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2/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14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2/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讲禾稿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编号:y230508授课学期:第六学期授课班级:10级药学任课教师:一张志斐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1

1 讲 稿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课程编号: y230508 授课学期: 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 10 级药学 任课教师: 张志斐 河北联合大学 药学院

首页第5周,第9讲次课程名称:《药物分析》摘要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授课题目(章、节)第三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第四节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学习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重点】砷盐检查法【难点】砷盐检查法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砷盐是剧毒物质,如何检查药物中的砷盐?板书“砷盐检查法”。【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三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砷盐检查法砷盐是剧毒物质,多由药物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无机溶剂引入。中药中残存的三价砷盐毒性极强,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危害生命安全1.古蔡(Gutzeit)氏法(1)原理:供试品)KI T.S.过Pb(AC)棉花As'+ZnHCT* AsHs★砷斑比较标准液厂酸性SnCI,T.S遇HgBr2试纸(2)装置:验砷仪检瓶、导气管、具孔塞(3)操作:①导气管B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60-80mm)②再于旋塞C的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③样品、对照品分别置于检砷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2.5%碘化钾试液5m1与0.3%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④加锌粒2g,立即将装妥的导气管B密塞与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比较砷斑(4)试剂作用:①KI:还原剂:As5tAs3+五价碑生成AsH3的反应速度比三价砷速度慢,加入KI使五价碑还原为三价砷后再与活泼氢反应,以增大AsH的生成速度②酸性SnC12:还原剂1)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As→As")2

2 首页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5 周,第 9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三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第四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学习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重 点】砷盐检查法 【难 点】砷盐检查法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砷盐是剧毒物质,如何检查药物中的砷盐? 板书“砷盐检查法”。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一、砷盐检查法 砷盐是剧毒物质,多由药物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无机溶剂引入。 中药中残存的三价砷盐毒性极强,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危害生命安全 1. 古蔡(Gutzeit)氏法 (1)原理: (2)装置:验砷仪 检砷瓶、导气管、具孔塞 (3)操作: ① 导气管 B 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60-80mm) ② 再于旋塞 C 的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 ③ 样品、对照品分别置于检砷瓶中, 加盐酸 5ml 与水 21ml, 再加 2.5%碘化 钾试液 5ml 与 0.3%酸性氯化亚锡试液 5 滴, 在室温放置 10 分钟 ④ 加锌粒 2g, 立即将装妥的导气管 B 密塞与 A 瓶, 置 25-40 ℃水浴中, 反应 45 分钟, 取出溴化汞试纸, 比较砷斑. (4)试剂作用: ① KI:还原剂:As5+→As3+ 五价砷生成 AsH3 的反应速度比三价砷速度慢, 加入 KI 使五价砷还 原为三价砷后再与活泼氢反应,以增大 AsH3的生成速度 ② 酸性 SnCl2:还原剂 1)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As5+→As3+) 供试品 标准液 KI T.S. 酸性SnCl2T.S. As 3+ Zn HCl AsH3 过Pb(AC)2棉花 遇HgBr2试纸 砷斑 比较

2)将KI被氧化生成的Iz再还原为I-,I-和Zn反应生成[ZnI],有利于AsHs的形成3):SnC12与Zn粒表面形成Zn-Sn齐,起去极化的作用,有利于H2均匀连续发生4)KI-SnCl2试液还可抑制SbH3生成(锑斑)Pb(Ac)2棉花----排除硫化物的干扰+2HAc+PbS留在棉花上,不干扰结果H2S+Pb(Ac)2—④HgBr2试纸:与AsH3作用生成斑(5)反应最佳条件:①Zn粒的大小及用量:大小:能通过1号筛(850~2000μm)用量:约2g②标准砷溶液:三氧化二砷配制标准砷斑:取2ml(1μg/mlAS)(6)于扰的排除:供试品为s、S0、S203S、SO3、S203与HgBr2试纸反应生成黑色HgS或Hg,干扰砷斑检查排除:加HNO氧化成S04,除去干扰②供试品为铁盐(Fe*)干扰:消耗KI、SnC12,氧化AsH排除:先加足量的KI或先加入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将Fe"还原为Fe。③含锑药物干扰:SbH3+HgBr2生成灰色锑斑,干扰砷斑检查排除:改用白田道夫(Betterdorff)法2As++3SnC12+6HC1-→2As+棕褐色的胶态砷+3SnC14+6H*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④环状药物:共价键结合的砷化物,环状药物须进行有机破坏1)碱破坏法:样品加Ca(0H)2小火灼烧,再于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2)碱融破坏环法:适用于环状结构的有机酸碱金属盐用石灰法不能破坏完全的情况。以无水Na2CO3进行碱融破坏3)酸破坏法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1)原理:利用砷化氢与Ag-DDC此啶溶液作用,使Ag-DDC中的银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以Ag-DDC溶液为空白,于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不得大于标准砷溶液的吸收度。(2)装置:与古蔡法反应瓶相同,导气管不同,导气管伸入加有Ag-DDC吡啶溶液的试管中,无放有一片HgBr2试纸的具孔塞(3)试剂的作用:同古蔡法有机碱:吡啶(USP法)、三乙胺-氯仿溶液(ChP法)、三乙醇胺、麻黄碱等本反应可逆,加入有机碱使与HDDC结合,有利于反应向右定量进行完全3.次磷酸法二、干燥失重检查法:主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1.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3

