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1讲 剖视图(3/3)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A-1》课程名称第周第讲课程 第 21 讲第7章第3讲第7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授课章节第二节部视图1、掌握剖切平面的种类及常见的剖切方法目的要求2、根据机件结构特点合理选择单一剖、斜剖、阶梯部、旋转剖与复合剖。重点阶梯剖、旋转剖难点复合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课程内容85分钟。主要内容备注【课程导入】之前已介绍剖视图的种类,即全剖、半剖、局部剖,所举例题的三种剖视图均采用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后所画出的剖视图,这种剖切方法适合于内部结构分布在同一投影面平面上的场合,但如果内部结构不是这种分布形式的话,该采取何种手段完成机件的表达呢?【本章课程的内容】第七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2剖视图S 727.2.3剖切面的形式一、单一切面1、投影面平行面削切一一单一部上次课所举例题的几种视图均采用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后所画出的剖视图。适用条件:机件内部结构分布在同一投影面的平行面上。2、投影面垂直面切一斜剖用单一剖切平面垂直于基本投影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斜部视。适用条件:机件存在带有内部结构的倾斜结构。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弯管,因有带有内部结构的倾斜结构,所以用斜视图不能表达清楚其内部结构,故采取斜剖方式完成。I
1 华北理工大学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A-1》 第 周 第 讲 课程 第 21 讲 第 7 章 第 3 讲 授课章节 第 7 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二节 剖视图 目的要求 1、掌握剖切平面的种类及常见的剖切方法 2、根据机件结构特点合理选择单一剖、斜剖、阶梯剖、旋转剖与复合剖。 重 点 阶梯剖、旋转剖 难 点 复合剖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时间分配 导入 5 分钟,课程内容 85 分钟。 主要内容 【课程导入】 之前已介绍剖视图的种类,即全剖、半剖、局部剖,所举例题的三种剖视图均采用平 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后所画出的剖视图,这种剖切方法适合于内 部结构分布在同一投影面平面上的场合,但如果内部结构不是这种分布形式的话,该采取 何种手段完成机件的表达呢? 【本章课程的内容】: 第七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7—2 剖视图 7.2.3 剖切面的形式 一、单一剖切面 1、投影面平行面剖切——单一剖 上次课所举例题的几种剖视图均采用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 后所画出的剖视图。 适用条件:机件内部结构分布在同一投影面的平行面上。 2、投影面垂直面剖切——斜剖 用单一剖切平面垂直于基本投影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斜剖视。 适用条件:机件存在带有内部结构的倾斜结构。 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弯管,因有带有内部结构的倾斜结构,所以用斜视图不能 表达清楚其内部结构,故采取斜剖方式完成。 备注

立体的倾斜部分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不反映实形思考:该零件的内外结构如何表达?A12)解决方法:用与倾斜结构平行的平面通过内部结构切开机件。投影面垂直面 剖切斜剖倾斜投影面投影方向剖切平面3)作图方法:此结构A一A是用斜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斜剖的方法画出的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采用斜剖的方法所画出的剖视图,其图形配置的位置与斜视图类似。下一图形是方案之一,下二其图形位置也是可以的。图形旋转放置,在标注时应加旋转符号。2
2 2)解决方法:用与倾斜结构平行的平面通过内部结构切开机件。 3)作图方法: 此结构 A —A 是用斜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斜剖的方法画出的剖视图必须加 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 采用斜剖的方法所画出的剖视图,其图形配置的位置与斜视图类似。 下一图形是方案之一,下二其图形位置也是可以的。图形旋转放置,在标注时应加旋 转符号

图形首选位置图形平移4旋转符号B图形旋转0二、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部。适用条件:机件具有明显的回转轴线,且内部结构没有分布在同一平面上。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具有明显的回转轴线,内部结构分布周围但不在同一平面上。3
3 二、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剖。 适用条件:机件具有明显的回转轴线,且内部结构没有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具有明显的回转轴线,内部结构分布周围但不在同一平 面上。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A A B B 图形平移 旋转符号 图形旋转 图形首选位 置

