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1/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9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药物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1/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讲禾稿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编号:y230508授课学期:第六学期授课班级:10级药学任课教师:一张志斐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1

1 讲 稿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课程编号: y230508 授课学期: 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 10 级药学 任课教师: 张志斐 河北联合大学 药学院

首页课程名称:《药物分析》第4周,第7讲次摘要第三章至药物的杂质检查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杂质的检查方法【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学习杂质的检查方法。【重点】色谱方法。【难点】TLC法和HPLC法。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如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板书“杂质的检查方法”。【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二节、杂质的检查方法一、杂质的研究规范1.有机杂质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名(1)杂质的化学名:肾上腺素中的“酮体”(2)以某类杂质总称:利巴韦林中的“有关物质”(3)根据检测方法选用:“杂质吸光度”。2.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确定原则:针对性(1)新药: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检出的,并在批量生产中出现的杂质和降解产物。对在合成、纯化和贮存中实际存在的杂质和潜在的杂质进行研究,包括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及残留溶剂。(2)原料药和制剂中的杂质:根据其生产工艺、起始原料情况确定检查项目规定降解产物和毒性杂质的检查项目(3)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4)消旋体药物:当已有其单一对映体药物的法定质量标准时,应在该消旋体药物的质量标准中设旋光度检查项目。3.杂质限度的确定(1)确定原则:合理性,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考虑:生产的可行性及批与批之间的正常波动药品本身的稳定性(2)根据每日剂量来制订质控限度1)报告限度(reporting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并应报告具体的检测数据。2)鉴定限度(identification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3)质控限度(qualificationthreshold):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2

2 首页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4 周,第 7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学习杂质的检查方法。 【重 点】色谱方法。 【难 点】TLC 法和 HPLC 法。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如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 板书“杂质的检查方法”。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二节、杂质的检查方法 一、杂质的研究规范 1. 有机杂质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名 (1)杂质的化学名:肾上腺素中的“酮体” (2)以某类杂质总称:利巴韦林中的“有关物质” (3)根据检测方法选用:“杂质吸光度”。 2. 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 : 确定原则:针对性 (1)新药: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检出的,并在批量生产中出现的杂质和降解产 物。对在合成、纯化和贮存中实际存在的杂质和潜在的杂质进行研究,包括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及残留溶剂。 (2)原料药和制剂中的杂质:根据其生产工艺、起始原料情况确定检查项目规 定降解产物和毒性杂质的检查项目 (3)单一对映体药物:其可能共存的其他对映体应作为杂质检查 (4)消旋体药物:当已有其单一对映体药物的法定质量标准时,应在该消旋体 药物的质量标准中设旋光度检查项目。 3.杂质限度的确定 (1)确定原则:合理性,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考虑:生产的可行 性及批与批之间的正常波动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2)根据每日剂量来制订质控限度 1)报告限度(reporting 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 告中报告,并应报告具体的检测数据。 2)鉴定限度(identification 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 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 3)质控限度(qualification threshold):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

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的依据。(3)有机杂质的限度规定应包括:每一个已知杂质、未知杂质及总杂质。(4)仿制药品的杂质限度,应与已上市产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4.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与验证:用于杂质检查的分析方法要求专属、灵敏(1)专属性:根据原料药或制剂的生产工艺及储存条件,以中间体、立体异构体、粗品、重结晶母液、经加速破坏性试验后的样品作为测试品进行系统适用性研究,考察产品中各杂质峰及主成分峰相互间的分离度是否符合要求。采用HPLC法检查有机杂质时,常采用梯度洗脱(2)检测限:要符合质量标准中对杂质限度的要求,最低检测限不得大于该杂质的报告限度二、杂质的常用检查方法1.化学方法(1)显色反应检查法:杂质与试剂产生颜色----比色法(2)沉淀反应检查法:杂质与试剂产生沉淀1)比浊2)重量法测定杂质的量(3)杂质与试剂产生气体(4)滴定法:滴定剂只与杂质反应,以一定浓度的滴定溶液滴定药物的杂质,可以定量地测定杂质的含量2.色谱方法(1)TLC法: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的情况判断结果: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相应的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溶液品溶液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限于杂质斑点的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使用。结果判断: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与自身稀释对照溶液或系列自身稀释对照溶液所显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3)杂质对照品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药物中存在多个杂质时,其中已知杂质有对照品时,采用杂质对照品法检查:共存的未知杂质或没有对照品的杂质,可采用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检查。结果判断: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不得多于规定个数,其中在与对照品溶液相同的位置上所显杂质斑点的颜色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另外杂质的颜色与对照溶液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4)对照药物法:当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此对照药物中所含待检杂质需符合限量要求,且稳定性好。判断结果:高浓度供试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与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一致,如显杂质斑点,其颜色不得深于对照品溶液对应的杂质斑点,并不得有对照品溶液以外的杂质斑点;低浓度供试品溶液除主斑点外,不得显任何杂质斑点。系统适用性试验:测灵敏度、分离效能、比移值(Rf)限量要求:规定杂质斑点数和单一杂质量、杂质总量3