3 2)将 KI 被氧化生成的 I2再还原为 I-,I-和 Zn2+反应生成[ZnI4] 2-,有利 于 AsH3的形成 3) SnCl2与 Zn 粒表面形成 Zn-Sn 齐,起去极化的作用,有利于 H2 均匀 连续发生 4)KI-SnCl2试液还可抑制 SbH3生成(锑斑) ③ Pb(Ac)2棉花-排除硫化物的干扰 H2S + Pb(Ac)2 2HAc + PbS 留在棉花上,不干扰结果 ④ HgBr2试纸:与 AsH3作用生成砷斑 (5)反应最佳条件: ①Zn 粒的大小及用量: 大小:能通过 1 号筛(850~2000μm) 用量:约 2g. ②标准砷溶液: 三氧化二砷配制 标准砷斑:取 2 ml (1μg /ml AS) (6)干扰的排除: ① 供试品为 S 2-、SO3 2-、S2O3 2- S 2-、SO3 2-、S2O3 2-与 HgBr2试纸反应生成黑色 HgS 或 Hg,干扰砷斑检查 排除:加 HNO3氧化成 SO42-,除去干扰 ② 供试品为铁盐(Fe3+) 干扰:消耗 KI、SnCl2,氧化 AsH3 排除:先加足量的 KI 或先加入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将 Fe3+还原为 Fe2+。 ③ 含锑药物 干扰:SbH3 + HgBr2生成灰色锑斑,干扰砷斑检查 排除:改用白田道夫(Betterdorff)法 2As3+ + 3SnCl2+ 6HCl→2As↓棕褐色的胶态砷+ 3SnCl4 + 6H+ 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 ④ 环状药物:共价键结合的砷化物,环状药物须进行有机破坏 1)碱破坏法:样品加 Ca(OH)2小火灼烧,再于 500℃~ 600℃炽灼至 完全灰化。 2)碱融破坏法:适用于环状结构的有机酸碱金属盐用石灰法不能破坏 完全的情况。以无水 Na2CO3进行碱融破坏 3)酸破坏法 2.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 法) (1)原理:利用砷化氢与 Ag-DDC 吡啶溶液作用,使 Ag-DDC 中的银还原为红色 胶态银,以 Ag-DDC 溶液为空白,于 5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供试品溶液的吸收 度不得大于标准砷溶液的吸收度。 (2)装置:与古蔡法反应瓶相同,导气管不同,导气管伸入加有 Ag-DDC 吡啶 溶液的试管中,无放有一片 HgBr2试纸的具孔塞 (3)试剂的作用:同古蔡法 有机碱:吡啶(USP 法)、三乙胺-氯仿溶液(ChP 法)、三乙醇胺、麻黄碱等 本反应可逆,加入有机碱使与 HDDC 结合,有利于反应向右定量进行完全 3.次磷酸法 二、干燥失重检查法:主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 1.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

