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药物动力学概述

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dX药物动力学概念-kXndt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攀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iv、ivgtt、po)在体内(ADME)过程的"量时"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学科
2025/8/15 heuu-lxn 2 药物动力学概念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 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iv、ivgtt、 po)在体内(ADME)过程的“量时” 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学 科。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 n k X dt dX = −

发展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就提出了有关动力学方程;1924年,WidmarkandTandbery提出了开放式单室模型动力学;1937年,Te0rell提出双室模型动力学的假设,并用数学公式详细描述1953年,F.H.D0st第一本药物动力学教科书;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3 发 展 •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就提出了有关动 力学方程; • 1924年,Widmark and Tandbery提出了开放 式单室模型动力学; • 1937年,Teorell提出双室模型动力学的假设, 并用数学公式详细描述 • 1953年,F.H. Dost第一本药物动力学教科书;

1972年,J.E.Fogar发起,在美国马里兰洲波兹大国立卫生科学研究所,召开药理学与药物动力学国际会议,第一次确认药物动力学为一门独立学科1977年,Sheiner提出群体药动学1980年,Rowland和Tozer合作出版发《临床药动学》2025/8/15heuu-Ixn
2025/8/15 heuu-lxn 4 • 1972年,J. E. Fogar发起,在美国马里兰洲波 兹大国立卫生科学研究所,召开药理学与药 物动力学国际会议,第一次确认药物动力学 为一门独立学科。 • 1977年,Sheiner提出群体药动学 • 1980年,Rowland和Tozer合作出版《临床药 动学》

国内发展概况20世纪50年代,宋振玉、曹曾衍霖,治疗血吸虫病锑剂的体内过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药药动学,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70年)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第二阶段(1970-90年)中药药代迅速发展;-第三阶段,1990年以来,中药药代学形成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5 国内发展概况 • 20 世纪 50 年代,宋振玉、曾衍霖,治疗血吸 虫病锑剂的体内过程; • 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中药药动学,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49-70年)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 研究; – 第二阶段(1970-90年)中药药代迅速发展; – 第三阶段,1990年以来,中药药代学形成

研究内容建立药动学模型和方程药动学参数→药效药物结构→药动学规律一→开发新药指导制剂研究与评价药物质量应用药动学参数制定临床药物治疗方案2025/8/15heuu-lxn
2025/8/15 heuu-lxn 6 研究内容 • 建立药动学模型和方程 • 药动学参数↔药效 • 药物结构↔药动学规律→开发新药 • 指导制剂研究与评价药物质量 • 应用药动学参数制定临床药物治疗方案

第三节药物动力学基本模型与基本参数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模型 与基本参数

一、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体内药物的动力学过程与药效量化指标的动力学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药量与效应之间的转换过程智升粉以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为基础精确表征器官或组织中药物浓度的经时过程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征。·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2025/8/15heuu-Ixn
2025/8/15 heuu-lxn 8 一、药物动力学模型 • 房室模型:最基本、最简化 • 生理药动学模型(physiological model) • 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模型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link model,PK-PD) • 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 中国药典:计算药动学参数 包括k、t1/2 、Cmax、tmax和 AUC0-∞ 。 • 研究体内药物的动力学过程与药效量化 指标的动力学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药量 与效应之间的转换过程。 • 以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为基础, 精确表征器官或组织中药物浓度的经时 过程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征

隔室模型(compartmentmodel)即房室模型,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室,分析体消除速率内药量变化规律隔室模型的特性:隔室是抽象概念,不是解部学分隔体液的隔室划分有一定客观性,不是主观随意划分划分是近似的划分具有相对性2025/8/15heuu-Ixn
2025/8/15 heuu-lxn 9 隔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 • 即房室模型,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 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室,分析体 内药量变化规律。 • 拟合:实验→数据→方程式→药物模型。 • 一般不宜多于3个 隔室模型的特性: • 隔室是抽象概念,不是解剖学分隔体液的隔室 • 划分有一定客观性,不是主观随意划分 • 划分是近似的 • 划分具有相对性 消除速率

隔室模型的相关概念开放室与封闭室开放型模型与封闭型模型N室线性乳突模型一模型中N个开放室一体内的各种速度过程都是线性一仅一室处于特殊地位(中央室),与其他室(外周室)有直接药物交换,而其他室间无直接联系药物仅从中央室消除一2025/8/1510heuu-lxn
2025/8/15 heuu-lxn 10 隔室模型的相关概念 • 开放室与封闭室 • 开放型模型与封闭型模型 • N室线性乳突模型 – 模型中N个开放室 – 体内的各种速度过程都是线性 – 仅一室处于特殊地位(中央室),与其他室(外周 室)有直接药物交换,而其他室间无直接联系 – 药物仅从中央室消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单室模型.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多室模型.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PEG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创新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注意的问题(PPT,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新药药代动力学的若干问题(PPT,皖南医学院:孙瑞元).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应用进展(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General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Review 2(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The Laplace Transform(PPT,沈阳药科大学).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How to Expand Routine Bioequivalence Studies to Generate New Knowledge(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浅谈中药药代动力学(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华中科技大学:严常开).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书籍PDF电子版(2010年版,第一部药材).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药物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药动学中应用.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代谢组学_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_英文_唐惠儒.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_蔡晔.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_指纹药动学_的构思与研究_易延逵.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沙普秦含量及其药物动力学_谢伟.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血管外给药的非线性房室模型解的逼近_胡晓虎.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_何笑荣.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药物排泄.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药物代谢.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药物的分布.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华北理工大学:李小娜).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口服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口服 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第三节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第四节 口服药物吸收的.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4 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重复给药.ppt
-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pharmaceutical analysis.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八章 药物制剂的分析、第十九章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五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第十六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喹啉类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第十三章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doc
-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典型药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节 鉴别试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