3 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的依据。 (3)有机杂质的限度规定应包括:每一个已知杂质、未知杂质及总杂质。 (4)仿制药品的杂质限度,应与已上市产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 4.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与验证:用于杂质检查的分析方法要求专属、灵敏 (1)专属性:根据原料药或制剂的生产工艺及储存条件,以中间体、立体异 构体、粗品、重结晶母液、经加速破坏性试验后的样品作为测试品进行系统适用性研究, 考察产品中各杂质峰及主成分峰相互间的分离度是否符合要求。 采用 HPLC 法检查有机杂质时,常采用梯度洗脱 (2)检测限:要符合质量标准中对杂质限度的要求,最低检测限不得大于 该杂质的报告限度 二、杂质的常用检查方法 1.化学方法 (1)显色反应检查法:杂质与试剂产生颜色- 比色法 (2) 沉淀反应检查法:杂质与试剂产生沉淀 1)比浊 2)重量法测定杂质的量 (3)杂质与试剂产生气体 (4)滴定法:滴定剂只与杂质反应,以一定浓度的滴定溶液滴定药物的杂质, 可以定量地测定杂质的含量 2.色谱方法 (1)TLC 法: 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判断结果: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相应的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溶 液品溶液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 照品的情况。 限于杂质斑点的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使用。 结果判断: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与自身稀释对照溶液或系列自身稀 释对照溶液所显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3)杂质对照品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药物中存在多个杂质 时,其中已知杂质有对照品时,采用杂质对照品法检查;共存的未知杂质或没有对照品 的杂质,可采用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检查。 结果判断: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不得多于规定个数,其中在与对照 品溶液相同的位置上所显杂质斑点的颜色与对照品溶液主 斑点比较,不得更深,另外杂质的颜色与对照溶液主斑点比 较,不得更深。 4)对照药物法:当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 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 此对照药物中所含待检杂质需符合限量要求,且稳定性好。 判断结果:高浓度供试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与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 主斑点一致,如显杂质斑点,其颜色不得深于对照品溶液对 应的杂质斑点,并不得有对照品溶液以外的杂质斑点;低浓 度供试品溶液除主斑点外,不得显任何杂质斑点。 系统适用性试验:测灵敏度、分离效能、比移值(Rf) 限量要求:规定杂质斑点数和单一杂质量、杂质总量

(2)HPLC法:Ax1)外标法测定含量中个杂质的含进样记录色赠图供试品溶液AX和AR计算对照品溶液A./C2)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用杂质对照品测定R杂质,f杂质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准中,在常规检验时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以f杂质校正该杂质的实测峰面积。消除杂质与主成分的响应因子可能不同所引起的测定误差判断: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中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3)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对照溶液:供试品的稀释液判断: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的峰面积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4)面积归一化法:适用粗略测量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计算客杂质峰面积及其总私凸恩峰面积(含药物的峰面积,而不含溶ZA+A剂峰面积)的百分率。该法一般不宜用于微量杂质的检查。(3)GC法:主要用于药物中挥发性杂质的检查方法:方法同HPLC标准溶液加入法:杂质对照液+供试液→外标法或内标法→测定总量总量-加入的杂质对照品的量=杂质的量(4)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于酶类药物中酶类杂质的检查。检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同3.光谱方法:依据药物和杂质对光选择吸收性质差异进行检查(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某一波长处杂质有最大吸收,药物无吸收。(2)红外分光光度法:检查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中所含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发自光源的该元素特定波长的程度,以求出药物中待测元素的含量。4.其他方法:(1)热分析法(thermoanalysis)1)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A):在程序升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物质在加热同时失重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质的变化应用: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贵重和易氧化药物的于燥失重测定:药物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区别以及结晶水含量的测定。4