(1)方法:将样品置于相同条件下已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除另有规定外,在105℃干燥至恒重(2)注意事项:1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的条件下继续干燥1h后进行2)供试品应平铺于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超过10mm3)含有较多结晶水的药物,在105℃不易除去结晶水,可提高干燥温度4)某些药物中含有较大量的水分,熔点又较低,如直接在105℃干燥,供试品易融化,表面结成一层薄膜,使水分不易继续挥发。先于40℃~50℃加热,使结晶水缓缓释去:然后逐渐升高温度,在105℃干燥至恒重2.减压干燥法与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分解或水分难挥出的供试品(1)设备:减压干燥器或恒温减压干燥器(2)条件: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温度为60℃(3)干燥剂:减压干燥器中:无水氯化钙、硅胶和五氧化二磷恒温减压干燥器中:五氧化二磷3.干燥剂于燥法:适用于受热分解或易升华的供试品(1)设备:干燥器(2)常用的干燥剂:硅胶、硫酸、五氧化二磷(3)注意事项:1)使用P20s时需将干燥剂铺于培养血中,置于干燥器内。若发现干燥剂表层结块、出现液滴,应将表层刮去,另加新的P20s再使用:弃去的P20s不可倒入下水道,应理入主中。P20s不能反复使用2)使用H2SO时,应将H2SO4盛于培养皿或烧杯中,不能直接倾入干燥器;搬动干燥器时,应注意勿使H2SO4溅出;用过的H2SO经加热除水后可再用。除水的方法是:将含水硫酸置烧杯中加热至冒白烟、保持在110℃左右约30分钟。三、水分测定法1.费休氏法2.甲苯法四、炽灼残渣检查法:BP称为硫酸灰分1.控制有机药物经炽灼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中非挥发性无机杂质2.多为金属氧化物或无机盐类3.常采用重量方法进行检查4.注意事项:(1)遗留的炽灼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控制在500600℃(2)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规定温度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3)含氟药物对磁有腐蚀,应采用铂埚五、易炭化物检查法1.本法是检查药物中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2.这类杂质多数结构未知,常采用目视比色法3.对照液:①“溶液颜色检查”项下的不同色调色号的标准比色液;②由比色用氯化钻液、比色用重铬酸钾液和比色用硫酸铜液按规定方法配制成的对照液;③高锰酸钾液六、残留溶剂测定法1.主要检查在合成原料药,辅料或制剂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中未能4

4 (1)方法:将样品置于相同条件下已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除另有规定外, 在 105℃干燥至恒重 (2)注意事项 : 1)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的条件下继续干燥 1h 后进行 2)供试品应平铺于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 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超过 10mm 3)含有较多结晶水的药物,在 105℃不易除去结晶水,可提高干燥温度 4)某些药物中含有较大量的水分,熔点又较低,如直接在 105℃干燥,供试品易 融化,表面结成一层薄膜,使水分不易继续挥发。先于 40℃~50℃加热,使结晶水缓 缓释去;然后逐渐升高温度,在 105℃干燥至恒重 2.减压干燥法与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分解或水分难挥出的供试品 (1) 设备:减压干燥器或恒温减压干燥器 (2) 条件:压力应在 2.67kPa(20mmHg)以下,温度为 60℃ (3)干燥剂:减压干燥器中:无水氯化钙、硅胶和五氧化二磷 恒温减压干燥器中:五氧化二磷 3.干燥剂干燥法:适用于受热分解或易升华的供试品 (1) 设备:干燥器 (2) 常用的干燥剂:硅胶、硫酸、五氧化二磷 (3) 注意事项: 1) 使用 P2O5时需将干燥剂铺于培养皿中,置于干燥器内。若发现干燥剂表层 结块、出现液滴,应将表层刮去,另加新的 P2O5再使用;弃去的 P2O5不可倒入下水道, 应埋入土中。 P2O5不能反复使用 2) 使用 H2SO4时,应将 H2SO4盛于培养皿或烧杯中,不能直接倾入干燥器;搬 动干燥器时,应注意勿使 H2SO4溅出;用过的 H2SO4经加热除水后可再用。除水的方法是: 将含水硫酸置烧杯中加热至冒白烟、保持在 110℃左右约 30 分钟。 三、水分测定法 1.费休氏法 2.甲苯法 四、炽灼残渣检查法:BP 称为硫酸灰分 1.控制有机药物经炽灼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中非挥发性无机杂质 2.多为金属氧化物或无机盐类 3.常采用重量方法进行检查 4.注意事项: (1)遗留的炽灼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时, 炽灼温度应控制在 500~600℃ (2)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规定温度继续炽灼 30 分钟后进行 (3)含氟药物对磁坩埚有腐蚀,应采用铂坩埚 五、易炭化物检查法 1.本法是检查药物中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 2.这类杂质多数结构未知,常采用目视比色法 3.对照液:① “溶液颜色检查”项下的不同色调色号的标准比色液; ② 由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重铬酸钾液和比色用硫酸铜液按规定方法 配制成的对照液; ③ 高锰酸钾液 六、残留溶剂测定法 1.主要检查在合成原料药,辅料或制剂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中未能

