计划安排的一种方法。研究 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

§7.1 PERT 网络图 、 基本概念 1、作业:任何消耗时间或资源的行动。(箭线表示,(i,) 2、事件:作业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圈中加数字或字母表示) 作业的起点事件、终点事件;,(切) 最初事件、最终事件(唯一);紧前作业,紧后作业 注意:(事件本身不消耗时间或资源,或相对于作业,消耗量可忽略不计) 4h 1h 5h 3h 3h 2h 2h 2025/4/6
2025/4/6 4 §7.1 PERT 网络图 一、 基本概念 1、作业:任何消耗时间或资源的行动。(箭线表示,(i,j)) 2、事件:作业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圈中加数字或字母表示) 作业的起点事件、终点事件; ,(i,j ) 最初事件、最终事件(唯一); 紧前作业,紧后作业 注意:(事件本身不消耗时间或资源,或相对于作业,消耗量可忽略不计) 2 1 4 3 5 6 1h 4h 5h 2h 3h 3h 2h

3、路线:PERT网络图中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 业连贯组成的一条路。 路的长度:完成该路上各项作业持续时间的长度和。 关键路线: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业累计时间最 长的路。 路线1,2,5,6 8小时 路线1,3,5,6 11小时 关键路线 路线1,4,5,67小时 2025/4/6
2025/4/6 5 3、路线:PERT 网络图中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 业连贯组成的一条路。 路的长度:完成该路上各项作业持续时间的长度和。 关键路线:由最初事件到最终事件的各项作业累计时间最 长的路。 路线1,2,5,6 8小时 路线1,3,5,6 11小时 关键路线 路线1,4,5,6 7小时

二、 建立PERT网络图的准则和注意事须 1、作业(1,j)用唯一箭线表示,起点事件(箭尾事件)编号 小于终点事件(箭头事件)的编号。 2、两个事件之间只能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作业,具有相同开 始和结束的不同作业,需引进虚事件和虚作业。 】 5 2025/4/6
2025/4/6 6 二、建立 PERT 网络图的准则和注意事项 1、作业(i,j)用唯一箭线表示,起点事件(箭尾事件)编号 小于终点事件(箭头事件)的编号。 2、两个事件之间只能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作业,具有相同开 始和结束的不同作业,需引进虚事件和虚作业。 2 1 5 1 5

3、各项作业间的几种关系及图上表示方法 (1)作业a结束后可以开始b,c: b a (2)作业c在a,b结束后才可以开始; (3)作业a,b结束后可以开始c,d; (4)作业c在a结束后即可以开始,d在a,b结束后才 可以开始。 a a b 5 2 3 6 (3) 3 5 虚箭线表示虚活动,不 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 6 2025/4/6
2025/4/6 7 3、各项作业间的几种关系及图上表示方法 (1)作业 a 结束后可以开始 b, c ; (2)作业 c 在 a,b 结束后才可以开始; (3)作业 a,b 结束后可以开始 c,d ; (4)作业 c 在 a 结束后即可以开始, d 在 a,b 结束后才 可以开始。 2 1 4 3 a b c 2 1 4 3 a b c 5 2 1 4 3 a b c d (1) (2) (3) 5 2 1 4 3 a b c d 6 (4) 虚箭线表示虚活动,不 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

4、PERT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回路。 5、PERT网络图的布局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尽量避 免箭线交叉。 6.PERT网络图中有唯一的最初事件和最终事件, 7.确定最初时间可以考虑没有紧前作业的多个事件拥有共同 的开始事件. 三、PERT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若干局部网络图合并成一个大的全局网络图 合并后的网络图需简化 2025/4/6
2025/4/6 8 4、PERT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回路。 5、PERT 网络图的布局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尽量避 免箭线交叉。 6. PERT 网络图中有唯一的最初事件和最终事件. 7.确定最初时间可以考虑没有紧前作业的多个事件拥有共同 的开始事件. 三、PERT 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若干局部网络图合并成一个大的全局网络图 合并后的网络图需简化

四、 绘制PERT 网络图 作业 A B C D E F G H 紧前作业 AB B A C EF DF GH 作业时间 2 3 4 1 8 3 2 7 6 5 E 8 G B 8 3 2025/4/6 9
2025/4/6 9 3 E 1 2 4 6 7 3 8 5 A 2 B 8 C 4 D 1 L 5 F 3 H 7 G2 I 6 9 10 11 作业 A B C D E F G H I J 紧前作业 / / AB B A C EF DF GH I 作业时间 2 3 4 1 8 3 2 7 6 5 四、绘制 PERT 网络图

请做课后习题7.1b)(c)和P204-表7-1 自测 2025/4/6 o
请做课后习题7.1(b)(c)和P204-表7-1 自测 2025/4/6 10

§7.2 PERT网络图的计算 网络时间的计算 1.作业最早开始时间ts(位,)=max er(k,)} 作业最早结束时间 ter(i,j)=tes(i,j)+t(i,j) 2.作业最迟结束时间tF(亿,)=min{tzs(j,k)} 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tis(i,j)=tir(i,j)-t(i,j) 2025/4/6 12
2025/4/6 12 §7.2 PERT 网络图的计算 一、网络时间的计算 t (i, j) t (i, j) t(i, j) EF = ES + 1.作业最早开始时间 作业最早结束时间 2.作业最迟结束时间 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t (i, j) t (i, j) t(i, j) LS = LF − t (i, j) maxt EF (k,i) k E S = t (i, j) min t LS ( j, k) k LF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Linear Programming, LP).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统计量及其分布.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罚函数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线搜索技术.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速下降法和牛顿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小二乘问题.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优性条件.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最优化理论基础.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拟牛顿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可行方向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共轭梯度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信赖域方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二次规划.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打印版)序列二次规划法.pdf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规划对偶理论(Duality Theory).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动态规划.ppt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Numerical Optimization Methods.doc
- 《数值最优化方法》课程参考资料(MATLAB语言基础).pdf
-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初中数学教材_教师用书(不全)八年级下-教师用书.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动态规划.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排队论.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章 绪论 1.0 微分几何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孙文华).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空间曲线 1.1 向量函数 1.1.2 向量函数 两个重要命题.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空间曲线 1.2 曲线的概念 1.2 曲线的概念.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参数曲线.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曲面论——曲面的概念.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1 曲面的概念 2.1 曲面的概念.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曲面论——曲面的概念.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2 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 2.2 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曲面论——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曲面论——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曲面的渐进方向和共轭方向).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3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2.3.5 曲面的主法方向和曲率线.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3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2.3.6 曲面的主曲率、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3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2.3.7 曲面在一点邻近的结构.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3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2.3.8 高斯曲率的几何意义.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教材)DIFFERENTIAL GEOMETRY,A First Course in Curves and Surfaces Preliminary Version.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教材)微分几何课外教材.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空间曲面 2.3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2.3.1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曲面论——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