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0讲 相贯线(二)曲面文体相贯线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A-1》课程名称第周第讲课程 第 10 讲第4章第8讲第4章基本立体授课章节曲面立体相贯线(二)1、学习利用积聚性求正交圆柱与圆锥的方法目的要求2、学习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的原理及方法3、相贯线的特殊形式重点正交圆柱与圆锥相贯线的方法、辅助平面求相贯线的理论与方法难点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课程内容85分钟。主要内容备注【课程导入】前面利用积聚性可以解决轴线相垂直的两圆柱面相贯的问题,那圆柱与圆锥面相贯以及球面与圆锥面相贯,该如何解决呢?【本章课程的内容】:第三节相贯线(二)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二):求正交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例1:圆柱与圆锥正交,求其相贯线。作图步骤:1.分析相贯线的形状和条数2.找出有积聚性的投影,在已知投影上标点☆我特殊空间曲载的边界点,包括最左、最右、5(6最上、最下,最前、最后点,★补充中间点3.求各点投影利用积聚性,实质就是采用表面取点4.光滑连线并判断可见性对于两个立体都可见到部分才可见5.完整轮廊线
1 华北理工大学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A-1》 第 周 第 讲 课程 第 10 讲 第 4 章 第 8 讲 授课章节 第 4 章 基本立体 曲面立体相贯线(二) 目的要求 1、学习利用积聚性求正交圆柱与圆锥的方法 2、学习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的原理及方法 3、相贯线的特殊形式 重 点 正交圆柱与圆锥相贯线的方法、辅助平面求相贯线的理论与方法 难 点 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时间分配 导入 5 分钟,课程内容 85 分钟。 主要内容 【课程导入】 前面利用积聚性可以解决轴线相垂直的两圆柱面相贯的问题,那圆柱与圆锥面相贯以及球面 与圆锥面相贯,该如何解决呢? 【本章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相贯线(二) 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二):求正交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例 1:圆柱与圆锥正交,求其相贯线。 备注

例2:完成圆锥体内轴线垂直挖水平孔的主、俯视图。分析、对比与作图:对比圆锥体与圆柱体的相贯线圆锥面上圆柱孔的相贯线例3:圆锥与四分之一圆柱相交,完成俯、左视图。分析与作图:三、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
2 例 2:完成圆锥体内轴线垂直挖水平孔的主、俯视图。 分析、对比与作图: 例 3:圆锥与四分之一圆柱相交,完成俯、左视图。 分析与作图: 三、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

甲截交线乙截交线圆锥与球相贯交点,相贯线球面和锥面都没上的点适当有积聚性,找不辅助平面到相贯线的积聚原理:三面共点法性投影,问题如适当的标准:使产生的截交线简单何解决?能够准确作图直线!圆!1立体表面一甲截交线交点选取适当【相贯线上辅助平面7立体表面一乙截交线的点例:已知半球体与圆锥体相贯,完成其相贯线。分析与作图:直线过锥顶过锥顶适当正平面侧平面圆!作图步骤适当1.分析相贯线的形状和条数2.选取适当的辅助平面:U适当不适当过锥顶正平面任意位置水平面过锥顶侧平面文我特殊点☆补文中间点3.求各点投影4.光滑连线并判断可见性不适当5.完整轮廊线四、相贯线的特殊形式3
3 例:已知半球体与圆锥体相贯,完成其相贯线。 分析与作图: 四、相贯线的特殊形式

般为空间曲线福特殊为平面曲线(圆椭圆)和直线同轴回转体1、相切无交点其相贯线为壳真于热线的共纬原2、正交等直径两圆柱相贯
4 1、同轴回转体 2、正交等直径两圆柱相贯

3、轴线相互平行的两圆柱4、两个回转曲面当同时公切于一个球体时,其相贯线均为平面曲线---椭圆。1、利用积聚性求正交圆柱与圆锥的方法本讲小结2、学习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的原理及方法
5 3、轴线相互平行的两圆柱 4、两个回转曲面当同时公切于一个球体时,其相贯线均为平面曲线-椭圆。 本讲小结 1、利用积聚性求正交圆柱与圆锥的方法 2、学习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的原理及方法

3、相贯线的特殊形式注意深入模型室,观察模型上存在的表面交线的形式,并分析及画出其三视课后思考题图。习题册中P20~21。本讲作业课后反思注意观察模型室中模型上存在的表面交线,与所学课堂知识联系起来。6
6 3、相贯线的特殊形式 课后思考题 注意深入模型室,观察模型上存在的表面交线的形式,并分析及画出其三视 图。 本讲作业 习题册中 P20~21。 课后反思 注意观察模型室中模型上存在的表面交线,与所学课堂知识联系起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2讲 组合体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8讲 截交线构型设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1讲 相贯线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4讲 线面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3讲 形体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5讲 尺寸(1/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6讲 尺寸(2/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0讲 剖视图(2/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9讲 视图、剖视图(1/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1讲 剖视图(3/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7讲 画木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8讲 组合体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2讲 断面图及简化画法.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3讲 综合举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4讲 期末归纳复习.doc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1 汽车的越台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2 汽车的跨沟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pdf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7讲 组合体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9讲 相贯线(一)正交两圆柱相贯.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6讲 锥球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5讲 曲取线、曲截交线圆柱.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3讲 平面、截1和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4讲 平截4、曲三视图及点.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8讲 复习总结.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7讲 课上拆画零件图.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讲 直线平面.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4讲 减速器画法2/3.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5讲 减速器画法3/3.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讲 绪论、点.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6讲 拆画装配图.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1讲 12章上机(3/4).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2讲 12章上机(4/4).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0讲 12章计算机绘图(2/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3讲 减速器画法1/3.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7讲 12章上机(2/4).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6讲 12章上机(1/4).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4讲 零件测绘3/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