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十一 呼吸系统疾病(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3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十一 呼吸系统疾病(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习十一呼吸系统疾病(二)临床病理讨论病历摘要:患者男,66岁。主诉:因间断略咯血10个月,恶心、乏力4个月,腹痛伴发热4天,停止排气、排便2天于1995年5月22日急诊入院。现病史:患者于1994年7月始无明显诱因,晨起咯鲜红色血痰,胸片示“双下肺片状影”,未查肾功能,给予青霉素、红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及万古霉素等治疗3周,血痰消失,但胸片阴影无明显吸收。实验室检查:1994年9月外院查尿蛋白1-1.5g/L,红细胞10-25个/HP,白细胞:5-6个/HP:白蛋白电泳:白蛋白39.6%,球蛋白36.9%,IgG22.3g/L,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ANA)阴性,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1:160阳性;多次痰中找结核菌及细菌、霉菌培养阴性。继续多种抗菌素及中药治疗1个月,肺部阴影无明显变化。同年11月停用抗生素仅服用中药。1994年12月我院门诊胸片示双下肺浸润影有吸收,血清肌酐3182μmo1/L,于1995年3月28日第一次入院。实验室检查血色素87-90g/L,白细胞:7.9-9.0×10°/L,尿蛋白(++),1300mg/24h;球蛋白38.9%,1gG35.4g/L,P-ANCA1:40阳性,ANA阴性,抗肾抗体阴性,血、尿免疫电泳及尿本周氏蛋白阴性,骨髓穿刺及全身骨显像均未见异常;B超检查:双肾弥漫性病变;胸片检查:肾活检因肾脏体积缩小未获成功。临床考虑“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合并肾脏损害,不除外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前期”。于1995年4月8日起予强的松60mg/日,同时限制饮食蛋白质摄入(45g/日)。血清肌酐下降(610.0→447.4mo1/L),P-ANCA转阴性,Y球蛋白降低(39.6%-→29.6%),无不适出院,坚持服强的松(60mg/日)。5月15日始突发左上腹刀绞样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发热、咳嗽、略血。5月18日急诊体检双肺湿罗音,左上腹肋缘下压痛明显,血白细胞:40.6×10/L,血清肌酐512.7μmo1/L,血尿素氮25.49mmo1/L,血淀粉酶137IU/L,胸片示双下肺团片状影。2天后出现停止排气、排便、无尿,意识逐渐朦胧至浅昏迷。体检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肛门指检:指套带血:腹平片检查:结肠肝区局限性扩张,不除外不全性肠梗阻;予禁食、输液、缓泻、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血清肌酐804.44umo1/L,血尿素氮44.98mmo1/L,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入院检查:浅昏迷,半坐位,血压:21.3/10.7kPa(1kPa=7.5mmHg),体温:37.8℃,脉膊126次/分,呼吸40次/分。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mm)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弱)。双侧中下肺野可闻及粗大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板状腹,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征(+),肠鸣音消失。既往史:过敏性鼻炎,左侧鼻息肉。否认长期服药史。住院经过:入院后继续吸氧、抗感染(凯福隆4g/d)、持续胃肠减压、止血及制酸治疗,同时行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一度纠正。但神志无好转,肺内罗音无明显减少:停用强的松后,予琥珀酸氢考静脉点滴(200mg/d)。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昏迷加深,腹水量增加,并出现顽固性休克、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经纠酸、扩容、升压等治疗无效,于5月23日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户体解剖结果:死者为老年男性,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全身尸僵,背部有少许散在尸斑。右外侧可见一直径1.2cm的小皮赞。胸腹腔未见积液,左侧胸膜轻度粘连,心包腔未见积液

