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2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平顺性的基本评价方法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平顺性的基本评价方法 1 主讲:余晨光

C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2)1)滤波网络法频谱分析法>将测得的a(t)通过相应的>对a(t)进行频谱分析,频率加权函数Wf的滤波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G.(f)。间历程aw(t)。1/2[H w()G,()dr71/2aw[H'ai(0aa振动分析时间,T=120sT: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 1)滤波网络法 将测得的a(t)通过相应的 频率加权函数W(f)的滤波 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 间历程aw (t)。 2)频谱分析法 对a(t)进行频谱分析, 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 Ga (f) 。 1/2 2 0 1 ( ) T T 120s T w w a a t dt T :振动分析时间, = 1/2 80 2 0.5 1 ( ) ( ) w a a w f G f df T 2

计算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总加权振级C计算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2.71/2a, =[(1.4a)? +(1.4am) +a,ZM计算总加权振级LLaw = 20lg(a, / ao)参考加速度均方根值,α.=10-°m·sao: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2 2 2 2 ( ) ( 1.4 1.4 ) v xw yw zw a a a a 计算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计算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总加权振级 6 2 0 0 20lg( / )0 10 aw aw w a a m s a a - 计算总加权振级L :参考加速度均方根值, = L 3

CLw和aw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加权加速度均方加权振级Law/dB人的主观感受根值aw/m.s-21102126极不舒适A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Law和aw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 加权加速度均方 根值aw/m.s-2 加权振级Law/dB 人的主观感受 <0.315 110 没有不舒适 0.315~0.63 110~116 有一些不舒适 0.5~1 114~120 相当不舒适 0.8~1.6 118~124 不舒适 1.25~2.5 122~128 很不舒适 >2 126 极不舒适 4

思考题YST·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有哪两种方法?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有哪两种 方法? 5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6 下一知识点: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3 单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2 空间频率功率谱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2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1 双质量振动系统的偏频和振型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5 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4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6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3 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2 车轮部分单质量系统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6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5 双轴汽车的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8 侧倾外倾-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9 侧倾转向.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1 轮胎坐标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6-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0 变形转向.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1 汽车的纵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5 车厢的侧倾角.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3 悬架的线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2 汽车的跨沟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2-1 汽车的越台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pdf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4讲 期末归纳复习.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3讲 综合举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2讲 断面图及简化画法.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8讲 组合体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7讲 画木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1讲 剖视图(3/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9讲 视图、剖视图(1/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20讲 剖视图(2/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6讲 尺寸(2/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5讲 尺寸(1/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3讲 形体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4讲 线面分析法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1讲 相贯线构型.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8讲 截交线构型设计.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1讲稿)第12讲 组合体画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