完全除去有机溶剂:第一类:应该避免使用第二类:应该限制使用第三类:GMP或其他质控要求限制使用第四类:尚无足够毒理学资料2.ChP规定采用GC法第一法: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等温法适用于所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不多,并且极性差异较小的情况。第二法: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适用于所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较多并且极性差异较大时的情况。第三法:溶液直接进样法采用填充柱,亦可采用适宜极性的毛细管柱从方法的精密度考虑:二氧六环、吡啶宜用第一法;苯、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可用第一法或第二法;环氧乙烷直接用第二法七、溶液颜色检查法药物溶液的颜色及其与规定颜色的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纯度。对溶液颜色进行检查,可以控制药物中有色杂质的含量。本法系将药物溶液的颜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相比较,或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以检查其颜色1.自视比色法: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的方法2.分光光度法:于规定波长处:A测得<A规定3.色差计法:通过测定供试品与标准比色液或水之间的色差值来比较供试品与标准比色液之间的颜色差异八、溶液澄清度检查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不溶性杂质。原理:药物溶液中存在分散的细微颗粒,当直线光通过溶液时,细微颗粒可引起光的散射,测量光的散射就可以测量溶液的浊度。比较供试品溶液和浊度标准液的浊度来判断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是否符合规定。第四节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一、特殊杂质的研究规范二、特殊杂质的鉴定1.合成杂质对照品鉴定法当样品中的杂质量较小,且杂质的分离纯化较为困难时,可以合成杂质对照品,通过比较杂质与对照品的色谱性质、UV曲线特征和MS信息,判断杂质与对照品是否是同一种化合物,从而确定杂质的结构2.色谱制备杂质对照品鉴定法当药物中被鉴定的杂质量较大时,先分离得到特定杂质,然后再通过元素分析、UV、IR、NMR和MS来确定有关物质的结构【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砷盐检查法。5

5 完全除去有机溶剂: 第一类:应该避免使用 第二类:应该限制使用 第三类:GMP 或其他质控要求限制使用 第四类:尚无足够毒理学资料 2.ChP 规定采用 GC 法 第一法: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等温法 适用于所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不多,并且极性差异较小的情况。 第二法: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 适用于所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较多并且极性差异较大时的情况。 第三法:溶液直接进样法 采用填充柱,亦可采用适宜极性的毛细管柱 从方法的精密度考虑: 二氧六环、吡啶宜用第一法; 苯、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可用第一法或第二法; 环氧乙烷直接用第二法 七、溶液颜色检查法 药物溶液的颜色及其与规定颜色的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纯度。 对溶液颜色进行检查,可以控制药物中有色杂质的含量。 本法系将药物溶液的颜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相比较,或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 吸收度,以检查其颜色 1. 目视比色法: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的方法 2. 分光光度法:于规定波长处:A 测得﹤A 规定 3. 色差计法:通过测定供试品与标准比色液或水之间的色差值来比较供试品与标准比 色液之间的颜色差异 八、溶液澄清度检查法 检查药物中微量的不溶性杂质。 原理:药物溶液中存在分散的细微颗粒,当直线光通过溶液时,细微颗粒可引起 光的散射,测量光的散射就可以测量溶液的浊度。比较供试品溶液和浊度标准液的浊度, 来判断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是否符合规定。 第四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 一、特殊杂质的研究规范 二、特殊杂质的鉴定 1. 合成杂质对照品鉴定法 当样品中的杂质量较小,且杂质的分离纯化较为困难时,可以合成杂质对照品, 通过比较杂质与对照品的色谱性质、UV 曲线特征和 MS 信息,判断杂质与对照品是否是 同一种化合物,从而确定杂质的结构 2. 色谱制备杂质对照品鉴定法 当药物中被鉴定的杂质量较大时,先分离得到特定杂质,然后再通过元素分析、 UV、IR、NMR 和 MS 来确定有关物质的结构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希 望同学们重点学习砷盐检查法

