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2009-2010)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8
文件大小:282.1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2009-2010)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09)任课班级食品1、2、3班任课教师李洪玲化学化工学院应化系二00九~二0一0学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无机及分析化学(09) 任课班级 食品 1、2、3 班 任课教师 李洪玲 化学化工 学院 应化 系 二 00 九~二 0 一 0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李洪玲职称副教授总学时56使用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呼世斌黄蔷蕾1.掌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和溶液中课的平衡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阐明一些化学变化的规律和现象,指导化学分析。程2.了解重要生命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等基本知识。教3.掌握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能使用化学手册查阅有关资料。学4.了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5.适当介绍科学发展的近代理论、新技术和新成就,使学目生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有一般的了解。的章次章名学时4第一章溶液和胶体第二章8物质结构简介6第三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5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学第五章4分析化学概论8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时5第七章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分7第八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8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1第十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姓名 李洪玲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56 使用教材 《无机及分析化学》 呼世斌 黄蔷蕾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和溶液中 的平衡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阐明一些化学变化 的规律和现象,指导化学分析。 2.了解重要生命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变化规律等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能使用化学手册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5.适当介绍科学发展的近代理论、新技术和新成就,使学 生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有一般的了解。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4 第二章 物质结构简介 8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6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5 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论 4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8 第七章 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5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7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8 第十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1

年月日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教学2.掌握物质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目的3.了解水的相图。$1-1分散系一、分散系的概念二、分散系分类教三、分散度和比表面积。学81-2溶液的浓度内物质的量及单位二、物质的量浓度容三、质量摩尔浓度四、摩尔分数五、质量分数s1-3稀溶液的依数性一、水的相图二、稀溶液的依数性:教学重教学重点: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点、难教学难点:水的相图。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点及教下降、渗透压、强电解质简介。学方法教学方法:合班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等。作业、思考作业:P25,1-8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1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 2. 掌握物质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 3. 了解水的相图。 教 学 内 容 §1―1 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概念 二、分散系分类 三、分散度和比表面积。 §1―2 溶液的浓度 一、 物质的量及单位 二、 物质的量浓度 三、 质量摩尔浓度 四、摩尔分数 五、质量分数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水的相图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水的相图。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 下降、渗透压、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方法:合班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25,1-8 课 后 记

年月日1.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教学殿下降及渗透压与浓度间的定量关系。目的2.掌握溶胶的性质,胶体的结构(常见),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了解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液。$1-4胶体溶液一、表面吸附教二、溶胶的性质学三、胶团的结构内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容81-5乳状液一、表面活性物质二、乳状液。教学重教学重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点、难强电解质简介。点及教教学难点:表面吸附;溶胶的性质;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思作业:P259,10,11,12。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2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教 学 目 的 1. 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 殿下降及渗透压与浓度间的定量关系。 2. 掌握溶胶的性质,胶体的结构(常见),溶胶的稳定性 和聚沉。了解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液。 教 学 内 容 §1―4 胶体溶液 一、表面吸附 二、溶胶的性质 三、 三、胶团的结构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5 乳状液 一、表面活性物质 二、乳状液。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 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难点:表面吸附;溶胶的性质;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读 材料 作业:P25 9,10,11,12。 课 后 记

年月日教学让学生了解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目的二象性以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即薛定调方程。s4-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一、氢原子光谱二、玻尔理论教84一2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学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内1.德布罗意波2.不确定原理容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1.薛定方程2.四个量子数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薛定方教学重程。四个量子数。点、难教学难点: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点及教性:薛定调方程。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思考作业:阅读教材P142,4,6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3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教学 目的 让学生了解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 二象性以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即薛定谔方程。 教 学 内 容 §4―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一、氢原子光谱 二、玻尔理论 §4―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德布罗意波 2.不确定原理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1. 薛定谔方程 2.四个量子数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薛定谔方 程。四个量子数。 教学难点: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性;薛定谔方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阅读教材 P142,4,6 课 后 记