第二种内部结构第一种内部结构同种内部结构第三种内只表达一个即可部结构第四种内部结构2)解决方法: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分别通过内部结构的中心剖开机件。3)作图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图。此结构A一A是用旋转部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旋转剖的方法画出的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剖切位置符号线及名称必须标注,不能省略,粗短画线尽量不与轮廓线相交。在剖切
4 2)解决方法: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分别通过内部结构的中心剖开机件。 3)作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下图。此结构 A —A 是用旋转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旋转剖的方法画出的 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 剖切位置符号线及名称必须标注,不能省略,粗短画线尽量不与轮廓线相交。在剖切

位置符号线拐弯处应写字母,若空间太小时也可不写。投影方向(即箭头),当剖视图位于国标所规定的位置,两图之间没有其它图,不会引起误解时可省略。第二种内部结构第一种内部结构同种内部结构第三种内只表达一个即可部结构第四种内1结构特点:内部结构分布具部结构O有明确的回转中心。②、剖开后把倾斜面剖开的结构?旋转到与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投影。③只有在倾斜剖切面上的结构才旋转,其他的结构不旋转。E④旋转剖必须标注剖切位置,视空间按投影规律配置时可省略投影方Z大小面向。定三、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阶梯剖。适用条件:机件上有较多的内部结构,而它们的轴线又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分布在几个相互平面的平面上。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具有三种内部结构,且分布在三个正平面上。思考:若用单一主视图如何表达?第一种内部结构第三种内部结构同种内部结构第二种内部结构只部切一个即可T2)解决方法:用几个相交的部切平面分别通过内部结构的中心剖开机件。将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面连成一个阶梯状的剖切面去剖切机件,这种部切方法称为阶梯剖。5
5 位置符号线拐弯处应写字母,若空间太小时也可不写。 投影方向(即箭头),当剖视图位于国标所规定的位置,两图之间没有其它图,不会引 起误解时可省略。 三、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阶梯剖。 适用条件:机件上有较多的内部结构,而它们的轴线又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分布在 几个相互平面的平面上。 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具有三种内部结构,且分布在三个正平面上。 2)解决方法: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分别通过内部结构的中心剖开机件。 将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面连成一个阶梯状的剖切面去剖切机件,这种剖切方法称为阶 梯剖

3)作图方法如下图。此结构A一A是用阶梯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阶梯剖的方法画出的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剖切位置符号线及名称必须标注,不能省略,粗短画线尽量不与轮廊线相交。在剖切位置符号线拐弯处应写字母,若空间太小时也可不写。投影方向(即箭头),当剖视图位于国标所规定的位置,两图之间没有其它图,不会引起误解时可省略。用阶梯剖的方法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注境:不要在A-A剑切平面转折B-B投按阶处画轮廊线梯剖错误必须标注剖切位置PAN视空间大小而定B4)注意事项:①两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廊线重合,在剖视图上不应在转折处画线。②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的要素。只有当两个A要素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此为界各画一半。四、组合形式的剖切平面适用条件:当零件的形状及结构较复杂时,以上介绍的几种切表达方案不能满足,可采取将任意两种以上的方案进行组合,对零件剖切的方法为复合剖。6
6 3)作图方法 如下图。此结构 A —A 是用阶梯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阶梯剖的方法画出的 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 剖切位置符号线及名称必须标注,不能省略,粗短画线尽量不与轮廓线相交。在剖切 位置符号线拐弯处应写字母,若空间太小时也可不写。 投影方向(即箭头),当剖视图位于国标所规定的位置,两图之间没有其它图,不会引 起误解时可省略。 4)注意事项: 四、组合形式的剖切平面 适用条件:当零件的形状及结构较复杂时,以上介绍的几种剖切表达方案不能满足, 可采取将任意两种以上的方案进行组合,对零件剖切的方法为复合剖