【本讲课程的作业】砷盐检查法中酸性SnCl2的作用是什么?1.课程名称:《药物分析》第5周,第10讲次摘要第四章至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授课题目(章、节)【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滴定度与含量计算,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与要求【重点】滴定度与含量计算。【难点】滴定度与含量计算。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哪些?板书“含量测定”。【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一、容量分析法1.定义:也称滴定法,将已知浓度滴定液滴加至被测药物溶液中,至滴定终点,根据滴定液的浓度,体积和滴定度,计算含量2.特点:(1)方法简便易行(2)方法耐用性高(3)测定结果准确(4)方法专属性差3.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药含量测定4.相关计算:①滴定度: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mgaA+bB-→cC+dDWA-WWB_W.:aM=ng×-=xM=mg×Vg)X=xMaMAbMBbMBb6a-xMT (mg/ml )=mxWa=TxVBb②含量测定:6

6 【本讲课程的作业】 1. 砷盐检查法中酸性 SnCl2的作用是什么?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5 周,第 10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第一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滴定度与含量计算,系统适用 性试验内容与要求 【重 点】滴定度与含量计算。 【难 点】滴定度与含量计算。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哪些? 板书“含量测定”。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一、容量分析法 1.定义:也称滴定法,将已知浓度滴定液滴加至被测药物溶液中,至滴定终点,根据滴 定液的浓度,体积和滴定度,计算含量 2.特点: (1) 方法简便易行 (2) 方法耐用性高 (3) 测定结果准确 (4) 方法专属性差 3.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药含量测定 4.相关计算: ①滴定度:每 1ml 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 mg ②含量测定: a A +bB→cC+ d D B B A A bM W aM W = A B A B B A B B A M b a M m V b a aM n bM W W =  =   =    WA = T VB M b a T(mg/ml )= m 

1)直接滴定法:CxXD含量(%)=x100%W标示量(%)=×DxW100%TVxTxFWKRB100%=含量(%)=×100%×100%注意掌握滴定反应的原理,药物与滴定剂在尽应中的摩尔比正确计算滴定度含量(%选测4多及降水100%和百分含量2)生成物滴定法:药物与A作用生成B,用滴定液滴定B百分含量计算方法与直接滴定法相同注意摩尔比的替换3)剩余量滴定法(回滴法):加入定过量滴定液A,用滴定液B滴定剩余的A无空白进行空白校正注章:1滴定度为滴定液A的滴定度T滴定液A与滴定液B浓度是相当的滴定液A与滴定液B经浓度校正后的消耗体积(V=VXF)是相当的二、光谱分析法V×T实际摩尔浓度1.定义:利用物号(增进行舜性、是量御结构分析的方巍定摩尔浓度2.分类:1)UV-VisVxTVXTVxTxF2)Fl噜量(%)=×100%x100%x100%WWW3) AA4) IR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对紫外光区(200~400nm)和可见光区(400~760nm)单色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方法(1)原理:含量(%)=×=×F)x+x10% AxxcW(2)特点:Cx =AR1)方法简便易行2)方法灵敏度高3)结果准确度较高4)方法专属性较差(3)适用范围:制剂含量测定与定量检查(4)仪器校正和检定:1)波长2)吸光度的准确度3)杂散光(5)测定法:1)对照品比较法:溶液浓度:>

7 1)直接滴定法: 注意掌握滴定反应的原理, 药物与滴定剂在反应中的摩尔比正确计算滴定度 和百分含量 2) 生成物滴定法: 药物与 A 作用生成 B, 用滴定液滴定 B 百分含量计算方法与直接滴定法相同 注意摩尔比的替换 3) 剩余量滴定法(回滴法):加入定过量滴定液A, 用滴定液B滴定剩余的A 无空白 进行空白校正 注意: 滴定度为滴定液 A 的滴定度 滴定液 A 与滴定液 B 浓度是相当的 滴定液 A 与滴定液 B 经浓度校正后的消耗体积(V’=V×F)是相当的 二、光谱分析法 1.定义: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分类: 1)UV-Vis 2)Fluor 3)AA 4)IR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对紫外光区(200~400nm)和可见光区(400~760nm)单色 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方法 (1)原理: (2)特点: 1) 方法简便易行 2) 方法灵敏度高 3) 结果准确度较高 4) 方法专属性较差 (3)适用范围:制剂含量测定与定量检查 (4)仪器校正和检定: 1) 波长 2) 吸光度的准确度 3) 杂散光 (5)测定法: 1)对照品比较法: 溶液浓度: (%) 100 %  = W V T 含量 规定摩尔浓度 实际摩尔浓度 F = 100% 100% ' 100% ' (%)     =         =  = W V T F W V T W V T 含量 100% 100% ' 100% ' (%)     =         =  = W V T F W V T W V T 含量 100% ( ) (%) A A B B A   −   = W V F V F T 含量 100% ( ) (%) B A S B O B  −   = W V V F T 含量 Ecl T A = = 1 lg R X R X A A c c  = (%) X 100%  = W c D 含量 (%) X 100%    = W B c D W 标示量