年月日让学生了解鲍林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重教学点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目的S4-3原子核外电子结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鲍林近似能级图教2.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学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内1.能量最低原理容2.鲍林不相容原理3.洪特规则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教学重点:鲍林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核外教学重电子排布的规则;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点、难教学难点:鲍林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元素点及教原子的电子结构。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思考作业:阅读教材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4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教 学 目 的 让学生了解鲍林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重 点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 教 学 内 容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 鲍林近似能级图 2.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 1. 能量最低原理 2. 鲍林不相容原理 3. 洪特规则 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鲍林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核外 电子排布的规则;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 教学难点:鲍林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元素 原子的电子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阅读教材 课 后 记

年月日1.了解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离教学能、电负性。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目的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S4一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教一、原子半径学二、电离能内三、电负性容$4-5离子键一、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二、离子的结构三、离子键的强度教学重点: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电负性。教学重教学难点: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离点、难能;电负性。点及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方法作业、思考作业:阅读教材,课后思考题和习题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5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教 学 目 的 1.了解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离 能、电负性。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 教 学 内 容 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4―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半径 二、电离能 三、电负性 §4―5 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二、离子的结构 三、离子键的强度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电负性。 教学难点: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离 能;电负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阅读教材,课后思考题和习题。 课 后 记

年月日1.了解价键理论教学2.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目的3.掌握氢键理论84-6共价键一、价键理论教二、杂化轨道理论学内容S4-7分子间力和氢键一、分子间力二、氢键教学重教学重点: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点、难教学难点: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价键理论:点及教杂化轨道理论:氢键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思考作业:课后思考题及阅读教材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6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教 学 目 的 1.了解价键理论 2.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3.掌握氢键理论 教 学 内 容 §4―6 共价键 一、价键理论 二、杂化轨道理论 §4―7 分子间力和氢键 一、分子间力 二、氢键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难点: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氢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课后思考题及阅读教材 课 后 记

年月日教学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目的掌握氢键理论一、杂化轨道理论;二、氢键教学2一1热力学基础知识内一、系统和环境容二、系统的状态函数三、热和功教学重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和氢键点、难教学难点:杂化轨道理论和氢键点及教教学方法:讲授、板书、挂图学方法作业、思考作业:课后思考题及阅读教材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7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7 页 教 学 目 的 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掌握氢键理论 教 学 内 容 一、杂化轨道理论; 二、氢键 §2―1 热力学基础知识 一、系统和环境 二、系统的状态函数 三、 热和功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和氢键 教学难点:杂化轨道理论和氢键 教学方法:讲授、板书、挂图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课后思考题及阅读教材 课 后 记

年月日教学1.了解热力学中的常用术语;目的2.掌握反应进度,反应的摩尔恰变等计算。四、热力学第一定律五、过程的热。教$2-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一、反应进度二、反应的摩尔烩变。内三、热化学方程式。四、热化学定律容五、标准摩尔生成六、标准摩尔燃烧饸。82一3热化学定律82—4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重点:热力学基础知识中的几个术语(系统和环境、系教学重统的状态函数、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过程的热):反应点、难的摩尔恰变。点及教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过程的热;反应的摩尔变;学方法反应进度。标准摩尔生成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思考作业:课后思考题及阅读教材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8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 教 学 目 的 1.了解热力学中的常用术语; 2.掌握反应进度,反应的摩尔焓变等计算。 教 学 内 容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 五、 过程的热。 §2―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 反应进度 二、反应的摩尔焓变。 三、热化学方程式。四、热化学定律 五、 标准摩尔生成焓 六、标准摩尔燃烧焓。 §2―3 热化学定律§2―4 化学反应的方向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热力学基础知识中的几个术语(系统和环境、系 统的状态函数、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过程的热);反应 的摩尔焓变。 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过程的热;反应的摩尔焓变; 反应进度。标准摩尔生成焓;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课后思考题及阅读教材 课 后 记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