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华中科技大学:严常开)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严常开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严常开 博士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常用动力学软件介绍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常用动力学软件介绍

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1.概念的统一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为三个不同且有互相联系的概念,注意区别使用药代动力学内容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过程和动态变化过程:体内过程和速率过程生物利用度包括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主要是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内容
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 1.概念的统一 ⚫ 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为三个 不同且有互相联系的概念,注意区别使用。 ⚫ 药代动力学内容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排泄、代谢过程和动态变化过程:体内过程和 速率过程 ⚫ 生物利用度包括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 用度 ⚫ 生物等效性主要是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内容

2.稳定性光照、了解待测药物和内标物在不同pH、溶剂、温度条件下稳定性对于中药或多组分制剂,应注意他们的相互作用体液中药物的稳定性包括室温、冷藏(2-8℃)、冻融、冷冻-20--70℃)
⚫2.稳定性 ⚫ 了解待测药物和内标物在不同pH、光照、 溶剂、温度条件下稳定性 ⚫ 对于中药或多组分制剂,应注意他们的 相互作用 ⚫ 体液中药物的稳定性包括室温、冷藏 (2-8℃)、冻融、冷冻(-20-70℃)

>3.灵敏度:最低定量浓度注意与检测限相区别根据药物体内药物浓度确定一般为3-5个半衰期或峰浓度的1/10-1/20MS(pg) > RF(ng) >UV(μg)
➢3. 灵敏度:最低定量浓度 ➢ 注意与检测限相区别 ➢ 根据药物体内药物浓度确定 ➢ 一般为3-5个半衰期或峰浓度的1/10-1/20 ➢ MS(pg) ﹥RF(ng)﹥UV(g)

*4.选择性待测药物及内标色谱峰均要与呈基线分离内源性物质、药物的代谢物、可能的合X并用药及中药中其他组分不干扰分析提供对照品、空白生物样品、空白生物样品加对照品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
❖4.选择性 ❖待测药物及内标色谱峰均要与呈基线分 离 ❖内源性物质、药物的代谢物、可能的合 并用药及中药中其他组分不干扰分析 ❖提供对照品、空白生物样品、空白生物 样品加对照品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 图

5.萃取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蛋白沉淀、超滤
⚫5.萃取回收率 ⚫ 一般要求大于50% ⚫ 液-液萃取 ⚫ 固相萃取 ⚫ 蛋白沉淀、超滤

6.工作曲线及线性关系1做5个点以上,一般6-7个点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比值应在50-500之间浓度宽度应涵盖峰浓度和最低浓度相关系数应大于0.99
➢6.工作曲线及线性关系 ➢做5个点以上,一般6-7个点 ➢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比值应在50-500之 间 ➢浓度宽度应涵盖峰浓度和最低浓度 ➢相关系数应大于0.99

7.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精密度包括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一般要求应做5个点以上准确度一般用相对回收率表示,应作5个点以RSD应小于10%,在LOO附近应小于15%生物制品RSD应小于15%,在LOO附近应小于20%
• 7.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 精密度包括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 • 一般要求应做5个点以上 • 准确度一般用相对回收率表示,应作5个点以 上 • RSD应小于10%,在LOQ附近应小于15% • 生物制品RSD应小于15%,在LOQ附近应小于 20%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药品1.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使用的受试药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使用的一致。对照品应是标明含量的纯品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 1.实验药品 ⚫ 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 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使用的受 试药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使用的 一致。 ⚫ 对照品应是标明含量的纯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书籍PDF电子版(2010年版,第一部药材).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药物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药动学中应用.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代谢组学_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_英文_唐惠儒.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_蔡晔.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_指纹药动学_的构思与研究_易延逵.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沙普秦含量及其药物动力学_谢伟.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血管外给药的非线性房室模型解的逼近_胡晓虎.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_何笑荣.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_高鹏飞.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谈微分方程在药物动力学方面的应用_蒋长安.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法的实验验证研究_贺福元.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药物动力学_药效动力学在中医方剂相关领域研究中的应用_卢贺起.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药复方谱动学与谱效动力学差异性的研究_贺福元.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应用1stOpt软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_朱伟明.pdf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样卷1(试题).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样卷1(答案).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期末考试试卷(B卷,试题).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期末考试试卷(A卷,试题).doc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浅谈中药药代动力学(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How to Expand Routine Bioequivalence Studies to Generate New Knowledge(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The Laplace Transform(PPT,沈阳药科大学).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General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Review 2(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应用进展(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新药药代动力学的若干问题(PPT,皖南医学院:孙瑞元).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创新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注意的问题(PPT,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专家讲座)PEG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与开发(PPT).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多室模型.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单室模型.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药物动力学概述.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药物排泄.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药物代谢.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药物的分布.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华北理工大学:李小娜).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口服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口服 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第三节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第四节 口服药物吸收的.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ppt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