4 (2)HPLC 法: 1)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的含量 供试品溶液 进样 记录色谱图 AX 和 AR 计算 对照品溶液 2)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 用杂质对照品测定 f 杂质,f 杂质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 准中,在常规检验时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以 f 杂质校正该杂质的实测峰面积。 消除杂质与主成分的响应因子可能不同所引 起的测定误差 判断: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 溶液中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 3)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对照溶液:供试品的稀释液 判断: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的峰面积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 4)面积归一化法:适用于粗略测量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 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占总峰面积(含药物的峰面积,而不含溶 剂峰面积)的百分率。 该法一般不宜用于微量杂质的检查。 (3) GC 法:主要用于药物中挥发性杂质的检查 方法 :方法同 HPLC 标准溶液加入法: 杂质对照液+供试液 外标法或内标法 测定总量 总量-加入的杂质对照品的量=杂质的量 (4)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于酶类药物中酶类杂质的检查。 检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同 3.光谱方法:依据药物和杂质对光选择吸收性质差异进行检查 (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某一波长处杂质有最大吸收,药物无吸收。 (2)红外分光光度法:检查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中所含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发自光 源的该元素特定波长的程度,以求出药物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4.其他方法: (1)热分析法(thermoanalysis) 1)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在程序升温下,测量 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物质在加热同时失重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应用:药物稳定性的研究; 贵重和易氧化药物的干燥失重测定; 药物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区别以及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R X X R A A 含量(c )=c  R R S S A C A C f / / = % 100%  +  = A A主 A L i i

2)差示热分析(differentialthermalanalysis,DTA):是在程序升温下,测量被测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参比物是一种情性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变化。因此温差(△T)只与被测物质的质量变化有关。△T=0被测物未发生吸热或放热反应:△T=-为吸热峰(负峰):△T=+为放热峰(正峰)。根据峰的数目、形状、位置对供试品进行纯度判别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程序升温下,测量维持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相同,测量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DSC用途:熔点测定、晶型鉴别和纯度测定一一峰在横轴上位置、形状、数目与物质的性质有关;DSC也可用于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2)酸碱度检查法:1)酸碱滴定法:规定消耗滴定液的体积2)pH法:用电位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pH值,衡量其酸碱性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3)指示剂法:将一定量指示液的变色pH值范围作为供试液中酸碱性杂质的限度指标(3)物理性状检查法:根据药物与杂质在性状上的不同,如臭味和挥发性的差异、颜色的差异、溶解行为的差异和旋光性等的差异进行检查。【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杂质的检查方法。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TLC法和HPLC法。【本讲课程的作业】1.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都有哪些?2.TLC法用于药物的杂质检查具体方法有几种?3.高效液相色谱法如何用于药物的杂质检查?5

5 2)差示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是在程序升温下, 测量被测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参比物是一种惰性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变化。 因此温差(△T)只与被测物质的质量变化有关。 △T=0 被测物未发生吸热或放热反应; △T= - 为吸热峰(负峰) ; △T = + 为放热峰(正峰)。 根据峰的数目、形状、位置对供试品进行纯度判别 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程序升温下,测量维持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相 同,测量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 DSC 用途:熔点测定、晶型鉴别和纯度测定——峰在横轴上位置、形状、数 目与物质的性质有关;DSC 也可用于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 (2)酸碱度检查法 : 1) 酸碱滴定法:规定消耗滴定液的体积 2) pH 法:用电位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 pH 值,衡量其酸碱性杂质是否符合限 量规定 3) 指示剂法 :将一定量指示液的变色 pH 值范围作为供试液中酸碱性杂质的 限度指标 (3)物理性状检查法:根据药物与杂质在性状上的不同,如臭味和挥发性的差异、 颜色的差异、溶解行为的差异和旋光性等的差异进行检查。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杂质的检查方法。希望同学们重点学 习 TLC 法和 HPLC 法。 【本讲课程的作业】 1.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2.TLC 法用于药物的杂质检查具体方法有几种? 3.高效液相色谱法如何用于药物的杂质检查?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第4周,第8讲次摘要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授课题目(章、节)第三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药物的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重点】氯化物、铁盐和重金属的检查法。【难点】重金属的检查法。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哪些杂质属于一般杂质?板书“一般杂质”。【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三节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一、氯化物的检查法1.原理:稀硝酸、Agcl白色浑浊Cl- + Ag+2.方法:比较浊度标准氯化钠溶液:以50ml中含50~80μg的Cl为宜酸度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3.结果观察方法:暗处放置5min(避免AgC1分解)黑色的背景上自上而下的观察4.注意事项:①平行操作:为了保证样品管与对照管的反应条件一致,要求样品管与对照管要平行操作一一平行试验②加稀硝酸的目的:加速氯化银混浊的生成,产生较好的乳浊,避免产生碳酸银、氧化银、磷酸银沉淀50ml供试液含稀硝酸10ml为宜.过多会增大氯化银的溶解度,使浊度降低氯化物的最适检测浓度范围:50ml供试液中含0.05~0.08mg的C1-,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10gC1-/ml)5.0~8.0ml时,所显浑浊梯度明显④稀释到40ml后加硝酸银试液的目的:使产生的AgCl浑浊均匀硝酸银加得过早,由于氯化物浓度过大而产生AgC1沉淀而影响比浊③供试品溶液不澄清处理方法:供试品溶解后溶液不澄清,应过滤,过滤时的滤纸要先用含硝酸的水溶液(1-→100)洗涤,除去滤纸中含有的氯化物③干扰的排除:6