A4xxDxWCRX原料药:AR含量(m片)=W制剂:2)吸收系数法溶液浓度:原料药:制剂:3)标准曲线法①作标准曲线,测出Ax,求Cx②求回归方程,y=aX+bR,代RAx,计算CxXCRCx =4.荧光分析法R-R.(1)定义:物质受UV或Vis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长的荧光:激发光停止照射,荧光随之消失;激发和发射光谱用于定性,荧光强度用于定量(2)特点:1)高灵敏度2)荧光自熄灭3)易受干扰4)线性范围窄:(RX-RXb)/(Rr-Rrb)=0.5~2(3)消除干扰:1)溶剂:空白对照2)溶液:稀,净,充氮,pH3)器皿:洁净,无机清洁液(4)测定法:对照品比较三、色谱分析法1.特点:1)高灵敏度:ng-μg/ml2)高专属性:选择性检测3)高效能与高速度2.应用: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3.分类:1)依据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分子排阻色谱法2)依据分离方式:纸谨薄晨色谱:胜鱼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W4.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相不得改变:标采糖升期一条食变× 100%器类型(2)可以改变:色谱柱内径、长度、羲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Ax(3)仪器(RP-HPLC):Cx(g/ml)=-E1%×1001)色谱柱:ODS最常用:粒径一般在3-10m;温度?40℃2)检测器:UV(DAD,PDA):Fluor,ELSD,RID,ECD,MS3)流动相:首选拿(水\束端波长检测:乙睛-水),有机相+5%;pH2-8AR(4)系统适用性试验:8

8 原料药: 制剂: 2) 吸收系数法 溶液浓度: 原料药: 制剂: 3) 标准曲线法 ① 作标准曲线,测出 Ax,求 Cx ② 求回归方程,y=aX+b,代入 Ax,计算 Cx 4.荧光分析法 (1)定义:物质受 UV 或 Vis 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长的荧光; 激发 光停止照射, 荧光随之消失; 激发和发射光谱用于定性, 荧光强度用于定量 (2)特点: 1) 高灵敏度 2) 荧光自熄灭 3) 易受干扰 4) 线性范围窄:(RX–RXb)/(Rr–Rrb)=0.5~2 (3)消除干扰: 1) 溶剂:空白对照 2) 溶液:稀,净,充氮,pH 3) 器皿:洁净,无机清洁液 (4)测定法: 对照品比较 三、色谱分析法 1.特点: 1) 高灵敏度:ng-µg/ml 2) 高专属性:选择性检测 3) 高效能与高速度 2.应用: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3.分类: 1)依据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分子排阻色谱法 2)依据分离方式: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4.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不得改变: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 (2)可以改变: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 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 (3)仪器(RP-HPLC): 1) 色谱柱: ODS 最常用; 粒径一般在 3-10 m; 温度≯40℃ 2) 检测器: UV(DAD,PDA); Fluor, ELSD, RID, ECD, MS 3) 流动相: 首选甲醇-水(末端波长检测:乙腈-水), 有机相≮5%; pH2-8 (4)系统适用性试验: (%) X 100%  = W c D 含量(%) X 100%    = W B c D W 标示量 100 (g / ml) 1% 1cm X  = E A c X R r rb X Xb X c R R R R c  − − = R X X R ( ) A A 含量 c = c  W D W A A c    = R X R 含量 (mg/片)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n=(tr/o)=16(tr/W)=5.54(tR/Wz/2)22)色谱峰的分离度(R):用于评价组分的分离程度;关键指标R >1.53)色谱系统的重复性(RSD%):用于评价连续进样系统响应的重复性能RSD≤2.0%4)色谱峰的拖尾因子(T):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T=0.95-1.05(5)测定法与计算:1)内标法:2)外标法:5.气相色谱法:GC(1)色谱柱:常用毛细管柱:熔融石英或玻璃:内径一般为0.25mm、0.32mm或0.53mm;柱长5~60m,内壁或载体经交联或涂渍固定液;固定液膜厚0.1~5.0μm(2)固定液:甲基聚硅氧烷,苯基甲基聚硅氧烷,聚乙二醇Acx(3)检测器:掌用FIPx+△cxCx ==(4)进样方式4(A. / Ax)-11)溶液直接进样:不趋过数微升(μ1);毛细管柱分流2)顶空进样:供试液于密闭小瓶中,加热至待测组分达到液一气平衡,进样器自动吸取一定体积的顶空气进样(5)系统适用性试验:同HPLC(6)测定法与计算:1)内标法:同HPLC2)外标法:同HPLC3)标准溶液加入法:对照品溶液适量,精密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测定含量,扣除加入的对照品溶液含量即得【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滴定度与含量计算,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与要求。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滴定度与含量计算。2(tRI -tR2)R=W, +W2T=Woosh2d,校正因子()=4/CsAx含量(cx)=f.AR/CRAs/cs9

