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7讲 画木模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A-1》课程名称第周第讲课程 第 17 讲第6章第6讲第6章组合体授课章节木模测绘1、立德树人一一读书的意义(二)目的要求2、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测量模型及标注尺寸重点组合体画图及尺寸标注难点尺寸标注教学方法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课程内容85分钟。主要内容备注【课程导入】为了实现机器的功能,组成机器的各个零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学习阶段,多接触模型,利用模型多多练习其视图表达手段的选择及其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为将来实际工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本章课程的内容】:立德树人一一读书的意义(二)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者从中获知,让无知者变成有知。在书籍浩瀚知识的引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已的意志,增强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强悍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充实和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对于坎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和我们曾经读过的书,以及我们曾经在书中或读书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便是曲折道路最有效的润滑剂。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一些挫折与苦难时,我们的苦闷、仿湟、悲伤、绝望都会被书籍曾带给我们广泛的学识、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清除和淡化,还会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同学们,“何乐而不用功读书呢?”!木模测绘画视图一、对木模进行形体分析1、-
1 华北理工大学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A-1》 第 周 第 讲 课程 第 17 讲 第 6 章 第 6 讲 授课章节 第 6 章 组合体 木模测绘 目的要求 1、 立德树人——读书的意义(二) 2、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测量模型及标注尺寸 重 点 组合体画图及尺寸标注 难 点 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 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时间分配 导入 5 分钟,课程内容 85 分钟。 主要内容 【课程导入】 为了实现机器的功能,组成机器的各个零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学习阶段,多接 触模型,利用模型多多练习其视图表达手段的选择及其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为将来实 际工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本章课程的内容】: 立德树人——读书的意义(二)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 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者从中获知,让无知者变成有知。在书 籍浩瀚知识的引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 能力,强悍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充实和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对于坎坷曲折的人 生道路而言,读书和我们曾经读过的书,以及我们曾经在书中或读书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便是曲折道路最有效的润滑剂。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一些挫折与苦难时,我们的苦闷、彷 徨、悲伤、绝望都会被书籍曾带给我们广泛的学识、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清除和 淡化,还会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 同学们,“何乐而不用功读书呢?”! 木模测绘 一、 画视图 1、 对木模进行形体分析 备注

2、选择主视图的方向3、确定其他视图的投影方向4、按正确的画图方法及步骤进行图形绘制5、检查图形是否正确二、标注尺寸1、选择尺寸基准2、将全部的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3、测量尺寸数据4、在正确得位置正确地标注出定形、定位尺寸5、标注必要的总体尺寸6、检查尺寸是否正确及有无遗漏或多余。本讲小结画木模课后思考题观察自己所画的模型,思考其在实际当中可能的应用场合按适当的比例,仪器绘图整理三视图。本讲作业课后反思反思所遇模型的其他表达手段,比较表达手段的优劣2
2 2、 选择主视图的方向 3、 确定其他视图的投影方向 4、 按正确的画图方法及步骤进行图形绘制 5、 检查图形是否正确 二、 标注尺寸 1、 选择尺寸基准 2、 将全部的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 3、 测量尺寸数据 4、 在正确得位置正确地标注出定形、定位尺寸 5、 标注必要的总体尺寸 6、 检查尺寸是否正确及有无遗漏或多余。 本讲小结 画木模 课后思考题 观察自己所画的模型,思考其在实际当中可能的应用场合。 本讲作业 按适当的比例,仪器绘图整理三视图。 课后反思 反思所遇模型的其他表达手段,比较表达手段的优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8讲 组合体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2讲 断面图及简化画法.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3讲 综合举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4讲 期末归纳复习.doc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1 汽车的越台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2 汽车的跨沟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2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3 单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2 空间频率功率谱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2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1 双质量振动系统的偏频和振型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5 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4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6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3 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2 车轮部分单质量系统分析.pdf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1讲 剖视图(3/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9讲 视图、剖视图(1/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0讲 剖视图(2/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6讲 尺寸(2/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5讲 尺寸(1/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3讲 形体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4讲 线面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1讲 相贯线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8讲 截交线构型设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2讲 组合体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0讲 相贯线(二)曲面文体相贯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7讲 组合体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9讲 相贯线(一)正交两圆柱相贯.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6讲 锥球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5讲 曲取线、曲截交线圆柱.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3讲 平面、截1和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4讲 平截4、曲三视图及点.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8讲 复习总结.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7讲 课上拆画零件图.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讲 直线平面.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