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7
文件大小:43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给药方案设计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第三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的个体化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 的应用

第一节给药方索设计临床给药方案,在根据病情和适应证选定最佳药物之后,通常指确定剂量、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R疗程等。药间隔及给药时间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2 第一节 给药方案设计 • 临床给药方案,在根据病情和适应 证选定最佳药物之后,通常指确定 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给 药间隔及给药时间、疗程等

一、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应根据以下因素制定给药方案·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关的因素药物的药动学性质患者的生理状态、病理状况,给药剂型、途径,患者的其他状况和环境因素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3 一、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应根据以下因素制定给药方案 • 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关的因素 • 药物的药动学性质 • 患者的生理状态、病理状况 • 给药剂型、途径,患者的其他状况和 环境因素

制定给药方案的步骤剂型、给药途径给药间隔(估算,依据治疗指数和半衰期)计算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用于患者一检测血药浓度,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一最佳给药方案2025/8/15heuu-Ixn

2025/8/15 heuu-lxn 4 制定给药方案的步骤 • 剂型、给药途径 • 给药间隔(估算,依据治疗指数和半衰 期) • 计算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 • 用于患者→检测血药浓度,安全性、有 效性评价→最佳给药方案

负荷剂量二、临床上常采取首次给药剂量(C)加大的方法,使血药浓度快人.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以后再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这种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负荷剂量或首剂量,即X*。维持剂量(X。)是在负荷剂量之后,按给药周期给予用来维持有效而药浓度水平的剂量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5 二、负荷剂量 • 临床上常采取首次给药剂量 加大的方法,使血药浓度快 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以后 再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 这种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 负荷剂量或首剂量,即X0 * 。 • 维持剂量(X0)是在负荷剂量之后,按给药 周期给予用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水平的剂量。 t x(C) ● ● ● ● ● ● ······ τ

单室,ivM给予首剂量后,首次给药血药浓度最小值=稳态最小血药浓度*XXoXo*(C)minASS-ktXminVkt-kt0Xo¥=2XX福0.693C当T=t1/2时,t1/21-et1/2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6 单室,iv ( ) ss C1 min Cmin = e k e V k X e k V X    − − −  − =         1 * 0 0 e k X X −  − = 1 * 0 0 t x(C) ● ● ● ● ● ● ● ······ τ τ • 给予首剂量后, 首次给药血药浓度最小值 =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0 1/ 2 1/ 2 0 0 2 0.693 1 * X e t t X X = −  − = 当τ=t1/2时

例题1。某药iv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ug/ml,tu/2为8h,V为12L,每隔8h给药一次。①拟定给药方案;②若给药间隔由8h改为4h,计算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kteCoV=X,/C。 X,=120mgmin-kt1-e8h→4h,X,=49.7mgXo*X.*= 2X. = 240mgX-ktl-e08h-4h,X.*=169.7mg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7 例题1 • 某药iv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ug/ml,t1/2为8h, V为12L,每隔8h给药一次。①拟定给药方案; ②若给药间隔由8h改为4h,计算负荷剂量和维 持剂量。 e e C C k k s s   − − = −  1 0 min V=X0 /C0 X0=120mg e X X − k − = 1 * 0 0 X0 *= 2X0 = 240mg 8h→4h,X0=49.7mg 8h→4h,X0 *=169.7mg

血管外单室模型*X.X0kaTka>>k,t较大,e-kat →01X.米XoKT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8 单室模型 血管外 ka>>k,τ较大,e -kaτ →0

三、根据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按tu2的长短常将药物分为4类·超速处置类,tu/2≤1h,·快速处置类,t21~4h,·中速处置类,ti/z4~8 h·慢或极慢处置类,t1/2>82025/8/15heuu-Ixn

2025/8/15 heuu-lxn 9 三、根据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 按t1/2的长短常将药物分为4类 • 超速处置类,t1/2≤1h, • 快速处置类,t1/2 1~4 h, • 中速处置类,t1/2 4~8 h, • 慢或极慢处置类,t1/2 > 8

根据t1/2设计给药方案的类型1.按t1/2给药(T=ty/2),适于ty/2 =4~8 h2.tv/2很短,治疗窗较宽,加大给药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治疗窗较窄,静滴给药3.t1/z较长,多次分量。非恒定值,治疗药物监测2025/8/1510heuu-lxn

2025/8/15 heuu-lxn 10 根据t1/2设计给药方案的类型 1. 按t1/2给药(τ =t1/2),适于t1/2 =4~8 h 2. t1/2很短,治疗窗较宽,加大给药剂量, 延长给药间隔;治疗窗较窄,静滴给药 3. t1/2较长,多次分量。 4. 非恒定值,治疗药物监测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