实习十一 呼吸系统疾病(二) 临床病理讨论 病历摘要: 患者男,66 岁。 主诉:因间断咯血 10 个月,恶心、乏力 4 个月,腹痛伴发热 4 天,停止排气、排便 2 天于 1995 年 5 月 22 日急诊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 1994 年 7 月始无明显诱因, 晨起咯鲜红色血痰,胸片示“双下肺片状 影”,未查肾功能,给予青霉素、红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及万古霉素等治疗 3 周,血痰消失, 但胸片阴影无明显吸收。 实验室检查:1994 年 9 月外院查尿蛋白 1-1.5g/L,红细胞 10-25 个/HP,白细胞:5-6 个/HP;白蛋白电泳:白蛋白 39.6%,γ球蛋白 36.9%,IgG22.3 g/L,类风湿因子阳性, 抗核抗体(ANA)阴性,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1:160 阳性;多次痰中找结核 菌及细菌、霉菌培养阴性。继续多种抗菌素及中药治疗 1 个月,肺部阴影无明显变化。同年 11•月停用抗生素仅服用中药。1994 年 12 月我院门诊胸片示双下肺浸润影有吸收,血清肌 酐 318,2μmol/L,于 1995 年 3 月 28 日第一次入院。实验室检查血色素 87-90g/L, 白细胞: 7.9-9.0×109 /L,尿蛋白(++),1300mg/24h;γ球蛋白 38.9%,lgG35.4g/L,P-ANCA 1:40 阳性,ANA 阴性,抗肾抗体阴性,血、尿免疫电泳及尿本周氏蛋白阴性,骨髓穿刺及全身骨 γ显像均未见异常;B 超检查:双肾弥漫性病变;胸片检查;肾活检因肾脏体积缩小未获成 功。临床考虑“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合并肾脏损害,不除外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前期”。于 1995 年 4 月•8•日起予强的松 60mg/日,同时限制饮食蛋白质摄入(4 5g/ 日)。血清肌酐下降(610.0 →•447.4•μmol/L),P-ANCA 转阴性,γ球蛋白降低(39.6%→ 29.6%),无不适出院,坚持服强的松(60mg/日)。5 月 15 日始突发左上腹刀绞样疼痛,呈 阵发性加剧,伴发热、咳嗽、咯血。5 月 18 日急诊体检双肺湿罗音,左上腹肋缘下压痛明 显,血白细胞:40.6×109 /L, 血清肌酐 512.7μmol/L,血尿素氮 25.49mmol/L,血淀粉酶 137 IU/L, 胸片示双下肺团片状影。2 天后出现停止排气、排便、无尿,意识逐渐朦胧至 浅昏迷。体检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肛门指检:指套带血;腹平片检查:结肠肝区局 限性扩张,不除外不全性肠梗阻;予禁食、输液、缓泻、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病 情进行性加重,血清肌酐 804.44μmol/L,血尿素氮 44.98mmol/L,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 入院检查:浅昏迷,半坐位,血压:21.3/10.7kPa(1kPa=7.5mmHg),体温:37.8℃, 脉膊 126 次/分,呼吸 40 次/分。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直径 3mm)等圆,对光反射存 在(弱)。双侧中下肺野可闻及粗大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板状腹, 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征(+),肠鸣音消失。 既往史:过敏性鼻炎,左侧鼻息肉。否认长期服药史。 住院经过:入院后继续吸氧、抗感染(凯福隆 4g/d)、持续胃肠减压、止血及制酸治疗, 同时行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 一度纠正。但神志无好转,肺内罗音无明显减少;停用强的松后,予琥珀酸氢考静脉点滴 (200mg/d)。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昏迷加深,腹水量增加,并出现顽固性休克、高钾血症、 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经纠酸、扩容、升压等治疗无效,于 5 月 23 日呼吸 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结果: 死者为老年男性,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全身尸僵,背部有少许散在尸斑。右髋外侧 可见一直径 1.2cm 的小皮赘。胸腹腔未见积液,左侧胸膜轻度粘连,心包腔未见积液