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具有三种内部结构,内部结构分布不仅具有回转轴线,同时,又存在且分布在两个正平面上。2)解决方法:用一种既存在相交又存在平行的复合的剖切面剖开机件。3)作图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图。此结构A一A是用复合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旋转剖的方法画出的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剖切位置符号线及名称必须标注,不能省略,粗短画线尽量不与轮廓线相交。在剖切位置符号线拐弯处应写字母,若空间太小时也可不写。投影方向(即箭头),当剖视图位于国标所规定的位置,两图之间没有其它图,不会引起误解时可省略。7
7 1)问题的提出:如下图,机件具有三种内部结构,内部结构分布不仅具有回转轴线, 同时,又存在且分布在两个正平面上。 2)解决方法:用一种既存在相交又存在平行的复合的剖切面剖开机件。 3)作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下图。此结构 A —A 是用复合剖的方法获得的全剖视图。采用旋转剖的方法画出的 剖视图必须加以剖切标注。注意:字母一定要水平书写。 剖切位置符号线及名称必须标注,不能省略,粗短画线尽量不与轮廓线相交。在剖切 位置符号线拐弯处应写字母,若空间太小时也可不写。 投影方向(即箭头),当剖视图位于国标所规定的位置,两图之间没有其它图,不会引 起误解时可省略

A-A可省A五、总结清楚剖视图的种类与剖切面种类的区别根据机件结构特点,先选择剖面的种类,然后再选择剖视图的种类。应用斜剖、旋转剖、阶梯剖及复合剖并不是只能做全剖视图,而是根据机件结构特点分布情况,需要采取正确的剖视图种类进行表达。单一剖切面全剖视图斜剖半剖视图剖切方法:剖视图种类:旋转剖局部剖视图阶梯剖复合剖8
8 五、总结 清楚剖视图的种类与剖切面种类的区别 根据机件结构特点,先选择剖面的种类,然后再选择剖视图的种类。应用斜剖、旋转 剖、阶梯剖及复合剖并不是只能做全剖视图,而是根据机件结构特点分布情况,需要采取 正确的剖视图种类进行表达

举例:应用复合剖作的半剖视图1、掌握剖切面地种类和常见的剖切方法一一斜部、旋转剖、阶梯部及本讲小结复合剖。2、掌握它们的适用条件。课后思考题广泛观察图例,分析表达方法。习题册中P49、50、54本讲作业课后反思多注意观察模型室的立体模型及书中案例,思考采取何种表达方案
9 举例:应用复合剖作的半剖视图 本讲小结 1、掌握剖切面地种类和常见的剖切方法——斜剖、旋转剖、阶梯剖及 复合剖。 2、掌握它们的适用条件。 课后思考题 广泛观察图例,分析表达方法。 本讲作业 习题册中 P49、50、54 课后反思 多注意观察模型室的立体模型及书中案例,思考采取何种表达方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7讲 画木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8讲 组合体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2讲 断面图及简化画法.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3讲 综合举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4讲 期末归纳复习.doc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1 汽车的越台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2 汽车的跨沟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2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3 单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2 空间频率功率谱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2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1 双质量振动系统的偏频和振型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5 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4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6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3 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影响.pdf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9讲 视图、剖视图(1/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0讲 剖视图(2/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6讲 尺寸(2/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5讲 尺寸(1/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3讲 形体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4讲 线面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1讲 相贯线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8讲 截交线构型设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2讲 组合体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0讲 相贯线(二)曲面文体相贯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7讲 组合体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9讲 相贯线(一)正交两圆柱相贯.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6讲 锥球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5讲 曲取线、曲截交线圆柱.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3讲 平面、截1和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4讲 平截4、曲三视图及点.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8讲 复习总结.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7讲 课上拆画零件图.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讲 直线平面.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4讲 减速器画法2/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