6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4 周,第 8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三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药物的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重 点】氯化物、铁盐和重金属的检查法。 【难 点】重金属的检查法。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哪些杂质属于一般杂质? 板书“一般杂质”。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一、氯化物的检查法 1.原理: 稀硝酸 2.方法:比较浊度 标准氯化钠溶液:以 50ml 中 含 50~80 μg 的 Cl 为宜 酸度以 50ml 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 10ml 为宜 3.结果观察方法:暗处放置 5min(避免 AgCl 分解) 黑色的背景上自上而下的观察 4.注意事项: ①平行操作:为了保证样品管与对照管的反应条件一致,要求样品管与对照管要 平行操作——平行试验 ②加稀硝酸的目的:加速氯化银混浊的生成,产生较好的乳浊,避免产生碳酸银、 氧化银、磷酸银沉淀 50ml 供试液含稀硝酸 10ml 为宜. 过多会增大氯化银的溶解度,使浊度降低 ③氯化物的最适检测浓度范围:50ml 供试液中含 0.05~0.08mg 的 Cl-,相当于标 准氯化钠溶液(10gCl-/ml) 5.0~8.0ml 时,所显浑浊梯度明显 ④稀释到 40ml 后加硝酸银试液的目的:使产生的 AgCl 浑浊均匀. 硝酸银加得过早,由于氯化物浓度过大而产生 AgCl 沉淀而影响比浊 ⑤供试品溶液不澄清处理方法:供试品溶解后溶液不澄清,应过滤,过滤时的滤纸 要先用含硝酸的水溶液(1→100)洗涤, 除去滤纸中含有的氯化物 ⑥干扰的排除: Cl- + Ag+ AgCl 白色浑浊

(1)供试品有色:1)采用内消色法,按ChP附录规定的方法处理2)采用外消色法(2)碘化物中氯化物的检查(3)碘药物一水or水:、过滤取滤液依法检查(4)硫售使所含氯化物溶解除去不溶物供试品溶液显碱性的处理方法:先中和为中性后再检查,避免硝酸银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银和氧化银适当的有机破坏方法③有机药物药物->无机CI-后依法检查(1)泽将有机分子破坏,使有机氯转变为(2)不溶于水的有机药物:(3)溶于稀乙醇或丙酮的有机药物一一用该溶剂溶解后依法检查(4)有机氯杂质:如杂质中卤素原子连接手苯环上或氯代脂烃氧瓶燃烧、碱性条件加热等方法进行样品处理二、硫酸盐检查法HCI1.原理:BaSO4白色浑浊SO42- + Ba2+2.方法:比较浊度酸度:稀盐酸2ml/50ml[SO42-]]:0.1mg~0.5mg/50ml,即相当于标准硫酸钾溶液1~5ml3.干扰的排除:有色供试品采用内消色法排除干扰三、铁盐检查法HCI[Fe(SCN)6]3-红色(硫氰酸盐法)1.原理:Fe3++6SCN2.方法:标准铁溶液:以硫酸铁铵配制。加入硫酸,防止铁盐水解。50ml溶液中含F2Fe为5S时,2液的吸N腹S度0泉好线性关系。盐酸酸性:防止Fe3+的水解3.比色方法:同置于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4.干扰的排除:HNO,+SCN-+H*→NO.SCN(红色)+H,O(1)当有Fe2+存在时,加氧化剂过硫酸铵将Fe2+氧化成Fe3+:可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用硝酸氧化时,需加热煮沸除去NO,以防止亚硝酸与硫氰酸根离子作用,生成红色亚硝酰硫氰化物(2)当供试溶液管与标准溶液管色调不一致时,或所呈硫氰酸铁颜色较浅不便比较时,可分别移入分液漏斗,各加正丁醇或异戊醇提取,分别取提取液比色。5.第二法:巯基醋酸法(1)原理:巯基醋酸还原Fe3+为Fe2+,在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与Fe2+作用生成红色配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经同法处理后产生的颜色进行比较,以限制铁的量,(2)方法灵敏度高,但试剂较昂贵四、重金属检查法7

