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药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23
文件大小:46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药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20章直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anti-inflammatory drugs非留体抗炎药前列腺素抑制药阿司匹林类

1 第20章 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非甾体抗炎药 前列腺素抑制药 阿司匹林类

非留体抗炎药(non-steroidal一、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抗炎、抗风湿作用共同的作用基础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postglandins,PGs)白鱼体抗炎药(steroidal二、anti-inflammatory drugs,SAID)糖皮质激素2

2 一、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 抗炎、抗风湿作用 ◼ 共同的作用基础 —— 抑制前列腺素 (postglandins,PGs)的生物合成 二、甾体抗炎药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SAID) 糖皮质激素

第1节概述NSAIDS发展简史1836年分离得到水杨酸(salicylicacid)1853年制备了乙酰水杨酸。因效果不佳被抛弃1899年Bayer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哚乙酸类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3

3 NSAIDs发展简史 • 1836年分离得到水杨酸(salicylic acid) • 1853年制备了乙酰水杨酸,因效果不佳被抛弃 • 1899年Bayer 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 展的先河 •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 •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 • 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 第1节 概 述

作用机制一、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每(环氧酶)包括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COX-1COX-2生成固有的需经诱导功能生理学:生理学:妊娠时,PG生成增加保护胃肠病理学:生成蛋白酶,PG及调节血小板聚集其他炎症介质引起炎症调节外周血管阻力调节肾血流分布TXA2/PG

4 一、作用机制 ◼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 包括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 生成 固有的 需经诱导 功能 生理学 : 生理学:妊娠时,PG生成增加 COX-1 COX-2 保护胃肠 调节血小板聚集 调节外周血管阻力 调节肾血流分布 TXA2 /PGI2 病理学:生成蛋白酶,PG及 其他炎症介质引起炎症

细胞膜磷脂()糖皮质激素磷脂酶A21花生四烯酸(-)环氧酶脂氧酶非鱼体抗炎药PGG2(5-氢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MPGH2血栓素A25-脂氧合酶PG合成酶(异合成酶PG合成酶构酶还原酶)(血小板)(血管内皮)VV白三烯血栓素A2PGI2PGE2PGF20参与过敏反应(TXA2)诱发炎症支气管收缩血小板解聚收缩支气管血小板聚集发热致痛白细胞趋化扩张血管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收缩血管诱发炎症收缩子宫扩张血管胃肠平滑肌收缩收缩子宫保护胃粘膜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5

5 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 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

二、NSAID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解热作用: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2.镇痛作用:特点:①中等程度镇痛②镇痛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3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3.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PG的合成,缓解症状,减轻炎症时的红肿热痛。4. 其他6

6 1. 解热作用: 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 2. 镇痛作用 : 特点:① 中等程度镇痛 ② 镇痛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 ③ 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 3.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PG的合成,缓解症状,减轻炎症时的 红肿热痛。 4. 其 他 二、NSAID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致热原与发热感染原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机体内热原(细胞因子如:IⅡL-1、IL-6、TNF等)+解热镇痛药中枢PG的合成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体温升高7

7 感染原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 机体 内热原(细胞因子如:IL-1、IL-6、TNF等) 中枢PG的合成增加 解热镇痛药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升高(发热) (—) 致热原与发热

体温的调节温度感受器(体表、内脏,中枢)冷热刺激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信号传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冷刺激热刺激产热1散热1产热散热!保持体温恒定8

8 体温的调节 温度感受器(体表,内脏,中枢) 冷热刺激 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 信号传入 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冷刺激 热刺激 产热↑散热↓ 产热↓散热↑ 保持体温恒定

二、NSAID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解热作用: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2.镇痛作用:特点:①中等程度镇痛②镇痛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③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3.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PG的合成,缓解症状,减轻炎症时的红肿热痛。4.其他9

9 1.解热作用: 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 2. 镇痛作用 : 特点:① 中等程度镇痛 ② 镇痛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 ③ 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 3.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PG的合成,缓解症状,减轻炎症时的红 肿热痛。 4.其他 二、NSAID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解热镇痛药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1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痛痛觉增敏炎症(红斑、水肿、疼痛)10

10 解热镇痛药 协同作用 (—) PG合成增加 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 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痛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痛觉增敏 炎症 (红斑、水肿、疼痛 )

共2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