主要脏器病变:肾:左肾重105g,右肾重90g,包膜易剥离,表面充血。切面暗红色,皮髓质界线不清,皮质厚0.2-0.3cm。光镜下皮质内部分肾小球血管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球囊细胞亦明显增生形成半月体,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并已闭锁,有的肾小球血管球与纤维化的肾小囊壁粘连,有的肾小球被霉菌菌丝侵犯。肾小球血管萎缩,霉菌侵犯小血管壁,并形成间质霉菌性小脓肿。肾小管肿胀,间质水肿,有较多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下可见颗粒性荧光,IgG(++),Cs(土),fibrin,CaIgA,IgM均为阴性。肺:双肺明显肿胀、实变,重2850g(正常650-750g),左侧脏壁层胸膜之间稍有粘连,双肺表面呈灰褐灰粉色,气管及支气管腔内有白色粘稠液体。切面肺质地较实,有少许暗红色液体流出,各叶均有大片脓肿坏死区,脓腔呈破絮状,形成3cm×3cm×2.5cm至10cmX6cm×3cm大小不等的空洞,与实变区相混,环死区部分侵至胸膜。肺门及支气管旁淋巴结质硬,切面灰黑色。镜下部分肺膜纤维性增厚伴玻璃样变。部分肺泡融合,内含大量淡粉色浆液蛋白性液体及纤维素性渗出。双肺中下叶及左上肺叶均有大片肺组织凝固性坏死,肺泡壁被破坏,形成较大的脓腔。在坏死区内及坏死区周围均可见大量霉菌菌丝及孢子,霉菌多处侵及肺小动脉壁,形成血管内膜炎和附壁血栓。未见明确的卡氏肺囊虫感染。心:重490g,心肌纤维肥大,胞浆红染,心肌纤维间有灶性和散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主动脉内膜增厚,有粥样斑块形成及钙化。消化道:粘膜面有暗红色出血点,肠系膜切面血管部分可见栓子样物。镜下胃粘膜灶性被霉菌菌丝浸润,粘膜坏死,粘膜下层小血管充血,腔内有炎细胞积聚。回肠粘膜有灶性霉菌感染,结肠粘膜下层小血管腔内有炎细胞侵润。部分肠系膜血管腔内见霉菌性栓子。膀胱:镜下上皮下层上皮细胞巢腺性化生,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讨论题:1.本例患者主要有咯血,肺部有阴影及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和体征,户检证实为霉菌感染所致,请讨论除上述原因外,可同时引起肺、肾病变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常见原因还有哪些?2.本例肾脏除有霉菌性小脓肿等霉菌直接引起的病变外,还有哪些其它病变?这些病变与霉菌感染有何关系?哪些症状是这些肾脏病变引起的?3.本例哪些治疗可能与霉菌感染的发生有关?4.死者生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脏器病变: 肾:左肾重 105g,右肾重 90g,包膜易剥离,表面充血。切面暗红色,皮髓质界线不 清,皮质厚 0.2-0.3cm。光镜下皮质内部分肾小球血管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球 囊细胞亦明显增生形成半月体,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并已闭锁,有的肾小球血管球与 纤维化的肾小囊壁粘连,有的肾小球被霉菌菌丝侵犯。肾小球血管萎缩,霉菌侵犯小血管壁, 并形成间质霉菌性小脓肿。肾小管肿胀,间质水肿,有较多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示 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基底膜下可见颗粒性荧光,IgG(++),C3(±),fibrin,C4, IgA,IgM 均为阴性。 肺:双肺明显肿胀、实变,重 2850g(正常 650-750g),左侧脏壁层胸膜之间稍有粘连, 双肺表面呈灰褐灰粉色,气管及支气管腔内有白色粘稠液体。切面肺质地较实,有少许暗红 色液体流出,各叶均有大片脓肿坏死区,脓腔呈破絮状,形成 3cm×3cm×2.5cm 至 10cm× 6cm×3cm 大小不等的空洞,与实变区相混,坏死区部分侵至胸膜。肺门及支气管旁淋巴结 质硬,切面灰黑色。镜下部分肺膜纤维性增厚伴玻璃样变。部分肺泡融合,内含大量淡粉色 浆液蛋白性液体及纤维素性渗出。双肺中下叶及左上肺叶均有大片肺组织凝固性坏死,肺泡 壁被破坏,形成较大的脓腔。在坏死区内及坏死区周围均可见大量霉菌菌丝及孢子,霉菌多 处侵及肺小动脉壁,形成血管内膜炎和附壁血栓。未见明确的卡氏肺囊虫感染。 心:重 490g,心肌纤维肥大,胞浆红染,心肌纤维间有灶性和散在淋巴、单核细胞浸 润。主动脉内膜增厚,有粥样斑块形成及钙化。 消化道:粘膜面有暗红色出血点,肠系膜切面血管部分可见栓子样物。镜下胃粘膜灶 性被霉菌菌丝浸润,粘膜坏死,粘膜下层小血管充血,腔内有炎细胞积聚。回肠粘膜有灶性 霉菌感染,结肠粘膜下层小血管腔内有炎细胞侵润。部分肠系膜血管腔内见霉菌性栓子。 膀胱:镜下上皮下层上皮细胞巢腺性化生,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讨论题: 1.本例患者主要有咯血,肺部有阴影及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和体征,尸检证实 为霉菌感染所致,请讨论除上述原因外,可同时引起肺、肾病变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阳 性的常见原因还有哪些? 2.本例肾脏除有霉菌性小脓肿等霉菌直接引起的病变外,还有哪些其它病变?这些病 变与霉菌感染有何关系?哪些症状是这些肾脏病变引起的? 3.本例哪些治疗可能与霉菌感染的发生有关? 4.死者生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