7 (1)供试品有色: 1)采用内消色法,按 ChP 附录规定的方法处理 2)采用外消色法 (2)碘化物中氯化物的检查 (3)碘中氯化物的检查 (4)硫氰酸盐的干扰 ⑦供试品溶液显碱性的处理方法: 先中和为中性后再检查,避免硝酸银在碱性 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银和氧化银 ⑧有机药物中氯化物的检查: (1)溶于水的有机药物——直接检查 (2)不溶于水的有机药物: (3)溶于稀乙醇或丙酮的有机药物——用该溶剂溶解后依法检查. (4)有机氯杂质:如杂质中卤素原子连接于苯环上或氯代脂烃 氧瓶燃烧、碱性条件加热等方法进行样品处理 二、硫酸盐检查法 1. 原理: 2.方法:比较浊度 酸度:稀盐酸 2ml/50ml [SO42- ] : 0.1mg~0.5mg/50ml, 即相当于标准硫酸钾溶液 1~5ml 3.干扰的排除:有色供试品采用内消色法排除干扰 三、铁盐检查法 1.原理:Fe3++6SCN- [Fe(SCN)6]3- 红色 (硫氰酸盐法) 2.方法:标准铁溶液: 以硫酸铁铵配制。加入硫酸,防止鉄盐水解。 50ml 溶液中含 Fe3+ 为 5~90 μg 时,溶液的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盐酸酸性: 防止 Fe3+的水解 3.比色方法:同置于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4.干扰的排除: (1)当有 Fe2+存在时,加氧化剂过硫酸铵将 Fe2+氧化成 Fe3+ ; 可防止光线使硫 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用硝酸氧化时,需加热煮沸除去 NO,以防止亚硝酸与硫氰酸根离子作用, 生成红色亚硝酰硫氰化物 (2)当供试溶液管与标准溶液管色调不一致时,或所呈硫氰酸铁颜色较浅不便 比较时, 可分别移入分液漏斗,各加正丁醇或异戊醇提取,分别取提取液比色。 5.第二法:巯基醋酸法 (1)原理:巯基醋酸还原 Fe3+为 Fe2+,在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与 Fe2+作用生成红 色配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经同法处理后产生的颜色进行比较,以限制铁的量. (2)方法灵敏度高,但试剂较昂贵 四、重金属检查法 取滤液依法检查 水 水, 过滤 药物 使所含氯化物溶解 除去不溶物 ⎯⎯⎯⎯⎯⎯→⎯⎯⎯→ or  无机 后依法检查 适当的有机破坏方法 药物 将有机分子破坏,使有 机氯转变为 ⎯⎯⎯⎯⎯⎯⎯⎯⎯⎯→ − Cl SO42- + Ba2+ BaSO4 白色浑浊 HCl HCl + + − + → + + 2 4 2 4 4 3 4 2 2 8 2 2Fe (NH ) S O 2Fe (NH ) SO SO HNO2 + SCN + H → NO SCN( ) + H2O − + 红色