9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 n=(tR/σ) 2 = 16(tR/W)2 = 5.54(tR/Wh/2) 2 2) 色谱峰的分离度(R):用于评价组分的分离程度;关键指标 R >1.5 3) 色谱系统的重复性(RSD%):用于评价连续进样系统响应的重复性能 RSD ≤2.0% 4) 色谱峰的拖尾因子(T):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 T=0.95-1.05 (5)测定法与计算: 1) 内标法: 2) 外标法: 5.气相色谱法:GC (1)色谱柱:常用毛细管柱:熔融石英或玻璃;内径一般为 0.25mm、0.32mm 或 0.53mm; 柱长 5~60m,内壁或载体经交联或涂渍固定液; 固定液膜厚 0.1~5.0μm (2)固定液: 甲基聚硅氧烷, 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聚乙二醇 (3)检测器:常用 FID (4)进样方式: 1) 溶液直接进样: 不超过数微升(μl); 毛细管柱分流 2) 顶空进样: 供试液于密闭小瓶中, 加热至待测组分达到液-气平衡, 进 样器自动吸取一定体积的顶空气进样 (5)系统适用性试验:同 HPLC (6) 测定法与计算: 1) 内标法:同 HPLC 2) 外标法:同 HPLC 3) 标准溶液加入法:对照品溶液适量, 精密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 测定含 量, 扣除加入的对照品溶液含量即得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滴定度与含量计算, 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与要求。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滴定度与含量计算。 1 2 R1 R2 2( ) W W t t R + − = 1 0.05h 2d W T = R R S S ( ) A C A C 校正因子 f = S S A c A c f   =  X X 含量( ) X X X X is c c c A A +  = ( is / X ) 1 X X −  = A A c c

【本讲课程的作业】1.取异戊巴比妥钠0.2052克,精密称定,依法用硝酸银滴定液(0.1010mol/L)滴定,用去该滴定液8.10ml,已知每1ml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38mg的C11H18N2Na03,试计算异戊巴比妥钠的百分含量2.取维生素B120片,精密称定,20片片重为1.5786g,研细,精密称取细粉(约相当于维生素B125mg)0.4031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70mL,振摇15分钟使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mL,至另一100mL量瓶中。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4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526,吸收系数E1%1cm421,计算维生素B1片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维生素B1片的标示量为5mg10

10 【本讲课程的作业】 1.取异戊巴比妥钠 0.2052 克,精密称定,依法用硝酸银滴定液(0.1010 mol/L)滴定,用 去该滴定液8.10ml,已知每1ml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38mg的C11H18N2NaO3, 试计算异戊巴比妥钠的百分含量 2.取维生素B120 片,精密称定,20 片片重为1.5786g,研细,精密称取细粉(约相当于维 生素B125mg)0.4031g,置 100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70mL,振摇 15 分钟使溶 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 5mL,至另 一100mL量瓶中。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4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为0.526,吸收系数E1%1cm 421,计算维生素B1 片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维生素B1 片的标示量为5mg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