1.重金属: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镉、锡、锑、铋等。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铅在体内又易积蓄中毒,故检查时以铅为代表。硫代乙酰胺法2.ChP2010收载三种检查方法:第一法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第三法硫化钠法3.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1)适用于供试品溶于水、稀酸和乙醇,可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药物,是最常用的方法(2)原理:CH3CSNH2+H20CH3CONH2 +H2SpH3.5HS +Pb2*Pbs棕黑+2H(3方法:比浊[Pb2+]10μg~20μg/25ml,相当于标准铅溶液1~2ml酸度:pH3.0~3.5醋酸盐缓冲液(4)干扰的排除:1)供试品有色:可采用外消色法消除干扰,标准溶液加稀焦糖溶液调色2)供试品中有微量Fe:加Vc或盐酸羟胺还原为Fe2*3)供试品为铁盐(大量的Fe):Fe*在HC1溶液中能形成配位化合物用乙醚提取,水层加氨试液调至碱性,残存的Fe可用KCN掩蔽,按第三法检查4.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1)适用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醇,需炽灼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有机药物(2)原理:重金属可能会与芳环、杂环形成较牢固的价键,需先将供试品炽灼(500~600℃)破坏,残渣加硝酸进一步破坏,蒸干。加盐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氯化物,再按第一法进行检查(3)注意事项:1)炽灼温度应在500~600℃。温度过高,重金属损失。2)加硝酸加热处理后,必须蒸干,除尽氧化氮,否则亚硝酸可氧化硫化氢析出硫,影响比色。3)消除盐酸或其他试剂中可能夹杂重金属的影响。4)对于含钠盐或氟的有机药物,应用铂增璃或硬质玻璃蒸发血。5.第三法:硫化钠法(1)适用于溶于手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2)原理:在碱性条件(NaOH)下用硫化钠作显色剂Pb2++s2→PbS!硫化钠试液应临用新制6.第四法:微孔滤膜法:原理同第一法(1)当重金属含量低(2-5ug)时,在比色管中难于目视观察,采用微孔滤膜法(2)使重金属生成的硫化物富集于微孔滤膜上(铅斑)提高检查的灵敏度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药物的一般杂质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和重金属的检查方法。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氯化物、铁盐和重金属的检查。8

8 1.重金属: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 铅、汞、铜、镉、锡、锑、铋等。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铅在体内又 易积蓄中毒,故检查时以铅为代表。 2. ChP2010 收载三种检查方法: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 第二法 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第三法 硫化钠法 3.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1)适用于供试品溶于水、稀酸和乙醇,可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 药物,是最常用的方法 (2)原理:CH3CSNH2+ H2O CH3CONH2 + H2S H2S + Pb2+ PbS 棕黑 + 2H+ (3 方法:比浊 [Pb2+ ] 10µg ~ 20µg/25ml,相当于标准铅溶液 1 ~ 2ml 酸度:pH3.0~3.5 醋酸盐缓冲液 (4)干扰的排除: 1)供试品有色:可采用外消色法消除干扰,标准溶液加稀焦糖溶液调色 2)供试品中有微量 Fe3+:加 Vc 或盐酸羟胺还原为 Fe2+ 3)供试品为铁盐(大量的 Fe3+):Fe3+在 HCl 溶液中能形成配位化合物用乙 醚提取,水层加氨试液调至碱性,残存的 Fe3+可用 KCN 掩蔽,按第三法检查 4.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1)适用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醇,需炽灼破坏,在酸性溶液 中显色的有机药物 (2)原理:重金属可能会与芳环、杂环形成较牢固的价键,需先将供试品炽灼 ( 500~600℃ )破坏,残渣加硝酸进一步破坏,蒸干。加盐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氯化 物,再按第一法进行检查 (3)注意事项: 1)炽灼温度应在 500~600℃。温度过高,重金属损失。 2)加硝酸加热处理后,必须蒸干,除尽氧化氮,否则亚硝酸可氧化硫化氢 析出硫,影响比色。 3)消除盐酸或其他试剂中可能夹杂重金属的影响。 4)对于含钠盐或氟的有机药物,应用铂坩埚或硬质玻璃蒸发皿。 5. 第三法:硫化钠法 (1)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2)原理:在碱性条件(NaOH)下用硫化钠作显色剂 Pb 2++ S 2- → PbS↓ 硫化钠试液应临用新制 6. 第四法:微孔滤膜法:原理同第一法 (1)当重金属含量低(2-5μg) 时, 在比色管中难于目视观察,采用微孔滤膜法 (2)使重金属生成的硫化物富集于微孔滤膜上(铅斑)提高检查的灵敏度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药物的一般杂质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和 重金属的检查方法。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氯化物、铁盐和重金属的检查。 pH3.5

【本讲课程的作业】1.重金属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分别论述。O

9 【本讲课程的作业】 1.重金属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分别论述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